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胡善祥-明宣宗朱瞻基第一任皇后

胡善祥-明宣宗朱瞻基第一任皇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942 更新时间:2023/12/29 20:00:37

恭让章皇后胡善祥,山东兖州府济宁州(今山东济宁市)人,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一任皇后,光禄卿胡荣第三女,女官胡善围之妹。

永乐十五年,胡氏以贤出名,选为帝太孙妃。洪熙年里,封为皇太子妃。宣德年间(1426年),立为皇后。胡善祥虽贵为皇后,胸怀坦荡善解人意、本性贞一、言谈举止端庄,无媚顺之态。她沒有生孕子嗣,仅有两个女儿,顺德公主和永清公主,并不受宠。宣宗最宠溺的是孝恭章皇后孙氏(时为贵妃),并产下大儿子朱祁镇

历代王朝,立嫡立长,胡善祥尽管是皇后,可是体质虚弱,沒有皇子。朱瞻基运用这一点,明确提出让胡善祥主动辞退皇后之职,胡善祥也遵从了,主动的辞退了皇后之职,被封为仙师。孙氏据悉领养了别的婢女的小孩,也就是之后的皇上朱祁镇,因此封号为皇后。在历史上胡善祥尽管被废,可是仍然受到朱瞻基的高度重视,并且朱瞻基在废后以前也承诺,会更为厚待胡善祥。同一年三月初一,宣宗改立妃孙氏为皇后。

胡善祥无过被废的事,老百姓们了解都十分怜悯这名品格高尚的废后。宣宗之后也因此悔改,说成少年不理智(《明史·后妃列传一》后无过被废,天地闻而怜之。宣宗后亦悔。尝自解曰:“此朕少年事。”)宣宗的母亲张太后十分钟爱和同情贤德的胡氏,常召她定居清宁宫,内廷朝宴命之时命胡氏稳居孙皇后上,孙皇后怏怏不乐。

正统七年(1442年)十月,太皇太后张氏崩,胡氏痛哭流涕不己,第二年(1443年)十一月初五日薨逝,谥号“静慈仙师”。天顺六年,孙太后崩逝之后,明英宗皇后钱氏劝丈夫复其位号。英宗问大学士李贤,李贤说“以陵寝、享殿、神主俱宜如奉先殿式,庶称陛下明孝。”天顺七年,追谥恭让诚顺康穆静慈章皇后,修陵寝,不附庙,永清公主祔葬。

标签:朱瞻基的皇后,胡善祥

更多文章

  • 孝恭孙皇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孝恭孙皇后,朱瞻基的皇后,明朝历史

    孝恭章皇后孙氏(1399年-1462年),山东省济南府邹平县(今山东邹平市)人,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明英宗朱祁镇生母,永城县主簿孙忠之女。入选宫禁孙皇后年少时就颇有美貌。她的爸爸孙忠,是永城县的主簿。明仁宗张皇后的妈妈彭城伯夫人,也是永城人,她时时进出皇宫,说孙忠的闺女十分贤德,因此孙皇后才能

  • 金幼孜明代大臣-明朝首届内阁成员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金幼孜,明朝历史

    金幼孜(1368年5月26日-1432年1月19日),名善,以字行,号退庵。今属江西省峡江县罗田镇徘山村人,明朝重臣。明洪武年间(1368年)五月十日,金幼孜出生于江西新淦,生而聪慧,“秀拔不群”,自幼即刻苦于学,其父雪崖先生奇之。及长,闻清江县(今江西樟树市)知名的学者聂铉(明洪武四年〈1371年

  • 胡濙明朝初年重臣-历仕六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胡濙,明朝历史

    胡濙(yíng),字源洁,号洁庵。武进(今江苏武进)人。明代年间大臣、文学家、医学家。胡濙为建文二年(1400年)进士,历授兵科、户科都给事中。曾奉明成祖朱棣之命前去全国各地寻觅建文皇帝朱允炆下落。胡濙历仕六朝,前后左右近六十年,为人正直勤俭节约厚道,喜怒不形于色,被比做北宋名臣文彦博。在其中任礼部

  • 明宣宗朱瞻基的艺术成就让人赞叹不已!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明宣宗,朱瞻基,朱瞻基的艺术成就,明朝历史

    谈起艺术家皇帝,论古诗词有南唐后主李煜,论字画有北宋徽宗赵佶,但是这俩位全是方向跑偏型儿的,虽然有艺术才气却荒芜了本职。在历史上也有一位艺术家皇帝他的人生道路就一直在“道儿”上,不但有“仁宣之治”的政冶造就其字画水准一样才华横溢这名皇帝便是——明宣宗朱瞻基。明宣宗朱瞻基当政期内经济发展富饶、政治清明

  • 明朝内阁制度的形成及发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内阁制度,明朝历史

    明朝最开始承袭元朝制度,开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以后,明太祖朱元璋废止了中书省和宰相,分中书省之权归入六部。原中书省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同一年九月,明太祖朱元璋设定四辅官,以儒生王本等而为。从明朝起,由皇上直接执掌六部百司的政务,事实上相当于担任宰相。明洪武

  • 明朝内阁制度的主要特点分析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内阁制度,明朝历史

    明朝内阁制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内阁制度伴随着皇权的高度強化而创建,权力的来源,由皇帝所授于,对君主专制的牵制效果比较有限。事无大小,内阁必须秉持皇帝的意旨做事,遂变成皇帝提升独裁的工貝,因而明朝的君主专制比列代尤甚,促长了君主专制,明朝内阁制度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形成阶段长,并且一直以来都沒有获得法定

  • 明朝锦衣卫-军政特务机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锦衣卫,明朝历史

    锦衣卫是明代的军政搜集情报组织,其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建立的“拱卫司”,后改叫“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负责管理皇上仪仗和护卫。洪武十五年(1382年),撤编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做为皇上侍卫的军事组织,锦衣卫首要职责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担任侦查、拘捕、审讯等活动。还有参加搜

  • 明朝锦衣卫的佩刀-绣春刀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锦衣卫,锦衣卫的佩刀,明朝历史

    提到大明朝锦衣卫,很多人想到到的便是杀人如麻,血猩暴力的朝廷情报组织,而在其中令人印像更为深刻的莫过锦衣卫的两大标志:飞鱼服和绣春刀。绣春刀是明朝特务机关锦衣卫、御林军概念性质的佩刀,绣春刀的款式和明朝普遍的腰刀差不多,刀身较一般腰刀简短,且有弧度。《明史》有记,嘉靖年间的锦衣卫指挥使——张爵的墓志

  • 东厂即东缉事厂-明代特务机关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东厂,明朝历史

    东厂,即东缉事厂,明代的特权监察组织、间谍行政机关和秘密警察部门。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成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由心腹宦官出任头领。地址坐落于京师(今北京市)东安门之北(一说东华门旁)。明中叶以后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活动进一步加强,常合称之为“厂卫”。东厂权利在锦衣卫以上,只对皇上负责,

  • 西厂即西缉事厂-专制政权的内部需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西厂,明朝历史

    西厂是明代特有的官署名字,全名“西缉事厂”。明宪宗时为提升特务统治,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于东厂以外加设西厂,与东厂及锦衣卫统称厂卫,用宦官汪直为提督,其权利超出东厂,活动的范围自在明遍布全国各地。西厂的组员和东厂一样全是由锦衣卫中选拨出来的,宪宗钦定西厂所领缇骑(即锦衣卫校尉)的总数要比东厂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