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权倾天下的明朝太监刘瑾是怎么死的?

权倾天下的明朝太监刘瑾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749 更新时间:2023/12/6 16:11:33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瑾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刘瑾被杀的原因,表明上看是因为他贪污腐败、陷害忠良、祸乱朝政,最后连他自己手下的太监们都看不过去,于是和大臣联合举报,迫使明武宗对他进行抄家。

结果,在抄家的过程中,官员们在刘瑾经常用的扇子中也发现了两把匕首,因为之前早已有官员明武宗举报刘瑾意图谋反,明武宗本来不信,但他看到这两把匕首后,终于相信刘瑾意图谋杀自己,于是下诏将刘瑾凌迟处死。

从这层意义上看,刘瑾被杀完全是咎由自取,总而言之,祸国殃民的邪恶太监被正义之士们联合打到。但其实呢,刘瑾真正被杀的原因,从某种意义上说,和张居正的结局有些类似,都是因为改革得罪了既得利益者,从而遭到他们的联合反扑。

只不过,大家对张居正改革都是耳熟能详,但刘瑾的改革,恐怕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当然,很多人也不相信一个邪恶的太监竟然会改革。毕竟,在大多数人的脑海中,刘瑾就是个无恶不作的大太监。

但其实,这不过是典型的政治抹黑而已。事实上,如果张居正不是后来被平反,他在史书上的名声,恐怕比刘瑾也好不到那里去!

当时,在明武宗上台后,大明帝国的财政就已经开始出现危机,明武宗希望通过改革来缓解这种危机。那么,如何改革呢?明武宗把目光抛向了军屯。之所以要选择军屯,这个还要从朱元璋制定的政策开始说起。

当年朱元璋在建国后,为避免增加百姓负担,就专门由国家出面开垦出0.89亿亩耕地,专门用来保障军队支出,这笔收入没有走国家赋税系统,而是直接用于军事系统。

换句话说,朱元璋时期的军队花费,并不是从老百姓头上征收赋税,而是这0.89亿亩耕地来供养。

再通俗点解释,这0.89亿亩耕地意味着100万的士兵,每个士兵可以分得89亩土地。

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当兵,政府就会给他89亩耕地,同时还会免除这个士兵家里人的所有徭役。在这种背景下,政府就相当于用89亩耕地的使用权,换一个稳定的兵役。

也就是说,如果某个家庭想得到政府的这89亩耕地,并且全家免服徭役,那这个家庭就必须给政府提供一个士兵,并负责这个士兵的所有开销。

在这种背景下,大明帝国军队的花费,相当于都是由军人们自己买单,不需要国家专门拿钱,也正因为此,朱元璋才敢骄傲地宣称:“朕养兵百万,不耗国家一粒米。”

但随着时间流逝,尤其是长时间的和平,这0.89亿亩军屯资产开始大规模流失。

因为,在太平年代,军队就是个数字,没有人会仔细核查。于是,很多人就开始打起这笔军屯的主意。比如,将领们会通过挂空额来侵吞土地,士兵会花钱找些老弱病残来冒领土地。

这样久而久之,这笔庞大的军屯资产,就逐渐变成将领们、或者地方官员、乡绅、甚至一些有关系士兵们的私人田地。

等到明武宗继位后,他开始发现这个问题,所以他一方面亲自到前线作战,甚至还封自己为大将军,目的就是为摸清军队的实际状况。另一方面,他开始重用宦官,并以刘瑾作为主导,进行改革,重新丈量军屯这笔资产。

虽然,刘瑾的改革对于国家和百姓来说,是一件好事,问题是,对于官员和将领们,尤其是获利的军人集团来说,那可就是赤裸裸的剥夺他们的既得利益。在这种背景下,兵部和边防将领纷纷上书皇帝,说刘瑾滥用职权,借丈量土地公然向边关将领索贿,并以此排除异己。

当然,这个说法究竟是真是假,其实很难分辨清楚。因为刘瑾虽然不是好人,问题是,那些骄兵悍将们,恐怕也不是好东西。换句话说,刘瑾自然会有徇私舞弊的嫌疑,但要说他完全由着性子乱搞,那显然也是把政治当童话,所以明武宗对此也就懒得理会。

后来,随着刘瑾改革的深入,所触动到的利益集团越来越多,尤其是军人集团的利益严重受损,于是他们直接怂恿安化发动叛乱。

虽然这场叛乱被被明武宗平定,但明武宗也明白,再这样搞下去,军人集团很有可能集体失控。因为,领衔平定叛乱的统帅杨一清和监军张永此时也都纷纷上书武宗,要求惩治刘瑾。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明武宗再一意孤行进行改革,局势很可能彻底失控。所以他只好将刘瑾给抛出去,总而言之,一切都是刘瑾的错,我都是受了他蒙蔽,最终刘瑾被凌迟处死,而刘瑾的变法自然也都被全部废除。

再后来,明朝再也没有人敢对军方集团进行改革,即便强如张居正,也只敢对地主乡绅阶层开刀。

标签: 刘瑾明朝

更多文章

  • 康熙抓鳌拜为什么要用一群少年 而不是直接用大内高手快点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康熙,鳌拜

    还不知道:康熙抓鳌拜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相信不少读者并不会对这个题目后面的故事陌生。公元1669年,清历史上著名的明君康熙帝在召见大臣鳌拜时,令一群少年将其擒拿,之后将他下狱。清初的一位高明的权臣就这样被更高明的皇帝搞定了。不过在说为什么皇上用一群少年而不是

  • 历史上的香妃真的身体散发异香吗 香妃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乾隆,香妃

    对香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时期的后宫中一共有42位妃嫔,这些女子大多数都是高官贵族之女,年仅13、14岁的时候通过妃嫔选秀才进入了皇宫。还有一些女子她们的来历就很不寻常了,是周边部落和国家送给皇帝的“礼物”。其中最有名的一位就是“香妃”,也就是清史上的“容

  • 朱载堉是什么人?朱载堉一生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朱载堉

    朱载堉一生有哪些成就?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朱载堉,一个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绝对陌生的名字。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这样评价他:“世界上第一个平均律数字的创建人”,“中国文艺复兴式的圣人”。1997年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曾经盛赞了中国历史上对人类有杰出贡献

  • 当世大儒方孝孺为什么会被诛十族?方孝孺该被称赞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方孝孺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当世大儒方孝孺为什么会被诛十族?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我们先来回顾一下那段历史:朱元璋在去世之前把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朱允炆在皇位还没坐稳的时候就开始削藩,于是遭到各地藩王的反击。其中燕王朱棣实力最强,他从北京起兵南下靖难,最终经过四年的时间坐上龙椅。至于朱

  •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是什么?“一条鞭法”给明朝带来了哪些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张居正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是什么?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下去。众所周知在明朝初期,纳税主要针对农业,但详细来说,徭役制度主要分为三种“甲正役、均徭和杂泛差役”,主要的赋税制度是“甲正役”,内容主要是将人民分为不同的单位,不同家庭按家中年龄在十六到六十区间中的男丁数量多少多少分为三六九等,以

  • 袁崇焕犯了什么罪?崇祯为什么要处死他?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袁崇焕,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人物介绍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袁崇焕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崇祯帝以“袁崇焕咐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疑则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的罪名,将袁崇焕寸磔(zhé)于西市,这位卫国功臣,最终被千刀万剐,何至于斯!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建州女真努尔

  • 为什么屈原能流芳百世?关于屈原的故事有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春秋战国,屈原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屈原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屈原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屈原在文学上的成功是无可比拟的,但是他在政治上的抱负却没能实现。他因为比较正直不畏权势,受到了贵族的排斥。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被秦军攻破,屈原最终因为不忍

  • 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会出现那么多思想家们?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孔子,春秋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春秋战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简单来说,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华文明正好处在从青铜时代步入铁器时代的节点上,这就导致之前大家所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制度,都开始发生大规模的改变。换句话说,之前大家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制度,是依照

  • 朱元璋指着猪蹄问沈万三这是什么?他是如何机智应答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明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创者,由于是草根出身,对于贪官污吏深恶痛绝,因此在他执政时期,对于官场的贪污行贿之风是严惩不贷的。有句古话“伴君如伴虎”,朱元璋的手段也是出了名的厉害,身边的大臣往往有一句话没有说对,就会引来灭顶之灾;因此

  • 大清重臣刘统勋:刘墉的父亲,他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统勋,清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统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据统计,在清朝276年的历史中,获得过象征最高荣誉的“文正”谥号的臣子,一共加起来只有八个人,刘墉(刘罗锅)的父亲刘统勋,便是这八人中的其中之一。不仅如此,在这八个人之中,有五个人主要是因为他们是皇帝的老师,才被尊予“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