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十羊九牧”的元朝

“十羊九牧”的元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905 更新时间:2023/12/22 21:37:00

忽必烈的《本纪》中摘录出来的这些记事,可以看到,忽必烈在进入中原前后,很有意识,很着力地在促进蒙古族人完成由游牧到定居的大转化。

他面对很多困难及问题:

一、许多蒙古人根本未有转化的意识,“蒙古人未之知也”。

二、传统蒙古人进入中原,真的有人想把耕地变为牧地草场。忽必烈要下诏“不得以民田为牧地”,可证当时这种倾是存在的。

三、要不断鼓励及支持农业耕种,如给耕牛、牛具、分荒田给无地者耕种,等等。

四、至元十二年给参知政事高达说的一段话,最为全面,有总结性。回顾过去征获一个城邑,(掠夺之后)就走,“委之而去”;强调土地与人民的重要性,必须定居下来,“使百姓安业力农”。这是以前蒙古人“未之知”的事情。

忽必烈做了许多努力,终于在转游牧为定居这方面得到了成就,在中原大地建立了元朝。但是从建立一个大国的要求来说,事情还很多。至少有几个大方面的事要做好,如:经济的建设(农业只是其中之一),政治完善制度的建立,良好的统治秩序,精神、化上的提高(汉族在文化发展上已前进了一大步,必须汲取汉族文化),等等。在这些方面,忽必烈无法好好完成,不能为整个游牧民族实现转型。

忽必烈也注意到学习中原汉族的传统文化。例如至元十三年六月,“以孔子五十三世孙曲阜县尹孔治兼权主祀事”。说明尊重孔子与儒学,孔子的后代孔治在当时是曲阜县尹,主理祀事。不过,这只能说明初步注意到了文化上的学习。

除了定居与农业的转型之外,元朝的政体与社会存在的问题很多,成为元朝短命结束的因由。众所周知的事是,元朝的社会,把人分成四大等级。蒙族人是最高一级,其次是色目人(包括畏吾氏、乃蛮氏、回回氏等等西域民族),第三及第四是汉人(汉人分二等,大致以、金疆域为界,北为汉人,南为南人。江浙、湖广、江西都是南人)。其实各等级中的组成也很复杂,例如女直生在西北,不通汉语的,同蒙古人;女直生在汉地,同汉人。这种等级的划分,实际是权利的划分。征服者的地位最高,权利最大。这仍是以强权为主的一层层的分利。这结果是,不但四个等级之间有矛盾,同一等级之间也有矛盾。这情形反映在行政系统上,各机关繁多,不相统属。因为大家都争权利。权利分散,各个部门都管或都不管。蒙古人不是善牧羊吗?那时人们形容是“十羊九牧,莫之适从”、“家自为政,人自为国”。(元史纪事本末)。

这可以说是游牧意识的残。但这种意识深不能解。

中原民族有悠久的文明,形成了一套社会秩序。现在这一套秩序被打破了,砸烂了,却没有一套新的秩序来代表(根本没有过这样的经验)。

社会的不平等及混乱,可以再举一二例子。一是打完了仗,收禁武器,“禁汉人、南人、高丽人不得执持军器”(顾炎武《日知录》)。兵器分三等,下等的毁掉,中等的赐蒙古人,上等的贮藏在库中(元史.世祖纪)。这反映出不但在行政上分级,个人掌权武力也分级。又一个例子是,在法律上,配刑也按人分级。汉人、南人杀蒙古人、色目人,处死。蒙古人、色目人若因争论或乘醉杀汉人,罚金,免死刑。

法律、行政等制度、社会秩序、社会意识、文化意识的建立,很不容易。这方面,忽必烈显然力所不能及,也不是他的视野所能见。能够做到定居,重视农业,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元朝这些大矛盾,到了一旦爆发,就不可收拾。

标签: 忽必烈元朝孔子

更多文章

  • 解救万千黎民 长春真人丘处机劝诫成吉思汗的历史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道教,全真教,王重阳,丘处机,成吉思汗

    金庸先生在《射雕英雄传》中讲述过这样一件事情:暮年成吉思汗年老体衰,他闻听“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有养生长寿秘诀,便派人下诏请丘处机前往汗帐,想向他讨教长生之术;丘处机欣然应命,率领门徒不远万里前往西域大雪山,向成吉思汗进谏治国之本。那么,历史果真如此吗?在小说中,为了突出郭

  • 元朝真的近百年没有举行过科举考试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科举,元曲,杂剧

    原文载于《中国历史上的49个谜:颠覆历史》作者:张志君,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八倡、九儒、十丐”这几个字在刚刚粉碎“四人帮”时,是一个使用频率颇高的词组。中国大陆的许多人在批判“四人帮”大搞文化愚民政策、不尊重知识和知识分

  • 元朝皇帝的后宫佳丽为何让和尚“开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后宫,元顺帝,元朝皇帝

    元朝末年,后宫淫乱不堪,元顺帝的许多嫔妃时常与和尚奸宿一处,有的刚刚被选进宫中的佳丽,也要先陪和尚睡觉,以至后来出现了一个十分龌龊的、史上闻所未闻的“元朝律法”:凡是元朝的女子到了出嫁的年龄,不论美丑高矮都要先让和尚睡一下,叫做“开红”,只有等到和尚开

  • 元代太医曾输血疗伤?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元代,太医,续子不语

    目前,公认最早采用输血的方法的,是英国医生劳维尔。1665年,他将一条濒于死亡的狗静脉,与另一条健康狗的动脉用鹅毛管连接起来,受血狗竟奇迹般的起死回生。这一实验证明了输血能够救命。1667年,他又用银管将羊的颈动脉连接到人的肘动脉上,把羊血输给了人,又获得成功。如果这是输血的起源的话,那么,早在中国

  • 浅谈元朝的历史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元史

    “乾哉大元”,据说元世祖忽必烈当时就因看到了《周易》中的这句话而将自己建立的政权定名为“元”的,如果这属实的话,则说明了忽必烈在重视接受汉族文化的同时,他本人也很迷信,“君权神授”的思想成为历代帝王最乐于接受的命题之一。然而以后

  • 为啥万历皇帝连续28年不上朝:国家却安然无恙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万历皇帝,朱翊钧,万历三大征,张居正

    万历皇帝朱翊钧,明穆宗的第三子。隆庆六年,穆宗驾崩,年仅10岁的朱翊钧即位,第二年改年号为万历。从1572年到1620年,万历做了48年的皇帝。令世人哗然的是,在这48年中,万历皇帝连续28年不上朝。网络配图于是有人说,万历皇帝朱翊钧是历史上最懒惰的皇帝!28年不理政事!其实不是的,把这一切归咎于懒

  • 明朝是唯一不和亲的朝代,但为何明朝公主们却是最不幸福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安庆公主,和亲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历史长河中,“和亲”一直见诸史书。自汉以后一直到清代,几乎所有的朝代都有次数不等、缘由各异的和亲。可是,这其中就有一个朝代例外,那就是大明朝。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曾明确指示对外政策的“三不”原则,即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那没有外嫁之忧的明

  • 明英宗内心惶惶,锦衣卫再度猖狂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明朝,明英宗

    明英宗的帝王之路真是不顺,在各种大风大浪里起起落落,从“土木之变”到“夺门之变”再到“石曹之乱”,哪件事都足以让明英宗做几天噩梦的,因此明英宗的内心越来越敏感、惶恐,生怕再丢了皇位。特别是“石曹之乱”,想

  • 史上最高贵的奶妈:被朱棣封为一品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明朝,朱棣,朱棣乳母

    古代中国宫廷一般都会用乳母哺育婴儿,《礼记》有说,天子、诸侯和大夫之子才有资格雇佣乳母,士之子则必须由母亲自己喂养。明朝的宫廷乳母称为“奶口”,有“坐记奶口”和“点卯奶口”两种,其居住的地方俗称“奶子府”

  • 明朝皇妃“谋杀”太子 为何反受万历皇帝庇护?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梃击案,万历皇帝,张差

    明万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1615年5月30日)中午,一名30多岁的男子手持枣木棍,闯入明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庆宫,逢人便打,击伤守门官员多人,一直打到殿前的房檐下。一时呼喝声、喊叫声,连成一片。内官韩本用眼疾手快将持棍男子抓获,宫内才平静下来,这就是明朝有名的“梃击案”。光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