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名相宋璟有什么贡献,他的《梅花赋》主要是写什么?

唐朝名相宋璟有什么贡献,他的《梅花赋》主要是写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81 更新时间:2023/12/10 4:51:17

宋璟是唐代的名相,为官期间,坚持以人为本的从政理念,处处为百姓着想,事事体恤百姓疾苦,实心实意为百姓办实事,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表现出了高尚的为官品质,受到了百姓的爱戴和敬仰。他居官耿介,执法严明,不惮权贵,认为治国安邦必须依法治国,作为官吏必须秉公执法,因此他处处维护法律的尊严,时时劝谏皇帝依法办事,他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而避免了随意性,保证了法律的顺利实施,巩固了皇权,实现了统治的稳定。以上都是夸耀的话,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个千载贤相,所以本就不多赘述他的功绩,我们来看看他的轶事典故与品行节操。

宋璟此人不仅在政治上极有才能,写文也极有才华,比如他的《梅花赋》,梅花具有天生的丽质芳姿,它有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永不放弃的精神。别的花,大部分是在春暖才开放,而梅花却不一样。越是寒冷、越是风欺雪压,花儿却开得越鲜艳、越秀气。宋璟借这篇《梅花赋》写的可以说是自己自己的志与情操,表达的是自己高洁不与人同流合污的品性。

《梅花赋》中的最后两段写到:“至若托迹隐深,寓形幽绝,耻邻市廛,甘遯岩穴。江仆射之孤灯,向寂不怨栖迟;陶彭泽之三径,投闲曾无悁结。贵不移于本性,方有俪于君子之节。聊染翰以寄怀,用垂示于来哲。从父见而勖之曰:‘万木僵仆,梅英载吐;玉立冰洁,不易厥素;子善体物,永保贞固!”

大概意思讲的就是梅花长于隐僻,寄身幽静与世隔绝;以和繁杂的闹市为邻为耻,甘心遁迹于山崖洞穴。就像江仆射独对孤灯苦读,不怨悲凉;又似陶渊明归隐谢客,虽孤寂心不郁。它那高洁的本性坚固不变,确能并列于君子的气节。宋璟写此文抒发胸怀,以梅花的品格昭示后世的贤者。宋璟的伯父见此文对他勉励叮嘱::“万木凋零枯败,只有梅花吐英满树。晶莹如冰亭亭玉立,冰封雪冻不改本素。梅花的形态你善描摹,还望你学梅花把节操永固。”

可见,宋璟是将梅花夸至了高处,并将这个作为自己的道德操守,乾隆皇帝对宋璟的品德和他的《梅花赋》推崇之至,于1750年秋,在十里铺(现河北省沙河市十里铺)梅花亭亲笔书录了宋璟的《梅花赋》,并赋诗一首,画古梅一幅。能够被后世的明君乾隆所推崇,一方面证明了宋璟的品德高尚,二是说明了此文写得的确有情操、有清流之态。

宋璟的品行在《梅花赋》一文中表现了出来,但是具体达到了什么地步呢》?当时玄宗朝的百姓们都称赞宋璟像长了脚的春天,走到哪里,就把光明和温暖带到哪里。也就是“阳春有脚”,他对百姓的服务,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把自己作为标榜,使大唐出现了路不拾遗的好风气。

当时,唐玄宗深爱宋璟的正直,于是决定把自己用的金筷子赐给宋璟,但是黄金器物是被皇室垄断的,私造金器的人是犯法的,可以说天下之人,能用得起金筷子的就只有皇帝一人,所以被赐金筷子时十分惶恐,精明的宋璟居然愣住了。唐玄宗见状说:“非赐汝金,盖赐卿以箸,表卿之直耳。”当宋璟知道是表彰他如同筷箸一样耿直刚正时,这才受宠若惊地接过金箸。但是这位“守法持正”的老臣,并不敢以金箸进餐,仅仅是把金箸供在相府而已。可以见出,一双皇帝用的金筷子,在大唐前期是有着何等高的地位。

标签: 宋璟

更多文章

  • 唐朝宰相魏玄同简介 魏玄同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魏玄同

    魏玄同,定州鼓城人,魏征家族原籍后裔之一,为政为官,颇有魏征遗风。他敢于上谏,对贵戚子弟例早求官;对门荫入仕的亲贵子弟才能钱却官位高;对以文学进身有真才实学的庶民出身的官吏不得升迁等种种情况表示强烈不满,直言上书论述,《旧唐书》卷八七《魏玄同传》关于此事有详细记载。魏玄同的死,其实是一遭&ldquo

  • 唐德宗时期宰相常衮是不是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常衮

    常衮,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字夷甫,生于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卒于唐德宗建中四年(755)。常衮性刚急,为政苛细,不合众心,可以说又是谏言派的又一杰出代表。那时候,元载、王缙当宰相,皇帝每天都都给他们赏赐御膳,数量之多,十个人都吃不完,以此来表示皇帝对他们的器重。但是,在常衮当了门下侍郎之后,

  • 曾大破吐蕃唐朝将领严武和杜甫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严武,杜甫

    严武,字季鹰,华州华阴人。唐朝工部侍郎严挺之之子,唐朝将领,曾大破吐蕃,以功进检校吏部尚书,封郑国公。严武是一个武将,颇爱武功,但对诗歌文学笔墨之类的也十分感兴趣。严武生性豪爽,本质上却也暴躁易怒,视人命如草芥,他八岁时,其父亲偏爱府中的小妾,忽视了自己的妻子,严武看自己的母亲忧愁不已,直接提起铁锤

  • 明朝十大抗倭英雄俞大猷是怎么死的,俞大猷是哪里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十大抗倭英雄,俞大猷

    说到戚继光,大家肯定都是“啊,那个抗倭名将”,若是说到俞大猷,大家脑袋里出现的肯定是一个大大的问号。根本没有听说过这个人,或者只觉得挺熟的好像在哪儿听过。但是大家对他更多的了解,相信除了历史学家或则对那段历史有所耳闻的朋友,一般人是没有的。时间是残忍的,人心也是残忍的,自古以

  • 同为抗倭名将的俞大猷为什么没有戚继光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抗倭名将,俞大猷,戚继光,出名

    戚继光与俞大猷两人并称“俞龙戚虎”,甚至从这个称号上来看,俞大猷为龙,戚继光为虎,龙比虎贵,俞大猷在当时应该是比戚继光更为勇猛的大将。他们两个一个海上,一个陆地,一个骁勇善战,一个智谋广远,同样深得百姓拥护,同样让倭寇闻风丧当,而与倭寇斗争最长,对倭寇打击最大,同时也是戚继光

  • 唐朝三代为相的刘景先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景先

    刘景先可以说是标准的官三代,家庭背景雄厚,他的祖父刘林甫在唐高祖、唐太宗年间历任内史舍人、中书侍郎、吏部侍郎,封乐平男,爵位由他的父亲刘祥道继承。刘祥道在高宗年间任宰相,封广平郡公。刘祥道于666年去世后,刘齐贤就继承了广平郡公的爵位。也就是说刘景先三代为相,爵位世袭两代,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长大,耳濡

  • 一代名相管仲为何被称为青楼始祖,管仲和鲍叔牙的"管鲍之交” 是什么来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名相,青楼始祖,管仲,鲍叔牙,管鲍之交

    齐国的强盛管仲功不可没,他的一生经历充满传奇,功绩卓著,扶助齐桓公“九合诸候”、“一匡天下”、“尊王攘夷”,作为中国最出名的政治家之一,管仲开创了自周统一以来,中原少有的安定团结局面。管仲(约前725前645年),名夷吾,字仲,

  • 《三国志》中赵云和《三国演义》的赵云有什么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赵云

    “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好像古代所有的名将都逃不出一个怪圈,功成名就之后,都会被君王所猜忌,而落得被宰杀的下场。三国时期,十八路诸侯纷纷起兵,群雄逐鹿,这是个英雄井喷的年代,作为蜀国的一个名将,赵云的名气虽不及诸葛、刘备之人,但他的英雄气概依旧力拔山河。赵云是刘备

  • 胡亥的母亲是谁 胡亥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胡亥

    胡亥是秦国漫长的封建王朝史上短命的一个王朝,同样短命的还有这个国家的君主。胡亥,秦始皇的少子,他像是一颗棋子,秦二世胡亥就像被人操纵的玩偶一般,被赵高用尽计谋送上王位,只不过是赵高权力操纵下的傀儡。可怜这位即位后,只知道享乐和听信小人谗言的皇帝,没过几年就在声色犬马里,匆匆逝去。胡亥,出生于公元前2

  • 秦始皇为什么喜欢胡亥 历史上的胡亥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始皇,胡亥

    曹冏:“胡亥少习刻薄之教,长遭凶父之业,不能改制易法,宠任兄弟,而乃师谟申商,谘谋赵高,自幽深宫,委政谗贼,身残望夷,求为黔首,岂可得哉!”张守节:“胡亥藉帝王之威器,残酷暴虐滋己恶,恶既深笃,以至灭亡,岂其虚哉。”司马相如:“二世持身不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