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殷浩北伐的经过:三次北伐却只带来失败

殷浩北伐的经过:三次北伐却只带来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682 更新时间:2024/1/25 9:19:21

殷浩是东晋人,受皇帝的征召入宫为官。皇帝扶持殷浩是为了制衡势力日渐强大的大司马。当时的护军将军为了东晋内部的安定,就劝说殷浩不要与大司马为敌。可是殷浩不肯,凭什么只劝他,为什么是他要让桓温,而不是桓温让他。

公元349年,后赵皇帝的离世引起诸皇子对皇位的争夺。东晋朝廷决定趁这次后赵的混乱实施北伐,一举统一全国。皇帝选择了殷浩为北伐的将军。另一方面,桓温也对皇帝说他也想要参与北伐,但没有得到回应。桓温一直都知道殷浩的出现是皇帝故意所为,目的是为了制衡他,他为此十分愤怒。因为与殷浩一起长大,桓温深知他的品行,所以他并不害怕殷浩得势后会对他打击报复。

永和八年,殷浩决定进攻洛阳。在出发前,殷浩摔下了马,所有的人都认为这是一件不吉利的事。殷浩到许昌时,他的下属不能安抚降将,该降将在许昌叛变,并进攻了晋军驻扎的地方。殷浩派兵反攻,大败而归,只能退回寿阳。

之后展开了二次进攻,又恰恰遇到了姚襄的反叛。这回殷浩有些害怕了,丢下了营帐,退到了谯郡。所有的刀枪和粮食都被姚襄夺走了,士兵死的死,伤的伤,叛变的人也有很多,殷浩看到这种场面急了,他不知道该怎样向朝廷交待。殷浩派他手中还能用的将官对姚襄发起进攻,但他们都没有成功,反而失去了性命。

桓温听到北伐失败的消息,立刻上书指责殷浩,给殷浩扣上了许多罪名。北伐失败的殷浩不仅被削去所有官职,还被流放了。没过几年,他就忧郁地死在了流放地。

殷浩北伐的经过

殷浩所处的时代正是历史上比较混乱的时期,那时候多个朝代并立存在,而殷浩所处的东晋朝代恰巧遇到了另个朝代内部发生混乱,东晋朝廷便准备派殷浩前去拿下这个位于中原地区的朝代也就是后赵。于是殷浩便开始了北伐。那么殷浩北伐的经过是怎样的呢?

其实殷浩一共经历了3次北伐,过程也是很曲折的,第一次被任命出征北伐的时候,因为受到他人的嫉妒,殷浩差点就退出了北伐,所幸经过他人的劝解留住了殷浩。这次北伐也没有取得什么突破性的结果。在第二次北伐的时候,还没有出征的时候就发生了一件不详的事情,那就是殷浩一不小心从马匹上掉了下来,因为这个事情殷浩失去了前锋将领的任命,将领改为他人。在进攻中原的途中,虽然军备齐全可还是避免不了他人的叛变,张遇在向他们投降后不久因为各方面条件不满足就发起了叛乱,而殷浩的部下输给了张遇。于是大部队也就不能继续前进了,从而都返回到寿阳。在这个过程中将领之间比较猜疑,进展十分不顺利。此次收复中原的任务依旧没有完成。

在第三次北伐的时候,殷浩带领了几万的大部队前去北伐,这次张遇带领大部队又发生了叛变而且谢尚的部队又遭到了重创,而且之前投降的姚襄也发生了叛变,使得殷浩的部队损失惨重,最后这场北伐以失败而告终。

这便是殷浩北伐的经过,这场北伐经历了许多坎坷可终究还是没有取得成功。

殷浩北伐几次

殷浩是历史很著名的将领,他所处的那个王朝也比较乱,有多个国家并立的政权。因为后赵的皇帝去世后皇子争夺皇位使得朝廷内部大乱,于是东晋的皇帝看到了他们朝廷内部战乱,便准备在这个时候派兵前去攻打,胜算的几率更大,因为殷浩在当时深得皇上信任,于是他便被派去北伐,这便是殷浩第一次北伐。那么殷浩一共北伐几次呢?

在殷浩第一次北伐过程中,并不是那么顺利,因为桓温没有得到朝廷的允许便自己带兵前去,这让殷浩感觉十分不好,殷浩便准备辞去带领进攻中原的将领身份,可是最后被人说服了,殷浩还是继续带兵北伐。第一次北伐后隔了三年,殷浩又开始了第二次北伐,这次是殷浩主动请求要北伐的,准备进攻河南等地,可是在出发之前,殷浩却一不小心从马身上掉了下来,在当时的其他人看来这是一个很不详的预感,毕竟这是去出征,事关整个国家,于是殷浩前锋将领的位置被换掉了,改为别人冲当前锋。

殷浩自然心怀不满,在这次北伐中殷浩杀掉了几位大将。隔了一年,殷浩又一次大规模的北伐,这次北伐是难关重重,有内部人员的叛变,有遭到敌军的大力攻击而失败的,结果就是殷浩此次北伐也失败了。

所以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殷浩一共北伐了三次,每次都是各种困难,直至最后一次被打败,殷浩北伐也就结束了。

标签: 殷浩北伐

更多文章

  • 揭秘侬智高因为向宋朝求官不得而起义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侬智高

    侬智高是北宋少数民族起义首领,他是起义的发起者。他在一个叫傥犹州的地方建立大历国和交趾的李朝相抗衡。在同李朝抗衡的同时,他向宋朝表示臣服,希望求得一个职位,可以震慑和联合各个部落,用来组织反抗交趾的掠夺。但是遭到宋朝的拒绝,于是就在他自己的家乡安德洲建立了南天国,称自己为仁惠皇帝。他曾多次打退交趾的

  • 诸葛亮司马懿都靠边站 他才是三国第一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贾诩

    朋友们讨论《三国演义》,朋友们说学谋略就要看《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和司马懿,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听闻此言也只能“呵呵”一声,诸葛亮、司马懿是厉害,但在另外一个人面前,他俩也都要靠边站。谁呢?毒士贾诩。著名三国评论家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中评论到:贾诩能在乱世中审时度势,自己是活得时间最长的,还保全了家

  • 揭秘北宋初年的大将曹彬为何会发明“缓刑”?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彬

    曹彬任节度使知徐州时,他手下有一个年轻的官吏犯了法,案件都已经查实了,本应处罚20大板。可是曹彬就是对此事不闻不问。网络配图曹彬一向执法严明,所以大家都对此事感觉奇怪。一年之后,曹彬忽然下令将那个下属抓了起来,打了他20大板,说这是对他上年所犯罪行的惩罚。对他的这一做法,大家更是如坠云雾之中,问他:

  • 曹操不敢称帝 为什么曹操儿子曹丕敢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丕

    在三国时代里,曹操作为一代枭雄,打下了大半江山,不过即使英明雄武如曹操,都不敢篡汉自立称帝,但为什么能力与威望不如曹操的曹丕敢称帝呢?今天老猫就跟大家说一说曹丕称帝的原因。曹操的功勋不胜枚举,在军事与战略上,他消灭了袁绍,统一中国北方,奉天子以令不臣,在政治层面拥有绝对话语权,在曹操后期,更是征讨孙

  • 秦始皇焚书坑儒导致秦朝灭亡 和书生有多大仇?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统一六国,居功甚伟,但为什么诺大的秦朝二世而亡呢?秦始皇留下的基业难道败的就那么快吗?其实归根结底,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到底杀一帮子书生,能对秦朝产生什么样的重大影响呢?关于秦朝为什么会二世而亡,历史上向来存在多种说法,大家听到最多的,可能就是暴秦二字,秦朝因推行法家,施行

  • 刘备摔阿斗的故事 真正用意是为了收买人心?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备摔阿斗的故事

    在长坂坡上,刘备怒摔阿斗,是真心生气还是只是为收买人心?试想想,一个忠心耿耿的大将跟随刘备十数年,危难相持,为了阿斗身陷敌军之中。七进七出,把阿斗稳稳地搂在怀中,常人也难免感动,何况以仁义立身的刘备。所以刘备得做点表示,总不能让别人冷眼。赵云(?-229),三国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字子龙。初

  • 为什么西汉开国的第一侯刘邦要选他痛恨的张良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邦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农历庚子年。汉帝刘邦在洛阳南宫接见张良。去年的朝议,作出了定都关中的决定,只是因为项羽的一把火以及后来一系列战事的破坏,关中的秦代旧宫殿成为一片废墟,因此刘邦指定萧何主持建设汉帝国的新都,新都建成之前,刘邦暂居洛阳,处理日常国事。张良的身体一直不好,战争结束以后,刘邦入

  • 汉初三大名将的悲惨结局 韩信还不最惨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英布

    在秦朝末年天下群雄并起,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所以这个时代也铸就了许多著名的将领。比如西汉初年的三大名将:韩信、英布、彭越,每一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特别是韩信。虽然他们曾经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但是最终还是逃不过悲惨的结局。网络配图3、英布英布(?—公元前196年),六县(今安微六安)人,是秦末汉初名将,

  • 嚣张的明代贪官张彩:索要性贿赂 不给就下狱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张彩

    据记载,南京御史蒋钦,因南京给事中戴铣弹劾刘瑾受累入狱,受杖后被消职为民。出狱没有几天,戴铣再度上奏章弹劾,蒋钦又被捉入狱中,再杖三十,新旧创伤交织,蒋钦昏而复醒,狱吏问他:“你还敢胡说吗?”蒋钦说:“一日不言,一日要尽责言。”锦衣卫又将他毒打一顿,昏迷三日后复醒,醒后越想越怒,又向狱吏乞了纸笔,再

  • 不知所终!建文帝朱允炆到底去了哪?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建文帝

    导读:明朝第二代皇帝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后将“洪武”改为“建文”。然而可悲的是,建文帝在位仅仅四年,就被他的四叔燕王朱棣推翻,而下台后的建文帝的去向,却成了千古疑案,众说纷纭。建文帝朱允炆,其父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早年立为太子,不幸中年早逝。朱元璋按封建礼法传统,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死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