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西汉开国的第一侯刘邦要选他痛恨的张良

为什么西汉开国的第一侯刘邦要选他痛恨的张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927 更新时间:2024/1/18 22:33:13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农历庚子年。汉帝刘邦在洛阳南宫接见张良

去年的朝议,作出了定都关中的决定,只是因为项羽的一把火以及后来一系列战事的破坏,关中的秦代旧宫殿成为一片废墟,因此刘邦指定萧何主持建设汉帝国的新都,新都建成之前,刘邦暂居洛阳,处理日常国事。

张良的身体一直不好,战争结束以后,刘邦入都关中,天下初定,张良便以修炼成仙法术为借口,有意逐步退出政坛,当然,完全置身事外是不可能的,张良所能做到的,是从刘邦的军师这一角色换成了天子宾客。

网络配图

“朕在楼阁复道上,望见功臣们围坐在沙地上有所争论,子房可知他们在说些什么?”

“陛下原来不知,他们要造反!”

“这天下刚安定下来,他们造哪门子的反?”

“陛下现在已经贵为天子,韩信英布彭越那几个战功显著的,战争结束后也都封了王爵。但是剩下的功臣,不知道陛下将如何对待呢?”

“这个,自然是论功行赏!”

“问题就处在这论功行赏之上,功臣们都在寻思,从前他们立下的战功,陛下是否还记得?万一陛下忘却了往日的战功,却记起了从前俄而犯下的过失,那么他们该怎么办呢?”

“他们过虑了,朕岂是以怨抱德之人。只是功臣人数众多,需要时间计算功劳,按功勋大小来划分封地罢了。”

“但是时间拖长了,功臣们的疑虑,就会越来越多。”

张良的话击中了刘邦的心思,大汉开国以来,为了论功行赏问题,群下议论纷纷,总是激愤不平。

张良是豁达的,刘邦曾打算把齐地三万户封给张良,张良回答说,“我和陛下在留县这个地方认识,不如封我为留侯(留县至明代沦入微山湖),留个纪念吧!”

网络配图

但不是人人都有张子房的修养和觉悟,更多人汲汲于利益得失,结果在比较中心理难免不平衡。尤其当萧何受封为酂侯时,引起了功臣们的非议。

“萧何只是呆在后方摇摇笔杆,写写文书,凭什么户数那么多?”

刘邦解释说:“你们知道打猎这回事吗?猎人放出猎狗,追逐野兽,那么是猎人功劳大呢?还是猎狗功劳大。”

大家当然说猎人功劳大。

“正是如此。诸位只是猎狗而已,但萧何的功劳却相当于猎人。”

刘邦的解释虽然一时压住了不满但并没有真正说服众人。因为刘邦的比喻显然不通,在众人看来,萧何和他们一样,也是猎狗,刘邦才是猎人。所以对刘邦抬举萧何的不满,依然埋藏在功臣心中,合适的机会到来,再度爆发。

虽然不少人已经封了侯爵,有了领地。但是更多的功臣还在焦急的等待之中,人心躁动……

“的确如此,子房可有良策为朕解忧?”无计可施的刘邦只好向张良询问。

“办法还是有的,但不知道陛下愿不愿意做?”张良说,“请问陛下平生最痛恨之人是谁?”

刘邦思索良久,回答说,“是雍齿!”

网络配图

雍齿何许人也?江苏沛县人,刘邦的老乡,第一批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同志,刘邦拿下丰这个地方后交给此人驻守,不料他转身就翻脸叛变,令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刘邦处境尴尬,心情也极度郁闷,从此对雍齿痛恨无比。

有道是城头变幻大王旗,雍齿毕竟是个聪明人,他很快发现天下大势,正向利于刘邦的方向转变,于是转身杀了个回马枪,又投奔到刘邦旗下。

刘邦看见雍齿,恨得直咬牙,但当时正值用人之际,刘邦只能按下心头杀意,量材使用。

“请先封雍齿为侯吧!”

刘邦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如果连雍齿这样的人都能封侯,其他的将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刘邦仔细揣摩张良的用意,终于放下心头的屠刀,同意封雍齿为侯。

“可以封雍齿为侯,不过他的封地,不能在中原!”

网络配图

雍齿的封地,最后划定为什邡。什邡在蜀地,今四川西部,因雍齿的缘故,如今也被称为雍城。雍齿在什邡安乐地活到惠帝时代,比刘邦还多活了若干年。

王安石有诗曰:“汉业存亡俯仰中,留侯于此每从容。固陵始义韩彭地,复道方图雍齿封。”说的就是张良的这一次献策。刘邦依计行事,果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争论渐渐平息,人心得以安定。

标签: 刘邦

更多文章

  • 汉初三大名将的悲惨结局 韩信还不最惨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英布

    在秦朝末年天下群雄并起,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所以这个时代也铸就了许多著名的将领。比如西汉初年的三大名将:韩信、英布、彭越,每一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特别是韩信。虽然他们曾经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但是最终还是逃不过悲惨的结局。网络配图3、英布英布(?—公元前196年),六县(今安微六安)人,是秦末汉初名将,

  • 嚣张的明代贪官张彩:索要性贿赂 不给就下狱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张彩

    据记载,南京御史蒋钦,因南京给事中戴铣弹劾刘瑾受累入狱,受杖后被消职为民。出狱没有几天,戴铣再度上奏章弹劾,蒋钦又被捉入狱中,再杖三十,新旧创伤交织,蒋钦昏而复醒,狱吏问他:“你还敢胡说吗?”蒋钦说:“一日不言,一日要尽责言。”锦衣卫又将他毒打一顿,昏迷三日后复醒,醒后越想越怒,又向狱吏乞了纸笔,再

  • 不知所终!建文帝朱允炆到底去了哪?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建文帝

    导读:明朝第二代皇帝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后将“洪武”改为“建文”。然而可悲的是,建文帝在位仅仅四年,就被他的四叔燕王朱棣推翻,而下台后的建文帝的去向,却成了千古疑案,众说纷纭。建文帝朱允炆,其父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早年立为太子,不幸中年早逝。朱元璋按封建礼法传统,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死时,他

  • 朱元璋即位后想与日本恢复邦交:携手消除“倭乱”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在尚未完全统一的情况下,明朝即开始大规模的外交活动,1369年,朱元璋派遣使节持诏书分赴东亚海域各国,同时把日本、高丽、占城、琉球等十五国列为“不征之国”。新生的大明王朝对外传递的和平友好姿态很快获得了积极反响,占城、爪哇、渤泥、高丽、琉球、三佛齐、暹罗等二十几个国家和

  • 宋高宗赵构因为何事被吓破了胆甚至失去生育能力?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高宗赵构

    建炎二年,对金持强硬态度的李纲、宗泽或罢或逝,黄潜善、汪伯彦专权,“无复经制两河之意”的宋高宗驻跸扬州,日日声色犬马。而皇帝的巡幸东南,给了恰好知扬州的吕颐浩参政中枢的机会,得以“除户部侍郎兼知扬州,进户部尚书”。网络配图 虽然身处宰执的黄、汪二人“偷安朝夕”,吕颐浩则对金军或将入寇有着清醒的认识,

  • 揭秘三国历史中谁才是曹营第一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郭嘉

    郭嘉在刚投靠曹操时,曹操曾高兴地感慨:“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而离开了郭嘉,曹操的霸业就开始停滞不前,甚至地盘缩水。由此,后人认为,郭嘉是曹操最为依赖的谋士,甚至是曹操的第一谋士。郭嘉真的那么厉害?曹操对他真的很依赖吗?199年,经过不断的征战,袁绍和曹操都扩充了地盘。两者地盘相接,自然避免不了

  • 努尔哈赤的祖先后裔竟然是印第安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出生于建州,父亲名为父亲塔克世,母亲名为喜塔喇氏。努尔哈赤还有四位弟弟,分别是穆尔哈齐、三弟舒尔哈齐、四弟雅尔哈齐、五弟巴雅喇,一个妹妹为和硕公主。图片来源于网络努尔哈赤一生共有根据资料记载,努尔哈赤一生共有16位妃嫔。皇后一人即叶赫那拉氏,元妃一人,大妃一人,太妃一人,继妃一人,侧妃四人,

  • 趣三国:一个被历史小看了的帝王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权

    赤壁之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争。但大多数人因为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认为赤壁之战是刘备与诸葛亮的功劳,而赤壁之战中真正的策划者孙权与周瑜被莫名其妙的抢了光辉,不能说不冤枉。赤壁之战之前一直是魏强吴弱,而孙权与周瑜敢于临危决策,不得不说是一代枭雄。在周瑜与孙权沟通之后,孙权突然而起,说道:

  • 赵匡胤没负面新闻原因:宽仁不嗜杀 感动文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匡胤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主席的《沁园春·雪》极大地提高了这几个皇帝的知名度。历史上业绩突出的皇帝基本上都心狠手辣,唯有宋太祖赵匡胤形象仁慈,并且影响到两宋几百年的基调,至今让文人们赞叹不已。网络配图“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文艺作品里的狠角色

  • 励精图治的好皇帝?既然如此崇祯缘何还亡了国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崇祯

    崇祯亡了大明朝,这个不可置否。但是从各种史料来看,却鲜少遭人口诛笔伐。反观其他的亡国之君,汉末汉献帝的软弱,陈叔宝的荒淫无耻,隋炀帝的暴戾成性,皆是骂名多于同情。但崇祯不一样,李自成都曾亲自评价其: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直至当今,也依旧许多人力赞他是励精图治的好皇帝,可见他为人君主还是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