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刘邦得天下后为何是免除汉中的徭役?

揭秘刘邦得天下后为何是免除汉中的徭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288 更新时间:2024/1/29 17:29:22

刘邦得天下即免汉中徭役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有刘邦夺得天下后免汉中徭役两年的史实。

网络配图

汉元年(公元前206)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封沛公刘邦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刘邦对项羽背弃盟约十分恼怒,欲与项羽决一高低。萧何力劝:“语曰天汉,其称甚美。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

四月,刘邦到南郑就国,张良送至褒中。临别向刘邦建议:“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刘邦采纳了张良建议,遂烧绝栈道,使项王无西顾汉王之忧。于是,汉王刘邦得以在汉中休养生息,广纳人才,登坛拜将,厉兵秣马,扩充实力。

网络配图

八月,汉王以萧何留守汉中,镇抚百姓,收巴蜀税租,以供军食,采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谋,以将军曹参、郎中樊哙等为先锋,引兵从故道出关,争雄三秦,最终建立两汉四百年天下。

刘邦在汉中仅仅驻留不过短暂数月,但这对刘邦一生的事业,对中国的历史进程,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五年之后,汉高祖刘邦把新建立的王朝命名为“汉”,他本人的年号也是从汉中时算起。在刘邦心中,汉中是他的“始封之地、兴王之所”。

网络配图

刘邦夺得天下后,没有忘记汉中及其百姓。汉二年(公元前205)“二月,因巴蜀、汉中民服军役劳苦,免租税二年”。刘邦还实行“轻徭薄赋”和“宽商厚贾”政策,取消关卡符传(符证)制度,放开山泽之禁,免汉中徭役后,人民得以修生养息,商业、农副业和盐、铁业迅速发展。

汉水通航,物载四方;五谷丰登,商茂市繁;汉风四海,雨泽八荒。是年,汉中盛产橘,有“蜀、汉、江陵千树橘”之谓。

标签: 刘邦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在蜀国唯一不敢惹的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

    在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写给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奏章中,陈寿对蜀汉丞相诸葛亮治理蜀国的政绩评价极高,认为诸葛亮治理蜀国时:“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达到了:“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的完美程度。但是,诸葛亮不是一个真正执法如

  • 殷浩北伐的经过:三次北伐却只带来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殷浩北伐

    殷浩是东晋人,受皇帝的征召入宫为官。皇帝扶持殷浩是为了制衡势力日渐强大的大司马。当时的护军将军为了东晋内部的安定,就劝说殷浩不要与大司马为敌。可是殷浩不肯,凭什么只劝他,为什么是他要让桓温,而不是桓温让他。图片来源于网络公元349年,后赵皇帝的离世引起诸皇子对皇位的争夺。东晋朝廷决定趁这次后赵的混乱

  • 揭秘侬智高因为向宋朝求官不得而起义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侬智高

    侬智高是北宋少数民族起义首领,他是起义的发起者。他在一个叫傥犹州的地方建立大历国和交趾的李朝相抗衡。在同李朝抗衡的同时,他向宋朝表示臣服,希望求得一个职位,可以震慑和联合各个部落,用来组织反抗交趾的掠夺。但是遭到宋朝的拒绝,于是就在他自己的家乡安德洲建立了南天国,称自己为仁惠皇帝。他曾多次打退交趾的

  • 诸葛亮司马懿都靠边站 他才是三国第一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贾诩

    朋友们讨论《三国演义》,朋友们说学谋略就要看《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和司马懿,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听闻此言也只能“呵呵”一声,诸葛亮、司马懿是厉害,但在另外一个人面前,他俩也都要靠边站。谁呢?毒士贾诩。著名三国评论家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中评论到:贾诩能在乱世中审时度势,自己是活得时间最长的,还保全了家

  • 揭秘北宋初年的大将曹彬为何会发明“缓刑”?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彬

    曹彬任节度使知徐州时,他手下有一个年轻的官吏犯了法,案件都已经查实了,本应处罚20大板。可是曹彬就是对此事不闻不问。网络配图曹彬一向执法严明,所以大家都对此事感觉奇怪。一年之后,曹彬忽然下令将那个下属抓了起来,打了他20大板,说这是对他上年所犯罪行的惩罚。对他的这一做法,大家更是如坠云雾之中,问他:

  • 曹操不敢称帝 为什么曹操儿子曹丕敢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丕

    在三国时代里,曹操作为一代枭雄,打下了大半江山,不过即使英明雄武如曹操,都不敢篡汉自立称帝,但为什么能力与威望不如曹操的曹丕敢称帝呢?今天老猫就跟大家说一说曹丕称帝的原因。曹操的功勋不胜枚举,在军事与战略上,他消灭了袁绍,统一中国北方,奉天子以令不臣,在政治层面拥有绝对话语权,在曹操后期,更是征讨孙

  • 秦始皇焚书坑儒导致秦朝灭亡 和书生有多大仇?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统一六国,居功甚伟,但为什么诺大的秦朝二世而亡呢?秦始皇留下的基业难道败的就那么快吗?其实归根结底,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到底杀一帮子书生,能对秦朝产生什么样的重大影响呢?关于秦朝为什么会二世而亡,历史上向来存在多种说法,大家听到最多的,可能就是暴秦二字,秦朝因推行法家,施行

  • 刘备摔阿斗的故事 真正用意是为了收买人心?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备摔阿斗的故事

    在长坂坡上,刘备怒摔阿斗,是真心生气还是只是为收买人心?试想想,一个忠心耿耿的大将跟随刘备十数年,危难相持,为了阿斗身陷敌军之中。七进七出,把阿斗稳稳地搂在怀中,常人也难免感动,何况以仁义立身的刘备。所以刘备得做点表示,总不能让别人冷眼。赵云(?-229),三国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字子龙。初

  • 为什么西汉开国的第一侯刘邦要选他痛恨的张良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邦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农历庚子年。汉帝刘邦在洛阳南宫接见张良。去年的朝议,作出了定都关中的决定,只是因为项羽的一把火以及后来一系列战事的破坏,关中的秦代旧宫殿成为一片废墟,因此刘邦指定萧何主持建设汉帝国的新都,新都建成之前,刘邦暂居洛阳,处理日常国事。张良的身体一直不好,战争结束以后,刘邦入

  • 汉初三大名将的悲惨结局 韩信还不最惨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英布

    在秦朝末年天下群雄并起,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所以这个时代也铸就了许多著名的将领。比如西汉初年的三大名将:韩信、英布、彭越,每一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特别是韩信。虽然他们曾经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但是最终还是逃不过悲惨的结局。网络配图3、英布英布(?—公元前196年),六县(今安微六安)人,是秦末汉初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