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伊尹为了结交商汤,用了什么办法吸引到他的注意?

伊尹为了结交商汤,用了什么办法吸引到他的注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897 更新时间:2023/12/18 7:48:29

伊尹名叫阿衡,是商朝时人。

伊尹很想交结国君商汤,但一直没有门路和机会。后来,伊尹想出了一个办法。

商汤的妻子有莘氏需要一名会烧饭菜的家奴帮助做饭。伊尹打听到了这个消息后便前去,自告奋勇地要当烧饭的家奴。有莘氏同意了。

伊尹就这样做了烧饭的仆人。这样,他便能够在干活的时候见到商汤了。

时间长了,伊尹与商汤渐渐熟识起来,二人可以经交谈了。

伊尹背着鼎俎,用烹调的滋味比喻为政的方法,以此来劝说商汤实行道。伊尹说:

好话能听从,道德才能进步。国君治理国家要爱护人民,任用所有的善人。

又过了一段时间,伊尹终于得到了商汤的信任和重用,商汤提拔他管理国家大事。

后来,伊尹负鼎这一典故,用来比喻寻求机遇,求得帝王赏识和任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商汤国君烧饭家奴伊尹

更多文章

  • 商朝前后分别是什么朝代?商代灭亡后是什么朝代?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朝代,是什么,商朝,礼器,世纪

    商朝历史一共分为三个阶段发展。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那么商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商朝前后分别是什么朝代?商代灭亡后是什么朝代?带着疑问,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去一探究竟吧。商朝前后分别是什么朝代?商朝前一个朝代是夏朝,后一个朝代是西周。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

  • 孔子小时候的故事,年少时的孔子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孔子,母亲,儿子,尽是,精通,败落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是一位知识渊博、才华出众的哲人。在他长达14年周游列国的生涯中,他曾率领弟子到过卫、陈、宋、曹、郑、蔡、楚七国,四处游说,但却始终没有得到诸侯的重用。晚年的孔子,集中精力从事教育,其教学内容以仁学

  • 蔺相如简介,蔺相如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城邑,大王,廉颇,侍从,将军

    蔺相如(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着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载,他生平最重要的事迹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这三个事件。蔺相如原为宦者令舍人。赵惠文王时,秦昭王写信给赵王,愿以十五个城池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和氏璧&

  • 孔子最经典的十句话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弟子,守孝,老师,影响,父母

    欢迎来到人物介绍网,孔子姓孔名丘,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当然,最广泛为大家所知晓的就是,他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记载显示,孔子的弟子人数最多曾达到三千多人,在现在的话,差不多都能够办一所学校了!可见他的过人之处,以及他学说的吸引力。在他的这三千个弟子当中,特别

  • [范雎介绍]范雎的生平故事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王,齐国,宰相,听说,君主

    范雎是魏国人,字叔。他在各诸侯国中游说,想服事魏王,但因为家里贫穷,无法养活自己,就先服事魏国中大夫须贾。须贾替魏昭王出使到齐国,范雎随从。他们在齐国停留了几个月,未能完成使命。齐襄王听说范雎能言善辩,就派人赏赐范雎十斤黄金以及牛肉、酒,范雎推辞说不敢接受。须贾知道了这件事,十分生气,以为范雎把魏国

  • [蒙恬介绍]蒙恬的故事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先帝,太子,攻打,杀死,使者

    蒙恬,他的祖先是齐国人。蒙恬的祖父蒙骜,从齐国来到秦国服事秦昭王,官至上卿。秦庄襄王元年,蒙骜担任秦国将领,攻打韩国,攻取了成皋、荥阳,设置了三川郡。庄襄王二年,蒙骜进攻赵国,夺取了三十七座城池。秦始皇三年,蒙骜攻打韩国,夺取了十三座城池。秦始皇五年,蒙骜攻打魏国,夺取了二十座城池,设置了东郡。秦始

  • [晏平(晏子)介绍]晏子的生平介绍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车夫,国君,齐国,宰相,拘役

    晏平名仲婴,是莱地夷维人。他曾辅助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因为奉行节俭,注重身体力行而受齐国人尊敬。晏婴担任齐国宰相后,每次吃饭不吃两道肉食,他的妻妾不穿贵重的锦帛。他在朝廷时,一旦国君和他说话,就正言以对;国君不与他说话时,就肃立在那里。国家有道,他就顺从国君的命令;国家无道的时候,他就权衡国君的

  • 竖刁:历史上第一个太监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宦官,太监,甲骨文,王权,记载

    宦官作为古代封建王权特有的产物,那么历史上第一个太监是谁呢?过去,在中国的历史文献中发现的最早记载宦官的是在春秋时代的周王朝,时间大约是公元前8世纪。可是,根据20世纪初考古学家对甲骨文的研究,甲骨文上有“羌”的字样,是阴茎,则表示切断。羌其实是殷朝西方的游牧民族。这片甲骨文

  • 老子为何出关?老子出关所去何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老子,出关,胡人,教化,记载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着成了千百年来令人百读不厌的“天书”——《道德经》,圣人孔子曾向他问礼。他,就是主张“无为而治”的圣贤先师老子。他为何名为老子?又为何西出函谷关?出关时为什么骑牛而非马?牛为何是青牛而非黄牛?出关后他又去了哪里?这一切谜题都有待揭晓。老子为何出关老子姓李名耳,又名李聃,是一

  • 伍子胥鞭尸​楚平王​,同时代的孔子为何没有半句点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鞭尸,记载,历史,鞭打,典籍

    伍子胥是楚大夫伍奢的次子。公元前522年,楚平王听信谗言,杀死伍奢及其长子。伍子胥历尽艰难,逃到吴国,成为吴国重臣,后率领军队攻破楚国都城郢。此时,楚平王已死。据说,伍子胥挖开楚平王的坟墓,怒鞭其尸体300下,以泄心头之恨。伍子胥果真做过掘墓鞭尸之事吗?亦说“鞭尸”,亦说“鞭坟”事实上,古文献中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