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名将张辽威震逍遥津是怎么回事,留下 “张辽止啼”的典故

三国名将张辽威震逍遥津是怎么回事,留下 “张辽止啼”的典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469 更新时间:2023/12/19 10:47:39

三国里刘备拥有五虎上将,荡寇将军关羽,车骑将军张飞,镇西将军马超,征西将军黄忠,翊军将军赵云。这边刘备拥有五虎大将,曹操手下也是人才辈出,曹操的手下五大良将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而智勇双全的张辽,位于曹操麾下五大将之首。他为曹操统一北方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直到老,他还仍旧握鞭持戟,为曹操的事业拼尽最后一丝力气。难怪连曹公都毫不吝啬地对他赞叹道:”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魏王曹丕也评价:”此亦古之召虎也。“,不仅曹军自己人对张辽有所嘉奖,连曹操的对手孙权也说:”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

文武双全有勇有谋

可见,张辽跟于禁一样是个杰出的大将,陈寿在《三国志》:”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也。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少为郡吏。“他姓聂,西汉名贾聂壹的后人,本是马邑的一个郡吏。因为与人结仇,现在弄得只好东躲西藏。张辽抬眼望向边塞如洗的碧空,觉得自己就像一只孤雁。翱翔于茫茫苍穹,在空中盘旋寻找它下一个归宿。二十八年之后,在与这里远隔千山万水的地方,他发出的一声如惊雷咆哮般的怒吼,经过千载风云变换,依然在我们的耳边隐隐回响:”大汉荡寇将军张辽在此,东吴鼠辈谁敢接战?!“张辽找到了他的归宿。

在三国众多的豪杰中,那么多英雄豪杰纷纷涌现,而张辽躲在演义里,在数百页的字里行间细数出了属于他生命的无尽伤怀,吐露半世的无奈和半世的豪迈。张辽,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字文远,雁门马邑人。曾从属丁原、董卓、吕布。下邳之战后,归顺曹操。此后随曹操征讨,战功累累。说起和曹操的相遇,一切都是历史的偶然吧。离开家乡后的张辽以从事的身份出现在并州刺史丁原帐中,并领军入京郡去见何进,结果何进又被宦官所杀,无奈张辽只得归属董卓,董卓继丁原之后死在吕布的方天戟下,后者则被董的余党李傕郭汜打出了长安,张辽跟从吕布往东奔至兖州,为曹操所败后前往徐州。

群雄逐鹿的鏖战刚刚开始,张辽遇见吕布两人竟十分投机,同样是骁勇犷悍的本性,他俩在彼此眼中就是一把熊熊的烈火,满腔的热血一身的胆识,不知不觉产生呼应。张辽对吕布的敬仰也不是没有道理,都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在沙场上的魅力可想而知。吕布的勇敢、作战技巧都对张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他开始感知周围的世界,冷静的观察周围的风云变幻。

按理说,跟此前和关羽曾经都投靠在一个帐下,为何张辽没有投奔到刘备那里去?张辽感恩的第一个人是关羽,英雄惜英雄,他关羽是刘备的人,刘备在吕布要被曹操处理时都没有出面来求情,可能对刘备产生遗憾,加之刘备当时的力量还不如曹操,曹操抛弃前嫌,反而让文远觉得可以依附。加之,刘备尚且依附曹操而打败吕布,此时曹操是主人,而刘备至少是曹操的客居,文远若归顺刘备,刘备要是接纳就是和曹操过不去,刘备不敢,而文远也不愿意挑起这方面矛盾。不管什么原因,张辽就站到了曹操的队伍里。而曾经交好的兄弟,也难逃在战场的决斗。

威震逍遥津名扬天下

跟随曹操以后,张辽随军征讨,多有战功,曹操亦益待之如亲信;又从劝关羽降于曹操。赤壁战中,张辽亲载曹操脱难,并射伤东吴名将黄盖。赤壁战后,曹操独任张辽引李典、乐进等守合肥,以御孙权。后孙权果引军入寇,张辽智激李典后三人一同出战,自率二千余骑打败敌军十万,威震逍遥津,名扬天下。让张辽一战成名的逍遥津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东汉建安十三年,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拥有强大军事实力的曹操开始把矛头指向刘备和孙权,鉴于赤壁之战,吴、蜀两国联手使形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不敢轻举妄动的曹操,

暂且放弃统一江东,派大将张辽等在合肥屯兵息军养士;一面亲率大军西征张鲁,试图夺取汉中,进一步扩张自己的实力。

建安二十年,孙权趁曹操西征之际亲自率兵十万进攻合肥,此时合肥城内仅有张辽、李典、乐进及薛悌等不足万人驻守。两军对峙,众寡悬殊,这场战争似乎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商议御敌之策,大家想到曹操让护军薛悌带来的一封书信,于是展开阅读,信中言道:”若孙权军来到,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不得与战。“诸将百思不得其解,张辽便说:”曹公远征在外,待其救兵来时,敌军必定已攻破我们了。所以曹公教我等众将,迎而击之,摧折敌军锋锐,以安众人之心,然后方可坚守。“众人此番言论,颇为感动。于是,在夜间募集敢于逆击敌锐之士,在天将破晓之时,张辽被甲持戟,独自先登直陷敌阵,立杀数十人,斩其二将,并于阵中大呼己名,”大汉荡寇将军张辽在此,东吴鼠辈谁敢接战?!“之后,士气大发,军心力齐,在重围之中竟也杀出了一条血路,直至孙权麾旗之下。这把孙权吓得不知所措,一时间竟然恐惧而不敢动。

此战东吴精锐尽出,十万大军竟为张辽的七千守军所破,连孙权本人也差点为曹军所俘,幸赖凌统、甘宁、吕蒙等人奋力死战,才得以脱身。合肥逍遥津一役,是张辽毕生最闪光的佳作,演义说”这一阵杀得江南人人害怕,闻张辽大名,小儿也不敢夜啼“,可称为防守战术的经典战例。

孙子云:兵乃诡道。一个”诡“字,突出了许多游离于军队物质实力之外的决胜因素。何谓”诡“?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一言蔽之,便是”攻心术“。张辽深谙这兵家之道,不管是在家乡还是在沙场,张辽都是一只鹰,鹰击长空,当他拥有目标时,对手就如口中的猎物,一击必中,无法反抗。

标签: 张辽

更多文章

  • 张辽和关羽是什么关系 张辽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辽,关羽

    罗贯中:”諕杀江南众小儿,张辽名字透深闺。才闻乳母低声说,夜静更阑不敢啼。“逍遥津一战,使张辽一战成名。成名到只要在不停哭泣的孩子面前提到他的名字,孩子的啼哭就止住了,罗老先生的说法纵然有戏谑、调侃的意思。但是,张辽的确在逍遥津中的表现可圈可点,听听后世大家们的评论你就知道这

  • 独眼将军夏侯惇眼睛是怎么瞎的,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夏侯惇

    说到曹操为什么能够一统天下,这与他合作的人有关。我们知道曹操的五大良将个个都是一顶一的高手,一身武艺不说,多数还很有谋略对主公又竭尽心力,曹氏江山能够扎根在广袤的土地上,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们,而有一群人,他们虽然没有将领的战功那么显赫,却也在曹操背后默默地帮助他,这就是夏侯惇。曹氏、夏侯氏都是沛国谯

  •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大将徐晃跟和关羽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徐晃,关羽,曹操

    依据三国演义来看,徐晃依旧是曹操阵营中最勇猛的将领之一。徐晃的出场是很有气势的:奉回顾阵中曰“公明何在?”一将手持大斧,飞骤骅骝,只一合,斩催勇于马下;随后的李乐同样被一合斩于马下。三国里被写一合斩将的将领不多,除了赵云张飞以外就很少有这印象了,但是这也是他最具有争议的地方了

  • 唐朝名将李孝恭和李世民的关系 李孝恭和李靖谁的战功大?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孝恭,李世民,李靖

    李孝恭(591年640年),唐朝宗室、名将。李孝恭的祖父李蔚,就是李虎的第七个儿子(李世民的祖父李昺是李虎第三子),因此,弯弯绕绕,李孝恭是李渊的堂侄,和李世民是表兄弟的关系,虽然说关系有点远,但隶属同一个宗室。宗室有宗室的特权,皇亲国戚,历来如此,李渊当年攻克京师后,拜李孝恭为左光禄大夫,不久又任

  • 李靖是谁 红拂女是李靖的老婆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靖,红拂女

    史料《旧唐书·卷六十七·列传第十七》中记载:李靖,本名药师,雍州三原人也。祖崇义,后魏殷州刺史、永康公。父诠,隋赵郡守。靖姿貌瑰伟,少有文武材略,每谓所亲曰:“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李靖是大器晚成的代名词,这人前半生空富才华,

  • 唐初名相高士廉是怎样的人 他和李世民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高士廉,李世民

    高士廉(575年647年),名俭,字士廉,以字行,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唐初宰相,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高士廉的妹妹,高氏嫁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生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也就是说,高士廉是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的亲舅舅,而且,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的父亲早死,两人实际由高士廉抚养。所以说,高士廉相当于长孙二人的

  • 乱世枭雄陈友谅是什么样的人,他的后代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陈友谅

    陈友谅这个人,如果不是正好生逢乱世,群雄并起,农民起义,也许只最终会消失在历史尘埃中的万千人中的一个。正是在那个人人都可以拼出自己的一方天地的时代,才能让他这个小小的渔家之子,能打下一方势力,能够和明太祖朱元璋共争天下,还建立了一个大汉政权。陈友谅生于公元1320年,湖北沔阳黄蓬人,中国元末大汉政权

  • 明朝开国功臣徐达是被朱元璋赐死吗,他的后代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徐达

    徐达是明朝开国元勋,左征右战辅佐朱元璋开创了大明王朝。字天德,濠州钟离人,死后被朱元璋追封为中山王。徐达是农民出生,性情刚毅,参加朱元璋的起义军后,忠心耿耿,一生征战无数,立下无数功勋。他不仅帮助朱元璋攻下元大都,此后也一直与元朝残余势力征战,官至右丞相,朱元璋封其为魏国公,公元前1385年去世。对

  • 杜如晦是怎么的人,杜如晦的儿子是的谋反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杜如晦,李世民,房玄龄,杜荷

    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长安)人,为隋唐时期李世民帐下重要参谋,李世民征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杜如晦为其筹谋划策,运筹帷幄,深为时人所敬服。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积怨颇深,杜如晦与房玄龄一起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参与策划玄武门事变,事成之后二人功居首位。李世民

  • 洪承畴是谁,贰臣洪承畴是怎么死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洪承畴

    洪承畴,字彦演,号亨九。洪承畴出生望族世家,书香门第。曾祖父洪以诜,后来因为子孙登高位,为朝廷做了贡献,被赠中宪大夫,累赠太傅兼太子太师、武央殿大学士。曾祖母林氏,累赠恭人、一品夫人。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九月二十二日,洪承畴生于福建南安英都霞美乡。因为那个时候家道已经中落,洪承畴的父亲洪启熙外出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