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春秋贤臣故事:华元是不是宋国的功臣?

春秋贤臣故事:华元是不是宋国的功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754 更新时间:2023/12/30 4:17:58

华元这个人是宋国历史上有名的富二代和官二代,属于宋国公族子弟中的高层贵族,追溯其直系祖父,即是宋戴公。华元的前面五代大抵都应该生活在宋国的核心城市,即都城商丘之中。理所当然的是,华元出生的城市也是在商丘。华元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接触的都是王公贵族,后来也就子承父业,成为宋国朝堂之中的重要官员。

华元生活的时期,宋国发生了很多大事情,华元都亲历其中,而且华元也是宋国较为长寿的权臣,经历了昭公、文公、共公、平公四代宋国君主,可以说是四朝元老。当时晋楚称霸进入中后期,虽然没有大规模战争,但是由于宋国多年亲附晋国,无形之中便与楚国成为敌国,多年之间都遭受楚国的侵伐。华元作为朝中的重要权臣,多年都担负着稳定宋国内政外交的大业。

华元的崭露头角和宋襄公的遗夫人王姬有关,这个女人扶持自己的孙子继位为宋文公,严格意义上说是不符合礼教的,但是王姬颇为擅长拉帮结派,当时尚且为大夫之职的华元也因支持王姬,而与宋文公成为紧密同盟,在宋文公稳定宋国政局的事情中出力甚多,也因此而有功,担任宋国右师,可说是宋文公的左膀右臂。宋国文公的夺位,某种程度上来看,可以说是内乱。周边国家对宋国的觊觎,自然相当猛烈,尤其是宋国的世仇郑国。也就是在宋文公继位四年后,郑国就在楚国支持下带兵攻打宋国,华元当时已贵为右师,率兵进行抵御。不过华元似乎并非是作战的好将军,宋军在此战中遭受大败,华元还被生擒活捉,成为郑国俘虏。华元的待遇和当年南宫长万的待遇类似,宋文公也带着大量的战车宝马,想要把华元赎回。结果这个华元仿佛颇懂得利用战争之乱,半途就偷偷从郑国逃跑,回到了宋国。

《左传》载:“宋人使乐婴齐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君其待之。乃止。使解扬如宋,使无降楚………”后来,楚庄王进攻宋国,史书中说的是围攻宋国都城五个多月,宋文公搞得没有办法了,就派遣使者请求晋国援救,哪里知道晋国面对楚国的强大军力,根本不愿前往救援,只是派了使者前来,要求宋国不准投降。但是,宋国已经是穷途末路,拿什么来抵抗楚国呢?

此时的华元出马,成为外交官,《史记》载:“华元乃夜私见楚将子反。子反告庄王。王问:’城中何如?‘曰:’析骨而炊,易子而食。‘庄王曰:’诚哉言!我军亦有二日粮。‘以信故,遂罢兵去。”就是面见楚庄王,直言宋国都城中的百姓惨状,史书中说的是楚庄王也对华元实言相告,这个似乎并不可信。考虑到华元后期与楚国的交际,此次作为外交使节,华元显然以宋国臣服楚国,以交换楚国的退军。但不管怎么样,华元自此成为宋国与楚国交往的媒介,即掌管军事,又有外交谋略,自然成为宋国朝堂中的权臣。到宋共公时代,华元更是稳固了家族权力。

但是华元对于公族内部的矛盾,是无法缓和的。因为这些矛盾的根源,都是源自权力。宋共公死后不久,公族子弟就发生叛乱,华元为躲避内乱,也是逃奔晋国,多半希望从晋国引来援兵,以拨乱反正。此处即可知道,华元与晋国的关系也不错。那么,当时称霸战争最为激烈的晋楚,都能与华元建立关系,也就是说华元的根本目的,还是为宋国长远计,他也并非是什么亲晋派和亲楚派,可能正是宋国朝堂中的忠臣。

华元在宋国历代权臣史中,虽然不是什么善战之人,也没有在宋国发动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变革,但在稳固宋国内政外交上,可说是鞠躬尽瘁的。在宋文公死后,国内内乱横生,流亡的公族子弟常常发动国外势力反攻宋国,这种种矛盾对执政大臣华元而言,都是非常考验的。在基本稳定宋文公后的政局后,华元为宋共公到鲁国说亲,成功与鲁国建立姻亲关系,而在成婚大典上,齐、卫、晋等国都曾送来贺礼,可见当时的政治格局,中原诸侯大多期望和平,这也促成了华元后来倡导和主持的弭兵之会,主要就是谋求晋楚结盟,终结近百年的乱战,史书说“如楚,遂如晋,合晋、楚之成。”

标签: 春秋

更多文章

  • 春秋时期的华元因一块羊肉叛国?华元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春秋战国,华元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一件春秋时期的奇葩事件,希望大家能喜欢。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这句古训流传至今,其实是有道理的: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生动地诠释了这句话的寓意。一、被推举出来的华元春秋时期的宋国,位于现在河南省东南部、江苏省西北部、山东省西南部一带,这里的

  • 因为吃不到羊肉而被记仇的华元 结果第二天被车夫出卖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春秋,华元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春秋华元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有人说“历史是由英雄成就的”,诚然,形形色色的英雄人物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为历史长河带来了独特的美感。但是,在此之前,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千千万万的“小人物”才是真正撑起历史的主要力量。而且古往今来,从来就不缺少改变历史的小人物。春

  • 解密:孔子的儿子叫孔鲫还是叫孔鲤?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孔子,春秋战国

    今天,与最要好的同学开启了面红耳赤的大争论,因为这个争论差点惊动了全学校。上至大学老师,下至小学老师,都被卷入到了这场“史无前例”的大争论之中。这位在生活上、学习上最要好的同学,却经常与我在一些历史问题上有些小争执。对于历史上的一些问题,只要我提出,他就会提出不同的意见,虽然两人经常因为一些众所周知

  • 孔鲤过庭典故的由来,孔鲤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孔鲤,春秋

    孔鲤过庭是一个典故,意思是晚辈接受长辈的教训。孔鲤是仲尼的独子,他有一个著名的父亲,也有一个著名的儿子。在他出生的时候,鲁国君王给他的父亲送来了一条鱼以示祝贺,仲尼干脆就把自己的儿子取名为鲤。孔圣人有很多学生,有一个叫陈亢。有一次,他看见老师和他的独子在讲话,因为离得太远,听不清讲什么,他的心理就很

  • 孔子一共有几个儿子?孔鲤是孔子的第几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战国,孔鲤

    孔子一共有几个儿子?孔鲤是孔子的第几个儿子?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孔子的后代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没有断绝,可以说是为数不多的延续了数千年依旧存在的家族了,而且孔子在历史上的地位一直都很高,所以人们对于孔子后人也多了一些关注。而孔子的儿子一共有几个呢?很多人知道孔鲤是孔子的儿子,那出

  • "师旷劝学"的故事 师旷劝学原文即翻译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春秋战国,师旷劝学

    选自《说苑》。《说苑》收录了先秦至西汉的一些历史故事和传说,带有一定的哲理性。由于取材广泛,保存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所以给后人探讨历史提供了许多便利之处。《说苑》同时也是一部富有文学意味的重要文献,内容多哲理深刻的格言警句,故事性颇强,文字简洁生动,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欣赏,对魏晋乃至明清的笔记小说也有一

  • 师旷是谁?春秋时期晋国著名乐师师旷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春秋,师旷

    师旷,字子野,今河北省南和县迓祜村人(《庄子·骈拇》陆德明释文),春秋时著名乐师、道家。他生而无目,故自称盲臣、瞑臣。为晋大夫,亦称晋野,博学多才,尤精音乐,善弹琴,辨音力极强。以“师旷之聪”闻名于后世。《说苑·君道篇》载师旷言云:“人君之道,清净无为,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察万方,不固溺

  • 师旷竟然是就是民间传说顺风耳的原型?关于师旷的传说故事三则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春秋战国,师旷

    师旷(公元前572年—532年),字子野,又称晋野。冀州南和(今河北省南和县)人,封于晋国羊舌食邑(今山西省洪洞县曲亭镇师村),大约生活在春秋末年晋悼公、晋平公执政时期。由于师旷听觉极聪,辨音能力极强,加上他高超的琴技,便附会出许多师旷奏乐的神异故事。传说师旷鼓琴,通乎神明。“玉羊,白鹊翱翔,坠投。

  • 郤克在对齐作战中,受了箭伤所以告老退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郤克,春秋

    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历史故事!公元前587年,郤克在对齐作战中,所受的箭伤没有治好,所以只好告老退位!不长时间就去世了。晋景公任命栾书代中军元帅。第二年,楚国派熊婴齐率师伐郑,晋景公派栾书率师救郑。这时的晋景公,在心理状态上已有了较大变化,齐、郑降服之后,自以为霸业已成,对诸侯怀有轻

  • 郤克惨烈复仇之战,战后竟要齐国国母当人质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郤克,春秋

    公元前590年3月,因为鲁、齐关系进一步恶化,鲁国不得不“作丘甲”。《司马法》云:“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可见“丘”是当时社会基层组织的名字。“甲”,古时有两种含义:一是指铠甲,二是甲士。对于“作丘甲”,因此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解释:有人说“作丘甲”就是一丘之人作铠甲,也有人说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