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江想要接受诏安的时候 鲁智深为什么要提出散伙

宋江想要接受诏安的时候 鲁智深为什么要提出散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195 更新时间:2023/12/24 13:59:20

还不知道:宋江想答应招安,武松鲁智深反对,为何只有鲁智深提出散伙?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人们的印象中《水浒传》里的108条好汉,一个个都是正义豪迈的义士,总是嫉恶如仇喜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可惜后来他们在宋江的带领下答应了大宋朝廷的招安,落得一个悲惨结局。据说不过在诏安的时候,武松跟鲁智深就出来反对过,但是武松虽反对招安,结果依旧还是选择跟大家走在一起,而鲁智深却自己提出散伙,这是为什么呢?

108位好汉聚集在梁山之后,该好汉们开始动各种匡扶正义与发展的活动。而带头者正是宋公明宋江。他以威望获得众多好汉的推崇,甘心称他为哥哥,愿意听令于他。可惜在梁山好汉辉煌的时刻,其威胁到了宋朝,因此朝廷决定铲除他们,但是派军队与梁山好汉对抗,无疑会造成很大的伤亡跟开支消耗,因此一些官员就上奏皇帝,建议化干戈为玉帛招安梁山众好汉们。之后,宋江收到朝廷的诚意邀请,谈妥条件后他就牵头引领招安的事情。

然而宋江心里是想答应招安的,毕竟他没有上梁山之前,就已在家乡衙门当过一个小吏,所以知道官场的好坏之处,明白拿朝廷俸禄指挥手下人办事,总好过躲在梁山当山大王。因此宋江可能认为以自己是梁山扛把子的身份归顺朝廷必定能当上大官,过上大富大贵的生活,且宋朝也答应给众兄弟们安排大小官职,让他们无后顾之忧,一则为自己官职,二则为给众好汉谋个好收场,所以宋江是主张答应招安的。

有一次,宋江在梁山酒宴与众好汉喝酒的时候,即兴起来亲笔写了一首《满江红》还叫懂乐曲的乐和来吟唱,只听歌声缓缓唱来,一句:“望天王诏早招安,心足矣”脱口而出,众好汉才如梦初醒,深感原来宋哥哥的心早已归向朝廷。

此时酒喝一半的武松气一上来,大喊道:“今也招安,明也要招安,怕不是冷了弟兄的心”,众人哑口无语,宋江听完不急不慢的苦口婆心劝说武松,两人一来二去后,武松可能由于敬重宋哥哥,且重视兄弟情谊,接着就默认允许了。

宋江好不容易说服武松,这边鲁智深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又跳了出来反对。鲁智深持的观点认为,如今朝廷百官皆是互相勾结之徒,联合蒙蔽圣上,就如自己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能干净,招安不济事,这就告辞,明儿大家伙各去寻趁罢了。此话意思是鲁智深只是朝廷积腐严重,早已无药可救,如果非要答应招安,还不如众好汉散伙好了。

鲁智深说的有头有理,宋江一时语塞既无以言对,许久才解释道:“众兄弟且听,当今圣上至贤至明,暂被奸臣蒙蔽,但总有云开日见的一天,如今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扰良民,特下旨赦罪诏安,同心同德报效朝廷,留得青史美名,有何不美哉!宋某只愿早早招安,给大家谋个好差事,别无他意”。然而宋江说的也很令人动心,但鲁智深始终坚持自己的看法,提出散伙。

鲁智深之所以敢这样说,有人认为他虽是花和尚,但早看透一切功名利禄,以他耿直的性格就有什么说什么。再说鲁智深在梁山好汉眼中,地位挺高,私下有自己的势力支持,因此就敢说真话,且不怕得罪宋江。毕竟很多好汉当初都是因为受到地方官员跟恶霸的压迫,选择上梁山。如今对鲁智深来说,与其答应招安跟他们同流合污,不如早早散伙,留一个不忘初心。

标签: 宋江鲁智深

更多文章

  • 司马懿是不是在害怕诸葛亮 司马懿又是怎么评价诸葛亮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司马懿,诸葛亮

    对司马懿惧怕诸葛亮吗?司马懿评价过4次诸葛亮,你看他都说了些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极致化的诸葛亮和司马懿无论《三国演义》还是三国正史,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碰撞,都堪称是最激动人心的一刻。因为诸葛亮和司马懿,同属于极致化人物。概括说来就是存在着两同和两不同。所谓

  • 历史上曹操与蔡文姬之间的感情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操,汉朝

    蔡文姬,是与曹操同时代的著名才女,出身名门。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东汉时期女性文学家,文学家蔡邕之女。蔡文姬的一生,诠释了东汉末年佳人的悲惨命运。出生于书香门第的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就曾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天赋异禀。她博学多才,擅长文学、音乐、书法,是方圆百

  • 嘉靖帝权术为什么玩得这么厉害 除了聪明外还有什么原因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明朝,嘉靖

    还不知道:嘉靖权术高到可怕,除了嘉靖本身聪明外还有什么因素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嘉靖权术高到可怕,除了嘉靖本身聪明到可怕外,有没有什么系统性、制度性的因素?个人认为,土木堡之变后,曾经在朝很重要的军功、勋贵集团整体下线,整个朝堂从有几种势力互相制衡变为文

  • 为何说后世对朱高炽冠以“仁”为庙号,是不足为奇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高炽,庙号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

  • “卿子冠军”宋义:预测项梁之死,却被项羽斩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义,秦末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纷纷起义,昔日被秦始皇剿灭的六国残存宗室,趁此机会起兵复辟,开启了秦末乱战的局面。在这一时期,项羽和刘邦领导的两股势力军力最强,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爆发了大规模战争,即楚汉之争。但刘邦、项羽等人并非下面要讲的主人公,今天要说的是曾经死在项羽刀下的宋义。宋义本是楚国令尹,楚国被

  • 霍光作为卫青的“外甥” 汉武帝为何还将辅政大权交给他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武帝,霍光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武帝晚年杀光卫家人,为何将辅政大权交给卫青的“外甥”霍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汉武帝作为千古一帝,晚年却沉浸在杀戮中无法自拔。他不仅将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太子刘据逼死,还将一代贤后卫子夫的整个家族团灭。不仅如此,他还开创了“杀母立子”的先河

  • 武则天坐上皇帝后有“三千男宠” 武则天为何迟迟没有怀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武则天

    武则天守寡22年,豢养“三千男宠”近十年,为何却迟迟未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谈及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女性政治家,贯穿两千余年封建王朝历史出现过的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武则天自然稳居第一。女皇登基前后的后宫生活都精彩非凡,称帝前她历经太宗、高宗二帝,是

  • 贾谊为何可以与皇帝结为朋友?“西汉鸿文”贾谊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贾谊,汉文帝

    贾谊是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其代表作有《过秦论》、《治安策》和《论积贮疏》等,风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被后世誉为“西汉鸿文”。据《汉书·贾谊传》记载,汉文帝刘恒执政初期,就因听闻贾谊从小就有“洛阳神童”的名号,故而特意召其入朝担任博士,而当时贾谊才二十余岁。当时的博士,多为年老时多的学者,主

  • 隋文帝和独孤皇后为什么可以做到“一夫一妻”制?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隋文帝,独孤皇后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享国三十七年。公元589年,隋军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繁荣局面。那么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隋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为什么可以做到坚守“一夫一妻

  • 乾隆时期五位重臣并称“五阁臣” 他们是的权势最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乾隆,清朝

    还不知道:乾隆朝“五阁臣”,谁的权势最盛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四十四年,乾隆皇帝御制《行书怀旧诗册》,为张廷玉、鄂尔泰、富察·傅恒、喜塔腊·来保和刘统勋等五位堪称“扛鼎重臣”的朝廷宰辅,各题诗一首,并称为“五阁臣”。张廷玉:身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雍正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