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萧何为什么会下狱?又是谁救的他

萧何为什么会下狱?又是谁救的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805 更新时间:2023/12/29 21:28:42

你们知道萧何为什么会下狱,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为您讲解

萧何跟刘邦的交情不用多说,在旁人眼里可谓铁得不能再铁了。但刘邦当了皇帝,与至交故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不能仅仅怪刘邦多疑,处在他的位置,看着谁都要重新掂量一番这人是否靠得住。萧何自然是毫无二心,但是当局者迷,他虑事毕竟不能面面俱到,有两次是靠着身边人的提醒才被刘邦放过。

一次是西汉初代王陈豨造反,刘邦亲征平叛。期间处死了韩信,为安抚丞相萧何,刘邦给他增加封户,配备卫队。有人赶紧劝萧何,这种敏感时刻,不但要推辞封赏,最好再拿出家产捐作军费。萧何照做了,刘邦果然很高兴。第二次是淮南王黥布叛乱,刘邦再次出征,百忙中不忘记多次派人打探萧相国在京城每天干啥子。有人给萧何出主意,趁机以低价强买百姓田宅,或者赊账,以此表现出胸无大志的样子。刘邦很满意。

萧何毕竟是丞相,出于职责,考虑的事情很多,不久之后还是惹了祸。原来刘邦平定黥布之乱回到长安,有百姓拦路喊冤。他们状告萧相国趁皇帝不在京城,强买大伙儿的田地房屋,还欠账不给钱。刘邦回到宫中,萧何来拜见,刘邦把百姓的诉状丢给他,哈哈大笑,说相国你得善后呀。此时刘邦半点也不怪罪萧何,只要他把糗事处理好就行了。

但萧何想到了正经事,趁机向刘邦进言。京城郊外的上林苑方圆三百多里,有很多空地长期荒废,萧何觉得可惜。他建议让附近百姓自愿开垦上林苑里的荒地,收完粮食留下秸秆,作为苑中放养动物的饲料,一举两得。客观来说,萧何的建议很好,但刘邦不这么认为,反而大发雷霆,质问萧何收受了何人的贿赂,竟然敢打上林苑的主意。当场把萧何交给廷尉处理,丢进了大牢。萧何大概很蒙圈。

萧相国都进了牢房,朝臣们吓了一跳,一时没人敢劝刘邦。过了几天,有个意想不到的人出面为萧何说情。这是一个皇宫侍卫官,史书没有记载名姓,只写作王卫尉。这天轮到王卫尉值班,就在刘邦身边站着。他趁刘邦空闲上前搭话,说萧相国犯了什么罪,陛下突然将他下狱?

刘邦气呼呼地说:当年李斯做丞相,深通君臣之义,有好事就归功于秦始皇,自己扛着招致骂名的事。萧何却不然,收受他人贿赂为民请命,博取好名声。是何居心!王卫尉不紧不慢说道:当面向陛下提出利国利民的建议,正是宰相分内之事。陛下为什么要怀疑他收人钱财呢?前两年陛下亲征平乱,萧相国镇守关中,以他多年的声望,振臂一呼,关中就不是陛下所有了。萧相国当时不作乱,现在反而贪图他人钱财跟陛下争名望,没道理呀。

刘邦被这个侍卫抢白了一顿,脸色阴沉很不高兴,但人家说得在理,他无法反驳。第二天,刘邦派人赦免了萧何。萧何年纪一大把了,战战兢兢,出了牢房就去拜见刘邦谢罪。刘邦还在生闷气,怼了萧何一顿,说行了行了,相国你为民请命,我没答应。我不过是个昏庸之主,你是贤明宰相。现在天下人都知道是我不对,你满意了吧。萧何被噎得翻白眼,不敢顶撞,唯唯诺诺离开。

这件事当然是刘邦误解了萧何。战国时代的齐国田氏家族深谋远虑,刻意施惠于民,抢走了姜齐的家业,刘邦自然知道前车之鉴,怀疑到萧何身上了。这个不用多说。倒是那个王卫尉令人惊奇,什么来头,竟然敢跟刘邦当场争辩,还说服了刘邦?

原来这个王卫尉,虽然没有留下名字,其实职务很重要,也是刘邦极信赖的人物。《文艺通考》记载了汉代的军制。汉初拱卫京师的中央直属部队分为南北军,南军负责保卫皇宫,又分为卫尉卫士、南北宫卫士、左右都候卫士等,南军总共七千多人,卫尉卫士就有六千人。卫尉就是皇宫主力卫队的大统领。这种职务依据古代惯例,都由国君最信任的异姓人担任。

《三王世家》有一段话:“古者天子,必内有异姓大夫,所以正骨肉也;外有同姓大夫,所以正异族也。”意思是,古代天子在朝内都重用异姓官员,监督同姓宗族;在朝外则重用同姓宗族监督他人。看来这个王卫尉正是刘邦亲信里的亲信,地位很不一般。有古代学者分析,王卫尉大概就是汉初名臣王陵的子侄。不管是不是,王卫尉说话的确很有分量,让萧何少受了很多罪。

标签: 萧何汉朝

更多文章

  • 嘉庆在位期间并没有什么作为 乾隆为何还要选嘉庆作为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嘉庆,乾隆

    很多人都不了解嘉庆当皇帝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欣赏。嘉庆皇帝是清朝的第七位皇帝。嘉庆在清朝历史上是属于比较平庸的皇帝,在位期间没有任何作为,自他以后清朝正式进入了衰落期。嘉庆皇帝既然如此平庸,那么乾隆为什么要选他登上皇位呢?其实这个问题非常的简单,如果你对乾隆皇帝的后代有了解的话,那么

  • 彪炳彪炳是什么人?一个千百年来是非纷争的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彪炳,唐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名将史上彪炳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他是大唐战史上功勋彪炳的英雄,有关他的诗篇车载斗量,一代“诗仙”李白甚至认为他的战绩比汉之卫青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他又是悲剧光环下的牺牲品,他晚节不保,让一世英名毁于一旦,成了大唐史上最令人惋惜的一个将领,也成了千百年来令人是非纷

  • 年少的孙权厉害到什么程度 曹操为何会说出生子当如孙仲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孙权,东吴

    对年少孙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三国的历史舞台上,涌现过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而孙权就是其中之一。孙权是孙坚的儿子,孙策的弟弟,后来更是成为坐拥东吴的一方霸主。那个时代给予了孙权许多的赞美,就连一代枭雄曹操都曾经感叹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能获得曹操如此高的

  • 贾诩为什么没有投靠袁绍?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贾诩,三国

    贾诩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我们知道在三国乱世,曹操作为当时枭雄,想要成功,光靠他一个人单打独斗是不可能的,还需要人才。而曹操在选人和用人上也是不拘一格,唯才是用,但选择是双方的,不是说曹操想要谁来辅助他,别人就会来的。乱世出英雄,三国乱世确实有很多的人才,但他

  • 同样都是被逼迫退位成为太上皇 两人的晚上生活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皇帝,唐高祖

    对太上皇生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有唐一代,宫廷经常发生政变。唐高祖李渊被儿子李世民逼迫退位,唐玄宗被儿子李亨逼迫退位。更好玩的是,唐玄宗的爷爷正好是唐高祖的孙子,这一家人的政变传统真是一脉单传啊。然而,同为太上皇,为何这二人的晚年生活相差这么大呢?唐高祖李渊本

  • 绿林起义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莽,新朝,汉朝

    《资治通鉴》:法令烦苛,民摇手触禁,不得耕桑,繇役烦剧,而枯旱、蝗虫相因,狱讼不决。吏用苛暴立威,旁缘莽禁,侵刻小民,富者不自保,贫者无以自存,于是并起为盗贼,依阻山泽,吏不能禽而覆蔽之,浸淫日广。王莽设置羲和命士,督促实行管理财政的五均、六管制度。每郡有几个名额,都由富豪、大商人担任。这些官员乘坐

  • 赤眉起义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赤眉起义,新朝,樊崇

    《资治通鉴》:夏,四月,遣太师王匡、更始将军廉丹东讨众贼。初,樊崇等众既浸盛,乃相与为约:“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其中最尊号三老,次从事,次卒史。及闻太师、更始将讨之,恐其众与莽兵乱,乃皆朱其眉以相识别,由是号曰赤眉。匡、丹合将锐士十余万人,所过放纵。公元22年夏季,四月,

  • 龚胜绝食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龚胜绝食,龚胜

    王莽当上皇帝以后,开始大肆收买人心,起用那些比较有威望的人。王莽知道,老臣龚胜在朝廷中口碑非常好,于是他派使者带着诏书、官印来到龚胜的住处,希望能够请他“出山”。早在王莽当皇上以前,龚胜就一直称病在家。使者到达龚胜的家乡后,马上当着所有人的面宣布了王莽任命龚胜做师友祭酒的事情

  • 峣关之战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峣关之战,刘邦

    刘邦和项羽在楚国都城盱眙曾有过约定,先入咸阳、攻破秦国都城的人为天下之王。于是,沛公刘邦率军自盱眙出发,经南阳、武关直捣咸阳外的峣关。峣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进入咸阳的咽喉要道,古来即为兵家必争之地。峣关守将韩荣,是秦王所倚重的将军。听说刘邦带兵攻来,即扬言:“刘邦要攻打峣关进入咸阳,

  • 长勺之战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长勺之战,一鼓作气,春秋战国,曹刿

    长勺之战是发生在中国春秋时代齐国与鲁国之间的一场战役,发生于前684年的长勺(今山东省莱芜)。此次战役是继前685年干时之战后齐、鲁另一次重要战役。鲁国在此次战役取得胜利,间接促成数年后齐鲁息兵言和。鲁国主将曹刿在此次战役中的评论被认为是对战前准备及管理军队士气的重要观点。《左传》对是次战役有详细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