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不知所终!建文帝朱允炆到底去了哪?

不知所终!建文帝朱允炆到底去了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395 更新时间:2024/1/5 11:47:51

导读:明朝第二代皇帝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后将“洪武”改为“建文”。然而可悲的是,建文帝在位仅仅四年,就被他的四叔燕王朱棣推翻,而下台后的建文帝的去向,却成了千古疑案,众说纷纭。

建文帝朱允炆,其父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早年立为太子,不幸中年早逝。朱元璋按封建礼法传统,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死时,他已21岁了。在位只有四年,就被自己的叔叔朱棣用武力推翻,最后下落不明。建文帝究竟去了哪,众说纷纭。

网络配图

自焚说

据永乐年间《实录》和《明史稿》的记载,建文帝继位后,即用兵部尚书齐泰和大常卿黄子澄谋,定策削藩。领兵在外、身为燕王的朱棣立即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南下,发起“靖难之役”。不到四年,燕王即挥师渡过长江,兵临南京城下,建文帝求和不允,只好死守,但是他的主帅李景隆却打开金川门迎燕王大军入城,满朝文武纷纷投降。

建文帝眼看大势已去,不得已下令焚宫,顿时火光熊熊,建文帝携皇后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嫔侍从等,大都亦随其蹈火而死。燕王朱棣入宫后,清宫三日,搜查建文帝下落。宫内侍人都说建文帝已自焚,并从火堆里扒出一具烧焦的尸体证明之。燕王见到尸体,分不清男女,惨不忍睹。其继位称帝后,只得以天子“礼葬建文皇帝”。《明史·成祖本纪》及《明史·方孝儒传》均持此说。

削发为僧说

清代名人吕安世和近人蔡东藩等则认为燕军破城后,建文帝无可奈何,遂想一死了之。此时少监王钺告诉他:你祖父临死时,给你留下一个铁箱子,让我在你大难临头时交给你。我一直把它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内。群臣急忙把箱子抬来,打开一看,里边有三张度牒,就是做僧人的身份证,上面写好了建文帝等三个人的名字。还放着三件僧衣、一把剃头刀、白金十锭、遗书一封,书中写明:“建文帝从鬼门出,其它人从水关御沟走,傍晚在神乐观西房会集。”据此,建文帝三人剃了头,换上了憎衣,只带了九个人来到鬼门。

鬼门在太平门内,是内城一扇小矮门。仅容一人出入,外通水道,建文帝弯着身子出了鬼门,其他八人随之出了鬼门后,就看见水道上停放着一只小船,船上站着一位僧人,僧人招呼他们上船,并向建文帝叩首称万岁,建文帝问他怎么知道我有难,僧人答道:“我叫王升,是神乐观住持,昨夜梦见你祖父朱元璋,他本是出家之人,叫我在此等候,接你入观为僧。”至此,建文帝似削发为僧,继承了祖业。

网络配图

此外,在《明史·姚广孝传》和《胡濙传》里记载:明成祖朱棣当了皇帝后,对建文帝自焚而死,也产生过怀疑,也有人告诉他那具烧焦的尸体是马皇后的,建文帝削发为僧外逃了。他就把建文帝的主录僧溥洽抓了起来关进监狱长达十余年,逼他供出建文帝下落。并派郑和下西洋“欲寻踪迹”,派户科都给事中胡濙遍行郡、乡、邑长达16年,搜寻建文帝下落,一直到朱棣死前一年的一个晚上,他已睡下了,但听说胡濙回来了,急忙穿上衣服,在卧室单独召见。

胡濙访得建文帝离开紫禁宫后,削发为僧,既没有去神乐观,也没有去西南、东南周游避难,而是被僧司溥洽所救,一直藏在江苏吴县普洛寺内,此后一心为僧,无复国之意。近年徐作生也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实地考察后,指出:永乐二十一年(1423),建文帝死于江苏吴县穹窿山,终年46岁,葬于皇驾庵后的小山坡上。

也有人指出,建文帝自焚身亡是历史真实,因为当时燕军兵临城下,把紫禁宫团团围住,建文帝想逃也来不及了,更何况经考查也无鬼门、御沟逃路。建文帝也深知他的四叔是个贪权无厌、残暴无情的武夫,落在他手里决无好下场,不如以死了之为上策。燕王朱棣也绝不会让建文帝活下去,否则,他就不能当皇帝。朱棣为了不留下“杀侄夺位”之臭名,故意苦心寻找建文帝下落,留下了历史疑案,这可能是朱棣的用心之机。

网络配图

还有一种说法,据《江油县志》记载: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兵败归隐此山。不详。综上,朱棣在即位后,下令搜寻建文帝,这是历史事实。但他的真实用心及建文帝的真正下落,至今仍是一个未揭开的历史之谜。各类词书字典,也只好注明;“建文帝不知所终”。

建文帝的帝王之旅,仅仅四年的时间即告结束,作为皇帝太过仁慈,有时甚至优柔寡断,如果是作为臣子,相信他可以爱民如子,两袖清风,但做皇帝不一样,皇帝注定与鲜血分不开,他要排除异己;他要树立皇威,如果不能做到这些,皇帝也终将被历史淘汰,建文帝就是这样一个悲剧人物。

标签: 建文帝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即位后想与日本恢复邦交:携手消除“倭乱”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在尚未完全统一的情况下,明朝即开始大规模的外交活动,1369年,朱元璋派遣使节持诏书分赴东亚海域各国,同时把日本、高丽、占城、琉球等十五国列为“不征之国”。新生的大明王朝对外传递的和平友好姿态很快获得了积极反响,占城、爪哇、渤泥、高丽、琉球、三佛齐、暹罗等二十几个国家和

  • 宋高宗赵构因为何事被吓破了胆甚至失去生育能力?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高宗赵构

    建炎二年,对金持强硬态度的李纲、宗泽或罢或逝,黄潜善、汪伯彦专权,“无复经制两河之意”的宋高宗驻跸扬州,日日声色犬马。而皇帝的巡幸东南,给了恰好知扬州的吕颐浩参政中枢的机会,得以“除户部侍郎兼知扬州,进户部尚书”。网络配图 虽然身处宰执的黄、汪二人“偷安朝夕”,吕颐浩则对金军或将入寇有着清醒的认识,

  • 揭秘三国历史中谁才是曹营第一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郭嘉

    郭嘉在刚投靠曹操时,曹操曾高兴地感慨:“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而离开了郭嘉,曹操的霸业就开始停滞不前,甚至地盘缩水。由此,后人认为,郭嘉是曹操最为依赖的谋士,甚至是曹操的第一谋士。郭嘉真的那么厉害?曹操对他真的很依赖吗?199年,经过不断的征战,袁绍和曹操都扩充了地盘。两者地盘相接,自然避免不了

  • 努尔哈赤的祖先后裔竟然是印第安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出生于建州,父亲名为父亲塔克世,母亲名为喜塔喇氏。努尔哈赤还有四位弟弟,分别是穆尔哈齐、三弟舒尔哈齐、四弟雅尔哈齐、五弟巴雅喇,一个妹妹为和硕公主。图片来源于网络努尔哈赤一生共有根据资料记载,努尔哈赤一生共有16位妃嫔。皇后一人即叶赫那拉氏,元妃一人,大妃一人,太妃一人,继妃一人,侧妃四人,

  • 趣三国:一个被历史小看了的帝王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权

    赤壁之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争。但大多数人因为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认为赤壁之战是刘备与诸葛亮的功劳,而赤壁之战中真正的策划者孙权与周瑜被莫名其妙的抢了光辉,不能说不冤枉。赤壁之战之前一直是魏强吴弱,而孙权与周瑜敢于临危决策,不得不说是一代枭雄。在周瑜与孙权沟通之后,孙权突然而起,说道:

  • 赵匡胤没负面新闻原因:宽仁不嗜杀 感动文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匡胤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主席的《沁园春·雪》极大地提高了这几个皇帝的知名度。历史上业绩突出的皇帝基本上都心狠手辣,唯有宋太祖赵匡胤形象仁慈,并且影响到两宋几百年的基调,至今让文人们赞叹不已。网络配图“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文艺作品里的狠角色

  • 励精图治的好皇帝?既然如此崇祯缘何还亡了国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崇祯

    崇祯亡了大明朝,这个不可置否。但是从各种史料来看,却鲜少遭人口诛笔伐。反观其他的亡国之君,汉末汉献帝的软弱,陈叔宝的荒淫无耻,隋炀帝的暴戾成性,皆是骂名多于同情。但崇祯不一样,李自成都曾亲自评价其: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直至当今,也依旧许多人力赞他是励精图治的好皇帝,可见他为人君主还是有所作为

  • 历史悬案:曹操为何惨遭生死之交背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操

    导读:早年间,曹操有一个生死之交的好朋友张邈。这在曹操所交往的人种,很少有人能够达到这种程度。然而,好朋友也有被出卖的时候。就在曹操再次东征陶谦时,张邈却背叛了曹操,使曹操几乎失去了赖以成就事业的根基。曹操第一次征讨徐州的陶谦,临行时告诉家里人,说:“我要是回不来了,你们就去投奔张邈。回来后,又见到

  • 明朝内阁大臣左光斗具体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内阁大臣左光斗

    左光斗,字遗直,号浮丘,汉族,明桐城人。左光斗是明末东林党中的重要成员之一,担任过内阁大臣职务。为了挽救明朝做出过很多贡献,参与了杨涟弹劾魏忠贤的事情。之后,被魏忠贤所诬陷,死在了狱中。在南明弘光年间得到了平反,被追封为太子太保,谥号为“忠毅”。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左光斗生平事迹。图片来源于网络左

  • 揭秘猛将吕布被杀后 刘备不可告人的诡计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备

    东汉建安三年(198年)冬,曹操攻打吕布的根据地下邳,因吕布有勇无谋而多猜忌,不用陈宫建议,诸将又各自猜疑,所以每战多败。曹操围攻三个月,决水围城,吕布军中上下离心,其部下侯成、宋宪、魏续反叛,缚了陈宫投降,吕布在白门楼见敌军攻急,大势已去,于是令左右将他的首级交给曹操,左右不忍,便于十二月癸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