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武帝屡次遭到神棍欺骗 古人为何地位越高越是迷信

汉武帝屡次遭到神棍欺骗 古人为何地位越高越是迷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629 更新时间:2023/12/4 23:58:44

还不知道:汉武帝和神棍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代天骄汉武帝屡遭神棍欺骗,为什么地位越高越迷信?

汉武帝刘彻对于长生不老的执念,丝毫不亚于千古一帝嬴政。为了追求神鬼学说,他先后宠幸过多名方士,留下了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段子。

这些方士究竟能不能招来神鬼先不说,他们对于人类心理的揣摩倒是让我颇为震撼。

第一个段子的主人公是齐国人少翁。虽然历史上对他记载很少,但从他获取情报的能力来看,少翁这个人出身肯定不一般。

他受到刘彻重视的原因,是给已故的王夫人招魂。少翁的手段并不高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朦胧黑夜,在皇宫里拉了一块轻纱帐幕,然后汉武帝眼前就隐约地浮现出一个曲线曼妙的女子身影。我估摸着刘彻当时应该是喝了点,莫名其妙地觉得这是王夫人回来找她叙旧了。

自此之后,刘彻笃信少翁有神鬼莫测之能,不止赏赐了他许多财物,还封他为文成将军(李广哭晕在厕所里)。

受到万人之上的皇帝如此厚待,少翁也是膨胀了,隔三差五地给汉武帝变戏法。可刘彻毕竟不是个傻子,时间久了也咂摸出了欺骗的味道。

少翁为了重塑自身神秘形象,每天用帛书喂牛,然后当着汉武帝的面,煞有介事地指着牛说道:“此牛腹中有奇!”

汉武帝找人抛开牛腹一瞅,嘿!还真有东西,少翁真乃天神也!可他的震惊并没有维持太久,打开帛书一看,好家伙这字迹好熟悉,这不就是少翁的笔记吗。

武帝面色一冷,立刻吩咐左右把少翁抓了起来。少翁也是个没骨气的种,这种事不承认是自己写的,没准还有条活路,承认了就只有死路一条,可他很快就和盘托出了自己的计划。

武帝得知真相,自然是勃然大怒,随便找了个理由把少翁给杀了。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但经历这次骗局之后,汉武帝就跟没事人一样,依然十分喜欢跟方士混在一起,追逐那虚无缥缈的长生不老。

其实历史上像汉武帝这样的人不少,他们往往地位超然,衣食无忧,却偏偏十分迷信鬼神,身边总活跃着各种“世外高人”的影子。

难道他们真的就人傻钱多,心甘情愿地为骗子们的把戏买单?其实说穿了,这就是一种心照不宣的价值互换。

汉武帝的迷信看似愚昧,实则最符合他的人物设定:

一、迷信本质上是一种娱乐方式

“男人至死是少年”,贪玩是男人的天性,汉武帝自然也不能例外。

史料记载,汉武帝刚刚继位时,就经常带着手下微服私访,玩得兴起,甚至离谱到给自己封侯,明朝的正德皇帝喜欢自封将军,可能就是跟武帝学的。

此外,汉武帝还在长安郊外修建了专门用来游乐的上林苑,周长100余公里,里面有离宫70所,地跨长安区、鄠邑区、咸阳、周至县、蓝田县五区县境,可以容纳千乘万骑。

规模如此宏大的游乐园,却仅供汉武帝一人享用,他对于享乐的追求可见一斑。

在皇位上呆得久了,游山玩水汉武帝自然也看得腻了,于是长生不老这种看起来更加小众、更加难以捉摸的事物,逐渐进入了刘彻的视线。

在沉溺于“迷信”的过程中,刘彻愈发感觉到劳民伤财带来的快感,那是一种权力带来的快感,是一种凌驾于他人之上的征服感。这种感觉让他欲罢不能,哪怕明知江湖术士都是骗子,仍旧愿意让他们耍得团团转。

二、迷信是塑造神秘感的利器

丙辰,禅泰山下阯东北肃然山,如祭后土礼,天子皆亲拜见,衣上黄,而尽用乐焉。江、淮间茅三脊为神藉,五色土益杂封。其封禅祠,夜若有光,昼有白云出封中。

这段话描写的是汉武帝泰山祭祀,不知道各位读来会有什么感觉,反正我是觉得一股缥缈之气迎面而来,仿佛一位周身冒着白光的黄衣天神,自九霄之外下凡而来。

武帝想要的就是这样一种感觉,这种神秘感会随着大众的口口相传,越来越具有传奇色彩。时间久了,真相已经无人关心,吃瓜群众会越来越坚定对“君权神授”的认知。

另外,随着汉武帝对方士们的礼遇,这帮人拿人手短,还不得把武帝捧到天上。于是皇帝的形象愈发地不食人间烟火,令老百姓们不自觉地心生敬畏。

如此一来,底层人民便失去了反抗的勇气,除非有人能打破这层光环,不然大家只能自我安慰道:一切都是天意。

标签: 汉武帝神棍

更多文章

  • 吴三桂选择造反到底是为了什么?只为成为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吴三桂,明朝

    吴三桂,明末清初著名政治军事人物,吴周政权建立者吴周太祖。下面由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吴三桂造反的时候,其实已经60多了。这个年纪在现代人这里,已经是退休的年纪。古代人的寿命很短,60岁对于他们来说,更加算得上是“日薄西山”。对于这样的吴三桂来说,显然最好的选

  • 周不疑会英年早逝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周不疑,汉朝

    我们有个成语,叫做天妒英才,意思是上天因为嫉妒一个人的才华,而让他命运坎坷。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中华历史上出了好多神童,甘茂、曹冲、王勃都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东汉末年出了一位神童周不疑,与曹冲是玩伴,比他大四岁,才能也与他不相上下。可惜曹冲仅活了12岁

  • 历史上韩当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为东吴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韩当,三国

    所谓乱世出英雄。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韩当是孙吴名将,也是十二虎臣中最早跟随孙坚的三名老将之一,为孙氏效力40年。但韩当死后他的儿子韩综却很快降魏,成为孙权最恨的人。那韩氏父子为何差别如此大呢一,跟随孙坚韩当出生于辽西郡令支县的寒门,因为家乡靠近边塞,民风彪悍,

  • 宋孝宗为何会把皇位禅让给儿子赵惇?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孝宗,宋朝

    宋孝宗赵昚,南宋第二位皇帝,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宋孝宗在宋高宗去世以后,立刻就把皇位禅让给儿子赵惇,是一件很不合理的事情。为什么说不合理呢?其一,宋孝宗一直苦于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宋高宗是在60岁的时候,主动禅让皇位给宋孝

  • 乾隆退位给嘉庆皇帝后 两人是怎么做到“和谐相处”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嘉庆,乾隆

    对嘉庆和乾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嘉庆和乾隆是怎么做到表面上“和谐相处”的?历史上的那些太上皇们,大都不是出于自愿。比如唐朝的高祖李渊,还有玄宗李隆基。前者是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斩杀了太子,倘若李渊不退位,他可能会有生命危险;而后者在位时荒淫无度,爆发了安史之

  • 孝庄太后在临终前立下的遗嘱是什么内容?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孝庄太后,清朝

    孝庄太后,原名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出生于蒙古科尔沁贵族世家。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孝庄文皇后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女性。1688年1月27日,经历了三朝帝王,辅佐了顺治与康熙两代皇帝的孝庄皇后,最终走完了她传奇的一生,享年75岁。祖母的去世,让康熙悲

  • 彭宠是什么出身?他与朱浮之间有何恩怨?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彭宠,汉朝

    彭宠这个人在历史上并不占有一席之地,可为东汉王朝所做的贡献却很大。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彭宠出身官宦世家,其父彭宏是汉哀帝时渔阳太守,因不肯依附新朝而遭王莽诛杀。彭宠少年时在南阳郡做郡吏,是刘秀的老乡。彭宠因才华出众,被新朝招至长安,随大军镇压刘

  • 历史上真实的朱常洛是位什么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常洛,明朝

    朱常洛是明神宗朱翊钧的长子,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明光宗朱常洛在明朝皇帝中并不出名,但是他的父亲和两个儿子都比他有名。他的父亲就是明神宗万历皇帝,两个儿子分别是木匠皇帝朱由校,和崇祯皇帝朱由检。朱常洛只当了1个月的皇帝,然后生病,结果吃了2颗红丸,就

  • 靖难之役后朱允炆到底去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允炆,明朝

    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为建文。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役”后,究竟到哪里去了,一直是后世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明史》中是这样记载的:“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明实录》中,朱棣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中也说:“不期建文为权奸

  • 华歆:汉末三国名士、重臣,见识过人、清正廉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歆,东汉

    华歆(157年-232年1月30日),字子鱼,汉族。汉末三国时期名士、重臣。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华歆早年拜太尉陈球为师,与卢植、郑玄、管宁等为同门,又与管宁、邴原共称一龙,华歆为龙头。汉灵帝时期,举孝廉出身,任郎中,因病去官。得到大将军何进征召,出任尚书郎,出任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