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非子为何不受秦始皇重用 一生的结局太凄惨

韩非子为何不受秦始皇重用 一生的结局太凄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018 更新时间:2024/4/15 7:36:24

李斯有多牛,这里还是要说说的,他协助秦始皇一统天下,当上了帝国的一任丞相,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后与赵高合谋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可以说李斯在秦朝有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

可是原本还有另一个比李斯更厉害的人物却在秦国未能受到重用,他就是韩非子

网络配图

说来也奇怪,秦朝自商鞅变法后已经确立了独尊法术,秦国尚刑法是世人皆知的,可是作为当时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虽然被始皇帝赏识,可是没有任用。

韩非本是韩国人,韩国在战国七雄中是最弱小的国家,韩非身为韩国贵族公子,多次向当时的韩国君主请求变法图强,可是韩国的国君并不理会他,韩王对韩非的政策法令建议置若罔闻,韩非因此郁郁不愤。

在悲愤中韩非潜心著书,写下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十余万言的著作,通过著作全面的阐述了他的法家思想。

后来他的这些著作流传到了秦国,嬴政看了之后非常喜欢他,决心聘请她来秦国,为秦国统一六国献计献策。起初嬴政看了这些著作并不知道是谁写的,便问李斯,李斯说是韩非。嬴政便马上派兵攻打韩国,吓得韩王立刻派使者前来求情,由于韩非在国内不被韩王喜欢,出使凶猛的秦国便派他来了。

嬴政见到作为使臣的韩非后高兴的不得了,便邀请韩非前来向他询问天下大事,一问才知道原来韩非有点口吃,说话为难,这让嬴政很扫兴,但是还是很欣赏他的才华,准备好好的任用韩非。

网络配图

韩非和李斯曾经一起跟荀子学习,韩非继承了荀子关于“人性恶”的说法,主张治国以刑罚、奖赏为基本手段。李斯自知才华不如韩非,面对即将受到重用的韩非李斯有些担心,如果韩非受到重用自己的地位岂不难保,于是他便动了陷害韩非的念头。

孙膑庞涓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他们是师兄弟,最后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互相残杀。而韩非最后也是被自己的师兄弟李斯害死。李斯为什么要陷害自己的师兄弟呢?

早在韩国的时候,韩非就时常感叹,那些儒生们一个个只会舞文弄墨,挑拨是非,专门破坏国家的法制,而那些所谓的‘侠客’们也都凭借自己有些武功,违抗政府的禁令,这些人都应该得到应有的惩治。

君王在天下太平时宠信那些徒有虚名的人,一遇到困难才想起平时备受冷落的将士,这只能白白养活没有用的人,让有功之臣伤心。韩非对韩国的现状失望透顶。

起初韩非到秦国李斯并没有觉得怎么样,直到他觉得嬴政要重用尚法的韩非后便开始了陷害韩非。

韩非在给嬴政统一天下中献的计策是先攻赵国,之后再攻韩国,战争决策问题,似乎没有什么对错。可是李斯在嬴政面前添油加醋的说,韩非是韩国人,所以要您先攻打赵国,韩非并不是真相想要帮秦国,韩非自然要先替他们韩国考虑,为他们国家献计策。您把他留在咱们国家,以后他回到韩国肯定会对咱们不利。您不如找个借口把他抓起来杀了,免得留下祸患。

网络配图

嬴政乍一听觉得李斯说的有道理,便将韩非抓了起来,又不想让韩非会韩国,便决定赐毒药将他杀死,李斯连忙照办,送去毒药,逼迫韩非在监狱中饮毒自杀,结束了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韩非死后,嬴政统一了六国,韩非的许多主张在嬴政统一天下后得到了实施,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的许多政治措施,就是对韩非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标签: 韩非子

更多文章

  • 千古悬案韩非之死:秦始皇为何要处死韩非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韩非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后期重要的思想家,韩国的贵族,"喜刑名法术之学",后世称他为韩非子。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当时韩国很弱,常受邻国的欺凌,他多次向韩王提出富强的计策,但未被韩王采纳。韩非写了《孤愤》《五蠹》等一系列文章,这些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极为赞赏

  • 揭秘秦始皇最后悔杀的人 天妒英才韩非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韩非子

    众所周知,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以法势术为核心,总结了商鞅,慎到,申不害等前人的智慧,补充和完善了法家思想。但其被同门师兄李斯残害,李斯之所以要杀韩非子,其主要原因在于韩非子自身。原因有三:一、虽然通达人性,但却不通人心,韩非子继承了其师荀子的性本恶的哲学命题,但其却不能明白人性虽然是恶,但人心却

  • 《韩非子》中的五蠹是什么?主要是指哪五种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韩非子》,五蠹

    韩非子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集于一身,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将老子的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韩非是韩王之子,荀子的学生,李斯的同学。著有《韩非子》一书,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

  • 韩非子的生平都有那些经历呢?出身儒家的法家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国,韩非子

    韩非(?-前233年),生活于战国末期时期的韩国(今属河南省新郑市)的思想家,为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认为应该要“法”、“术”、“势”三者并重,是法家理论集大成的思想家。关于韩非的著作,请见《韩非子》。生平有关韩非生平的史料很少。韩非的出生时期尚存争议。钱穆的《先秦诸子系年》认为韩非和李斯

  • 被称为千古第一代帝王之师的韩非子,为什么会被逼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韩非子,战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韩非子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还记得最近在研读中国古代史的时候,在史料里面曾经提到过一个概念,那就是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两代圣人,一个是显现的圣人,一个是隐性的圣人,那个明确性的圣人自然就是我们的孔老夫子代表着千古文化的至高地位,而另一位则是隐藏在幕后

  • 行走在大雾中的荀子:在悲愤中离开了尘世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荀子

    一个雨后初晴的早晨,荀子信步走至淄水河边,面对汤汤流水,浩然长叹。他头颅硕大,目光如炬,布衣草屦,步态稳健。顺着河畔那条幽僻的小径,他静静地走着,苦苦思索着人生的意义。他遍观宇内,搜罗群象,脑海里渐渐形成“人性本恶”的想法,于是声声叹惋回荡在淄川长空阔天。荀子内心深处波涛阵阵,一种神圣不可遏抑的责任

  • 荀子早就预测弟子李斯会位极人臣却不得善终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荀子

    秦朝宰相李斯是一代权术大师,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提供了极大的智慧支持。尽管李斯陷害韩非死在监狱,但是他后来被赵高陷害而死的狱中。而他一生位极人臣,而又不的善终,其实早被他的老师荀子所预测。李斯一开始是一名小吏。衣食温饱没有大问题,但是他感悟了仓鼠厕鼠的区别在于平台。一个人的成功也在于他的平台。所以断然辞

  • 申不害变法是怎么样的?申不害变法对韩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春秋战国,申不害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申不害变法是怎么样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喜欢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战国时期各国都进行过依靠变法由弱变强的的实践,其中最为成功也最为深彻的变法当属秦国的商鞅变法;之前我们说过西河学派与魏国的兴衰一文中讲述了魏国为其他各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结果这些人才的一部分反过来,又

  • 战国变法不止商鞅,同样是法家申不害变法和商鞅有何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战国,商鞅,申不害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同样是法家申不害变法和商鞅有何不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战国初期,各诸侯国为了应对日渐严峻的竞争局面,纷纷以改革来寻求富国强兵之道。务实、见效快的法家,成为了各国君主的首选。首先吃螃蟹的李悝、吴起,曾让魏、楚强盛一时;而公孙鞅踩在李、吴二人的肩膀上更进一步,他于公

  • 韩国推行的 “申不害变法”,到底是什么政策?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韩国,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韩国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之后的时期。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也即大部分弱小的诸侯国,基本上都被周边的大国兼并了。到了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