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麹义的真实本领怎么样?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上麹义的真实本领怎么样?最后是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674 更新时间:2023/12/29 1:53:37

所谓乱世出英雄。人物介绍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说起袁绍手下的猛将,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颜良文丑。但有一员猛将,却要远胜二人,他不仅以八百步兵大破公孙瓒四万大军,还创造了以步兵克制骑兵的奇迹,他就是麴(qu)义。那麴义是如何以步制骑的呢,又为何会被袁绍处死呢。

一,投靠韩馥

麹义出身凉州豪族,自小就受当地浓厚的尚武精神影响,喜好军事。当时凉州汉羌杂处,互相影响,所以麹义经常与当地的羌人来往,熟悉羌人的战斗方式,有很好的军事素养。

光和七年(184年),黄巾之乱爆发。随后麹义就靠着家里的资助,在家乡招募数百勇士,参与了平定黄巾之乱。然后麹义就跟随上司四处征战,将所部训练成为一支骁勇善战的队伍。这就是以后大名鼎鼎的“先登死士”的雏形。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并州牧董卓入京掌权,为了提升自身威望,他强行废立皇帝。随后董卓担心各地官吏不服,便任命尚书韩馥为冀州牧,让他监视渤海郡守袁绍。韩馥是豫州人,在冀州没有根基,便拉拢同样客居冀州的麹义,让他为自己效力。麹义便因此跟随韩馥,替他监视袁绍。

二,界桥扬名

初平元年(190年),关东各地诸侯群起讨董,韩馥不敢阻拦,只得与袁绍一起参加讨董。随后袁绍就被群雄推举为盟主,天下各地豪杰也纷纷前往投靠袁绍。然后董卓畏惧西迁,群雄内讧,讨董之战匆匆结束。

初平二年(191年),袁绍图谋吞并冀州,韩馥对此心知肚明,故意减少供给袁绍的军粮,想要让其不战自溃。麹义本就不得韩馥重用,又见袁绍名震九州,于是背叛韩馥,投靠袁绍。袁绍见麴义来投十分高兴,便收他当了大将。

不久袁绍秘密联络幽州的公孙瓒,约他一起夹攻韩馥。然后韩馥就因为不敌公孙瓒,加之性格懦弱而把冀州牧一职让给了袁绍,自己则被袁绍任命为奋威将军。公孙瓒见袁绍“空手套白狼”而得冀州,自己却一点好处都没捞到,所以对此十分不满,便决定南下讨伐袁绍。

公孙瓒先带兵消灭青州黄巾军,然后乘胜攻打冀州。由于袁绍刚得冀州,人心不稳,所以在公孙瓒大军的震慑下,冀州官吏纷纷倒戈投降。很快公孙瓒就带大军到达界桥,与袁绍在此交战。

瓒步兵三万馀人为方阵,骑为两翼,左右各五千馀匹,白马义从为中坚……绍令麹义以八百兵为先登,强弩千张夹承之,绍自以步兵数万结阵于后。(英雄记)

公孙瓒所部兵强马壮,步骑兵超过四万,还有骁勇善战的骑兵“白马义从”为先锋,可以说是十分强悍。袁绍则因为自己没有强大的骑兵,只得派步兵应战。然后麹义就带八百先登死士为先锋,中间夹杂上千弓箭手,迎击公孙瓒。

瓒见其兵少,便放骑欲陵蹈之。义兵皆伏楯下不动,未至数十步,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雷发,所中必倒,临阵斩瓒所署冀州刺史严纲甲首千馀级。瓒军败绩,步骑奔走,不复还营。义追至界桥;瓒殿兵还战桥上,义复破之,遂到瓒营,拔其牙门,营中馀众皆复散走。(英雄记)

麹义久经战阵,知道骄兵必败的道理,故意只显露八百步兵,而让上千弓箭手隐蔽起来。公孙瓒果然上当,认为麴义兵少且是步兵,根本不是自己精锐骑兵白马义从的对手,于是立即命令发起冲锋。

公孙瓒的骑兵刚冲到麴义近前,麴义的弓箭手就突然放箭,射死了不少白马义从。白马义从突遭袭击,又见己方死伤不少,顿时军心大乱,纷纷溃退。麴义趁机乘胜反攻,一举击败公孙瓒,赢得界桥之战胜利。以步克骑本身就是军事上的一大难题,况且麴义还击败的是数一数二的白马义从,可见其军事能力之强,不愧是河北第一猛将。

三,自傲被害

初平四年(193年),公孙瓒杀害颇有威望的幽州牧,导致自己声威大损。刘虞余部于是联合乌桓、鲜卑一起讨伐公孙瓒,袁绍便派麹义前往协助。兴平二年(195年),麴义率兵在鲍丘大败公孙瓒,迫使其只得退守易京。由于易京城池坚固,屯粮众多,导致联军久攻不克,只得采取长期围困之策。

建安元年(196年),麴义围城一年,因为粮草不足,士卒疲惫,只得带领本部数千兵马撤走。公孙瓒这才出城追击,击败麴义。此战麴义人少粮尽,士气低落,这才被公孙瓒侥幸得胜,并不能说明麴义能力不行。

麴义自恃有功,骄纵不轨,绍召杀之,而并其众。(后汉书·袁绍传)

麴义在界桥之战立了大功,于是居功自傲,引起了袁绍的不满。此后麴义又在鲍丘大败公孙瓒,更是洋洋得意,自认为自己对袁绍夺取河北居功至伟,逐渐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

袁绍集团本就派系复杂,河北派与河南派互相之间为了利益分配而钩心斗角,而麴义在冀州本就毫无根基,不属于两派之中的任何一派,成了两派都想除掉的人。然后袁绍就以麴义图谋不轨为由,将其杀死。

标签: 麹义汉朝

更多文章

  • 朱祁镇在复辟成功后,没立刻废朱祁钰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祁镇,明朝

    “夺门之变”是将明英宗从一介囚徒变为皇帝的一场政变,让人物介绍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明朝有一小段时间,确实存在两个合法皇帝。这是怎么回事呢?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想到朱祁镇和朱祁钰。在“土木堡事变”中,朱祁镇被瓦剌俘虏而去。接着瓦剌用朱祁镇威胁明朝,想要从明朝那里获得更多

  • 历史上蔡邕是怎么死的?王允要杀他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蔡邕,汉朝

    王允是东汉时期的人,东汉末年时期大臣。出身太原王氏,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王允大家可能熟悉一些,“王司徒巧设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说的就是王允,当然历史上其实没有貂蝉,也没有美人计。蔡邕(yong)其实在那个时期比王允更有名,他是名满天下的大才子

  • 朱棣明明比朱允炆更有能力 朱元璋为何还要传位给朱允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明朝

    还不知道:朱元璋为何传位给孙子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在太子朱标死后,选择传位给孙子,而不是最有能力的四子朱棣,让很多人都不解。国家需要的不是有能力的君主吗?为什么会选择看起来老实好欺负的朱允炆呢?其实是朱元璋意识到,他之前大肆屠杀开国功臣,已经引起朝臣不

  • 段煨是谁?董卓死后他是什么样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段煨,汉朝

    凉州位于东汉西北边陲,所以又称为西凉。我们读《三国演义》会看到两支来自西凉的军队,除了董卓的西凉军之外,还有马超的西凉军。董卓因为年轻时和羌人首领关系不错。再加上后来在战场的拼死搏杀,最终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部队。段煨,字忠明,武威郡姑臧人也。他与东汉太尉段颎同族兄弟,段颎为“凉州三明”之一,早在桓帝时

  • 张杨最后被自己的部下所杀,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杨,汉朝

    张杨东汉末年群雄之一,割据河内。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吕布是汉末割据诸侯之一,在正史中,以勇猛著称,在演义中更是被称为天下第一猛将,吕布有一个好友,勇武过人,和吕布几乎是齐名,关系非常好,吕布在下邳被曹操围困,他率兵准备救援吕布,但是,遗憾地是,关键时刻,他被部下刺杀了。如果他不死

  • 王脩:汉末三国时期官员,先后侍奉孔融、袁谭、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王脩,东汉

    王脩(生卒年不详),字叔治,汉末三国时期官员,北海郡营陵人,先后侍奉孔融、袁谭、曹操。为人正直,治理地方时抑制豪强、赏罚分明,深得百姓爱戴,官至大司农郎中令。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早年经历王修七岁时死了母亲。他的母亲是在社日那一天死的,第二年邻里在社日祭祀祭

  • 袁基是什么人?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袁基,汉朝

    东汉末世是士族崛起的时代,四世三公的袁氏无疑是第一门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汉末群雄中,势力最大的就是袁绍、袁术兄弟,二人为了争权夺利,各自拉拢盟友,形成了袁绍、曹操、刘表与袁术、公孙瓒、陶谦两大集团。随后两大集团内讧,集团之间也互相内讧,导致

  • 田丰的官仕之路怎么样?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田丰,三国

    所谓乱世出英雄。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汉末三国是一个精彩纷呈的时代,英雄智士斗智斗勇。谋士运筹帷幄,是每一个集团的重要人物。曹操阵营中的荀彧、贾诩、荀攸、郭嘉,刘备阵营中的诸葛亮、法正,孙权阵营中鲁肃、张昭等等,我们都非常熟悉他们的故事。但是袁绍阵营中其实也有两个天纵英才的

  • 袁滂:东汉末年官员,官至三公,却始终清心寡欲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袁滂,东汉

    袁滂,字公熙,一作公喜,东汉末年官员,陈郡扶乐县(今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人,出于陈郡袁氏,官至司徒,袁涣之父。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出身名门东汉官员、陈郡袁氏先祖袁良之孙,袁璋之子,蔡邕的舅舅。关于袁滂最早的记载是永建六年(131年)二月戊辰,其祖父袁良逝世

  • 李敢作为朝中大臣 霍去病为什么敢射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霍去病,汉朝,李敢

    人物介绍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霍去病为什么要射杀李敢,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前118年,霍去病陪汉武帝打猎。刚到甘泉宫,他突然拉弓搭箭,一箭射死部将李敢。事后,汉武帝却说李敢是被鹿撞死的。霍去病、汉武帝剧照霍去病与李敢都是汉武帝的爱将,但霍去病与汉武帝的关系更近,因为他的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