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云两拒绝色佳人的故事

赵云两拒绝色佳人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149 更新时间:2023/12/17 5:42:37

英雄常需美人配,但三国时期的勇猛战将赵云却是典型的大龄晚婚。直到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时,赵云已经出道20年,还是孑然一身,也没个红颜伴侣。

赤壁之战后,刘备起兵攻占荆州南部的四郡,派赵云带兵三千,进取桂阳。桂阳太守赵范闻得赵云威名,早有心投降,在部将的撺掇下勉强打了一仗,大败,于是捧了印绶,出城投降。他和赵云都是常山真定人,同姓同乡又同年,赵范就提出和赵云结拜兄弟,赵云也同意了。

第二天,赵范请赵云入城安民,在衙门里设宴招待。酒至半酣,赵范又把赵云请入后堂继续喝。看赵云有些醉了,赵范忽然请出一个妇人,给赵云斟酒。赵云看这妇人,“身穿缟素,有倾国倾城之色”,就问赵范:“这是谁呀?”赵范回答:这是我嫂嫂樊氏。赵云立刻“改容敬之”,并且辞谢,请樊氏还是回内室去。接着,又问赵范:“您嫂子一个寡妇,何必要麻烦她来举杯呢?”这时,赵范笑嘻嘻地说出了他的用意。原来,赵范的哥哥已去世三年,樊氏也就守了三年的寡。赵范劝樊氏改嫁,樊氏说,要我改嫁,新丈夫必须满足三个条件,首先是要文武双全,名闻天下;其次是要相貌堂堂,威仪出众;其三还要姓赵。如今正巧,赵云这三条都符合,赵范就想把寡嫂嫁给赵云。

谁知赵云听了,勃然大怒,厉声喝道:“我既然和你结为兄弟,你哥哥就是我哥哥,你嫂嫂就是我嫂嫂,怎么能做这样乱伦的事情!”原本其乐融融的酒席气氛,顿时僵住了。赵范也很不爽:“我好心相待,你怎么这样无礼!”给左右的小弟使个眼色,打算动手了。赵云眼疾手快,先下手为强,劈脸一拳把赵范打个四仰八叉,然后快步出了衙门,上马回营了。

再次拒绝绝色佳人

这下脸皮彻底撕破,赵范恼羞成怒,重新举兵反叛,准备用诈降计杀死赵云。结果,赵云将计就计,连夜占领桂阳,生擒赵范,迎接刘备、诸葛亮大军入城。在庆功宴上,诸葛亮听说了赵范许婚之事,就问赵云:“赵范要把樊氏嫁给你,这也是一桩美事啊,你为什么要拒绝呢?”赵云回答:“第一,我和赵范结为兄弟,又娶他寡嫂,这是要被人唾骂的;第二,让樊氏寡妇再嫁,是失节;第三,赵范新近投降,又不知道他的本意如何。我赵云是什么人啊,怎敢因为一个女人,就坏了主公的大事呢?”

刘备和诸葛亮都赞赏了一番赵云以大局为重,然后,刘备问:“如今,桂阳的大事已经定了,我做主让你娶樊氏,怎么样?”赵云又说:“天下的女人不少啊,怕只怕名誉不立,大丈夫何愁没有妻子呢?”就这么又拒绝了。于是,刘备和诸葛亮又赞扬赵云,实在是大丈夫啊!关于“倾国倾城”大美女樊氏的故事到此为止。她仅仅就在《三国演义》里面露了这一面,引起了赵云、诸葛亮、刘备和赵范之间的这一点讨论。她日后的结局如何,没有一点交代。想来,真要再恪守那三个条件,除了赵云之外,世上哪里还有第二个?那么,这位绝色佳人,看来也只能孤灯相伴余生了。

内心的想法

其实赵云当时的心态是颇为有趣的。首先,是这一事件的真正主角赵云,取桂阳的时候,年龄已经不小了。若按照《三国演义》的描写倒推,这时赵云已经是半百高龄,在古代可以抱孙子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要说他一点没把婚姻放心上,未必是真话。

他拒绝娶樊氏的理由,第一条称得上堂堂正正。赵范的逻辑,咱俩结拜了兄弟,你就是我哥哥,所以我嫂嫂你也不妨拿去。要换成曹操,恐怕就眉开眼笑接受这逻辑了。谁知赵云这账门儿清:我就算是你哥哥,但你的哥哥也是我哥哥呀,你的嫂嫂也该是我嫂嫂,而不是我老婆呀!我怎么能娶自个的嫂嫂呢!

赵范为了和赵云套近乎,想先拜哥哥再嫁嫂嫂,自以为这样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却不料遇上死心眼的赵云,这两条手段相互冲突,第一条反而变成第二条的阻隔,结果亲家变成冤家,落了个适得其反。

至于第二条,寡妇再嫁失节,则是无稽之谈,或者是牵强附会的理由。虽然寡妇“守节”的说法当时也有,但寡妇再嫁更是天经地义。拿封建社会后期的伦理去苛求封建社会前期的樊氏,这不过是明朝作者罗贯中的想当然罢了。而第三条呢,其实才是赵云真正的着眼点。

无论从《三国演义》还是史料看,赵云是一个政治上相当谨慎的人。平时低调谦逊,遇上大事,一方面听领导的话,踏实干活,另一方面也非常懂得以大局为重,关键时刻处事果决,敢提意见。总而言之,他是一个大公无私,或者说冷面无情的人。

谨慎严肃的赵云

据《三国志》记载,赵云为人谨小慎微,坚持原则。博望坡之战中,赵云生擒了自己的同乡好友夏侯兰,向刘备求情没有杀夏侯兰,又知道夏侯兰通晓法律,于是用为军正(军法官),但又不让夏侯兰在自己身边做事。刘备带兵入益州时,赵云担任留营司马,专门管束孙夫人带来的东吴士卒。后来,孙权派船队迎接妹妹回吴。孙夫人想把刘备之子阿斗带回去,又是赵云与张飞率兵截住,夺回了阿斗。等到益州平定之后,很多人都想把成都的房屋和土地分给将士们,赵云则说,现在国贼曹操还没灭,益州人民遭到了兵火,应该把房屋田地都还给他们,让他们安居乐业,而不应让将士们急着享受。后来,孙权袭取荆州,关羽被害,刘备大怒,要倾国讨伐孙权。赵云又劝谏说:“国贼是曹操,不是孙权。只要先灭了魏国,东吴自然臣服。现在曹操虽然死了,他儿子曹丕篡夺汉室,应该趁机鼓舞军心,占领关中之地,然后顺着黄河讨伐凶逆,这样关东的义士必然纷纷响应。如果把魏国放一边,先和东吴交战,一旦打起来,不能很快解决,反而会让曹魏渔利了。”凡此种种,都是持重的言论。

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铁面郎君,面对桂阳初定,降将赵范心思难测的局面,当然不会贸然地娶了樊氏,与赵范攀上亲戚。不然,万一以后出事咋办?

真实历史上,赵云拒婚后,赵范并未如《三国演义》那样试图杀害赵云,而是在不久之后弃官叛逃。赵云因为其英明,而没在此事中受到任何干扰。当然,你也可以说是他的不讲情面促使了赵范的叛逃。总而言之,常山赵子龙依然一身清白,干干净净。正如他的说法:“天下好女人多的是,但愁没有名誉,哪里怕没有老婆呢?”最终他不知何时娶了夫人,生下儿子赵广、赵统,在历史上都是籍籍无名。

但他毕竟错过了一段姻缘,所以在一篇今人写的评论里,赵云为了大局舍弃樊氏,其实心头是颇为恋恋不舍的。天下女子虽多,这般绝色佳人送上门来,可真不太多啊。

特殊的三原则

那么,樊氏如果不是因为曾被人介绍给赵云,根本就没机会在史册留下名字。在她心中,又是如何看待这一段不成的姻缘?毫无疑问,樊氏“改嫁三原则”,完全就是给赵云量身定做的。数遍三国,确实不大可能找出第二个符合的人。

但这三原则是赵范说的,而且是在樊氏出来露了一小脸后对赵云说的。从赵范的为人分析,这三原则很可能是他临时的杜撰,目的只不过是为了显得赵云与樊氏的般配,从而促成这段婚姻而已。如果来的不是赵云而是张飞,说不定第三条原则就要改成“声若洪钟,气吞千军”了。假设这样,那樊氏完全是被动的木偶,仅仅被赵范当做政治上攀连关系的筹码。在乱世,对一个寡居的美女而言,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标签: 赵云绝色佳人赵范

更多文章

  • 三国名将赵云的军事韬略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名将,赵云,军事韬略,黄忠,刘备,诸葛亮,公孙瓒

    提起赵云,人们都知道他勇猛、武艺超群。其实,细检史实,赵云身上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那杰出的军事韬略和政治见解。◎空营退敌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从曹军手中夺得汉中,曹操马上亲率大军来争夺。赵云奉命随黄忠夺取曹军粮草。两人分工,黄忠率主力出击,赵云留少许兵力守营接应。可到了约定时间,却不见黄

  • 赵云在江州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云,江州,赵彪,刘备

    赵云是三国时的一位将军,是刘备最相信的人,被派去镇守江州。赵云来江州后,有一天到临江门附近游耍。走到江边,就听到有人在喊救命,原来有人跳水啦。赵云看到大家光是喊,喊的又都是些女人家,喊天吼地的,光是喊没有哪个敢下水,周围一个男人都没得。他一看到啊,就把外面的衣裳一脱,跳下水去。他还会两手,一下去就把

  • 赵云为什么会称为常胜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云,常胜将军

    一直以来,民间总把赵云称为常胜将军,虽说不被治学者所认同,但老百姓的这种质朴情感却不无道理,毕竟小说的影响力要远大于正史。根据《三国演义》的叙述来看,赵云单独带兵的机会极少,仅有的几次败仗,也无法算到他的头上,如夷陵之败,他未参加,街亭之败,诸葛亮是统帅,马谡才是原罪者。而但凡赵云参加的战斗,哪怕战

  • 吕布:唯利是图 代价惨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吕布,唯利是图,代价惨重,董卓,刘备,关羽,张飞

    吕布是五原郡九原(山西忻县)人,字奉先,官拜执金吾。吕布身高一丈,腰粗十围,眉目清秀,骁勇善战,无人能敌,曾一人力战刘备、关羽、张飞而不惧。他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人称马中赤兔,人中吕布。吕布自幼跟随并州刺

  • 为什么称张良为“谋圣”,张良在历史上是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良,刘邦,楚怀王,子婴

    亡国之子豪杰之士苏东坡有一篇幅文章叫《留侯论》说的就是张良,他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张良一生为刘邦设计良谋无数,从历史角度看,这就是张良成功所在,但苏轼在《留侯论》论张良

  • 纪晓岚巧设“野菜宴”与“乾隆白菜”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纪晓岚,野菜宴,乾隆白菜,故事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一时兴起便携同几位大臣南下微服私访,途经济南。当晚,乾隆皇帝用膳时,竟发现面前的桌子上“满盘皆绿”:一桌子的野菜。这时,纪晓岚诚惶诚恐地跪了下来,对乾隆皇帝说:“臣罪该万死,实在找不到更好的食物,只能让皇上勉为其难地吃些野菜吧。”乾隆

  • 魏冉与芈月是何关系 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魏冉,芈月

    提到芈月不得不提魏冉,魏冉是芈月同母异父的弟弟,与姐姐相对轻松愉快的童年生活来说,魏冉的童年是凄惨的。芈月生母向夫人向妃备受秦威王宠爱,秦威王对向妃的宠溺,让王后十分不悦,王后怕得势的向妃动摇了自己在宫中的势力,这颗对自己和太子极其危险的眼中钉,在她看来是非除不可了,于是秦威王死后,向妃受到威后的严

  • 北宋名相吕蒙正“横财不发命穷人”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北宋,名相,吕蒙正,横财,命穷人,故事

    北宋名相吕蒙正祖籍河南洛阳,本是一位官宦子弟,但他和母亲刘氏却被狠心的父亲吕龟图逐出了家门。母子二人离开洛阳,走出城南百余里,住在南山边的一孔破窑洞里,惨淡度日。一年冬天,天寒地冻,鹅毛大雪下了三天三夜。吕蒙正家里已经断粮好几天了,妻子让他到附近一位朋友家里去借点米。吕蒙正来到朋友家,见朋友家的光景

  • 古人不说假话的品格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昆,刘秀,拓跋焘,高允

    东汉初年,刘昆在江陵当县令。一天夜里县城发生了一场来势凶猛的大火,恰巧又遇上大风,一时间,夜空都被冲天火光映红了。虽说在刘昆的组织指挥下动员了不少人救火,可火情依然没得到有效控制。实在没办法的刘昆索性跪到地上给老天爷磕起了响头,说来也奇怪,在刘昆磕头的时候天空下起了大雨,大火被浇灭了。面对这等奇迹之

  • 战国时期齐国名将田忌为什么会被污蔑造反 最后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战国时期,齐国,名将,田忌,造反,下场,邹忌

    枪打出头鸟,一个人的光芒太过耀眼是很容易招人妒忌的。在战场上杀敌无数、战功显赫的齐国名将,在朝廷上却受到不少人的排挤,最有名的莫过于齐国丞相邹忌。两人本无冤无仇,为什么邹忌会污蔑田忌造反,导致最后田忌离开齐国逃到楚国去。齐国的第一任国君齐威王,在即位之后,文臣任用邹忌,武将任用田忌,一文一武,一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