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勾践的复国历程!为何事成之后范蠡就带西施离开了?

勾践的复国历程!为何事成之后范蠡就带西施离开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296 更新时间:2024/2/3 18:56:41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勾践复国的故事,欢迎阅读哦~

东南有二国,谓之吴与越。彼吴周王孙,越者大禹裔。相依江东地,文身而断发。相向会稽畔,越王死士倾。一朝仇怨结,血泪浸吴中。

勾践继位之初,吴王阖庐兴兵来犯,越国难以抵挡。勾践命令越军将士,排成整齐的三排,一列列上前大吼着自刎。吴军惊讶地看着这一幕,陷入了久久的沉寂之中。

越王勾践借此良机,攻破吴军战阵。以数百勇士的自刎,换来了数万吴军的溃散。吴王阖庐因好奇看戏,而兵败身死,可谓奇耻大辱。因此,临终前他拉着夫差的手说:“儿子,记得灭了越国,为你父亲报仇”!

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

夫差身负国仇家恨,2年间厉兵秣马,整日操练吴军。夫椒一战,夫差大败勾践,越国仅剩5千兵马。国家倾覆之际,范蠡向勾践进言——向夫差称臣,换取喘息之机。

句践请为臣,妻为妾。

越国使者,名叫文种,是范蠡的好友兼伯乐,此人有政才。文种深知越国,已无可战之兵,更无再战之力。因此,他将谈判的姿态放得极低。他对夫差说:我们越王请求做您的臣子,王后请求做您的妻妾。

这份近乎极至的羞辱,充分满足了夫差的战胜欲。在此期间,越国将美人西施,献于吴王夫差。一方面,作为搜集情报的内应;另一方面,迷惑夫差荒诞国政。

除此之外,范蠡还劝说勾践,吞服夫差的大便,来换取吴国的信任。正是这份屈辱至极的经历,使得勾践有了归国后的卧薪尝胆。

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

回到越国的勾践,亲自下田耕作。身穿妻子织的麻衣,吃着没有荤腥的饭菜,行着礼贤下士的风范,做着救济贫困的事业。勾践以范蠡为上将军,训练越国新军;以文种为大夫,治理国家政务。

一个只剩五千兵马的越国,一个几乎亡国的越国,奇迹般地复苏了。国仇家恨,给了越国最沉重的创伤,也给了越国最卓越的志气。灭吴以雪耻,成了越人共同的执念。

吴王北会诸侯於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

与励精图治的越国相反,吴王夫差对美人西施宠爱有加。对内大兴土木,对外征伐齐国,以求霸主之地位。一代贤臣伍子胥,受谗言而遭诛杀,就是吴国国政腐化的标志事件。

乃发习流二千人,教士四万人,君子六千人,诸御千人,伐吴。

此时,休养生息了十数年的越国,有了充足的国力与甲兵。吴王与北方诸侯集会之时,范蠡领水军2千,越军4万,近卫军6千,车兵千人,北伐空虚的吴国。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吴太子领兵抵挡,惨死越军之手。经此一战,吴国由鼎盛,进入中衰阶段。

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於齐、晋。

在西施的魅惑下,夫差仍不知休养生息,多次领军北上,一心争做霸主。国内精锐之师,全数死于齐国、晋国之手。越国知错就改,吴国将错就错,其结果也就显而易见了。

吴师败,越遂复栖吴王於姑苏之山。

上将军范蠡,多次带领越军,击败吴国大军。一次次的失败,加剧了吴国的衰弱。直到姑苏山,夫差被围困,吴国宣告破灭。这个曾经的霸主,在迟暮之际,命人覆盖他的面容后下葬。他的临终遗言是——我无面目见伍子胥啊!

当是时,越兵横行於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

越国灭掉吴国后,将淮南并为国土,将淮北赠予齐国,归还宋国故土,分鲁国泗水数百里。周元王赐祚,越军横行于长江、淮东,越王勾践成为霸王。几乎灭国越国,在范蠡、文种的辅佐下,成了东南强国。

范蠡事越王句践,既苦身戮力,与句践深谋二十馀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

范蠡身必躬亲,辅佐勾践二十余年,而报会稽灭国之耻。可灭吴之后,上将军范蠡因名声大噪,屡遭排挤陷害。范蠡深知:共患难易,同富贵难,向勾践辞行。

句践曰:“孤将与子分国而有之。不然,将加诛于子。”

勾践回复道:“你要留下来,我将越国分一半给你。如果要走,我就杀了你”。范蠡听后,丝毫不以得半国而喜,反而迅速收集金银丝软,准备离开越国。

西施亡吴国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范蠡没有返回越国,他来到了馆娃宫,找到了美人西施。他撕碎了勾践,平分越国的书信;拉着西施的纤手,驾舟泛五湖而去。

临行前,他给文种寄了一封信。信上写道:“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勾践此人,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吴国已灭,你怎么还不离去”?

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

文种不听范蠡之言,4年后为勾践所害。勾践说:“当年你说有七策伐吴,我用了三条,吴国就灭了。那就是还有四条,在爱卿心中吧”!文种听完,悲怆大笑,自刎而死。

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

范蠡与西施,泛舟五湖而去,来到了齐国。他们耕作农田,贩卖海盐,没过几年,就有了数十万家产,成了齐国巨富。

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

齐人听说范蠡治家有方,请他出山治国,他又一次推辞了宰辅之位。范蠡散尽家财,分给乡邻百姓,而后离开了齐国。

止于陶,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於是自谓陶硃公。

他来到陶地,以天下之中的便利,互通东西南北之物产。再一次成了天下巨富,自称陶硃公。后世千百年间供奉的财神,就是“商圣”范蠡。

历经艰辛二十余年,辅佐勾践灭吴,居功而不自傲。拒绝共分越国,携西施泛五湖而去,这就是范蠡的智慧。所谓“圣者无名,大者无行”,就是范蠡的价值取向。

辅国则越国兴;经商则资百万;游五湖而携西施。范蠡的一生,洒脱而又多彩。同为灭吴功臣,文种四年而死,范蠡八十而终,就在于——共患难易,同富贵难。

标签: 春秋战国勾践范蠡

更多文章

  • 越王勾践剑到底长什么样?它出土的时候为什么没有生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越王勾践剑,秦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越王勾践剑。1965年12月的一天,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川店镇望山村一岗,正在热火朝天地修建水渠。这两年,江陵地区遭遇多年不遇的旱灾,给农业生产带来较大影响。为了抗旱救灾,江陵地区决定修建一条水渠,连接到荆门漳河,引水到干旱地带。这时候,修建水渠的人们发现了一段

  • 越王勾践剑为何能够千年不锈呢?不止是材料特殊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春秋,勾践剑

    1965年越王勾践剑出土于湖北江陵望山一号墓,随后便名冠天下。它的名气之所以这么大,首先是因为它的主人,那位卧薪尝胆,最终吞并吴国的越王勾践,第二是这把剑出土时,依然锋利,而且寒光凛冽,历时两千余年,竟然毫不锈蚀的痕迹,这让大家非常的诧异。都说锋利和不锈是勾践剑厉害的地方。不锈是因为埋藏的好,锋利是

  • 卧薪尝胆的勾践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最亲密的伙伴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勾践,越国

    对勾践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个对联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或许很多人都在读书时期将其作为勉励自己的座右铭。据说这个对联的作者就是写出《聊斋志异》的蒲松龄,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

  • 吴起变法有多牛逼?让楚国一年内迅速崛起变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楚国,吴起变法

    公元前382年,吴起正式担任令尹后,楚国朝中一下子炸开了锅。这小子,初来乍到(刚到楚国满一年),何德何能,大王竟给他封这么大的官。面对满朝的流言蜚语,楚王不为所动,他郑重的告诉吴起:楚国的军政,就此托付给令尹您了。吴起也毫不谦让,一上任,就雷厉风行的进行变法——史称“吴起变法”。变法,其实就是改革,

  • 吴起帐下的大魏武卒为什么能威震六国将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吴起,春秋战国

    战国四大强军之一的魏武卒。大家都知道统一六国的秦军,后世也认为在战国时期秦军是最强的,中央台还出过纪录片。详细描写了秦军的武器,战法,可是秦军到底打败了哪些军队才取得了天下呢?从秦的地图来看,韩,赵,魏是挡住秦军的第一道防线,所以魏国的军队就是他必须跨过的一道坎,让我们来看看魏国的军队,他就是历史上

  • 古代官瘾最大的男人吴起:老婆被拿来当官场敲门砖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吴起,名将,战国,

    国人多好当官,这应该是不争的事实。即便今日,平头百姓们酒局饭桌之间,从古时帝王将相的典故传说到当今政治人物的风云故事,似乎都韬略于胸,谁谁都能侃上两句。酣醉之余,往往感叹自己国之栋梁,捭阖际会,却未入官场为人民服务,实为国之遗憾。当然,这种风气尤以古人为甚。而且,古人大抵都是认真之人,绝非今时逞口舌

  • 第一次河西之战简介:吴起率领魏军夺取了河西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河西之战,秦国,魏国,

    背景 东部及河南中部北部地区,是三家分晋后建立的诸侯国,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自魏文侯执政以来,任用李悝、吴起等一批贤臣、名将,致力于国家与军队的改革,使国家日益富强。吴起在魏国推行征兵制,选练了一支精锐的军队。其“武卒”能全副武装,带三天的粮食“日中而趋百里”(《荀子·议兵》),魏国欲向西发

  • 第二次河西之战简介:吴起率精锐抵住秦国军队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河西之战,秦国,魏国,

    背景魏国攻克秦国河西之地后,有了进一步攻秦甚至灭秦的跳板,严重威胁秦国的安全,魏文侯去世后,魏国的扩张重心移至中原,魏军主力也随之调往中原。经过秦国失去河西战略要地,秦军退守洛水一带,其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后来,经过数年的准备,秦国于周安王元年(公元前401年)开始进攻魏国,周安王九年(公元前39

  • 吴起为了当将军亲手杀了发妻 杀了三十多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吴起,春秋战国

    说起中国的军事家,我们首先能够想起的人自然就是孙武与吴起了,这两个人都是罕见的军事天才。孙武暂且不提,因为他这一生所亲自指挥的战斗太少。倒是吴起,被后人盛赞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在中国牙牙学语的小孩子都会背诵“起翦颇牧”的千字文。而吴起本人也不止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还是一位久经沙场的将军,更是一位深

  • 吴起变法的历史背景 楚悼王如何任用吴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吴起变法,楚悼王,吴起,

    吴起变法是战国初年楚悼王当政时,于公元前386年—前381年,任命吴起(前440年-前381年)为令尹,对楚国政治、法律、军事等实行改革的变法运动。吴起变法的背景在春秋后期地主阶级取得夺权斗争胜利的基础上进行的。到了战国时期,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已经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促使新兴地主阶级在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