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同样都是被逼迫退位成为太上皇 两人的晚上生活为何完全不同

同样都是被逼迫退位成为太上皇 两人的晚上生活为何完全不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295 更新时间:2023/12/12 0:50:58

对太上皇生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有唐一代,宫廷经常发生政变。唐高祖李渊被儿子李世民逼迫退位,唐玄宗被儿子李亨逼迫退位。更好玩的是,唐玄宗的爷爷正好是唐高祖的孙子,这一家人的政变传统真是一脉单传啊。然而,同为太上皇,为何这二人的晚年生活相差这么大呢?

唐高祖李渊本是隋朝的唐国公,在隋末天下大乱时率军平叛,在这途中逐渐壮大自己,取代了隋朝,建立了唐朝。这期间,儿子李世民南征北战,为唐朝的建立与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李渊也曾允诺李世民,以后让他做太子,以此来激烈李世民不断战斗。但是,当天下安定后,李渊却偏向于太子李建成,打压秦王李世民一派的功臣。于是,李世民为求自保(实际就是想当皇帝),在玄武门设伏,击杀了太子,更是逼迫李渊退位。

李渊退位后,亲信遭到剪除,政府要职都换上了李世民的人,同时,李渊被停止了狩猎活动(李渊酷爱狩猎,估计李世民怕他借狩猎逃出,联络亲信)。此阶段,李世民对李渊戒备心很强。

三年后,李渊迁居大安宫(大安宫在皇宫外,宫城西面)。随行的还有李渊还有他年幼的子女,李世民会经常派人送来美味佳肴。这个时期,李世民对李渊的戒备减弱了许多,准许他从皇宫搬出,更加自由了。

自贞观三年之后,随着李世民帝位的不断巩固,李渊对他的威胁越来越小,他们父子间的关系得到了缓和。父子两经常一起参加酒宴,载歌载舞,好一对父慈子孝。而李渊也是专注于享受生活,埋头造娃,过出了让我们后人羡慕嫉妒恨的生活。

反观唐玄宗李隆基,他年轻时,英明果断,发动政变,将韦后搬到,让皇位重归李家。然后除掉太平公主,登上皇位。而后励精图治,整顿吏治,开创了开元盛世,让国家走上了富强。

然而开创了盛世之后,李隆基逐渐开始满足了,沉溺于享乐之中。没有了先前的励精图治精神,也没有改革时的节俭之风了。后又宠信杨贵妃,让其兄杨国忠当上了宰相,杨国忠专权横行,将朝政搞得乱七八糟,政治腐败黑暗丛生。最终爆发了安史之乱,首都长安陷落,唐玄宗仓皇逃出。

唐玄宗最后逃到了成都,太子李亨逃到了朔方,在灵武即帝位,尊唐玄宗为太上皇。自此,唐玄宗的政令再也没人愿意听从了。李亨即位后,调兵遣将,迎战叛军。两年后,适逢叛军内讧,安禄山被其子所杀,唐军光复长安,李隆基由成都返回,居兴庆宫,不问政事。然而儿子李亨对他的戒备没有一丝放松,宦官李辅国曾率五百骑围住李隆基,吓得他胆战心惊,差点落下了马,自己的亲信也遭到亲洗,只剩下玄宗只身一人,茕茕独处,形影相吊,凄惨之极。就这样忧郁寡欢的李隆基在回到长安5年后驾崩。

与高祖李渊相比,李隆基的晚年可用用凄惨之极来形容。为何有这种差距呢,这源于他们本身功绩不同。李渊起家的整个过程,李世民出力极大,大量的功臣都是与李世民一边的,跟随李渊的并不多,李世民能力大胸怀广,掌握朝局后任何人都得听他的,不怕复辟,不怕反叛。而李隆基本身是个圣主,对其忠心之人极多,经历过战乱,大家更会想要安定,怀念当初的开元盛世。其子李亨也并未完全掌控朝局,外有各统兵大将,内有崛起的宦官,他很害怕李隆基复辟,威胁自己的皇位。所以才会严密监控李隆基。

标签: 唐朝皇帝唐高祖

更多文章

  • 绿林起义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莽,新朝,汉朝

    《资治通鉴》:法令烦苛,民摇手触禁,不得耕桑,繇役烦剧,而枯旱、蝗虫相因,狱讼不决。吏用苛暴立威,旁缘莽禁,侵刻小民,富者不自保,贫者无以自存,于是并起为盗贼,依阻山泽,吏不能禽而覆蔽之,浸淫日广。王莽设置羲和命士,督促实行管理财政的五均、六管制度。每郡有几个名额,都由富豪、大商人担任。这些官员乘坐

  • 赤眉起义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赤眉起义,新朝,樊崇

    《资治通鉴》:夏,四月,遣太师王匡、更始将军廉丹东讨众贼。初,樊崇等众既浸盛,乃相与为约:“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其中最尊号三老,次从事,次卒史。及闻太师、更始将讨之,恐其众与莽兵乱,乃皆朱其眉以相识别,由是号曰赤眉。匡、丹合将锐士十余万人,所过放纵。公元22年夏季,四月,

  • 龚胜绝食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龚胜绝食,龚胜

    王莽当上皇帝以后,开始大肆收买人心,起用那些比较有威望的人。王莽知道,老臣龚胜在朝廷中口碑非常好,于是他派使者带着诏书、官印来到龚胜的住处,希望能够请他“出山”。早在王莽当皇上以前,龚胜就一直称病在家。使者到达龚胜的家乡后,马上当着所有人的面宣布了王莽任命龚胜做师友祭酒的事情

  • 峣关之战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峣关之战,刘邦

    刘邦和项羽在楚国都城盱眙曾有过约定,先入咸阳、攻破秦国都城的人为天下之王。于是,沛公刘邦率军自盱眙出发,经南阳、武关直捣咸阳外的峣关。峣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进入咸阳的咽喉要道,古来即为兵家必争之地。峣关守将韩荣,是秦王所倚重的将军。听说刘邦带兵攻来,即扬言:“刘邦要攻打峣关进入咸阳,

  • 长勺之战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长勺之战,一鼓作气,春秋战国,曹刿

    长勺之战是发生在中国春秋时代齐国与鲁国之间的一场战役,发生于前684年的长勺(今山东省莱芜)。此次战役是继前685年干时之战后齐、鲁另一次重要战役。鲁国在此次战役取得胜利,间接促成数年后齐鲁息兵言和。鲁国主将曹刿在此次战役中的评论被认为是对战前准备及管理军队士气的重要观点。《左传》对是次战役有详细描

  • 浅水原之战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浅水原之战,李世民,唐朝

    浅水原之战,发生于唐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至十一月,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浅水原地区对陇西割据势力薛举薛仁杲父子所部的作战,在义宁元年针对西秦的扶风之战后,以此役一举击败薛仁果,夺取陇西/陇右,此役李世民采用后发制人,疲敌制胜,坚壁不出,穷追猛打的策略,反败为胜,消灭了陇西的一大割据政权。这一次战役是李

  • 刘备为关羽报仇了吗?他用的什么理由杀掉养子刘封?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三国

    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三分天下,三人中以刘备最有贤名。至于是真的贤名还是假的,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世人都说曹操是奸雄,而刘备仁德,他们二人对待养子的态度就非常有意思了。曹操有三个养子,他们全都受到曹操的礼遇和重用,就连最不听他话的养子,曹操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寒浞是个怎样的人?为何他统一了天下却被历史抹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寒浞,夏朝

    当我们一提到第一个统一天下的帝王时,首先想到的就是秦始皇,他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不论对中国还是世界,秦始皇所产生的历史影响都是十分巨大的。但是我们今天却要介绍一位比秦始皇早两千多年统一天下的君主,一位只能被称作枭雄,中国历史把他排斥在帝王之外,他统治中国的岁月也从史书上抹掉的人。他就

  • 康熙为何一见到乾隆就很喜欢他?乾隆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康熙,乾隆,皇帝

    提到爱新觉罗这个姓氏,大家一定不会陌生。爱新觉罗是历史上清朝皇室的姓氏,正因如此,这一姓氏就变得无比尊贵起来。实际上,在满族的姓氏中,爱新觉罗只是个小姓。我们常说满族有八大姓,分别是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络氏、赫舍里氏、富察氏、那拉氏和钮祜禄氏,其中根本没有爱新觉罗。清朝国祚二百七十六年,一

  • 汉武帝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刘弗陵?刘弗陵是个好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弗陵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能被称作千古一帝的皇帝不多,汉武帝刘彻就是最为著名的一个。汉武帝15岁登基为帝,共在位54年,在他的统治下,汉朝国力空前强盛,威名远震匈奴。自古以来,每个皇帝在位时,都不得不面临同一个问题,那就是选一位合格的继承人。就算是汉武帝这样的千古一帝,在选继承人时,也有为难的时候。他不是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