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孔鲤过庭典故的由来,孔鲤是怎么死的?

孔鲤过庭典故的由来,孔鲤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383 更新时间:2023/12/25 7:45:03

孔鲤过庭是一个典故,意思是晚辈接受长辈的教训。孔鲤是仲尼的独子,他有一个著名的父亲,也有一个著名的儿子。在他出生的时候,鲁国君给他的父亲送来了一条鱼以示祝贺,仲尼干脆就把自己的儿子取名为鲤。

孔圣人有很多学生,有一个叫陈亢。有一次,他看见老师和他的独子在讲话,因为离得太远,听不清讲什么,他的心理就很好奇。又有一次,他看见了老师在单独教训儿子,老师神情严肃。这回他脑洞大开,认为老师在给他的独子开小灶,对他们这群弟子留了一手。陈亢是一个憋不住的人,他直接了当地问了孔鲤。孔鲤说,他经过庭院的时候,看见父亲,父亲问他有没有读过诗经,知道儿子没读的时候,就说,读好诗经就能好好表达自己的想法。还有一次,他也是在庭院里遇到了父亲,父亲问他有没有读过礼记,知道他还是没读的时候也没有生气,学好了礼记,就能懂得做人的道理。陈亢一听,原来自己误解老师了,老师没有藏私。陈亢一扫阴霾,变得高兴起来。对孔鲤说通过与他的交流知道了三件事,一是要学好诗经,二是要学好礼记,三知道了老师是光明磊落之人,对自己的儿子与学生一视同仁。

在这个故事中,后人就总结出了孔鲤过庭这一典故,也把鲤庭看作教育的场所。我们读书的教室也可以说成是鲤庭。

孔鲤是孔圣人和亓官氏的独子。伯鱼不像他父亲的学生那么有才华。纵观整个论语,伯鱼出现的次数比较少。而在相关的文献中,也几乎没有孔子对他儿子学业上的夸赞。相反,却常常向国君推荐他的优秀弟子。

伯鱼是个胸襟豁达的人。作为孔丘的儿子,自己比不过他的师兄弟,从来就不会嫉妒他的师兄弟,也决不埋怨自己父亲的一视同仁。他对自己的父亲说,自己的儿子强过你的儿子,对他的儿子子思说,自己的父亲强过你的父亲。这也说明他是一个乐天派,看到了别人的短处以及自己的长处。他懂得用自己的优点跟别人的短处相比,说明他在思想上是一个懂得变通的人。

伯鱼也是孝顺的孩子。他非常爱他的母亲。尽管母亲去世很久,可他还是经常思念,经常流泪。他也同样敬重父亲,为了能够筹到父亲出国的费用,他经常忙到半夜,每天只能睡很少的觉。

孔鲤的心态也很好。自己在口才外貌上不如自己的父亲就算了,可是自己的儿子也强于自己,更得自己父亲重用。他从不仗着父亲的名分对儿子做过分的事,他还是他,无微不至地照顾他的家,用自己的方式守护自己的家人。

孔鲤思想上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的主见。身边的人都在暗自谈论自己,自己夹在著名儿子父亲中间,惹来了邻里的闲言碎语。但他从不在乎,坚定地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

孔鲤的母亲是仲尼的夫人宋国的亓官氏。宋国的婚姻习俗是内婚制,所谓内婚制,是指在一定社会关系范围内结婚。所以孔子与他妻子的婚姻是包办婚姻。孔子19岁的那年,找到了份工作,是管理仓库的一名小吏。

孔子的母亲认为他已经有了工作,事业已经有了开头,也是时候给自己找个儿媳妇。她就跟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期盼自己的儿子能够顺顺利利,和和美美地过日子。她叫大儿子伯尼拿着鸡鸭鱼肉送给她看中的姑娘家里,那个姑娘也就是亓官氏把一套绣有金凤凰的琴套托伯尼给仲尼。

在成亲一年后,亓官氏就给孔家生了个大胖小子,也就是孔鲤。

孔鲤的母亲,在历史上是非常神秘的,我们不知道她美丽有否,以及她的一些生活趣事。她没有像孟母一样在历史上留下这么多的痕迹。人们也对孔子的私生活诸多好奇,他是不是真的像个神仙一样。孔子的学生子路也有些好奇。一次,子路和老师从他国回来,这时的他们离家已经很久了。晚上,子路想上厕所,看见老师的房间还亮着,就轻脚来到墙角,把窗纸戳破,只见老师和他的妻子都躺在床上,女人依偎在男人的怀里。老师动情地搂着妻子,两人正在亲热。子路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心满意足地睡觉去了。

圣人孔子也像凡人一样也是有七情六欲地。亓官氏是一个好妻子,无论孔子做什么,都支持孔子。为了给孔子筹到财物,甚至变卖了自己的金镯子。

孔鲤是被人射死的,他死于50岁。孔圣人在他六十九岁的时候失去了自己的独子,悲痛可想而知。孔子遵循礼,他儿子死时有棺而无椁,这是他圣人的忘情之处。等到了第二年,颜回死的时候因为家里穷,安葬的时候只有棺,有人就劝孔圣人变卖车子给弟子买椁,孔丘就拿他儿子也是无椁的理由拒绝了他。

孔鲤不出色,这是一件遗憾的事,但他的儿子却是一个人才,有人说这是孔仲尼隔代教育的成功。孔子作为父亲,没有教好自己的儿子,但他作为爷爷,却教出了个好孙子。当然,这只是个笑话,听听就算了。

关于孔鲤,还有个笑话,流传得很广。孔鲤从不因自己无才而自卑,心生怨愤,相反,他每天过得很高兴。一天,祖孙三代人坐在一起,孔鲤对孔丘说:“你其实没比我强,毕竟你儿子比不上我儿子。”又对子思说:“你也没我强,你父亲没有我父亲厉害。”如今到曲阜旅游,也能听到导游讲这个故事。

孔鲤非常敬佩他的父亲。一天,有个客人到了,家里此时只有一个孔鲤在。客人说仲尼知道这么多的学问,想问他一年有几季。伯鱼一听,这么简单,自己也能回答,就跟客人说一年有四季,客人笑笑说错了。两人争论不休。客人问草和苍蝇,它们都说一年有三季,孔鲤想不到辩解的话了。正巧这时,孔子出现了。他观察了客人后,说一年有三季。客人最后狂笑着离开了。

孔鲤非常不解,他父亲就对他说,这个人活不到冬天,所以一年有三季。孔鲤终于明白了,从心底里佩服父亲。这个故事被人知道了,所有的人都佩服孔丘。

孔鲤的墓在孔子墓的五米远的地方,长18米,宽23米,高约3米。在孔鲤的墓前面立着两块碑,大一点的碑上写着泗水候墓,立于明代。这块碑后面跟着的小碑,写着二世祖墓,是元朝的孔家后代立的。孔家的后代把孔鲤称为二世祖,这不是贬义的意思,完全是依据家谱上的辈分称孔鲤是二世祖。

至于孔鲤的儿子则称为三世孙,以后的孔家嫡系子孙以此类推。

孔鲤出生的时候,孔子才只有20岁,刚刚结婚一年。那时他还不是名满天下的孔仲尼,只是个刚得到鲁国公赏识的管理仓库的委吏。鲁国公知道他们家麟儿初诞,特地送来了一条大鲤鱼,孔子很高兴,也觉得得到国君的礼物很荣幸,就把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而孔家后代们为了对这位二世祖表示敬重,把鲤鱼称为红鱼,祭祀用的鲤鱼也用其他的鱼替代。

孔鲤墓碑上的泗水候是宋徽宗封的,他得到这个爵位不是因为他自己对儒学或是社会作了什么贡献,纯粹因为他是孔子的儿子。他只活了50年,可以一生都没有大作为。但在那50年的岁月里,他陪伴在孔子的身边,尽儿子的本分。也从不仗着孔子儿子的身份欺负父亲的弟子。

孔子对自己儿子的品行应该是欣慰满意的。孔子的儿子比孔子先死,孔子的血缘亲人只有他的亲孙子。但是他的学生们对待他就像是对待自己的亲生父亲,自孔子死后,都为孔子守了三年孝,尤其是子贡,在孝期三年满了之后,又守了三年。后人为了纪念这件事,就建了三间屋,立了块碑,碑上刻着“子贡庐墓处”。

标签: 孔鲤春秋

更多文章

  • 孔子一共有几个儿子?孔鲤是孔子的第几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战国,孔鲤

    孔子一共有几个儿子?孔鲤是孔子的第几个儿子?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孔子的后代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没有断绝,可以说是为数不多的延续了数千年依旧存在的家族了,而且孔子在历史上的地位一直都很高,所以人们对于孔子后人也多了一些关注。而孔子的儿子一共有几个呢?很多人知道孔鲤是孔子的儿子,那出

  • "师旷劝学"的故事 师旷劝学原文即翻译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春秋战国,师旷劝学

    选自《说苑》。《说苑》收录了先秦至西汉的一些历史故事和传说,带有一定的哲理性。由于取材广泛,保存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所以给后人探讨历史提供了许多便利之处。《说苑》同时也是一部富有文学意味的重要文献,内容多哲理深刻的格言警句,故事性颇强,文字简洁生动,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欣赏,对魏晋乃至明清的笔记小说也有一

  • 师旷是谁?春秋时期晋国著名乐师师旷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春秋,师旷

    师旷,字子野,今河北省南和县迓祜村人(《庄子·骈拇》陆德明释文),春秋时著名乐师、道家。他生而无目,故自称盲臣、瞑臣。为晋大夫,亦称晋野,博学多才,尤精音乐,善弹琴,辨音力极强。以“师旷之聪”闻名于后世。《说苑·君道篇》载师旷言云:“人君之道,清净无为,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察万方,不固溺

  • 师旷竟然是就是民间传说顺风耳的原型?关于师旷的传说故事三则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春秋战国,师旷

    师旷(公元前572年—532年),字子野,又称晋野。冀州南和(今河北省南和县)人,封于晋国羊舌食邑(今山西省洪洞县曲亭镇师村),大约生活在春秋末年晋悼公、晋平公执政时期。由于师旷听觉极聪,辨音能力极强,加上他高超的琴技,便附会出许多师旷奏乐的神异故事。传说师旷鼓琴,通乎神明。“玉羊,白鹊翱翔,坠投。

  • 郤克在对齐作战中,受了箭伤所以告老退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郤克,春秋

    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历史故事!公元前587年,郤克在对齐作战中,所受的箭伤没有治好,所以只好告老退位!不长时间就去世了。晋景公任命栾书代中军元帅。第二年,楚国派熊婴齐率师伐郑,晋景公派栾书率师救郑。这时的晋景公,在心理状态上已有了较大变化,齐、郑降服之后,自以为霸业已成,对诸侯怀有轻

  • 郤克惨烈复仇之战,战后竟要齐国国母当人质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郤克,春秋

    公元前590年3月,因为鲁、齐关系进一步恶化,鲁国不得不“作丘甲”。《司马法》云:“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可见“丘”是当时社会基层组织的名字。“甲”,古时有两种含义:一是指铠甲,二是甲士。对于“作丘甲”,因此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解释:有人说“作丘甲”就是一丘之人作铠甲,也有人说是一

  • 晋国使者郤克被齐顷公母亲嘲笑,导致了两国一场大战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郤克,春秋

    公元前592年(晋景公八年),晋景公派大夫郤克出使齐国,以实现联齐抗楚之目标。结果却发生了一件怪事,使晋景公的联齐抗楚之策毁于一旦。郤克是个跛脚,到达齐国后,鲁国的季孙行父﹑卫国的孙良夫﹑曹国的公子也出使齐国。季孙行父是个秃头,孙良夫是个独眼龙,曹国公子是个驼背。齐顷公是个大孝子,其母萧同叔子整日住

  • 晋襄公表彰“战神”先轸的决定为什么间接导致晋国分裂?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春秋战国

    晋襄公表彰“战神”先轸的决定为什么间接导致晋国分裂?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春秋第一强国晋国没有亡于外敌入侵而是亡于内部解体,即“三家分晋”。导致“三家分晋”发生的原因很多,而晋襄公表彰“战神”先轸的决定却也是原因之一。这又是怎么回事呢?由于“曲沃代翼”和晋献公时的内乱,晋国

  • 瓦解“秦晋之好”后,晋襄公为何释放秦国的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晋襄公,春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晋襄公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有个成语叫做秦晋之好,用来形容双方感情融洽,不论是业务合作还是喜结良缘,都非常地和谐美满。这个成语的来源是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两个强国通过联姻的方式,以达到相互结盟,在势力上相互扶持,利益共享,称霸中原的目的。不过这个被人们一直看好

  • 晋襄公为什么要偷袭秦军?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晋襄公,战国

    晋襄公为什么要偷袭秦军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有个成语叫做秦晋之好,用来形容双方感情融洽,不论是业务合作还是喜结良缘,都非常地和谐美满。这个成语的来源是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两个强国通过联姻的方式,以达到相互结盟,在势力上相互扶持,利益共享,称霸中原的目的。不过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