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好色帝王齐宣王:家有丑妻但改掉了他好色的毛病

好色帝王齐宣王:家有丑妻但改掉了他好色的毛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759 更新时间:2024/4/15 7:36:17

钟无艳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丑女,但她却是齐宣的王后。齐宣王算是比较有政绩的君王,他虽然没有采纳孟子的仁政,但是一直将孟子留在身边,但是民间记住这位帝王应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夫人钟无艳。

钟无艳的长相是在是太丑了,《烈女传》中将她的形象描述的比较到位,这钟无艳额头向前突,双眼向下凹,鼻孔向上翻翘不说,脑袋还特大,头发也少,颈部喉结比男人的还要大,而且是个佝偻腰,胸部奇大,皮肤黑红,怎么样也不是一位美人的形象。

钟无艳看到齐宣王在发榜招贤,就接了榜想去碰碰运气,她告诉守卫,自己是齐国最优秀的女人,我可以为齐宣王管理后宫。

齐宣王求贤若渴,又是一位女子,能有这样的远大抱负必定来头不小,急忙召见,当钟无艳走进宫殿时,大家看到这般相貌的人,都笑钟无艳没有自知之明。

哪知钟无艳展示了隐身术的绝技,让在场的人大为惊叹。之后钟无艳展示了她对于齐国政治局势独特的见解,她指出齐王周围没有好的大臣,百姓也没有诚恳跟随的意思,年纪大了却没有立继承人,不注重对后代的培养,自己还成天和后宫一起玩,这样下去,齐国必亡。

齐王听了非常感慨,没想到如此丑陋的女人,心境竟然是如此的明白事理。齐宣王开始改变自己,他改变了自己的一些坏习惯,最令人吃惊的是他让钟无艳成为自己的王后。齐国在齐威王手中得到进一步加强,很大一部分原因和钟无艳有关。

钟无艳已经不再是一个历史形象,她身上的丑陋也不再是长相上的缺陷,而是成了一种文学的符号。

齐宣王纳谏

齐宣王算不上一位明君,但是在他执政时期,齐国得到快速发展,这和他善于承认错误,知错能改,虚心纳谏的表现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对后世百家争鸣的文化大盛世局面奠定基础的稷下学宫的建立,让思想家纷纷传播自己的学说,对社会发展也起到进步作用。

齐宣王率先到秦国招募贤士,得到了有贤德的人后,齐宣王逐渐开始发展国内的一些文化事业,齐宣王喜欢到处游说的士人,他认为这是君王统治时不可或缺的力量,这位重视文化,虚心纳谏的帝王,不惜耗费巨额资金召集天下的文人。

齐宣王欢迎文人墨客到自己开办的稷下学宫来,其中儒学大师孟轲的到来对齐宣王文化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稷下学宫中百家争鸣,各派学说的代表纷纷著书立说,开战学术研究,创造了中国史上灿烂的“先秦文化”。

前面提到齐宣王治国的时候常常犯错误,但是他虚心认错,再加上手下还是有善于纳谏的臣子,孟子曾经借生活中的小故事,提醒齐宣王要好好管管自己的君王作风,说是大王身边的臣子让自己的朋友帮忙照看妻儿,自己出远门回来后发现朋友没有做到,让齐宣王判断,再上升到中级干部,最后到君王。齐宣王嘴上不说,心里接受孟子的纳谏。

齐宣王想要知道为什么自己的狩猎场不比周王的大,但是百姓却不满意,孟子告诉他要与民同乐,和民分享,这样才是造福百姓的表现。

在齐宣王到社山打猎的时候闾丘想齐宣王建议招纳贤士,完善法律;打开国库,救济百姓;颁布法令,尊老爱幼。齐宣王听了很是感慨还想要让闾丘作自己的宰相。

齐宣王好谀

齐宣王好谀,说的并不是齐宣王射箭的技术如何百步穿杨,而是说齐宣王喜欢别人夸他在射箭上做的好。这位反应有些迟钝的帝王到最后也没发现,臣子不谏言的危害有多大。

齐宣王喜欢射箭,特别喜欢人家夸他能用强弓,每次齐宣王张弓拉弦的时候,总是能得到臣子的一片赞美声,大家对齐宣王这样的脾气都摸得比较透彻,齐宣王一打猎,就给他上弓。

大家都赞美齐宣王,拉开这样的弓至少要一千多斤的力气,不愧是大王,除了您当今世上还有谁能有这样的力气。齐宣王听着乐得合不拢嘴,他还感叹自己手下有一帮为自己说话的得力助手呢。

其实齐宣王用得弓和平常人有的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是强度很一般的弓,齐宣王还让大臣们一一实验,亲自来拉弓,大家都心知肚明,齐宣王又想强调他的力量强大了,每个人都只拉倒一半就纷纷表示无能为力。

然而因为没有人告诉他,齐宣王一辈子都以为自己能拉开强度有一千多公斤的弓,齐宣王就算拿着这虚假的荣耀,也不愿意相信真实的自己,不面对自己本来的面貌是他最大的弊病。

而且我们说,古往今来君与臣的关系就像水和船,君王的错误决断,要靠敢于进谏的大臣,君臣一起才能完成国家的建设,才能使人民生活安康。如今的齐宣王急需一位敢于进谏的大臣来点醒他。除了孟子应该要有更多的人关心国家,关心君王。

标签: 好色帝王齐宣王

更多文章

  • 揭秘爱好音乐的齐宣王最爱听多少人吹竽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齐宣王

    古时候,齐国的君主齐宣王喜欢音乐,特别喜欢听吹竽,他手下有三百多个吹竽特别厉害的人,齐宣王对他们评价很高。齐宣王喜欢热热闹闹的,很讲究排场,属于特别爱慕虚荣,特别爱显摆的人,他总想着法子要在人前展示自己作为国君的威风,正好这几百号人的乐队再适合不过了,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齐宣公总会叫上这三百人一起

  • 揭秘好色的齐宣王为什么要娶丑女钟无艳?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齐宣王

    自古以来人们都追求美好的事物,因为美的事物带给人美感,给人愉悦,而天下阅尽美色、美景之人,自然是一国之君了。史书上有记载的后妃们,大多都是名门出身,而且都是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就算没有厚实的家底作支撑,至少也要有倾人城的姿色。偏偏历史上就有一个例外,战国时期齐宣王的王后钟离春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网

  • 齐宣王是怎么引来亡国之患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齐宣王,战国

    很多人都不了解齐宣王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齐威王一鸣惊人,使齐国成为东方霸主。齐威王去世后,儿子田辟疆继位,史称齐宣王。就是那个让人“滥竽充数”的齐宣王,就是那个“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的齐宣王,就是那个“独少一爱”“顾左右而言其他”的齐宣王。八卦还真不少,而且没留下什么好

  • 钟离春是怎么成为王后的,是齐宣王的审美出现问题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钟离春,齐宣王

    钟离春是怎么成为王后的,是齐宣王的审美出现问题了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位列四大丑女之一的钟离春是怎么当上王后的,齐宣王的审美到底有没有出现问题?钟离春,又名钟无艳,据史书记载,她复姓钟离名春,也有说名无盐。她与武则天的母亲一样到四十岁才把自己嫁出去,但不同的是钟离春却立志要嫁给王侯。我们现在听到的

  • 韩非子为何不受秦始皇重用 一生的结局太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韩非子

    李斯有多牛,这里还是要说说的,他协助秦始皇一统天下,当上了帝国的一任丞相,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后与赵高合谋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可以说李斯在秦朝有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可是原本还有另一个比李斯更厉害的人物却在秦国未能受到重用,他就是韩非子。网络配图说来也奇怪,秦

  • 千古悬案韩非之死:秦始皇为何要处死韩非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韩非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后期重要的思想家,韩国的贵族,"喜刑名法术之学",后世称他为韩非子。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当时韩国很弱,常受邻国的欺凌,他多次向韩王提出富强的计策,但未被韩王采纳。韩非写了《孤愤》《五蠹》等一系列文章,这些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极为赞赏

  • 揭秘秦始皇最后悔杀的人 天妒英才韩非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韩非子

    众所周知,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以法势术为核心,总结了商鞅,慎到,申不害等前人的智慧,补充和完善了法家思想。但其被同门师兄李斯残害,李斯之所以要杀韩非子,其主要原因在于韩非子自身。原因有三:一、虽然通达人性,但却不通人心,韩非子继承了其师荀子的性本恶的哲学命题,但其却不能明白人性虽然是恶,但人心却

  • 《韩非子》中的五蠹是什么?主要是指哪五种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韩非子》,五蠹

    韩非子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集于一身,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将老子的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韩非是韩王之子,荀子的学生,李斯的同学。著有《韩非子》一书,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

  • 韩非子的生平都有那些经历呢?出身儒家的法家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国,韩非子

    韩非(?-前233年),生活于战国末期时期的韩国(今属河南省新郑市)的思想家,为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认为应该要“法”、“术”、“势”三者并重,是法家理论集大成的思想家。关于韩非的著作,请见《韩非子》。生平有关韩非生平的史料很少。韩非的出生时期尚存争议。钱穆的《先秦诸子系年》认为韩非和李斯

  • 被称为千古第一代帝王之师的韩非子,为什么会被逼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韩非子,战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韩非子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还记得最近在研读中国古代史的时候,在史料里面曾经提到过一个概念,那就是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两代圣人,一个是显现的圣人,一个是隐性的圣人,那个明确性的圣人自然就是我们的孔老夫子代表着千古文化的至高地位,而另一位则是隐藏在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