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春秋战国历史中的张仪跟苏秦谁比较厉害?

揭秘:春秋战国历史中的张仪跟苏秦谁比较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426 更新时间:2024/1/21 9:50:08

前一阵在热播的影视剧《芈月传》中,造型时髦的张仪火了,网友们在调侃他的“时髦”之时,也不禁为其才智和谋略所折服。除了张仪之外,笔者今天要说的另外两位相关人物——公孙衍和苏秦也在剧中出现了,剔除影视剧赋予人物的趣味性和艺术表现形式等传奇色彩,真实的他们又是什么样子呢?三个人都同样是战国时期翻云覆雨的人物,同样谋略出众,但因为三人都是纵横家,且所处年代相近,难免会被放在一起比较。张仪是连横之术的典型代表人物,而作为合纵代表的公孙衍和苏秦,谁才是那个能与之比肩的人物呢?

首先,从生平简介来看,分析一下三人的从政时间点。张仪担任秦国国相是在公元前328年,而苏秦首次在历史上展露头角是在前287年,中间距离四十多年,貌似根本没有交锋的可能。如果这个还不足为信,那我们再看一看史实证明。张仪拜秦相是在燕易王时期,苏秦从政于燕易王的孙子燕昭王时期,并且易王和昭王中间还有燕王哙,也就是说,两个从政的时间点之间,相差两代君王,说不定张仪拜相之时,苏秦可能还未出生呢!这样看来,说他们比肩并行、逐鹿天下,怕是有点牵强。

而公孙衍就不同了。张仪在秦国担任国相之后,一直大力推行连横之术,还经常出使游说各国君王,暗暗瓦解他们的联盟,削弱他们的实力。没过几年,到前323年,公孙衍也开始推行合纵之术,并促成了以楚国为首的五国联盟共同抵抗秦国,并于前319年被五国共同推举为国相,组织了一支五国联盟部队进攻秦国。这两个时间点只隔了五年,也就是说他们两人才是有过真正交锋的对手。

有说法称苏秦为反秦旗手和先锋,大约跟他组织关东军西征有关,但他绝不是第一次组织西征的,组织第一次西征的,是公孙衍。前318年,公孙说服了五国国君,共同实行合纵之术,最后五国结成联盟,组织了一支西征军,讨伐秦国。西征军一鼓作气,连连攻下秦国数座城池,一直攻到了函谷关。但秦国使出了一招空城计,西征军无法识破对方计谋,加上人心不齐,难以协调统一步调,所以一直纠结是否继续进攻,踟蹰不前,拖延了一阵后错失了最好的进攻时期。这个时候秦军派出三支精锐部队,偷袭了西征军,西征军大败。

三十年后,苏秦组织了第三次西征,不过这次西征到了成皋地区就止步了,与第一次西征到达函谷关相比,还差得远呐。两者一进行对比,高下立见。公孙衍是第一次组织西征的人,且对当时造成的影响极大,可还是败给了秦国。而苏秦组织的西征晚了三十年,且影响不如第一次。也就说明苏秦做确实要稍逊一筹,做张仪的对手还欠一点火候。

并且苏秦对反秦也并不是一直坚持的,实在算不上反秦旗手,他曾经劝导燕昭王说:“秦国距离燕国有千里之外,而赵国距离燕国只有几百里,明明就是齐国对我们威胁更大,我们不防着赵国却紧盯着秦国,这是不明智的。”言外之意就是劝说燕王放弃反秦,战而反齐。公孙衍的反秦决心和张仪的瓦解五国联盟决心基本可以算是旗鼓相当,两人都带有了一点誓死将纵横进行到底的意味,而苏秦的反秦之心还是没那么纯粹和坚定。

而且苏秦劝说燕王反齐也并不是出于为国为民的初衷,而是更多地出于对自己生死的考虑。

苏秦在燕国时期,受到了燕昭王的重用,但因为与燕国太后私通被发现后,成日提心吊胆,对于燕昭王的更加器重,他没有受宠若惊的感觉,还一直疑心燕昭王有后招在等着他。后来实在忍受不了这种心惊胆战的日子,于是说服燕昭王反齐,并自愿前往齐国当内应,趁机遛到了齐国。也就是说,苏秦提倡反齐的目的就是为了自保。然而他的反齐计划并没有一点成效,还落得个间谍身份曝光而被五马分尸的下场。

标签: 战国张仪苏秦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的合伙人:苏秦和张仪相互反制相互依存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春秋战国,苏秦,张仪

    苏秦用来混饭吃的品牌是“合纵”,即六国诸侯实行纵向联合,一起对抗秦国,秦在西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而张仪用来混饭吃的品牌是“连横”,侍奉一个强国(即秦国)以为靠山,从而进攻另外一些弱国,以达到兼并和扩张土地的目的。秦在西方,六国在东方,东西相连,故称连横。两套方案,一横一纵,非此即彼,充满

  • 张仪的生平简介 张仪的妻子是谁他的老师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张仪

    《张仪列传》:“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张仪在史记的出场很光辉,他比首创合纵的苏秦还要厉害,因为师出同门的俩人,苏秦感到自愧不如,而张仪巧舌如簧,口吐莲花,首创连横倒也在春秋时期创造了许多辉煌。战国时代群雄逐鹿,纵横家们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四处游说。一个国家的

  • 揭秘张仪是如何瓦解六国合纵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张仪

    张仪入秦,一年以后,即周显王四十一年(公元前328年),秦惠王命张仪同公子华率军进攻魏国,大败魏军。然而,军事上的胜利并没有使秦惠王忘乎所以,对于六国诸侯联盟所造成的威胁,使他深感不安,梦寐以求地想拆散联盟。一天,秦惠王向众臣询问拆散联盟之计。一位大臣马上进谏:“联盟是赵国开头的,大王应先攻打赵国。

  • 苏秦是谁?苏秦和张仪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苏秦

    苏秦,洛阳东郊人出身农民,自幼家境贫寒,虽然比不上当时的富家子弟,但他胸怀大志,曾师从鬼谷子教授演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然而出道后却处处碰壁,仕途艰难,后来不得不回到家中继续苦读数年。再次出道后,游说赵、韩、魏、燕、齐、宋六国“合纵”抗秦,他亲自任“纵约长”,一人佩戴六国相印,被后人称为“合纵之父”。

  • 苏秦张仪谁厉害 两个人其实是不相上下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苏秦,张仪

    在战国时期出了很多的纵横家,其中就有苏秦张仪,这两个人在当时都有一定的名声,可以说就是国家的外交官,那么苏秦张仪被大家放在一起对比,这两个人哪一个人物更加的厉害?今天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一下。苏秦和张仪哪个更牛?网络配图苏秦和张仪都是战国晚期有名的的纵横家或策士,用现在的话说,二人都是国际社会著名的政

  • 战略家苏秦的合纵张仪的连横是如何操作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苏秦张仪

    战国是个大国兼并小国,强国兼并弱国的一个鱼肉强食的时代,倘若你没有能力,那么最后只有死路一条。不过即便是弱的国家,也不愿意坐以待毙,而是采取了当时应运而生的合纵之术。联合众多弱国,共同抵抗一个强大的大国。正所谓一物降一物,自然有针对合纵之术的方法,那就是连横。弱国通过依附于一个强大的国家,消灭其他的

  • 揭秘战国纵横家张仪是如何瓦解六国合纵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仪

    张仪入秦,一年以后,即周显王四十一年(公元前328年),秦惠王命张仪同公子华率军进攻魏国,大败魏军。然而,军事上的胜利并没有使秦惠王忘乎所以,对于六国诸侯联盟所造成的威胁,使他深感不安,梦寐以求地想拆散联盟。一天,秦惠王向众臣询问拆散联盟之计。一位大臣马上进谏:“联盟是赵国开头的,大王应先攻打赵国。

  • 秦相著名大臣张仪:一张利嘴平天下的纵横家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张仪

    张仪(?-前309年)(一说前310年逝世),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张仪村人,魏国贵族后裔,本姓魏后改姓张。战国时,列国林立,诸侯争霸,割据战争频繁。各诸侯国在外交和军事上,纷纷采取“合纵连横”的策略。或“合众弱以攻一强”,防止强国的兼并,或“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达到兼并土地的目的。张仪正是

  • 苏秦张仪谁厉害 战国苏秦有多少才能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苏秦张仪

    苏秦和张仪哪个人更为厉害,世人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张仪的能力比苏秦强,有人认为苏秦相比张仪,苏秦更厉害,也有人认为两者没有谁比谁厉害,对于两者来说,双方都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张仪人物像认为张仪比苏秦厉害的人这么想的:早年两人都在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在那时苏秦就自认才学上比不上张仪。在张仪学成之后还未

  • 《谋圣鬼谷子》张仪的老师是鬼谷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谋圣鬼谷子

    《谋圣鬼谷子》是一部大型历史古装剧,剧中鬼谷子神通广大,徒弟也不少。秦相张仪“连横”策略为秦国拉来了很多的盟友,虽然战国时候,谁咬谁一口还说不准,但是张仪作为一个能言善辩的辩手,他能够在其他两国甚至几国达成和平协议的时候,说服其中一方甚至几方都违背盟约亲近秦国,这是很困难的。这种说服统治者更改国家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