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建立之后的第一功臣赵普为何没有拜相?

北宋建立之后的第一功臣赵普为何没有拜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477 更新时间:2023/12/24 4:02:30

大家都知道,在赵匡胤称帝前后,最受重新的大臣是赵普。为什么赵普受到皇帝如此的厚赏?其中,有公有私。赵普很早就追随赵匡胤。早在赵匡胤从军之前,其母杜夫人就请来赵普为赵匡胤讲习学业,两人一见如故,无话不谈。在周世宗攻打清流关之时,作为门门客兼老友的赵普前来投奔赵匡胤,并献策奔袭至后唐皇甫晖军后,先夺取凃州,断绝后唐军后路,再和周军前后夹击。这一个计策非常大胆,也极为冒险。赵匡胤却毅然选择了相信赵普,并在清流关一战中确立了自己在周军中三巨头的地位,执掌后周最为精锐的禁军。

而在四年之后,赵普一手策划了“陈桥兵变”,是拥戴赵匡胤称帝的第一功臣。在历史上,整个陈桥兵变中,赵匡胤仿佛是在众人的一片吵嚷中,被逼披上黄袍,显得很无奈的。其实不然,从前文我们分析赵匡胤兵变的“三步走”的情况看,早有预谋,是精心策划的一场政变。而在整个兵变过程中,冲在前台的是所谓“十大元帅”,但他们不过是冲锋陷阵的武将,讲到运筹帷幄,只有靠赵普。而在《宋史》中,是把这份首功,算在宋太宗的名下,其实当时赵光义仅仅21岁,从军不久,官职卑微,在军队中谈不上什么威信,更不是什么独当一面的大将,这样写不过是为宋太宗夺位做好铺垫而已。真正的功臣,是赵普。

可是,在宋太祖取得帝位之后,大家都封官加爵,而赵普却只担任了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的普通官职。为什么?

赵匡胤夺位之初,朝中尚有大量后周官员在徘徊观望,淮南的李重进、潞州的李筠都是后周的死党,而宰相王溥范质高望重,不能轻易拿下。赵普则长年在幕后,实际官职不高,资历尚欠。于是赵匡胤让王、范二人继续为相,赵普参与军政,在五年年之后,根基渐渐稳固,就明升暗降,陆续罢免王溥、范质,而赵普也在从征二李之后,被封为兵部侍郎、枢密副使之职,逐渐成为朝中大权实际的掌控者。在964年,赵匡胤即位的第五年,赵普拜相。

标签: 宋朝功臣赵普

更多文章

  • 清朝名臣李光地:生前报效国家身后家训传世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名臣,李光地

    李光地在朝为官近50年,几经沉浮,在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宝岛台湾、治理河患等方面卓有贡献,康熙皇帝称赞说:“大臣中每事为我家计万世者,独此一老臣耳!”三藩之乱期间,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州举兵反清,控制了福建地区。此时,李光地恰好请假在家,他巧妙摆脱了耿精忠的招揽,并与叔父合谋对策,将《密陈机宜疏》做成蜡丸

  • 齐家治国一代名相李光地:清朝史上平定三藩能臣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光地,清朝,能臣

    《礼记》有云:“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意思是说,治理国家之所以要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是因为自家都管不好而能管教好别人的人,是没有的。因此,有修养的人在家里就接受到治理国家方面的教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思想赋予中国人的最高价值境界。

  • 唐代军队制式大刀之迷:精良武器为何从此消失?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军队,陌刀

    长刀大量装备军队并成建制的成为制式武器,也许只有在唐代. 当时的刀叫做陌刀. 。《中国古代兵器论丛》解释说:“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唐以后又不再出现记载. 作为武功鼎盛的大唐帝国的一种常见武器, 而现在有存有不少疑点, 是讨论的意义。陌刀究竟始自何人, 今不可考。陌刀见于《唐六典》之中: “武库

  • 聪明的妥协:武则天失去皇帝宝座为何还受尊祟?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武则天

    隋炀帝是亡国之君,隋炀帝有统一中国的功劳,但死后只落得半亩地下葬,这是很悲惨的。但武则天不一样,武周王朝灭亡后,李唐王朝的新任皇帝唐中宗李显称武“则天大圣皇帝”,给她一个充分的历史认可,唐中宗还下令今后每十天要率领所有的文武大臣去看武则天一次。唐朝太上皇都没有得到过这样的待遇,唐朝太上皇比较多,因为

  • 谁是唐朝史上能与太宗玄宗并驾齐驱的中兴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皇帝

    唐宪宗李纯,原名李淳,被立为皇太子以后改名。他是顺宗长子,大历十三年(778)二月十四日出生在长安宫中。宪宗即位以后,经宪宗像常阅读历朝实录,每读到贞观、开元故事,他就仰慕不已。宪宗以祖上圣明之君为榜样,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比较注重发挥群臣的作用,敢于任用和倚重宰相,他在延英殿与宰相议事,都是很晚才退

  • 高澄之死是否是高洋的一场阴谋?高洋为何杀高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高澄,高洋,北齐,南北朝

    谋杀高澄的幕后主使人究竟是谁,目前也没有定论。如果兰京的确有人指使的话,我经过多方面分析,认为只有高洋的嫌疑最大。以前我总愿意把他们兄弟的关系往温情一点的地方想,不过站在高洋的角度来分析,他很有理由杀掉高澄,也很有把握杀掉高澄。既然动机和条件都有了,作为高洋这个既忍且狠,从小就知道“乱者当斩”的人,

  • 汉宣帝刘询为何坐过牢?汉宣帝刘询坐牢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朝,皇帝,刘询

    刘询(前91—前49),汉武帝刘彻的曾孙,戾太子刘据的孙子,史皇孙刘进的儿子。刘询出生后不久,就赶上了征和二年(前91)七月的那场有名的“巫蛊之祸”。由于汉武帝疑神疑鬼,江充苦苦相逼,苏文颠倒是非,刘据兵败自杀,刘据的生母卫皇后被逼自缢,刘据的爱妾、儿子、儿媳等人全部遇害,只有嗷嗷待哺的刘询保住了一

  • 西汉末代皇帝和篡位者:刘婴与王莽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朝,皇帝,刘婴,王莽

    汉成帝是个荒淫的皇帝,即位以后,朝廷的大权逐渐落在外戚(太后或者皇后的亲属叫外戚)手里。成帝的母亲、皇太后王政君有八个兄弟,除了一个早死去外,其他七个都被封为侯。其中最大的王凤还被封为大司马、大将军。王凤掌了大权后,他的几个兄弟、侄儿都十分骄横奢侈。只有一个侄儿王莽,因为他父亲死得早,没有那种骄奢的

  • 三国曹魏大将于禁:因为被俘被魏文帝曹丕羞辱致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于禁,魏国,关羽,

    自古以来,将军战死沙场都是一件成全名节之事,“马革裹尸还”更是一种英勇和壮烈。当然,能够建功立业,受赏封侯从而终生得享尊荣也是一名战士所愿。然而,有的人立有赫赫战功,也被拜将封侯,却由于“一失足成千古恨”而没有了这番荣耀。三国时曹魏的大将于禁就很好地诠释了这种事例,因为他虽然拜将封侯,却没有战死在战

  • 北齐荒淫皇帝高洋:结婚当晚跑去逼奸守寡的嫂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齐,高洋,暴君,

    本来男女之事容易引起人的关注,现在高湛把逼奸李祖娥,让人扒光她的衣衫,用鞭子抽打她的裸体等事做得天下人皆知,胡氏为他感到羞耻,同时也对他彻底失望了。人的变化无外乎有两种,其一为自个儿独自变,像是接受了一个无形的命令似的,自己折腾自己,变得与原来的自己判若两人。这样的时候,若变好了,便像诗人曼德尔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