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晋国使者郤克被齐顷公母亲嘲笑,导致了两国一场大战

晋国使者郤克被齐顷公母亲嘲笑,导致了两国一场大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975 更新时间:2023/12/18 9:49:07

公元前592年(晋景公八年),晋景公派大夫郤克出使齐国,以实现联齐抗楚之目标。结果却发生了一件怪事,使晋景公的联齐抗楚之策毁于一旦。郤克是个跛脚,到达齐国后,鲁国的季孙行父﹑卫国的孙良夫﹑曹国的公子也出使齐国。季孙行父是个秃头,孙良夫是个独眼龙,曹国公子是个驼背。齐顷公是个大孝子,其母萧同叔子整日住在宫中,生活异常单调乏味。齐顷公得知这四国的使者都有缺陷后,兴奋不已。

便派了和这四人有同样缺陷的四个仆从去迎接。同时将自己的母后接到迎宾大厅,让坐在帘子后,看这滑稽的场面。当这四对有缺陷的人进来时,萧同叔子和大厅群臣禁不住大笑。郤克大为愤怒,认为自己受了侮辱,遂返回晋国,要求晋景公发兵讨伐齐国。晋景公曰:“子之怨,安足以烦国!”郤克未完成君命,为报私愤,成为晋齐鞍之战的一个导因。

公元前589年春,齐国派兵攻打鲁国北部边境龙邑(山东泰安西)。齐顷公宠臣卢蒲就魁在攻城时被龙邑人逮捕囚禁。齐顷公要求释放,龙邑人把卢蒲就魁杀死,将尸体放在城墙上。顷公愤怒,亲自击鼓,驱兵攻城。三天后,占领龙邑。又率军南下至巢丘(山东聊城东北),准备攻打卫国。卫穆公派孙良夫﹑石稷﹑宁相﹑向禽御敌。在新筑(河北省魏县南部回隆镇一带)遭遇齐军。幸好新筑大夫仲叔于奚领兵来救,卫军才免于全军覆没。

卫国孙良夫﹑鲁国臧宣叔向晋国求援,来投奔郤克,晋景公派七百乘战车给郤克,郤克要求八百乘战车,景公应诺。于是郤克率中军,士夔率上军,栾书率下军,韩厥任司马,总兵力六万,前往救援鲁﹑卫两国。晋﹑鲁﹑卫联军在莘地(山东莘县)追上齐军,齐军后退。6月16日,联军追击齐军至靡笄山下(济南西),齐顷公请战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诘朝请见。郤克曰:“晋与鲁、卫,兄弟也。来告曰:‘大国朝夕释憾于敝邑之地。寡君不忍,使群臣请于大国,无令舆师淹于君地。能进不能退,君无所辱命。’齐顷公曰:“大夫之许,寡人之愿也;若其不许,亦将见也。”齐将高固扔石头攻击晋军,将战俘载到车上回到营中说:“欲勇者贾余馀勇。”

次日,齐﹑晋两军在鞍(济南西南米箕山西北)交战。齐国,邴夏为齐顷公驾车,逢丑父为车右。晋国,解张为郤克驾车,郑丘缓为车右。齐顷公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等我消灭这些人后再吃早饭),马不披甲,冲向晋军。郤克中箭,继续击鼓,说,我受伤了!解张说,忍痛向前冲,刚交战时,我也中了箭,左边的车轮都染成了红色,我折断剪枝继续前进。因为军队的前进和后退都要听从我们的鼓声和旗子,所以我们不能因伤痛而败坏国君的大事。“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郤克受到鼓励,咬紧牙关,左手握住马缰绳,右手拿着鼓槌猛烈击鼓,军队跟着鼓声冲锋前进,齐军溃败。晋军绕着华不注山追击齐军三圈。

晋司马韩厥驾着战车追击齐顷公。邴夏驾车载着顷公逃跑,车上的弓箭手将韩厥车左和车右的人全射死。韩厥弯下身挪放尸体时,车右的逢丑父让顷公脱下锦袍绣甲,自己穿上,君臣互换位置。结果此时战车被树枝绊住,逢丑父之前因手臂被蛇咬伤而无法推车前进,而被韩厥追上,截住齐顷公的战车,韩厥误认逢丑父就是齐顷公。逢丑父让齐顷公下车到华泉取水,顷公乘机逃走。韩厥带着假齐顷公去见郤克,郤克大怒,要杀逢丑父,逢丑父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郤克说,若杀死一个用自己生命来救活国君的人,不吉利。于是就释放了逢丑父。梦龙诗曰:

绕山戈甲密如林,绣甲君王险被擒。

千尺华泉源不竭,不如丑父计谋深。

晋﹑鲁联军的另一支人马,从丘舆(山东费县)进攻齐都临淄,打到了马陉(山东益都县西南)。齐顷公便派大夫国佐带着玉磬向晋国求和,并承诺将一些土地送给晋国。结果郤克不同意,要求将萧同叔子作为人质,才能取信于晋国。齐大夫国佐说:“萧同叔子是顷公的母亲,从对等关系上来讲,也算是晋景公的母亲,用国君的母亲做人质,就是以不孝来号令诸侯。四王之王也,树德而济同欲焉.……吾子惠徼齐国之福,不泯其社稷,使继旧好,唯是先君之敝器、土地不敢爱。子又不许,请收合馀烬,背城借一。敝邑之幸,亦云从也。况其不幸,敢不唯命是听。”在鲁﹑卫两国的劝说下,郤克答应了齐国的求和条件。七月,晋﹑齐两国在袁娄(临淄西)结盟,齐国归还了侵夺鲁国的汶阳之地。

齐﹑晋鞍之战的根本原因是,公元前591年,齐顷公和晋景公在缯(山东阳谷县)结盟,两年后,齐国背盟结楚。在这之前,晋景公曾派郤克出使齐国,主要是想通过游说的外交方针和齐国结盟以抵抗强楚。结果事与愿违,郤克在齐国遭遇了戏剧性的侮辱。而郤克却不能以小忍而为大谋,孔子云:“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郤克怒而回国,使齐顷公也开始惧怕晋国会因此而报复,才在时机成熟后背晋结楚。晋国在鞍战后的发展中为抵御强大楚国的势力,在内政外交上做出了一系列努力。

标签: 郤克春秋

更多文章

  • 晋襄公表彰“战神”先轸的决定为什么间接导致晋国分裂?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春秋战国

    晋襄公表彰“战神”先轸的决定为什么间接导致晋国分裂?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春秋第一强国晋国没有亡于外敌入侵而是亡于内部解体,即“三家分晋”。导致“三家分晋”发生的原因很多,而晋襄公表彰“战神”先轸的决定却也是原因之一。这又是怎么回事呢?由于“曲沃代翼”和晋献公时的内乱,晋国

  • 瓦解“秦晋之好”后,晋襄公为何释放秦国的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晋襄公,春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晋襄公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有个成语叫做秦晋之好,用来形容双方感情融洽,不论是业务合作还是喜结良缘,都非常地和谐美满。这个成语的来源是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两个强国通过联姻的方式,以达到相互结盟,在势力上相互扶持,利益共享,称霸中原的目的。不过这个被人们一直看好

  • 晋襄公为什么要偷袭秦军?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晋襄公,战国

    晋襄公为什么要偷袭秦军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有个成语叫做秦晋之好,用来形容双方感情融洽,不论是业务合作还是喜结良缘,都非常地和谐美满。这个成语的来源是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两个强国通过联姻的方式,以达到相互结盟,在势力上相互扶持,利益共享,称霸中原的目的。不过这个

  • 曹成公是怎么上位的?当时竟遭到了有识之士的谴责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成公,春秋

    公元前578年的麻隧之战,以晋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虽然取胜,但是损失也不小,协助晋军作战的曹宣公阵亡,导致曹国出现了内乱。曹宣公立的太子被杀,一个庶子自立为君,是为曹成公。曹成公非法取得君位,在国内国外都遭到了有识之士的谴责。诸侯们纷纷请求晋国出兵,惩罚曹成公。晋国因为刚刚打了一场大仗,所以表示要休养一

  • 曹成公为什么遭受别人的谴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成公,春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成公是怎么上位的?当时竟遭到了有识之士的谴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我国的历史上有很多时期都是非常混乱的,到处发生土地兼并和国与国之间的吞并战争,这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那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动乱时期应该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了。那个时候诸侯争霸,很多有野心

  • 曹成公是什么人?春秋时期曹国第十九任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成公,春秋

    你真的了解曹成公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曹成公,姬姓,曹氏,名负刍。春秋时期曹国第十九任君主,曹宣公之子,杀太子而立,在位二十三年(前578年-前555年)。在位期间,晋楚争霸,成公亲近晋国,屡次跟随晋国会盟征战。曹宣公十七年(公元前578年),夏天,晋厉公、齐灵公、宋共公、

  • 韩厥是什么人?保全赵氏孤儿,壮大韩氏家族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韩厥,战国

    每当一提起韩厥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他早年丧父,被赵盾抚养长大,位列晋国八卿之一;后来赵氏遭到毁灭性打击,他保住了赵家唯一的血脉……他是春秋中期晋国卿大夫,战国时期韩国的先祖——韩厥。韩厥(生卒年不详),晋国曲沃(今山西临汾曲沃)人。他曾被赵盾推荐为晋军司马,执

  • 韩厥:春秋中期晋国卿大夫,因其谥号被称为韩献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春秋,韩厥

    韩厥[hán jué],生卒年不详,姬姓,韩氏,名厥,因其谥号献,故亦称韩献子。他是韩武子韩万的玄孙,韩赇伯的曾孙,韩定伯韩简的孙子,韩舆(亦称韩子舆)之子,春秋中期晋国卿大夫。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韩厥始为晋国赵氏家臣,后位列八卿之一,至晋悼公时,升任晋国执政

  • 晋国的一位傀儡君主:晋出公的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晋出公,春秋

    晋出公(???--前452年),姬姓,名凿,晋定公之子。是晋国的一位傀儡君主,他在位期间,国内韩、赵、魏三卿联手打败执政的智氏,国君之位完全被韩赵魏架空。最后因不满三卿过度僭越,被迫流亡于齐国,客死他乡。前475年,晋定公死,姬凿继位,是为晋出公。晋出公年间,智伯是晋国的正卿,执掌晋国实际权力。因在

  • 晋文侯为何拥立“弑父”的周平王,还杀死代表正统的携惠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晋文侯,春秋

    清华简《系年》第二章:“曾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盘乃滅,周乃亡。邦君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携惠王。立廿又一年,晋文侯仇乃杀惠王于虢。周亡(無)王九年,邦君诸侯焉始不朝于周,晋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师。”犬戎灭西周《竹书纪年》与清华简《系年》,先后相隔年陆续问世,让人们确认了西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