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清重臣刘统勋:刘墉的父亲,他到底有多厉害?

大清重臣刘统勋:刘墉的父亲,他到底有多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380 更新时间:2023/12/7 1:49:40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统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据统计,在清朝276年的历史中,获得过象征最高荣誉的“文正”谥号的臣子,一共加起来只有八个人,刘墉(刘罗锅)的父亲刘统勋,便是这八人中的其中之一。

不仅如此,在这八个人之中,有五个人主要是因为他们是皇帝的老师,才被尊予“文正”谥号。只有三人是凭借自己对国家的功劳而获得,刘统勋正是这三人中的一员,剩余两位分别是曹振镛和曾国藩。

从这层意义上说,在清朝的官方评价中,刘统勋是足以和曾国藩一较高下的人物。

刘统勋,生于康熙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1700年2月11日),陕西羌州人,父亲刘棨是康熙朝进士,生刘统勋时担任羌州知州,后调任四川布政使。刘统勋的祖父刘必显也是进士出身,曾任户部广西司员外郎。刘统勋由于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便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在康刘统勋17岁时,他便考中举人。

六年后,刘统勋又考中进士,被翰林院选为庶吉士,担任编修。在雍州执政期间,刘统勋主要在南书房、上书房等文职机构历练。这些职务虽然多是文字工作,但因为有机会阅读和书写国家文件,因此对国家大事多有知晓,算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等到乾隆继位后,属于刘统勋的时代终于到来。在乾隆上位之初,因为政治经验欠缺,加上父亲雍正皇帝又留下一班政治强人,所以乾隆只能先继续重用这班老臣。

但是,年轻的乾隆肯定不愿意一直这样,所以他开始有节奏的培养属于自己的政治班底,而年轻有为的刘统勋,很荣幸地进入到乾隆皇帝的视线里,成为他重点培养的对象。

乾隆元年,36岁的刘统勋被乾隆破格提拔为内阁学士,随后他跟随浙江总督嵇曾筠到浙江学习海塘工程和治水之法。此时的刘统勋并不知道,他这一次的选择,将改变他一生的命运。此后他的后半生,都将与治水结下不解之缘。

在浙江的两年时间里,刘统勋悉心请教,认真学习,尤其是在老师傅嵇曾筠的教授下,他很快就掌握了治水原理,成为一名出色的治水专家。乾隆三年,完成学业的刘统勋回京述职,本打算大干一场,结果他的老母亲突然病逝,刘统勋只好回老家丁忧三年。

丁忧期满后,刘统勋被乾陵任命为都察院左都御史,负责监察朝廷官员言行,结果刚上任的刘统勋屁股还没坐热,就参了张廷玉和讷亲各一本。

当时,张廷玉是三朝元老,乾隆皇帝最为倚重的师傅,朝堂之上,乾隆皇帝本人都从不直唤张廷玉之名,而是称先生,可见乾隆皇帝对张廷玉之优渥。

至于讷亲,他是满洲贵族出身,正是当时的政治新星,不但背景深厚,而且还是乾隆皇帝重点栽培对象。刘统勋刚上任就把他们两个各参奏了一本,说他们俩相互勾结,为官举荐时互相包庇。一时间,整个朝野为之震动,刘统勋简直是在捅打老虎的屁股。

后来,乾陵经过查证后,发现刘统勋的上奏都属实,于是下令将张廷玉和讷亲都给革职,并将刘统勋直言敢谏的奏疏公开给众臣看,刘统勋由此名闻朝野,成为有名的“打虎英雄”。

乾隆十一年(1746年),46岁的刘统勋出任漕运总督,正式开了自己督修河道、治理水患之路。当时的刘统勋,可以说是临危受命,因为当时山东、河南等地的水利治理十分糟糕,当地的百姓们被水患破坏得非常严重。

刘统勋接手后,一方面身先士卒认真落实科学治水之策,另一方面积极打击、弹劾在治水过程中贪污腐败的官员,甚至连乾隆皇帝的老丈人高斌都敢于参劾。在这种背景下,山东、河南等地的水患很快被治理完毕,刘统勋也因此被乾隆倚重,升任军机处行走,从此成为皇帝的左膀右臂。

之后刘统勋因为年事已高,主要以掌管文事为主,但乾隆还是多次委派他前往地方治理水患。而刘统勋每次授命之后,都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因治理水患功勋卓著,多次得到乾隆皇帝嘉奖。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时,刘统勋突然病逝于上班途中的轿子内,享年76岁。

乾隆闻讯后,亲自前往刘家吊唁,没想到刘家门楣低矮,皇帝的轿子竟然无法通过,无奈拆了轿顶皇帝才勉强进入刘家院落。吊唁之后,乾隆回到乾清门的门口时,忍不住扶柱痛哭,对随行大臣们说:“刘统勋真不愧为真宰相,朕至此失一肱骨。”随后他下令将刘统勋列为五阁臣之一,追授太傅,赐谥号文正。

标签: 刘统勋清朝

更多文章

  • 嘉庆帝的评价怎么样?乾隆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嘉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乾隆,嘉庆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嘉庆帝的评价怎么样?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清朝入主中原后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稳住局势,平定天下,之所以能够造就长达一百三十多年的盛世繁华,除了康、雍、乾三位帝王各个都雄才大略外,与他们善于选择继承人也是分不开的。皇位继承者关乎国祚,丝毫马虎不得。不管是肃清吏治的雍正,还是

  • 西汉的贾谊有多厉害?贾谊的生平和成就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朝,贾谊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西汉的贾谊有多厉害?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西汉时期有一名政论家叫贾谊,年仅三十三岁就抑郁而终了,但是他却用短短的三十三年惊艳了历史。他出入仕途就被火速提拔,更是深受帝喜,但因为多方势力排挤,他被迫出京。三年之后贾谊被召回京,在当时就是未来的政坛新星,但他却抑

  • 刘裕托孤到底有多失败 托孤大臣转眼就送小皇帝到下面陪他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裕,托孤

    还不知道:刘裕托孤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提到“托孤“这两个字,想必从字面大家也是可以理解到是什么意思。而在历史上,托孤两个字可是很有权威的,一般都是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自己最为信任的人,而历史上的帝王托孤更是如此,有很多经典的案例。而提到最为失败的,估计就是这位

  • 历史上的“促织天子”是谁?朱瞻基文武双全却被后世误会!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朱瞻基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历史上的“促织天子”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这位帝王,在民间的知名度远不及他的曾祖和祖父,甚至还被自己的坑货儿子抢去了不少风头。后世给他贴上最闻名的标签是“促织天子”,形容他醉心于斗蟋蟀,短短数字,一位不务正业的昏庸君王形象跃然纸上。实际情况果真如此吗?

  • 宋太宗好读书!1000卷《太平总类》一年读完!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赵光义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宋太宗好读书!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宋太宗赵光义,是北宋王朝第二代皇帝他的酷嗜读书,在中国历史上的300多位皇帝中是突出的。太宗曾宣称:“朕无他好,但喜读书,多见古今成败,善者从之,不善者改之,如斯而已。”当时,适逢史馆新编了一部包罗万象、卷帙浩繁的丛书,叫作《太平总类》

  • 皇帝赏赐了公主半条鱼,公主为什么就自尽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胜玉公主,春秋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胜玉公主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那么,其半条鱼究竟是何寓意?为何在商议征兵伐楚之时,赏赐其女儿半条鱼,而女儿大怒便言:“王食鱼辱我!不愿久生。”而对于半鱼失女的吴王在《吴越春秋》是这样记述的“阖闾痛之。葬于国西阊门,外凿池积土,文石为椁”。无疑便是厚葬,但终究还是未

  • 刘表竟然不信任刘备 刘表为什么还要内纳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表,刘备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表和刘备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历史上,刘表和刘备的真实关系一直让人捉摸不透,不过大部分人还是认为刘表内心是不怎么信任刘备的,那既然如此当初刘表干嘛还内纳刘备呢,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刘备脱离袁绍投奔荆州,刘表还厚相结纳,但值得注意的是,刘表仅仅是让刘备驻扎

  • 孝庄太后的灵柩放了37年都没下葬,背后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孝庄太后,清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孝庄太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三国演义》中,众人熟知诸葛亮先生在五丈原时,为了延迟自己的寿命以光复汉室,企图利用自己的奇门遁甲之术以七星续命,然人算不如天算,七盏续命灯被魏延推帐闯入而打翻,最终,诸葛亮不久病死于五丈原。当然,以七星灯续命这种说法确实太过于玄乎

  • 李世民逼宫成功后,李渊的晚年生活过得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渊,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人物介绍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渊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七日,高祖李渊下诏,立李世民为太子,并将一切军国大事全部交由李世民裁决,这就意味着李渊决定退居二线了。同年八月九日,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事实上

  • 朱棣处死了三千宫女?历史真相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棣,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人物介绍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棣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说明成祖朱棣活剐了三千宫女,纯属无稽之谈,是根本不可信的,大家不要被误导了。且不说永乐年间皇宫宫女有没有三千之数,就算有也不可能杀尽吧,再者而言,《大明律》规定非谋逆大罪不得用凌迟之刑,可见朱棣活剐三千宫女绝对是子虚乌有之事。成祖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