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吴三桂选择造反到底是为了什么?只为成为皇帝?

吴三桂选择造反到底是为了什么?只为成为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825 更新时间:2023/12/17 10:22:33

吴三桂,明末清初著名政治军事人物,吴周政权建立者吴周太祖。下面由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吴三桂造反的时候,其实已经60多了。这个年纪在现代人这里,已经是退休的年纪。古代人的寿命很短,60岁对于他们来说,更加算得上是“日薄西山”。对于这样的吴三桂来说,显然最好的选择是好好休养一下,争取能够安度晚年。

可是,吴三桂却不听从朝廷的安排,接受撤藩,安心养老,做一个富家翁,而是要不顾年貌,不顾危险,不顾艰难,一定要铤而走险举兵造反。而最终他也因此在战争中受惊吓受颠簸,一命呜呼,走向身死族灭的悲剧。那么,吴三桂为什么要做出这种愚蠢的选择呢?

一、不造反也会死。

前面我们说,吴三桂如果不造反的话,他可以舒舒服服当一个富家翁。实际上,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太可能的。吴三桂就算不造反,他照样会被杀掉。至少在吴三桂看来,他肯定会被杀掉。为什么这么说呢?

吴三桂无疑是清朝的大功臣。历史上开国皇帝杀功臣的情况不在少数。从刘邦开始,似乎就形成了屠杀开国功臣的传统。到了朱元璋的时候,杀功臣已经达到了顶峰。不只是蓝玉这样的武将会被杀,连胡惟庸李善长这样的文臣也会被杀。可以说,开国皇帝杀功臣,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

康熙皇帝会不会效仿刘邦、朱元璋的做法,杀功臣呢?在吴三桂看来,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大。或者说,他处在“高度疑似会被杀”的状态中。

刘邦、朱元璋这些开国皇帝,之所以要杀功臣,是因为他们自身很不自信,毕竟是从平民走上来当皇帝的嘛。康熙其实也不自信,虽然他并不是出身于平民,但他是少数民族。在大中原人的眼里,少数民族的地位更加低,因而他们更加不自信。对于吴三桂这样的汉人功臣,他们会更加不放心。所以说,康熙像刘邦、朱元璋那样杀功臣,几乎是必然的。

再一点,吴三桂由于是独自领兵挺进西南。同时在西南经营多年,他在整个西南地区,乃至在全国,都拥有一个庞大的势力网。有很大一部分掌握实权的官员,都是吴三桂提拔起来的。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吴三桂愿意交出兵权,回家做富家翁,这些人也未必愿意交出兵权,也回家做富家翁。也就是说,吴三桂实际上已经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集团,他的决定,会影响了这个集团的利益。大家当然不愿意吴三桂这个领头羊歇菜,怎么着,都要怂恿吴三桂造反。

这一点,康熙也是认识得到的。只要吴三桂不死,就算他已经让出兵权,他依然是一面旗帜。康熙牵一发而动全身,吴三桂这个集团依然动不了。所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砍倒这杆旗帜,这样才能彻底扫除威胁。

二、吴三桂对成功充满信心。

吴三桂之所以一定要举事,是因为他对成功充满必胜信心。

说起来,康熙削藩的行动,是有些冒险的。不是说他不该削藩,而是他不该一次性来削南边的所有藩王。这样一来,实际上康熙明显的树敌太多。

吴三桂本身就兵强马壮,整个西南地区,都在他的控制之下,而康熙又树敌太多,让整个南边都与康熙为敌。这样一来,如果大家共同举旗造反,吴三桂成功的可能性,实际上是很大的。

除了力量强大以外,吴三桂认为,舆论上他也是占有优势的。因为康熙代表的是异族,他吞并明朝及李自成政权,属于异族对中原地区的占领。而吴三桂自己所代表的是汉族。如果他举旗造反,实际上是会得到全国人民支持的。

总之,在吴三桂看来,他似乎就已经可以坐到龙椅上,只差一声举旗的号令了。

三、吴三桂想过一把皇帝瘾。

别说吴三桂,其实在整个皇权社会,只要有一点力量,都想过一把皇帝瘾。毕竟皇帝的权力太大了。只要是当皇帝,就意味着天下人都得向自己磕头。如果不当皇帝当大臣,那不仅仅是得向皇帝磕头的问题,还得提心吊胆,随时都担心会被杀。

既然当皇帝的诱惑这么大,吴三桂为什么不赌一把呢?何况还不是赌,而是有十足的把握。

四、吴三桂想洗白自己。

吴三桂放清军入关,这件事,让他得到了很多人的唾骂。大家都在骂吴三桂是汉奸卖国贼。如果吴三桂能够反清成功。那么,这就意味着,吴三桂不但不是汉奸卖国贼,还是“曲线救国”的英雄。再说了,只要当了皇帝,历史就由他自己来写,他的形象,自然就可以重新塑造了。这是多大的美事,吴三桂为何不这样做呢?

所以,吴三桂最终义无反顾举起造反的大旗。

可惜的是,吴三桂想得很美,但实际上他存在几个问题:一是他的团队,都是一帮利欲熏心之徒,不是做事业的,自然成不了事。二是他的盟友,另外的二藩,又各怀鬼胎,自然不能和他形成合力。三是吴三桂本来就引清军入关,后来还杀掉南明永历帝,恶迹斑斑,早已失去人心。这些他都看不到,最终很快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标签: 吴三桂明朝

更多文章

  • 周不疑会英年早逝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周不疑,汉朝

    我们有个成语,叫做天妒英才,意思是上天因为嫉妒一个人的才华,而让他命运坎坷。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中华历史上出了好多神童,甘茂、曹冲、王勃都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东汉末年出了一位神童周不疑,与曹冲是玩伴,比他大四岁,才能也与他不相上下。可惜曹冲仅活了12岁

  • 历史上韩当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为东吴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韩当,三国

    所谓乱世出英雄。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韩当是孙吴名将,也是十二虎臣中最早跟随孙坚的三名老将之一,为孙氏效力40年。但韩当死后他的儿子韩综却很快降魏,成为孙权最恨的人。那韩氏父子为何差别如此大呢一,跟随孙坚韩当出生于辽西郡令支县的寒门,因为家乡靠近边塞,民风彪悍,

  • 宋孝宗为何会把皇位禅让给儿子赵惇?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孝宗,宋朝

    宋孝宗赵昚,南宋第二位皇帝,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宋孝宗在宋高宗去世以后,立刻就把皇位禅让给儿子赵惇,是一件很不合理的事情。为什么说不合理呢?其一,宋孝宗一直苦于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宋高宗是在60岁的时候,主动禅让皇位给宋孝

  • 乾隆退位给嘉庆皇帝后 两人是怎么做到“和谐相处”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嘉庆,乾隆

    对嘉庆和乾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嘉庆和乾隆是怎么做到表面上“和谐相处”的?历史上的那些太上皇们,大都不是出于自愿。比如唐朝的高祖李渊,还有玄宗李隆基。前者是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斩杀了太子,倘若李渊不退位,他可能会有生命危险;而后者在位时荒淫无度,爆发了安史之

  • 孝庄太后在临终前立下的遗嘱是什么内容?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孝庄太后,清朝

    孝庄太后,原名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出生于蒙古科尔沁贵族世家。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孝庄文皇后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女性。1688年1月27日,经历了三朝帝王,辅佐了顺治与康熙两代皇帝的孝庄皇后,最终走完了她传奇的一生,享年75岁。祖母的去世,让康熙悲

  • 彭宠是什么出身?他与朱浮之间有何恩怨?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彭宠,汉朝

    彭宠这个人在历史上并不占有一席之地,可为东汉王朝所做的贡献却很大。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彭宠出身官宦世家,其父彭宏是汉哀帝时渔阳太守,因不肯依附新朝而遭王莽诛杀。彭宠少年时在南阳郡做郡吏,是刘秀的老乡。彭宠因才华出众,被新朝招至长安,随大军镇压刘

  • 历史上真实的朱常洛是位什么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常洛,明朝

    朱常洛是明神宗朱翊钧的长子,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明光宗朱常洛在明朝皇帝中并不出名,但是他的父亲和两个儿子都比他有名。他的父亲就是明神宗万历皇帝,两个儿子分别是木匠皇帝朱由校,和崇祯皇帝朱由检。朱常洛只当了1个月的皇帝,然后生病,结果吃了2颗红丸,就

  • 靖难之役后朱允炆到底去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允炆,明朝

    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为建文。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役”后,究竟到哪里去了,一直是后世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明史》中是这样记载的:“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明实录》中,朱棣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中也说:“不期建文为权奸

  • 华歆:汉末三国名士、重臣,见识过人、清正廉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歆,东汉

    华歆(157年-232年1月30日),字子鱼,汉族。汉末三国时期名士、重臣。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华歆早年拜太尉陈球为师,与卢植、郑玄、管宁等为同门,又与管宁、邴原共称一龙,华歆为龙头。汉灵帝时期,举孝廉出身,任郎中,因病去官。得到大将军何进征召,出任尚书郎,出任豫

  • 白起真的没有打过败仗吗 白起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国,白起

    对战神白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战神白起真的一生从未有败绩吗?他是怎么做到的?白起确实是一生中没有败战,按照史记白起传的说法是【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馀城,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於此矣。】武安君为秦国攻占了城池有七十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