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王朱高煦-失败的阴谋家

汉王朱高煦-失败的阴谋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115 更新时间:2023/12/16 22:19:38

朱高煦,明成祖朱棣次子,明仁宗朱高炽同母弟,徐皇后所生。朱高煦最开始封号为高阳郡王,后随朱棣举兵靖难,累立军功。成祖继位后,封为汉王,藩国云南。他却一直留居南京,不愿就藩,数次牟取储君之位,纵然私兵抢掠,僣用乘舆器物。永乐十五年(1417年),被强制就藩乐安州,但仍不知悔改。宣德元年(1426年),明宣宗称帝,朱高煦举兵谋反,却在宣宗率军后缴械,被废为庶人,监禁在西安门内。后与诸子陆续被杀。

朱高煦从小天性凶悍,洪武年间与秦、晋、燕、周四王世子一同被明太祖召往京都学习知识,但却不愿向学,并且言谈举止轻浮,明太祖对他十分反感。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朱高煦封号为高阳郡王。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病逝,朱允炆称帝,朱高煦与哥哥朱高炽一同入朝。小舅徐辉祖见他好吃懒做,品质恶劣,便暗地里劝诫他。朱高煦不但不听,还盗取徐辉祖深爱的宝马,渡江回到北平(今北京市)。归路当中,朱高煦时常杀掉官民,还在涿州市杀死驿丞,诸臣都因而斥责燕王。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举兵靖难,命世子朱高炽守留北平。朱高煦随军出战,时常做为前鋒。建文二年(1400年),朱高煦报名参加白沟河之战,并率精骑冲阵,杀死都督瞿能父子俩。之后,明成祖兵败东昌(今山东聊城),将军张玉阵亡。朱高煦率军赶至,击败南军,将明成祖解救。

建文四年(1402年),明成祖在浦子口被南军战胜,朱高煦率军赶来。明成祖大喜道:“我已疲惫不堪了,吾儿理应英勇决战。”又抚摩着他的后背道:“努力罢!世子经常得病。”朱高煦亲率部队力战,总算将南军击败。

靖难之役时,明成祖数次面临危急,在朱高煦的力战下方反败为胜,因而觉得他很像自身。朱高煦也为此自傲,并恃功骄横,多行非法之事。之后,朱棣称帝,是为明成祖,命朱高煦率军前去开平防御边境线。

那时候,官府正商讨立储之事。淇国公丘福、驸马爷王宁都喜爱朱高煦,经常在成祖眼前夸赞他的贡献,要求立朱高煦为储君。成祖无法选择,最后依然觉得世子朱高炽仁贤,也是明太祖所立,而朱高煦过错过多,沒有答应。

永乐二年(1404年),成祖立朱高炽为储君,封朱高煦为汉王,藩国云南。朱高煦道:“我有何罪,要被赶到万里之外。”不愿前去藩国。随巡北京时,朱高煦竭力要求与儿子回到南京。成祖无可奈何,只能答应。

之后,朱高煦索要天策卫为汉王护卫,并常以李世民自喻。没多久,朱高煦又要求提升两保卫,做事更为放肆。他自傲武勇,又常追随成祖上下,便数次挑拨是非,诬陷储君,导致解缙含冤而死、黄淮坐牢。

永乐十三年(1415年),朱高煦被改封到青州,但仍不肯前去。成祖这才猜疑他有夺嫡之意,下诏催他就藩。朱高煦依然不愿出发,并擅自选择护卫,征募精兵强将三千人,又杀死兵马指挥徐野驴,僭用御用马车器皿。

永乐十四年(1416年)十月,成祖回到南京市,获知朱高煦违反规定的事达数十起,对其给予斥责,夺走冠服,监禁在西华门内,打算将他废为庶人。太子朱高炽往惜兄弟情谊,在成祖眼前竭力要求。成祖削掉朱高煦的两护卫,将他的心腹诛灭。

永乐十五年(1417年)三月,成祖将朱高煦徙封到乐安州(今山东惠民),并命他即日起程。朱高煦抵达封邑后,心存怨气,更为心急地方案策划造反。朱高炽虽数次致书劝导,朱高煦仍不愿悔过。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在北伐回军中途病故,储君朱高炽称帝,是为明仁宗。朱高煦的儿子朱瞻圻那时候已经北京市,窥探官府行为,朱高煦也外派亲信入京,伺机叛变。明仁宗了解后,将朱高煦招回京都,提升其月俸,赐予宝贝不计其数,仍命他回到乐安,还将他的大儿子封为世子,其他孩子均封为郡王。

洪熙元年(1425年),明仁宗病故,储君朱瞻基从南京市赶赴北京市吊孝。朱高煦准备在中途设伏,追杀朱瞻基,但因为行动仓猝,沒有取得成功。没多久,朱瞻基称帝,是为明宣宗,对朱高煦与赵王朱高燧的赐予厚于别的王爷。

之后,朱高煦向宣宗明确提出要求,敷陈利国安民四事。宣宗命相关高官将其提议给予执行,又复信感谢。自此,但凡朱高煦明确提出的要求,宣宗都依照他的建议一一照办,朱高煦却觉得宣宗太软弱,更为蛮横嚣张。

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朱高煦举兵谋反,协同山东都指挥靳荣,又在卫所散发刀箭、旗子,抢掠附近府县的全部坐骑,开设前后左右中五军,任职刘建、朱恒等为太师、都督、尚书等官衔。朱高煦还妄图串通英国公张辅为内应,但被张辅揭发。

那时候,御史李浚在家里守丧,获知朱高煦造反,改名换姓,由小道赶赴北京市告变。明宣宗仍不忍心用兵,派太监侯泰赐信件给朱高煦。朱高煦布署雄师压阵,面南而坐见面侯泰,并道:“永乐年间皇上听信谗言,削掉我的保卫,将我封到乐安,仁宗也仅用金帛诱惑欺骗我,我怎能那样郁郁不乐地长处于此?你回来告知皇上,将佞臣夏原吉等送过来,随后再慢慢商议我的需求。”侯泰十分害怕,只能回到京师。宣宗问及朱高煦所言,侯泰害怕如实回应。

同月,朱高煦派百户陈刚上疏,又给公侯重臣寄信,多有指斥之词。宣宗叹道:“汉王果真造反了。”因此派阳武侯薛禄率军征讨,大学士杨荣却劝宣宗御驾亲征。张辅奏道:“请给臣二万将兵,擒拿朱高煦送给皇上。”宣宗道:“你的确能够平定叛变,但我刚不久称帝,或许也有心存二意的奸险小人,若不率军,便不可以稳定奸险小人的叛逆。”

朱高煦最初听到薛禄率军,十分高兴,觉得非常容易应对,直到获知宣宗率军,方才担心。之后,宣宗一封信给朱高煦道:“张敖失国,起源于贯高,淮南被杀,成于伍被。如今大军来犯,你要是拿出唆使造反的人,朕就可免去你的过错,恩典优待与原来一样,否则的话,一宣战你必定被擒,或是你的属下将你当做奇货绑了献于朕,到那时候,你后悔莫及也来不及了。”

征伐大军前鋒抵达乐安后,朱高煦下战书,约定明晨开战。宣宗命精兵疾驰,驻兵在乐安成北,包围着四门,并发送神机铳箭,威慑反贼,又不管不顾众将士要求,再度把劝降书信射进城里,朱高煦仍不理睬。

这时候,城里反贼都想抓住朱高煦送给宣宗。朱高煦大惊,暗地里派人到行营拜见宣宗,准备明天出降,获得容许。当晚,朱高煦把武器与通谋信件所有损坏。隔日,宣宗移驻城北。朱高煦准备出城,被刘建等劝说,只能假意返回汉王爷府,暗地里从小道出城缴械。

这时候,臣子竞相上奏,要求将朱高煦明正典刑。宣宗不让,还把罢免奏折给朱高煦看。朱高煦叩头道:“臣罪该万死,惟听皇上处理。”朱高煦余党所有被擒后,宣宗饶恕城中守军之罪,改乐安州为武定州,命薛禄与尚书张本守留,随后班师回朝。

回到北京后,宣宗将朱高煦父子俩废为庶人,拘押在龙城西安门内,还亲手把平复朱高煦叛变一事编为《东征记》,昭示臣子。逆党刘建等伏诛,同谋伏诛者六百四十余人,因有意放肆和隐匿反贼而被处决或戍边的计一千五百余人,流放到偏远地区的计七百二十人。

之后,宣宗去探望朱高煦,却被朱高煦有意摔倒。宣宗大怒,命人用三百斤重的铜缸将朱高煦扣起来。朱高煦武勇强有力,竟将大缸顶起。宣宗又命人到铜缸周边引燃木碳,把朱高煦活生生炙死在铜缸内。朱高煦的几个孩子也统统被杀。

标签:朱高煦

标签: 朱高煦明朝历史

更多文章

  • 朱棣家老三赵王朱高燧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高燧,明朝历史

    朱高燧,明成祖朱棣第三子,明仁宗朱高炽同母弟。明洪武十六年十二月生在北平市,永乐二年(1404年)进封赵王。寻命居北京,诏有司,政务皆启王后行。朱高燧于永乐二年四月初四(1404年5月12日)封号为赵王,没多久命居北京。最开始,朱高燧恃宠,常常作出非法之事,又和汉王朱高煦勾结夺嫡,并污蔑太子朱高炽。

  • 明仁宗-朱高炽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仁宗,朱高炽,明朝历史

    明仁宗朱高炽,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之孙,大明朝第四位皇上。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长子,母为仁孝文皇后徐氏,他生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八月十六日,生在凤阳府,那时候他爸爸为燕王,年仅18岁。流传仁孝文皇后梦到有冠冕执圭者上谒而生。在他童年时代,他接纳传统武术和儒家思想学术研究的正规文化教育。因为他的温

  • 大明第一位太皇太后-诚孝张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诚孝张皇后,明朝历史

    诚孝昭皇后张氏,名不详,河南永城人,明代前期政治人物。指挥使张麒之女,明仁宗朱高炽元配,明宣宗朱瞻基之母,明英宗朱祁镇和明代宗朱祁钰之祖母。张氏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被封为燕王世子妃,永乐二年(1404年)晋封皇太子妃。明仁宗登基,册封为皇后。明宣宗登基后,被誉为皇太后。明英宗登基,尊为太皇太

  • 明宣宗-朱瞻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宣宗,朱瞻基,明朝历史

    姓名:朱瞻基性别:男外号:长春真人出生年月:1399年3月16日明宣宗,明成祖朱棣之孙,明仁宗朱高炽的儿子,大明朝第五位皇帝,年号“宣德”(1425年5月29日-1435年1月31日)。幼时聪慧,深得爷爷明成祖朱棣钟爱。永乐九年(1411年),册封皇太孙,数次追随朱棣征伐蒙古。洪熙元年(1425年)

  • 明宣宗朱瞻基在政治上有哪些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明宣宗,朱瞻基,明朝历史

    朱瞻基当政时推行重农国家政策,赈荒惩贪。仁宣两朝,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杨溥、杨荣掌管朝廷,多有成就。他们当政期内变成明代皇帝历史上小有的吏治清明,社会经济,社会稳定的阶段。史料记载:“仁宣之治,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

  • 宣德帝朱瞻基的财政经济改革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宣宗,朱瞻基,明朝历史

    伴随着政局的平稳,被战争毁坏的地区,又再次构建起经济秩序,农牧业慢慢修复,户籍与垦田慢慢增加,粮食生产提升,政府部门税款增加,官营民营手工业相继发展壮大,商业城市增加,东南西北商业商品流通尽情,国外朝贡贸易来往频繁。财政改革创新宣德朝代第三个关键的国内发展壮大是再次组织财政和尤其在长江流域例如苏州和

  • 宣德年间朱瞻基的“扫黄运动”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宣宗,朱瞻基,明朝历史

    这一时期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萌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遭受封建社会专制制度各个方面的阻碍。在其中明政府部门对手工业者和生意人的诸多抑制掠夺。民间传说朱瞻基爱好私访,因其教育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所以自己对从商的人也很抵触,常常给予施压,使商业难以发展壮大。救济对策朱瞻基对影响中国绝大多数地域的涝

  • 胡善祥-明宣宗朱瞻基第一任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瞻基的皇后,胡善祥,明朝历史

    恭让章皇后胡善祥,山东兖州府济宁州(今山东济宁市)人,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一任皇后,光禄卿胡荣第三女,女官胡善围之妹。永乐十五年,胡氏以贤出名,选为帝太孙妃。洪熙年里,封为皇太子妃。宣德年间(1426年),立为皇后。胡善祥虽贵为皇后,胸怀坦荡善解人意、本性贞一、言谈举止端庄,无媚顺之态。她沒有生孕子嗣,

  • 孝恭孙皇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孝恭孙皇后,朱瞻基的皇后,明朝历史

    孝恭章皇后孙氏(1399年-1462年),山东省济南府邹平县(今山东邹平市)人,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明英宗朱祁镇生母,永城县主簿孙忠之女。入选宫禁孙皇后年少时就颇有美貌。她的爸爸孙忠,是永城县的主簿。明仁宗张皇后的妈妈彭城伯夫人,也是永城人,她时时进出皇宫,说孙忠的闺女十分贤德,因此孙皇后才能

  • 金幼孜明代大臣-明朝首届内阁成员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金幼孜,明朝历史

    金幼孜(1368年5月26日-1432年1月19日),名善,以字行,号退庵。今属江西省峡江县罗田镇徘山村人,明朝重臣。明洪武年间(1368年)五月十日,金幼孜出生于江西新淦,生而聪慧,“秀拔不群”,自幼即刻苦于学,其父雪崖先生奇之。及长,闻清江县(今江西樟树市)知名的学者聂铉(明洪武四年〈137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