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千古悬案韩非之死:秦始皇为何要处死韩非子

千古悬案韩非之死:秦始皇为何要处死韩非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018 更新时间:2024/4/15 7:36:21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后期重要的思想家,韩国的贵族,"喜刑名法术之学",后世称他为韩非子。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当时韩国很弱,常受邻国的欺凌,他多次向韩王提出富强的计策,但未被韩王采纳。韩非写了《孤愤》《五蠹》等一系列文章,这些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极为赞赏。他对左右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但是韩非到秦国之后,并没有如秦王所言那样,反而被投进牢狱,不久就被处死。有关他的死因,从西汉起就有不同的说法,至今学术界仍无定论。

网络配图

一种意见认为,韩非死于李斯的嫉贤妒能。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韩非出身于韩国贵族世家,曾与后来在秦国飞黄腾达的李斯同为荀况的学生。他不善言谈,但很会写文章,连李斯也自认不如他。韩非曾上书韩王实行变法。但他的建议未被采纳,只得退而著书立说,以阐明其思想。他的著作传到秦国,秦王读后大为钦佩,于是秦王下令攻韩国,韩王派韩非出使秦国。秦王得到韩非后很高兴,这使李斯非常嫉妒,害怕自己的地位被韩非所取代,于是伙同大臣姚贾,在秦王面前说韩非坏话,伺机将他置于死地。韩非因而被关进监狱,不久在狱中服毒自杀,而送给他毒药的就是李斯。《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对此也有记载:"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此外《史记·秦始皇本纪》也记载"韩非使秦,秦用李斯谋,留非,非死云阳"。根据司马迁的意思,韩非是死于李斯的嫉妒陷害。

有的学者认为上述意见不能成立,《史记》中的记载,不仅歪曲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也使李斯等人蒙上了不白之冤。他们的理由是,当秦王读到韩非的文章后,认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时,向他推荐韩非的正是他的同门李斯,如果李斯有妒贤嫉能之心,又何必多此一举?另外,韩信被囚禁进而被杀,不是在秦王重用他时,而是在还未信用的情况下发生的,根据当时的情形,韩非并未对李斯构成任何威胁,根本谈不上什么嫉妒的。李斯在秦二世继位之后,甚至被投放监狱的时候,还多次引用"韩信子言",劝二世实行韩信之术,这足以证明李斯对韩信是一支敬重的,故暗害之说无从谈起。

网络配图

还一种意见认为:韩非之死固然与李斯、姚贾有关,但关键因素在于秦王的多疑。秦王为人"少思而虎狼心,"他对韩非学说的倾倒,并不能消除他对韩非的不信任。韩非使秦是韩国弱秦计划的一个重要步骤,他的到来是为存韩之目的,因而处处站在韩国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秦王对他的到来疑虑很多,于是下了毒手。如果秦王没有杀韩的打算,李斯是不敢轻举妄动的。首先,韩王曾找韩非详细商量过去对付并削弱秦国的问题,正当秦国派兵攻打韩国的时候,韩王把韩非派来秦国,难免不引起秦王的怀疑。其次,《史记》虽然记载了韩非死后秦王很后悔,但是他既没有为韩非平反,也没有追究李斯、姚贾二人的诬陷罪,可以推测出当初杀韩非是出于秦王的本意。

也有人不同意这一观点,他们认为秦王政对韩非的著作一直赏识之至。为了得到韩非其人,可谓绞尽脑汁,甚至不惜调动千军万马发动战争,这才使韩国被迫交出韩非,秦王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人才,他还不至于"叶公好龙",当韩非真的来到他的身边时候,忽然心生猜忌,不仅不重用他,还将他置于死地。第三种意见认为,韩非的死因与当时秦韩两国政治斗争有关,并非李斯的嫉妒陷害。韩非咎由自取,他秦王百计阻碍秦国的统一大业,具体表现为:第一,游说秦王进攻赵国。战国后期,秦国势力强盛,扩张势头很猛,韩国首当其冲,对此"韩王患之,与韩非谋弱秦。"韩国的"弱秦"计划,开始是派水工郑国到秦游说。

网络配图

抓住秦王好大喜功这一点,用兴修水利的计策来消耗秦之国力,但此事不久即败露,并且修建的"郑国渠"不仅没有"弱秦",反而使秦更趋富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韩非亲自出使秦国。到达韩国后,立即抛出上秦王书,旨在破坏李斯的计划,企图把秦军引向赵国,从而达到"存韩"的目的。第二,破坏秦之君臣关系。这一点西汉刘向在《战国策·秦策》中有所提及:楚、燕、赵等国想联合起来对付秦国,秦王招大臣商议,姚贾自愿出使四国,姚贾的出使制止了四国的联合行动,回秦后得到重赏。然而韩非对此颇为不满,就到秦王面前说姚贾的坏话。开始时候攻击姚贾用秦国财宝贿赂四国君王,"以王之权,国之宜,外自交于诸侯";接着对姚贾进行人身攻击,说他是"梁之大盗,赵之逐臣",认为重赏这种人是不利于"厉群臣"的。秦王召姚贾质问,姚贾对答如流。坚持以财宝贿赂四君是为秦国利益考虑,如果是"自交",又何必回秦国;对自己的出身他也毫不隐讳,并列举姜太公、管仲百里奚等人为例,说明一个人的出身低贱和名声不好并不碍于效忠"明主"。他劝秦王不要听信谗言,于是秦王信任姚贾而杀了韩非,从这里看,韩非似乎咎由自取,妒忌别人而终害自己。

标签: 韩非

更多文章

  • 揭秘秦始皇最后悔杀的人 天妒英才韩非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韩非子

    众所周知,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以法势术为核心,总结了商鞅,慎到,申不害等前人的智慧,补充和完善了法家思想。但其被同门师兄李斯残害,李斯之所以要杀韩非子,其主要原因在于韩非子自身。原因有三:一、虽然通达人性,但却不通人心,韩非子继承了其师荀子的性本恶的哲学命题,但其却不能明白人性虽然是恶,但人心却

  • 《韩非子》中的五蠹是什么?主要是指哪五种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韩非子》,五蠹

    韩非子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集于一身,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将老子的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韩非是韩王之子,荀子的学生,李斯的同学。著有《韩非子》一书,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

  • 韩非子的生平都有那些经历呢?出身儒家的法家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国,韩非子

    韩非(?-前233年),生活于战国末期时期的韩国(今属河南省新郑市)的思想家,为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认为应该要“法”、“术”、“势”三者并重,是法家理论集大成的思想家。关于韩非的著作,请见《韩非子》。生平有关韩非生平的史料很少。韩非的出生时期尚存争议。钱穆的《先秦诸子系年》认为韩非和李斯

  • 被称为千古第一代帝王之师的韩非子,为什么会被逼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韩非子,战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韩非子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还记得最近在研读中国古代史的时候,在史料里面曾经提到过一个概念,那就是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两代圣人,一个是显现的圣人,一个是隐性的圣人,那个明确性的圣人自然就是我们的孔老夫子代表着千古文化的至高地位,而另一位则是隐藏在幕后

  • 行走在大雾中的荀子:在悲愤中离开了尘世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荀子

    一个雨后初晴的早晨,荀子信步走至淄水河边,面对汤汤流水,浩然长叹。他头颅硕大,目光如炬,布衣草屦,步态稳健。顺着河畔那条幽僻的小径,他静静地走着,苦苦思索着人生的意义。他遍观宇内,搜罗群象,脑海里渐渐形成“人性本恶”的想法,于是声声叹惋回荡在淄川长空阔天。荀子内心深处波涛阵阵,一种神圣不可遏抑的责任

  • 荀子早就预测弟子李斯会位极人臣却不得善终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荀子

    秦朝宰相李斯是一代权术大师,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提供了极大的智慧支持。尽管李斯陷害韩非死在监狱,但是他后来被赵高陷害而死的狱中。而他一生位极人臣,而又不的善终,其实早被他的老师荀子所预测。李斯一开始是一名小吏。衣食温饱没有大问题,但是他感悟了仓鼠厕鼠的区别在于平台。一个人的成功也在于他的平台。所以断然辞

  • 申不害变法是怎么样的?申不害变法对韩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春秋战国,申不害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申不害变法是怎么样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喜欢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战国时期各国都进行过依靠变法由弱变强的的实践,其中最为成功也最为深彻的变法当属秦国的商鞅变法;之前我们说过西河学派与魏国的兴衰一文中讲述了魏国为其他各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结果这些人才的一部分反过来,又

  • 战国变法不止商鞅,同样是法家申不害变法和商鞅有何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战国,商鞅,申不害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同样是法家申不害变法和商鞅有何不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战国初期,各诸侯国为了应对日渐严峻的竞争局面,纷纷以改革来寻求富国强兵之道。务实、见效快的法家,成为了各国君主的首选。首先吃螃蟹的李悝、吴起,曾让魏、楚强盛一时;而公孙鞅踩在李、吴二人的肩膀上更进一步,他于公

  • 韩国推行的 “申不害变法”,到底是什么政策?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韩国,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韩国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之后的时期。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也即大部分弱小的诸侯国,基本上都被周边的大国兼并了。到了春

  • 仲由请百姓们喝粥,孔子听说后为何把粥倒掉?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仲由,春秋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仲由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众所周知,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开了私人讲学之风,因此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因为他在海内外强大的影响力,所以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一生共有3000多弟子,但成才的却只有7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