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年轻时期的曹操是什么样的 曹操又是什么样的人

年轻时期的曹操是什么样的 曹操又是什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940 更新时间:2023/12/10 5:43:56

正史记载里年轻时的曹操,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说起三国,曹操就是其中之一,他一统天下,却不是一个称霸天下的人,而是一个“乱世之君”,这是因为这个世界已经无法统治,必须要重建。曹操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主要是因为他的家世,也就是普通人口中的“阉宦之后”,他的生父曹嵩曹腾的义子,曹嵩到底是曹氏后裔,还是夏侯氏的后人,这一点在历史上根本无法考证,但曹操却会说自己的祖先是曹参,就像刘备的中山靖王一样。

曹腾在担任中常侍时,就是宦官集团的中坚力量,深受汉桓帝的信赖,虽然他本人行事较为内敛,但在与皇亲国戚、士族之间的争斗中,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曹嵩是曹腾的义子,通过捐款的方式,成为了“三公”,这让世家大族很是不屑,但也证明了曹嵩家是巨富之人。在此期间,曹氏的弟兄们都在朝廷或地方担任要职,虽然比不上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及天下”,但“父子同据州”的情形,却也是毫不逊色。

曹操年仅二十,便被郡县举荐为官,一年间连升数级,若非有父皇和外公的支持,只怕是难以办到。当然,也有不少人瞧不起他,毕竟他是太监的后人,曹操为了出名,花了不少钱。当然是让那些有名的学者来评判他,那时候有一种类似于《李飞刀》中的武器排行榜,曹操就是因为和他打好了关系,才被冠上了“治国之才,乱世之君”的称号。渐渐地,所有人对曹操的印象都发生了变化,曹操和袁绍的关系越来越好,袁绍也一直在帮助曹操。曹操在袁绍的帮助下,做了不少伤天害理的事情,比如两个人抢了别人的新娘子,还差点被抓起来揍了一顿。曹操跑得更快,袁绍却被抓了,但在得知他是汝南袁氏之后,他也没办法。

汉灵帝成立了西苑八校尉,曹操也被招为地方典军的校尉,这支军队的指挥官是朱硕,是一名校尉。副将是中军校尉袁绍,袁氏与宦官向来不睦,但袁氏曾经与太监袁赦有来往,故而能加入这只新军。从这一点来看,根本没有反对太监的意思,只是利益的碰撞,在适当的价格下,世家和太监还是会妥协的。汉灵帝设立西园八校尉,为的就是要把大将军何晋的兵权,与他平分。袁绍身为西园八校尉之一,与何进关系匪浅,与曹操等人联手,想要除掉十常侍,为的就是夺取政权。袁绍和何进对宦官的态度是要杀得干干净净,曹操则是要除掉他们的头目。原因无他,何进、袁绍要想彻底清除太监,必然要借助董卓这个外来势力,曹操很清楚,董卓这个地方的军阀很难掌控,很可能会成为一个祸害。

曹操之所以建议不杀太监,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曹操的家世,二是因为他的爷爷曹腾是中书省的太监,曹操的家世有限,虽然曹操亲眼看到了宦官的衰败,但曹操却没有能力将他们全部杀死。第二点,太监盘根错节,以他的能力,对付一些头目还是可以的,但对付太监,却是远远不够的。曹操当然知道这一点,但是袁绍、何进却没有注意到,何进被袁绍的影响,心高气傲,以为杀了太监,轻而易举。袁绍并不觉得太监会束手无策,但他觉得,如果太监和皇亲国戚打起来,他就能坐收渔翁之利,却没想到,董卓这个西北军阀,竟然如此不按常理出牌。

何进死于十常侍之手,十常侍被袁绍等门阀世家剿灭,袁绍还没来得及高兴多久,董卓就入京了。董卓这次来,并不是一个人,而是带着十万大军,而且他在西北的时候,也有过不少的战斗经验。眼看着皇室的衰败,世家的衰败,董卓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他废除了太子,立了陈留王,自称太子,威震天下。董卓心狠手辣,人人喊打,有一次他率军外出,遇到了集市,董卓一声令下,人头落地,男子被杀,女子被抓,说是剿灭山贼。从董卓的所作所为来看,曹操是绝对不会与他联手的,于是曹操便返回了自己的故乡,准备发动对董卓的围剿。

袁绍作为世家子弟,被任命为与董卓作对,迅速组建了十八个军团,不过,与董卓的西北军相比,这些关东军的实力实在太弱了,而且他们都有自己的阴谋诡计,所以在虎牢关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太大的进展。董卓将汉献帝掳走,由洛阳逃至长安,一场大火差点将洛阳夷为平地。曹操的军队在后面追赶,却被打得落花流水,曹操也险些丧命,这时曹操才发现,原来那些“正义之师”,根本就是“假道学”!既然这场混乱是无法挽回的,那么倒不如将其摧毁,重新建立一个新的世界!曹操现在有了夏侯惇曹洪,再加上颍川荀彧的大力支持,戏志才郭嘉等一大群天才,都聚集在了曹操的身边。

虽然曹操的家世一直被世家看不起,被人说成是乞丐,但不得不说,曹操自幼衣食无忧,仕途一帆风顺,却不甘心与太监、皇亲国戚为伍,所以他开始了新的统治。

标签: 曹操三国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袁术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称帝 最后为何迅速败亡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袁术,三国

    人物介绍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三国时期,袁术为何敢率先称帝,称帝之后为何又迅速败亡?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众所周知,黄巾起义之后,汉室已经摇摇欲坠,群雄割据,诸侯并起是那个时代真实写照,而除了我们熟知的曹孙刘三家之外,还有两个诸侯在当时颇具影响力,就是袁绍,袁术兄弟二人,而袁术

  • 汉中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刘备选太守时为何选择魏延而不是张飞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备,张飞

    刘备任命汉中太守时,为何放弃战功卓著的张飞,而是选择了魏延?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刘备在夺取汉中后,便物色担任汉中太守的人选。汉中是蜀汉的北大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当时大家都认为,担任汉中太守的最佳人选是张飞。谁知道,刘备最后选择的汉中太守是魏延

  • 刘有诸葛亮曹有郭嘉 孙权身边的谋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备,诸葛亮

    刘皇叔有谋士孔明,曹孟德有谋士郭嘉,那么孙权的谋士会是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三国那个特殊的时代,杰出的文臣武将们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出来。若谈及大家对武将的喜欢,不外乎:“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许八黄九姜维”,但要将那个时候的文臣

  • 陆逊作为孙权的谋士 孙权为什么还要逼死他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权,陆逊

    孙权为什么要逼死自己的谋士陆逊?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魏蜀吴三国争霸的过程中,每一个王朝都有属于自己的谋士,没有这些谋士的辅助,主公肯定是不会成就大业的。就拿曹操来说,没有郭嘉的辅佐,恐怕曹操根本统一不了北方。要知道当时的北方有袁术这样的大诸侯,没有谋略肯定是不行

  • 周文王请姜子牙出山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周文王,周朝

    周文王姬昌是周朝历史上的明君,这是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姜太公用直钩钓鱼的故事,在后世的很多典籍中都有记载。可以说,姜太公用直钩钓鱼,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非常成功的自我宣传包装案例。姜太公通过这种方式,成功地当上了周文王的座上宾,进入了周文王的核心领导层。那么姜太公用直钩钓鱼

  • 刘伯温临死前为什么送朱元璋一筐鱼 这鱼有什么用意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伯温,朱元璋

    人物介绍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伯温送给朱元璋一筐鱼,朱元璋不知什么意思,直到17年后才知晓,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刘伯温当年作为朱元璋麾下最主要的谋士因为其神机妙算经常被人比作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也因此刘伯温的形象在很多时候都说被神话的。然

  • 官渡之战曹操实力出于劣势 曹操是怎么打赢袁绍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官渡之战

    兵力并不占优的曹操,为何能在官渡之战大胜袁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地区进行决战,在战斗开始后,曹操通过袭击袁绍位于乌巢地区的粮仓把握了战场优势,并最终击溃了袁绍的主力部队

  • 诸葛亮明明知道北伐难以成功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坚持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北伐

    诸葛亮明知北伐难成,为什么他还要坚持北伐?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历史上著名的忠臣良相诸葛亮,在先主刘备去世后,曾进行了五次北伐,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每一次他都是信心满满地率军出征,但每次都是无功而返。后世之

  • 孙权的位置都是孙策给的 孙策后代为何断子绝孙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孙策,孙权

    孙策将江东留给孙权,孙权为啥弄得他断子绝孙?这么回报合适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很多人对孙权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这件事耿耿于怀,为啥?因为东吴的江山是孙策打下来的,怎么也得追封个皇帝吧?那么我们来看看司马家类似的情况。我们都知道,司马师被侄儿司马

  • 汉献帝在被曹操借时 其他诸侯在做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操,汉献帝

    曹操迎汉献帝时,其他诸侯为何无动于衷,都在干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三国中的曹操的势力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的这么迅速,其中一个原因便是他的手中控制着汉献帝刘协,这让他能够名正言顺的去扩大自己的地盘。曹操的实力也正是在他迎奉汉献帝之后,才逐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