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名臣李光地:生前报效国家身后家训传世

清朝名臣李光地:生前报效国家身后家训传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441 更新时间:2023/12/19 7:34:52

李光地在朝为官近50年,几经沉浮,在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宝岛台湾、治理河患等方面卓有贡献,康熙皇帝称赞说:“大臣中每事为我家计万世者,独此一老臣耳!”三藩之乱期间,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州举兵反清,控制了福建地区。此时,李光地恰好请假在家,他巧妙摆脱了耿精忠的招揽,并与叔父合谋对策,将《密陈机宜疏》做成蜡丸,让仆人送到京城,献给朝廷,帮助清兵出奇制胜。康熙二十年(1681年),郑成功之子郑经过世,其子郑克塽登上王位,郑氏家族继续占据台湾。此时,朝中大臣都主张招降,只有李光地建议发兵收复台湾,并用身家性命作担保,极力推荐施琅担任主帅。2年后,施琅率军大获全胜。台湾回归之后,康熙皇帝一时找不到有效的镇守办法。为此,李光地提出派1万名士兵镇守,然后陆续更换,每次3000人,该策略被采纳、施行,确保了台湾的长治久安,也巩固了东南沿海的国防屏障。

史料记载,在直隶巡抚任上,李光地先后两次亲下基层,勘察漳河、子牙河、永定河,制定出治水方案,并指导建设。在巡视子牙河建坝时,康熙皇帝曾撰写律诗一首,加以褒奖。通过筑堤、分流、排涝等工程,李光地成功治理了河患,给当地农业带来了丰收景象。李光地一生深得康熙皇帝宠信,由于辅佐有功,先后三次被御赐亲笔匾额,分别是康熙四十年的“夙志澄清”、五十二年的“夹辅高风”和五十四年的“谟明弼谐”,表彰其治理河患有功、为官品格高尚、善于出谋划策。

李光地一生为官清廉,即便官至宰辅,也没有为自己大兴土木。“现在大家看到的旧衙和新衙故居,都不是李光地修建的。”李清黎解释说,旧衙大厝位于湖头镇湖三村,是拉哈达将军营造的。康熙十七年(1678年),郑经派兵围困泉州,李光地献计帮助拉哈达解围。为了报答李光地,拉哈达想给他建一座大宅,但他知道李光地不会接受,于是谎称是给自己建的,等建好后回到北方,就硬是送给了李光地。新衙大厝位于湖头镇湖二村,是李光地夫人偷偷兴建的。有一次,李光地告假回乡才得知此事,责骂了妻子一番,最后在母亲的干涉下作罢。可是,李光地终其一生都没入住过新衙。

在做人、做事、做官上,李光地都严格要求自己,对家人、族人和乡人也同样如此。通过《家训·喻儿》,李光地劝诫后辈在治学过程中,不能只停留在阅览和诵读上,要多动手抄写,同时要注重总结要领,究出文章的核心思想,这样才能学得深、记得牢。在《诫家后文》中,李光地告诫子孙:家族和个人的兴衰存亡都取决于自己,做人要学会收敛约束,和顺谦卑,才能从根本上得以保全。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只要犯法就会受到惩治,连祖宗神灵都解救不了。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75岁高龄的李光地回到家乡,发现本族子弟中有人不安分守己,甚至染上赌博、偷盗、械斗等不良习气。为了消除陋习、管束族人,李光地亲自订立族规《本族公约》,并严厉申明:一旦族人子弟犯法,他决不徇私庇护,必定会联合其他族人按照规定惩处。除了家训族规之外,李光地还订立村规民约,包括《同里公约》《丁酉还朝临行公约》等,明确指出盗窃、奸淫、赌博、盗耕牛私宰和放火焚山,都是严重影响生产和生活安定的大事,告诫乡人不能触犯,违者将被送官府按律查办。李光地以身作则,凭借家训族规、村规民约,不仅约束了族人,改善了乡里的社会习气,还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影响。根据李光地的建议,泉州知府刘侃知、安溪知县曾之传设立府学,建造朱子祠,教化民众,提高文化素质,革新了当地民俗。

标签: 清朝名臣李光地

更多文章

  • 齐家治国一代名相李光地:清朝史上平定三藩能臣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光地,清朝,能臣

    《礼记》有云:“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意思是说,治理国家之所以要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是因为自家都管不好而能管教好别人的人,是没有的。因此,有修养的人在家里就接受到治理国家方面的教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思想赋予中国人的最高价值境界。

  • 唐代军队制式大刀之迷:精良武器为何从此消失?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军队,陌刀

    长刀大量装备军队并成建制的成为制式武器,也许只有在唐代. 当时的刀叫做陌刀. 。《中国古代兵器论丛》解释说:“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唐以后又不再出现记载. 作为武功鼎盛的大唐帝国的一种常见武器, 而现在有存有不少疑点, 是讨论的意义。陌刀究竟始自何人, 今不可考。陌刀见于《唐六典》之中: “武库

  • 聪明的妥协:武则天失去皇帝宝座为何还受尊祟?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武则天

    隋炀帝是亡国之君,隋炀帝有统一中国的功劳,但死后只落得半亩地下葬,这是很悲惨的。但武则天不一样,武周王朝灭亡后,李唐王朝的新任皇帝唐中宗李显称武“则天大圣皇帝”,给她一个充分的历史认可,唐中宗还下令今后每十天要率领所有的文武大臣去看武则天一次。唐朝太上皇都没有得到过这样的待遇,唐朝太上皇比较多,因为

  • 谁是唐朝史上能与太宗玄宗并驾齐驱的中兴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皇帝

    唐宪宗李纯,原名李淳,被立为皇太子以后改名。他是顺宗长子,大历十三年(778)二月十四日出生在长安宫中。宪宗即位以后,经宪宗像常阅读历朝实录,每读到贞观、开元故事,他就仰慕不已。宪宗以祖上圣明之君为榜样,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比较注重发挥群臣的作用,敢于任用和倚重宰相,他在延英殿与宰相议事,都是很晚才退

  • 高澄之死是否是高洋的一场阴谋?高洋为何杀高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高澄,高洋,北齐,南北朝

    谋杀高澄的幕后主使人究竟是谁,目前也没有定论。如果兰京的确有人指使的话,我经过多方面分析,认为只有高洋的嫌疑最大。以前我总愿意把他们兄弟的关系往温情一点的地方想,不过站在高洋的角度来分析,他很有理由杀掉高澄,也很有把握杀掉高澄。既然动机和条件都有了,作为高洋这个既忍且狠,从小就知道“乱者当斩”的人,

  • 汉宣帝刘询为何坐过牢?汉宣帝刘询坐牢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朝,皇帝,刘询

    刘询(前91—前49),汉武帝刘彻的曾孙,戾太子刘据的孙子,史皇孙刘进的儿子。刘询出生后不久,就赶上了征和二年(前91)七月的那场有名的“巫蛊之祸”。由于汉武帝疑神疑鬼,江充苦苦相逼,苏文颠倒是非,刘据兵败自杀,刘据的生母卫皇后被逼自缢,刘据的爱妾、儿子、儿媳等人全部遇害,只有嗷嗷待哺的刘询保住了一

  • 西汉末代皇帝和篡位者:刘婴与王莽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朝,皇帝,刘婴,王莽

    汉成帝是个荒淫的皇帝,即位以后,朝廷的大权逐渐落在外戚(太后或者皇后的亲属叫外戚)手里。成帝的母亲、皇太后王政君有八个兄弟,除了一个早死去外,其他七个都被封为侯。其中最大的王凤还被封为大司马、大将军。王凤掌了大权后,他的几个兄弟、侄儿都十分骄横奢侈。只有一个侄儿王莽,因为他父亲死得早,没有那种骄奢的

  • 三国曹魏大将于禁:因为被俘被魏文帝曹丕羞辱致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于禁,魏国,关羽,

    自古以来,将军战死沙场都是一件成全名节之事,“马革裹尸还”更是一种英勇和壮烈。当然,能够建功立业,受赏封侯从而终生得享尊荣也是一名战士所愿。然而,有的人立有赫赫战功,也被拜将封侯,却由于“一失足成千古恨”而没有了这番荣耀。三国时曹魏的大将于禁就很好地诠释了这种事例,因为他虽然拜将封侯,却没有战死在战

  • 北齐荒淫皇帝高洋:结婚当晚跑去逼奸守寡的嫂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齐,高洋,暴君,

    本来男女之事容易引起人的关注,现在高湛把逼奸李祖娥,让人扒光她的衣衫,用鞭子抽打她的裸体等事做得天下人皆知,胡氏为他感到羞耻,同时也对他彻底失望了。人的变化无外乎有两种,其一为自个儿独自变,像是接受了一个无形的命令似的,自己折腾自己,变得与原来的自己判若两人。这样的时候,若变好了,便像诗人曼德尔斯塔

  • 晚清最漂亮的美女格格们:清朝皇室美女样貌曝光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清朝格格,清朝

    最美的满清皇室格格盘点:众所周知,“格格”是历史上满族和清朝对女性的一种称谓。作为正式称号使用时是在后金时期,国君和贝勒的女儿称为格格。据《清史稿》记载:太祖初起,诸女但号“格格”。例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女称“东果格格”,次女称“嫩哲格格”。清太宗起,逐步按照汉人习惯,重新规定了封号。作为非正式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