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燕王喜燕国最后一位国君,见利忘义,杀子求存

燕王喜燕国最后一位国君,见利忘义,杀子求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838 更新时间:2023/12/18 9:19:28

见利忘义,杀子求存的燕王喜!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燕王喜四年,燕相栗腹奉燕王喜命与赵国结盟,并赠给赵孝成王五百金作为酒资。栗腹回道燕国后,以赵国经历过‘长平之战’,轻壮大多战死,兵力匮乏为由,建议燕王喜攻赵。虽有昌国君乐间,大夫将渠的反对,但架不住绝大多数的燕臣都认为可以攻赵,燕王喜本身也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还是执意向赵国发兵。

燕军兵分两路,一路以栗腹为主,攻打赵国的鄗邑;一路以卿秦为首,攻打赵国的代邑。赵国以廉颇为将,于鄗邑击败了栗腹;另一边,乐乘也在代邑击败了卿秦。

燕军战败,乐间逃到了赵国。廉颇乘胜追击,足足追赶了五百余里,一直追到了燕都蓟,将蓟包围。最终还是靠着新任燕相将渠,才让赵国同意从燕国撤兵。

燕王喜十二年,赵国命李牧攻打燕国,攻下了武遂、方城。

燕王喜见赵国频繁同秦国交战,且廉颇因不受赵悼襄王的信任,赶走了奉命接替他的乐乘,转投了魏国,以庞煖为将,想要趁机攻打赵国。

他向早先在赵,同庞煖交好的剧辛问计,剧辛认为庞煖不过尔尔,赞同燕王喜攻赵。于是,燕王喜以剧辛为将,发兵攻赵。结果被庞煖打得大败,两万余燕军被俘,剧辛也被杀死。

剧辛燕王喜二十三年,太子丹入秦为质。后因始皇帝对其不善,从秦国逃回。

燕王喜二十五年,秦虏灭韩王安

燕王喜二十七年,秦虏赵王迁,赵公子嘉自立为代王。

眼见着秦灭六国的兵锋就要祸及燕国,太子丹使荆轲献督亢地图及樊於期之首,试图刺杀始皇帝。未果,荆轲被杀,始皇帝命王翦率军攻燕。

燕王喜二十九年,秦军攻克了蓟,燕王喜逃往辽东,斩杀了太子丹,献给始皇帝,妄图祈求秦国收兵,燕国得以残喘苟全。

燕王喜三十年,秦灭魏。

燕王喜三十三年,秦攻克辽东,俘虏了燕王喜,燕国灭亡。

标签: 燕王喜战国

更多文章

  • 燕国在面临灭国之际 燕王喜为什么不想办法挽救自己的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燕王喜,燕国

    对燕王喜救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战国末期,虎狼秦国在嬴政的带领下开启了横扫六国的统一模式,包括楚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均不是强秦的对手。当时的燕国实力非常弱,可燕太子丹却做出了最后一搏,然而侠士荆轲却没能干掉秦王,燕国也没有阻击秦国前进的步伐。公元前226年,秦

  • 燕惠王是怎么继位的?他与乐毅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燕惠王,战国

    燕昭王去世后,燕惠王继位,齐国大将田单听说燕惠王与乐毅有嫌隙。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由于各诸侯对齐国势力的凶涨极为警觉,也苦于齐滑王的骄横残暴,纷纷表示愿意联合攻打齐国。阵线既已形成,燕昭王于是派乐毅为上将军,赵惠文王则把相国印授予乐毅。公元前284年,乐毅统领,向齐国发

  • 燕惠王派出使者质问乐毅,他是怎么回信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燕惠王,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乐毅遭到诬陷逃亡赵国,燕惠王派出使者质问,乐毅的回信妙不可言,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乐毅是战国后期的杰出的军事家,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他辅佐燕昭王振兴了燕国。当燕国逐步强盛起来了,燕昭王处心积虑地要向齐国报仇,以报强齐伐燕的仇恨。于是乐毅便为燕昭王会和五国

  • 乐毅为什么久攻不下莒县与即墨?燕惠王轻信谣言后乐毅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战国,乐毅

    乐毅为什么久攻不下莒县与即墨?燕惠王轻信谣言后乐毅怎么样了?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对于乐毅来说,莒县和即墨这两座城池,成了他灭齐大业的钉子户,但他还不能强拆。乐毅知道,齐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自己的文化认同感,对于燕国这样一个外来征服者,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臣服。莒县和即墨的

  • 燕惠王是怎么死的?为什么燕惠王一死韩、魏、楚三国便联合伐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春秋战国,燕惠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燕惠王一死韩、魏、楚三国便联合伐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燕惠王元年(公元前278年),乐毅被燕王逼走不到一年的时间,齐国军民发动的战略反攻取得了完胜,燕军被赶出了齐国,狼狈而逃。至此,燕昭王发起的五国合纵攻齐运动以失败的结果落下了帷幕。那么,这位

  • 苏轼《以黄子木拄杖为子由生日之寿》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以黄子木拄杖为子由生日之寿,苏轼

    古诗《以黄子木拄杖为子由生日之寿》年代:唐作者:苏轼灵寿扶孔光,菊潭饮伯始。虽云闲草木,岂乐蒙此耻。一时偶收用,千载相瘢。海南无嘉植,野果名黄子。坚瘦多节目,天材任操倚。嗟我始剪裁,世用或缘此。贵従老夫手,往配先生几。相従归故山,不愧仙人杞。《本草》:枸杞一名仙人杖。

  • 孟浩然《送桓子之郢成礼》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送桓子之郢成礼,孟浩然

    古诗《送桓子之郢成礼》年代:唐作者孟浩然闻君驰彩骑,躞蹀指南荆。为结潘杨好,言过鄢郢城。摽梅诗有赠,羔雁礼将行。今夜神仙女,应来感梦情。

  • 宋词鉴赏之酒泉子·长忆观潮,这首词描绘了什么景象?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词,酒泉子·长忆观潮

    酒泉子·长忆观潮,宋代潘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钱塘观潮,现在在浙江海宁。但在北宋,观潮胜地却在杭州。夏历八月十八日是钱塘江潮汛的高潮期,那时,这

  • 宋词之八六子·倚危亭赏析,作者在词中有什么隐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词,八六子·倚危亭

    八六子·倚危亭,宋代秦观,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这是

  • 中国寓言故事之澄子夺黑衣,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澄子夺黑衣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澄子夺黑衣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宋国人澄子不知在什么地方丢失了一件黑布做的上衣。他跑上大路沿途寻找,到处都找不着那件黑衣。蚀财的痛惜化为一股气恼。他一边走,一边捉摸着要想出一种办法来补救丢失一件上衣的损失。碰巧这时迎面走来一位身穿黑色上衣的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