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桓范为了房子真的谋杀下属吗 这件事情是真的吗

桓范为了房子真的谋杀下属吗 这件事情是真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215 更新时间:2023/12/17 0:27:28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桓范为了房产,不惜要谋害下属?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桓范在三国群英聚会的局面下,其实是个不起眼的人物。诸葛亮、司马懿、曹操这些人要比他闪亮得多,不过桓范的子孙后代中,有一票非常著名的人物。

桓范是谯郡龙亢桓氏第六世中的一个人物,也是士族大家。虽然族谱散落,但是根据田余庆老先生的研究推论,桓范应该是桓彝的曾祖。桓彝是东晋名臣,也是著名的权臣桓温的父亲,桓彝的孙子桓玄更是建立了桓楚政权,成为了皇帝。

老桓家,从东汉时期,就已经发展了起来,桓荣早在汉光武帝刘秀时期,就已经得到了重用,他也是东汉名儒,饱读诗书。而桓荣从辈分上来说,应该是桓范的高祖父。

桓范一直是跟着老曹家混饭吃的。

桓范刚出道的时候,曹操已经成为了东汉的丞相,所以说桓范自始至终都是跟着老曹家的人混饭吃的,算不上真正的汉臣。

和他的高祖父桓荣一样,桓范也是一个饱读诗书的人,因此得到了魏明帝曹叡的重用,担任中领军、尚书等职位。

这家伙虽然是读书人,可是一直担任武将官职,陆续升迁到了征虏将军、东中郎将等职位。此后更是都督青州、徐州的军事,成为了正儿八经的封疆大吏。

虽然官越做越大,可是他的心胸却不是很宽广。

1、与邹岐的房屋纠纷。房产自古都是很多矛盾的根源,桓范在都督青州、徐州军事的时候,跟当时的徐州刺史邹岐之间产生了矛盾,主要原因还就是房产。

治下邳,与徐州刺史邹岐争屋,引节欲斩岐,为岐所奏,不直,坐免还。---《三国志》

桓范的官职比他高,权力也比邹岐大,所以打算用权势压迫并且斩杀邹岐。结果邹岐不吃这一套,果断把桓范给告发了,桓范因此被暂时撤职了。

2、不愿担任冀州牧。桓范的官职已经够大了,撤职一段时间后,被重新用,成为了兖州刺史,这还不够,朝廷继续提拔他为冀州牧。

这可是军政大权一把抓的大人物了,当年袁绍就是冀州牧,可见桓范的地位有多高。可是这家伙还不愿意去上任。为什么呢?

因为当时额的镇北将军吕昭,在他后面做官,但是职位却比他高,他心里非常不舒服,因此说自己有病,不愿意上任。

3、怒杀孕妻。桓范度量小的事情,外人不知道,他们家里人肯定是清楚的。桓范曾经多次向妻子仲长氏抱怨,认为自己不应该屈居在吕昭之下。

可是仲长氏却劝告桓范说:过去你在青州、徐州任职的时候,因为房产的事情,差点杀了徐州刺史,人家说你不会做领导。现在你又不肯去冀州任职,这又是不会做下属了。

范谓其妻仲长曰:“我宁作诸卿,向三公长跪耳,不能为吕子展屈也。”其妻曰:“君前在东,坐欲擅斩徐州刺史,众人谓君难为作下,今复羞为吕屈,是复难为作上也。”范忿其言触实,乃以刀环撞其腹。妻时怀孕,遂堕胎死。范亦竟称疾,不赴冀州。---《三国志》

桓范听了以后,羞愧难当,这本是他内心的小九九,却被媳妇儿一语道破。为此桓范大怒,用环首刀的刀环朝着媳妇儿仲长氏的肚子戳了过去。

要是正常时期,那也就算了,顶多疼一会儿。可是当时仲长氏正怀着孩子,这么一戳,导致她流产而亡。

桓范差点救了曹爽的命。

曹魏集团最悲惨的一天,当然是高平陵之变。在事变以后,老曹家的势力基本上被司马懿都给剿灭了,剩下的都是唯唯诺诺之徒。

曹爽当政期间,桓范被任命为大司农,虽然手里管着全国的财政,可是桓范却是一个清廉之人。曹爽发现桓范是他的老乡,那感情好啊,所以对桓范非常尊重。

范南见爽,劝爽兄弟以天子诣许昌,四方以自辅。爽疑,羲又无言。范自谓羲曰:“事昭然,卿用读书何为邪!於今日卿等门户倒矣!”俱不言。范又谓羲曰:“卿别营近在阙南,洛阳典农治在城外,呼召如意。今诣许昌,不过中宿,许昌别库,足相被假;所忧当在谷食,而大司农印章在我身。”---《三国志》

曹爽和他弟弟曹羲总是一起出城游玩,这让桓范很不安,他曾经告诫过曹爽,他们兄弟俩应该留一个在城里,毕竟手握大权,万一有人封闭了城门,他们俩怎么也进不去了。

曹爽只当时一个笑话,认为没有人敢这么做。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司马懿早就在一旁虎视眈眈地看着曹爽兄弟了。

高平陵之变发生后,司马懿也想着笼络桓范,便让桓范接管中领军曹羲的人马。桓范本来是打算投靠司马懿的,可是桓范的儿子却认为应该到天子那边去,而天子在曹爽手里。为此桓范带着一票人前往曹爽处,他希望曹爽能够前往许昌,再宣布起兵对抗司马懿。可惜曹爽这家伙却抱有侥幸心理,选择了投降。桓范知道自己死路一条了,而且是诛灭三族的祸患。为此他长长叹息,认为曹爽这兄弟二人跟蠢猪没什么区别,白瞎了他们父亲曹真的一世英名了。司马懿在诛杀曹爽三族的时候,也把桓范的三族给灭了。这就是为什么老桓家的族谱里,找不到桓范的原因,牵连太广了。

总结:桓范最大的失误,就是把希望寄托在了曹爽身上。

曹爽是什么人?草包一个。在新三国里,居然把他那个英明神武的父亲曹真描绘成了一个蠢材,反而将曹爽这个草包描绘成了一个天才,真是很可笑的一件事。

曹爽兄弟出城以后,司马懿控制了皇宫。这个时候就交给了桓范一道选择题,很显然桓范最初是打算选司马懿的,可是拗不过儿子的劝告,这才选择了曹爽。

其实这道题哪怕不做,空在那儿都是好的,为什么非要选曹爽呢?曹爽有几斤几两,你桓范能不清楚吗?

当桓范带着人马投靠曹爽的时候,蒋济曾经跟司马懿说,智囊就这么跑了啊!司马懿对蒋济笑了笑,表示马恋栈豆,曹爽这傻孩子肯定不会听桓范的。

事后果然如同司马懿所说的那样,不管桓范怎么苦苦相劝,曹爽都不愿意前去许昌起兵,反倒是选择了投降。

参考资料:《三国志》

标签: 三国桓范

更多文章

  • 年轻时期的曹操是什么样的 曹操又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三国

    正史记载里年轻时的曹操,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起三国,曹操就是其中之一,他一统天下,却不是一个称霸天下的人,而是一个“乱世之君”,这是因为这个世界已经无法统治,必须要重建。曹操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主要是因为他的家世,

  • 三国时期袁术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称帝 最后为何迅速败亡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袁术,三国

    人物介绍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三国时期,袁术为何敢率先称帝,称帝之后为何又迅速败亡?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众所周知,黄巾起义之后,汉室已经摇摇欲坠,群雄割据,诸侯并起是那个时代真实写照,而除了我们熟知的曹孙刘三家之外,还有两个诸侯在当时颇具影响力,就是袁绍,袁术兄弟二人,而袁术

  • 汉中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刘备选太守时为何选择魏延而不是张飞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备,张飞

    刘备任命汉中太守时,为何放弃战功卓著的张飞,而是选择了魏延?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刘备在夺取汉中后,便物色担任汉中太守的人选。汉中是蜀汉的北大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当时大家都认为,担任汉中太守的最佳人选是张飞。谁知道,刘备最后选择的汉中太守是魏延

  • 刘有诸葛亮曹有郭嘉 孙权身边的谋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备,诸葛亮

    刘皇叔有谋士孔明,曹孟德有谋士郭嘉,那么孙权的谋士会是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三国那个特殊的时代,杰出的文臣武将们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出来。若谈及大家对武将的喜欢,不外乎:“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许八黄九姜维”,但要将那个时候的文臣

  • 陆逊作为孙权的谋士 孙权为什么还要逼死他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权,陆逊

    孙权为什么要逼死自己的谋士陆逊?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魏蜀吴三国争霸的过程中,每一个王朝都有属于自己的谋士,没有这些谋士的辅助,主公肯定是不会成就大业的。就拿曹操来说,没有郭嘉的辅佐,恐怕曹操根本统一不了北方。要知道当时的北方有袁术这样的大诸侯,没有谋略肯定是不行

  • 周文王请姜子牙出山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周文王,周朝

    周文王姬昌是周朝历史上的明君,这是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姜太公用直钩钓鱼的故事,在后世的很多典籍中都有记载。可以说,姜太公用直钩钓鱼,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非常成功的自我宣传包装案例。姜太公通过这种方式,成功地当上了周文王的座上宾,进入了周文王的核心领导层。那么姜太公用直钩钓鱼

  • 刘伯温临死前为什么送朱元璋一筐鱼 这鱼有什么用意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伯温,朱元璋

    人物介绍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伯温送给朱元璋一筐鱼,朱元璋不知什么意思,直到17年后才知晓,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刘伯温当年作为朱元璋麾下最主要的谋士因为其神机妙算经常被人比作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也因此刘伯温的形象在很多时候都说被神话的。然

  • 官渡之战曹操实力出于劣势 曹操是怎么打赢袁绍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官渡之战

    兵力并不占优的曹操,为何能在官渡之战大胜袁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地区进行决战,在战斗开始后,曹操通过袭击袁绍位于乌巢地区的粮仓把握了战场优势,并最终击溃了袁绍的主力部队

  • 诸葛亮明明知道北伐难以成功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坚持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北伐

    诸葛亮明知北伐难成,为什么他还要坚持北伐?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历史上著名的忠臣良相诸葛亮,在先主刘备去世后,曾进行了五次北伐,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每一次他都是信心满满地率军出征,但每次都是无功而返。后世之

  • 孙权的位置都是孙策给的 孙策后代为何断子绝孙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孙策,孙权

    孙策将江东留给孙权,孙权为啥弄得他断子绝孙?这么回报合适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很多人对孙权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这件事耿耿于怀,为啥?因为东吴的江山是孙策打下来的,怎么也得追封个皇帝吧?那么我们来看看司马家类似的情况。我们都知道,司马师被侄儿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