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晋文公为何会在城濮之战中退避三舍?原因是什么

晋文公为何会在城濮之战中退避三舍?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449 更新时间:2024/2/12 22:10:49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公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春秋时期,当晋文公重耳还是公子逃难到楚国的时侯,楚成认为重耳日后必定会成为楚国国君,于是优待了公子重耳。

在一次酒宴上,楚成王开玩笑说:“重耳啊,我现在如此优待你照顾你,如果有一天你回到晋国当了晋国的国君,你要怎样报答我啊?”重耳想了想说:“楚国地大物博,珍宝古玩、珍禽异兽、珠玉美女都不缺。这样吧,借你吉言,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回到晋国并当上国君,如果有一天我们两国的军队在战场上兵戎相见,那我晋国军队先退避三舍,如果你还不原谅我军,那我们两军再交战好吗?”楚成王听了很高兴,赞许了重耳的说法。

后来重耳回到晋国成为国君后,励精图治、勤政治国、举任能,晋国逐渐强大起来。

终于有一天,晋国军队楚国军队在战场上相遇。晋文公重耳遵守和楚成王的约定,退避三舍,但楚军仍不依不饶穷追不舍。于是晋军在城濮设伏,大败楚军,史称“城濮之战”!

“城濮之战”后,晋文公重耳不仅获得“退避三舍,知恩图报”的美誉,更为他在诸侯中赢得大败楚军的威名,顺利晋升春秋霸主。

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晋文公的“退避三舍”是真心的,还是战术需要。如果是真心的,则说明晋文公重耳此人确实是仁爱之君、信诺之人;如果是战术需要,则说明晋文公重耳此人深喑兵法、善于谋划、心机颇深。

纵观“城濮之战”前后,我觉得晋文公重耳退避三舍是战术需要,楚军和很多人都被套路了。理由如下:一、如果晋文公重耳真是仁爱之君,为报楚国之恩,既然能退避三舍,他还可以退得更远,甚至撤兵回囯!二、如果真心退避三舍,为还要利用退避三舍来搞骄兵计和设伏击圈,退避三舍之后依然可以完全光明磊的正面迎敌。三、当时的晋国要称霸,必然与楚国有一战,唯有战败强大的楚国,晋国才能震慑诸侯,领袖群雄!

也许,这场战役,甚至是利用退避三舍的规则,都早就在重耳的谋划中,只不过是用的时候拿出来罢了。虽如此,晋文公重耳仍不失为春秋时期一代有作为的枭雄霸主!因为,大争之世,仁慈守旧之君更易丧权亡国,而精通谋略的奸雄和枭雄更易顺势倔起。

标签: 晋文公春秋

更多文章

  • 晋文公为何不学齐桓公回国继位,而是选择继续流亡?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晋文公,春秋

    晋文公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说起春秋五霸,没有几个中国人不熟悉的,春秋五霸之中,前两个霸主历来都被相提并论,历来都是英雄豪杰效仿的榜样,譬如三国孙权在很早的时候就对鲁肃说,想成就桓文之功,然后辅佐汉朝皇帝。这里的桓文之功,桓指的是齐桓公,文指的是晋文公。不过,

  • 楚庄王是个怎样的人 关于楚庄王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楚庄王,楚庄王的故事

    能将楚国从内乱中解救出来,平定了局势,稳固了政权,最后一步步坐上了中原的霸主,不用多说,楚庄王必定得是一个十分有勇有谋的人,不然的话楚国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成长的这么迅速,而且还能够称霸中原。而且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楚庄王死了之后,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楚国的国力就迅速后退,被晋国给超越了,这也足够能看出

  • 楚庄王真名叫什么 楚庄王问鼎故事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楚庄王真名,楚庄王

    楚庄王又被称作是荆庄王,是楚穆王的儿子,春秋时期战国的君主。他于公元前613年到公元前591年在位,当时是春秋五霸之一,称霸中原非常的厉害。现在很多人问楚庄王叫什么,确实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皇帝的称号人们记住了,但大多时候不知道皇帝的本名。楚庄王芈姓熊氏,名旅又被人称作熊侣。芈这个姓不常见,但是得益于

  • 楚庄王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样一鸣惊人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楚庄王

    楚庄王匆匆即位楚庄王,又称荆庄王,熊氏,名旅,春秋时楚国最有成就的国君,春秋五霸之一。郢都(江陵纪南城)人,楚穆王之子,公元前614年继位。网络配图楚庄王 楚庄王很幸运,他出生在帝王之家,从小娇生惯养,因此在他的父亲楚穆公死后,匆匆即位的他,还是个玩心未收的孩子,他并不太了解这天下的局势,尚处在顽劣

  • 楚庄王为何吃自己爱妃的豆腐的大臣能够容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楚庄王

    楚庄王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以为充满着传奇色彩的君主,一代枭雄楚穆王含恨而终后,楚庄王继位。楚庄王生性洒脱,待人宽容,最重要的是他还是一名吃货。在完成了一次叛乱镇压后,龙颜大悦的楚庄王立即要为辛苦的大臣们办宴席。当然,君王都比较会享受,宴席不仅要钟鸣鼎食、觥筹交错,还需要有美人来伴舞助兴。为此,楚庄王把自

  • 奇闻!楚庄王为何对臣子当面调戏爱妃无动于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楚庄王

    春秋时的一天,楚庄王大宴群臣。大家都高高兴兴地参加了,开怀畅饮。如今市场上的影视作品,尤其是某几个大导演拼命砸钱堆砌起来的所谓大成本影片,几乎让所有观众都产生了一个错觉:古代君臣们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是寻常小事。人们总以为古代君主和大臣们生活好得很。事实上,考古发现和历史研究告诉我们,秦始皇的生活品质

  • 楚庄王是如何成为春秋五霸的?从昏庸到圣明的春秋霸主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春秋战国

    楚庄王是如何成为春秋五霸的?从昏庸到圣明的春秋霸主之路!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春秋是一个群雄争霸,风云变化的时代。后期因为周王室政权的衰微,所以纷纷涌现了几个强盛的诸侯国。在春秋五霸中,楚庄王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存在。公元前632年,楚军和晋君在城濮交战,楚军战败,没过多久楚

  • 春秋时期楚国有两位霸主,一是楚庄王,另一位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春秋战国

    春秋时期楚国有两位霸主,一是楚庄王,另一位是谁?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楚国(前1115年—前223年)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在春秋时期,楚国和齐国、秦国、晋国并称为“春秋四大强国”。彼时,各个诸侯国之

  • 楚庄王,励精图治二十载,最终成就雄图伟业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楚庄王,春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楚庄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典故:一天,楚国右司马拜见楚庄王,委婉地问他: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司马的意思,是想借用无名之鸟来试探楚庄王的志向所在。楚庄王回答道: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

  • 楚庄王为什么三年不闻国事 楚庄王是如何做到一鸣惊人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楚庄王,楚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楚庄王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楚庄王是楚穆王之子,春秋五霸之一。然而楚庄王在位的头三年,却不理国政,沉湎于酒色之中。三年后,他突然醒悟了,重用伍举、苏从等贤臣。并且开始重视生产、发展经济,使楚国国力日益增强。成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典故就来于他。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