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秦国做出很多贡献,范雎为何却成为历史的污点?

为秦国做出很多贡献,范雎为何却成为历史的污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090 更新时间:2024/2/21 8:27:24

在秦国有一位人物帮助秦国壮大崛起,瓦解其他六国对秦国的联合阵线,为秦国做出很多贡献的他没有得到后世的认可,得到的都是后人们的厌恶,为何这样有功之臣没有成为知名的大臣,却成为历史的污点?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这个人就是范雎,战国时期魏国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担任秦国的宰相,为秦国的崛起壮大立下汗马功劳,但范雎的为人有很多污点,让后人不齿。范雎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做出很多优秀的计谋,因为他施展的阴谋不光明磊落,所以他受到后人的非议,最被诟病的两件事情就是他对付战国四大名将的廉颇白起

秦国进攻赵国,廉颇深知秦国补给线漫长,想要速战速决的战术意图,于是针对的开始防守对抗,让秦国没有取得意料之中的胜利,被战场拖累,秦国上下都很困扰,范雎建议使用反间计,不断散布谣言,让赵王以为秦国忌惮赵国将领赵括,而不是保守的廉颇,在这样的计谋下廉颇失去赵王的信任,被调离前线,纸上谈兵的赵括被秦国大将白起打败,长平之战让赵国伤亡四十万大军,国力削弱,这本是白起灭赵国,秦国扩大疆域的机会,可惜赵国说客贿赂范雎,让不肯屈居白起之下的范雎劝说秦王退兵,让白起失去功绩,被白起记恨,也让秦国失去灭亡赵国最好的机会。秦国之后再次攻打赵国,因为长平之战的所作所为白起知道如果是自己带兵攻打赵国,会让赵国同仇敌忾,爆发出强大的实力让秦军损失惨重,所以拒绝出征,这样的行为被范雎陷害,被赐死。

白起的死后和范雎有直接关系,廉颇的死也是范雎造成的,被离间的廉颇没有得到赵王的信任,赵襄王即位后直接雪藏廉颇,更是命令乐乘代替廉颇大将军职位,结果被廉颇率兵打败,在赵国没有失去立足之地只能投靠魏国,最后又流落楚国郁郁而终,战国两大名将都死在他的手中,反间廉颇是为了秦国的利益,组织白起就是因为他自己的私心,不能将相和主动挑起君臣矛盾的范雎在后人眼中也就成为一个不合格的丞相,一个无恶不作的小人。

范雎很委屈,他不明白,追求权力地位有什么错,因为他受到过凌辱,经历磨难才有出人头地的机会。我们不明白怀才不遇,卧薪尝胆的痛苦所以才对他的冷眼相向,范雎所经历的屈辱更甚。范雎有抱负,曾经周游列国希望得到君主的赏识施展自己的主张,可惜没有发现他的伯乐,只好返回魏国给魏王效力,家境贫寒的他没有资金支持他成为入幕之宾,只好投靠须贾门下。

跟随须贾一起出使齐国,范雎表现出来的才能得到齐襄王的赏识,于是赐予很多金银财宝,遭到须贾的诬陷,他认为范雎一定是出卖魏国的重要情报,才得到赏赐,告发给魏国的宰相魏齐。魏齐大怒,让下让鞭笞范雎,他只好装死妄图逃过危机,谁知道魏齐让下人用席子卷住范雎扔到厕所接受宾客的撒尿侮辱,在门卫的帮助下范雎才死里逃生。

范雎是个睚眦必报的人物,在秦国得势之后的他成功抱负仇敌,先是羞辱出使秦国的须贾,再逼迫魏齐自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经过潜伏范雎成功报仇大快人心,知道权利的好处他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所以导致之后和白起的矛盾,这也是他的选择。范雎又是恩怨分明的人物,帮助过他逃离魏国的人在他的举荐下成为秦国的红人,同样成为有权势的人物。范雎的下场也很惨,他举荐的人在战场上投降,按照秦国的法律受到牵连,失去秦王的信任,只好辞去职位回到封地,失去权利的滋润,回到封地不久的他就病史。

因为受到侮辱,拼命追求权力报仇,因为地位的诱惑促成君臣不合,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害死名将,为了得到君主的赏识无所不用其极,权力成为一生的追求,成为奋斗的唯一目标,范雎的一生拼搏又悲哀,得到过又一无所有,范雎为权力付出一些有失去一切,得到惩罚的他又被后世厌恶,范雎也是历史中一个拼搏的可怜人

标签: 范雎战国

更多文章

  • 建立了丰功伟绩的范雎,最后为何郁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范雎,战国

    范雎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身处战国时期这片乱世,多少人想要出人头地,可惜报国无门,就连秦相张仪,不也是“势利之徒”,才能入秦惠文王法眼;吕不韦出任秦相之前,也只是一介不被当世认可的商贾,今天的主人公范雎,也是身怀大才的“卑微小人”。一、死里逃生,辗转入秦范雎曾

  • 名相范雎有哪些丰功伟绩?为何范雎最后会抑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战国,范雎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名相范雎有哪些丰功伟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生逢乱世,对于身份高贵的人来说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掌握着数之不尽的机会;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不幸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身处战国时期这片乱世,多少人想要出人头地,可惜报国无门,就连秦相张仪,不也是“势利之徒”,才能

  • 当年范雎向秦昭王进言9个字导致白起被杀,可谓是字字诛心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白起,战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白起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说起白起,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并不陌生,他是秦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为秦昭襄王征战无数,讨伐六国,使六国军民闻风丧胆,最后与名将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于首位)。作为“兵家”代表人物,白起熟知兵法,善于用兵,从一位低级

  • 范雎做梦也没有想到 秦昭襄王要会拿自己开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范雎,秦国

    很多人都不了解范雎被处死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秦昭襄王的功绩,不仅仅是秦朝版图的扩大。他几乎为日后始皇帝一统天下,扫平了所有障碍。除了对外的军事扩张,打击一切可能威胁秦国的势力,他还对秦国内部重新梳理、整合,实现了中央集权。秦昭襄王老了,他非常明白自己的大限将至。他的儿子安国

  • 秦昭王对范雎到底有多好 为报私仇动用国家力量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昭王,范雎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昭王和范雎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礼崩乐坏的周朝分封的诸侯国为了生存亦或者为了强大而不断攻伐和兼并,此为战国。战国有七雄,曰:韩、赵、魏、楚、燕、齐、秦。但是七雄却有着明显不同,那就是秦国越来越强,其余六国则越来越弱,如果从这个角度分析,与其说战国是一段诸侯

  • 商鞅,张仪和范雎三人相比 谁对秦国的功绩最大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国,范雎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国贡献之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商鞅、张仪、范雎的施政措施,都符合了当时秦国的实际情况。但商鞅、张仪改变了战国的格局,使秦国突飞猛进;范雎仅仅围绕秦昭襄王夺权展开行动,虽说提出的“远交近攻”策略对秦国取得天下也有很大的正面效果,但与商鞅、张仪的贡献相

  • 曾害死秦朝野顶级人物,范雎是如何全身而退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范雎,战国

    你们知道范雎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纵横家这类叫法最开始常见于汉朝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描述的是一批在秦代各诸侯间奔波游历、献计献策的优秀人才,以主张连横强以攻众弱的张仪与认为合纵即弱以攻强的苏秦更为知名,他们的个人事迹可参照诸子百家第十和十一篇。而在这以前,史家对这种谋策之士

  • 他是战国时期著名谋略家,揭秘范雎复仇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范雎,战国

    古代历史上风云人物辈出,范雎的故事大家听过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范雎,字叔,生年不详,魏国芮城人,战国时期著名谋略家、政治家,出身寒微,后四处游说诸侯,得到秦王的赏识,任职秦国的宰相,受封应侯。《史记》记载:范雎最初打算辅佐魏王,因为家贫出不起钱疏通关系,后来做了魏国大臣须

  • 范雎是怎么当上秦国宰相的?最强逆袭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范雎,战国

    范雎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但凡成就大事,都要经历千难万险,就好比宝刀宝剑,经过千锤百炼,才能傲视群雄。提起范雎,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秦国宰相,给秦昭襄王提出两条重要策略,一条是远交近攻,一条是强

  • “离骚”是什么意思吗?屈原为什么会写下离骚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离骚,意思,屈原

    《离骚》作为《楚辞》中的重量级篇目,曾撼动了很多人,对于这个“离骚”到底是什么意思,也出现了巨大的分歧,众说纷纭,异彩纷呈,一个文章的题目可谓是文章的题眼,对于文章题目意思的研究,应该也是有必要的,所以,我就来探讨一下这个“离骚”究竟是什么意思?首先,《离骚》写于战国时期,作者是屈原,关于这个《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