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苏秦是谁?苏秦和张仪谁更厉害

苏秦是谁?苏秦和张仪谁更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826 更新时间:2024/1/16 13:29:19

苏秦,洛阳东郊人出身农民,自幼家境贫寒,虽然比不上当时的富家子弟,但他胸怀大志,曾师从鬼谷子教授演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然而出道后却处处碰壁,仕途艰难,后来不得不回到家中继续苦读数年。再次出道后,游说赵、韩、魏、燕、齐、宋六国“合纵”抗秦,他亲自任“纵约长”,一人佩戴六国相印,被后人称为“合纵之父”。

张仪年龄比苏秦稍长,主要活动于燕易王年间,首创连横制度,苏秦生活在燕昭王时代,苏秦亦活动晚于张仪,很多人把两者从多方面进行比较,一较高下。

从权利角度分析

张仪出道的时候,还要沾沾苏秦的光想要让苏秦为自己引荐一下,虽然苏秦没有给张仪好脸色看,但是要不是苏秦的这种激将法,张仪不一定会有勇气走向秦国,更别说是当上一国宰相了。苏秦要做的是帮弱小的燕国报国破之仇。长时间作为间谍在齐国做事,随时随地都存在生命危险,而苏秦的计谋最终使得齐国天怒人怨,这才有乐毅之功。张仪虽然是首创连横,为秦国的统一奠定基础,但是就其工作的危险系数来说,和覆灭当时的大国齐国的功劳,苏秦也不会比张仪差。

从功绩来看

张仪为其效力国谋得的利益明显,苏秦为自己谋得的利益明显。张仪明显要高一筹,张仪首创连横拜相后,积极为秦国谋划。他采用连横术迫使韩、魏太子来秦朝拜,在军事和外交上积极谋划,使得秦国“东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这为秦国的霸业和将来的统一起了积极的作用。把秦国作为强大的后盾联合周边小国灭其他国家,让秦国占据了富饶的天府之国,有了巩固的大后方,为秦国的经济发展和军事战争,提供了有利条件。而苏秦因为出身贫寒,做事就多为自己考虑,只考虑做这件事达到自己的目的即可,不惜耍诈搬弄手端,虽然聪明但多是靠“欺诈”来赢取各国主君的信任。后苏秦私下与燕谋齐的活动败露后,齐处以车裂之刑,这在战国晚期是轰动一时的事件。

综合观之,苏秦的小聪明更厉害,为人狡诈,不择手段亦,也容易玩火烧身。张仪则为人稳重,胆识亦不输苏秦,分析局势他技高一筹,但急智就不如苏秦了。

标签: 苏秦

更多文章

  • 苏秦张仪谁厉害 两个人其实是不相上下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苏秦,张仪

    在战国时期出了很多的纵横家,其中就有苏秦张仪,这两个人在当时都有一定的名声,可以说就是国家的外交官,那么苏秦张仪被大家放在一起对比,这两个人哪一个人物更加的厉害?今天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一下。苏秦和张仪哪个更牛?网络配图苏秦和张仪都是战国晚期有名的的纵横家或策士,用现在的话说,二人都是国际社会著名的政

  • 战略家苏秦的合纵张仪的连横是如何操作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苏秦张仪

    战国是个大国兼并小国,强国兼并弱国的一个鱼肉强食的时代,倘若你没有能力,那么最后只有死路一条。不过即便是弱的国家,也不愿意坐以待毙,而是采取了当时应运而生的合纵之术。联合众多弱国,共同抵抗一个强大的大国。正所谓一物降一物,自然有针对合纵之术的方法,那就是连横。弱国通过依附于一个强大的国家,消灭其他的

  • 揭秘战国纵横家张仪是如何瓦解六国合纵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仪

    张仪入秦,一年以后,即周显王四十一年(公元前328年),秦惠王命张仪同公子华率军进攻魏国,大败魏军。然而,军事上的胜利并没有使秦惠王忘乎所以,对于六国诸侯联盟所造成的威胁,使他深感不安,梦寐以求地想拆散联盟。一天,秦惠王向众臣询问拆散联盟之计。一位大臣马上进谏:“联盟是赵国开头的,大王应先攻打赵国。

  • 秦相著名大臣张仪:一张利嘴平天下的纵横家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张仪

    张仪(?-前309年)(一说前310年逝世),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张仪村人,魏国贵族后裔,本姓魏后改姓张。战国时,列国林立,诸侯争霸,割据战争频繁。各诸侯国在外交和军事上,纷纷采取“合纵连横”的策略。或“合众弱以攻一强”,防止强国的兼并,或“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达到兼并土地的目的。张仪正是

  • 苏秦张仪谁厉害 战国苏秦有多少才能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苏秦张仪

    苏秦和张仪哪个人更为厉害,世人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张仪的能力比苏秦强,有人认为苏秦相比张仪,苏秦更厉害,也有人认为两者没有谁比谁厉害,对于两者来说,双方都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张仪人物像认为张仪比苏秦厉害的人这么想的:早年两人都在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在那时苏秦就自认才学上比不上张仪。在张仪学成之后还未

  • 《谋圣鬼谷子》张仪的老师是鬼谷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谋圣鬼谷子

    《谋圣鬼谷子》是一部大型历史古装剧,剧中鬼谷子神通广大,徒弟也不少。秦相张仪“连横”策略为秦国拉来了很多的盟友,虽然战国时候,谁咬谁一口还说不准,但是张仪作为一个能言善辩的辩手,他能够在其他两国甚至几国达成和平协议的时候,说服其中一方甚至几方都违背盟约亲近秦国,这是很困难的。这种说服统治者更改国家策

  • 战国说客双雄之张仪:是四方奔走的战国“辩论家”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仪

    电视剧《芈月传》中的张仪这个形象相对于芈八子和黄歇来说,史实的成分更多一些。这大概是因为张仪的生平在史书中记载较多而且有足够的传奇戏剧性,所以编剧对这个人物的故事设计在大的框架上没有太多虚构,只是增添了一些细节而已。本期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曹丽芳为你解读《芈月传》中的人物——张仪。《史

  • 中国古代最可悲的君王 竟三次被张仪欺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最可悲的君王,楚怀王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问鼎争霸,人杰纵横捭阖,这是一个不进则退的大争之世,在这个山崩谷凸、瓦釜雷鸣的年代,涌现出了一批驰骋风云的英杰,同时大浪淘沙也淘汰了不少庸碌之辈!其中最让人可悲可叹的当属楚怀王了!楚怀王,是君王的谥号,是君王死后世人对他生前功过荣辱的论断,通过他的谥号“怀”,我们就能看出世人对他的

  • 张范文言文原文译文,张范,字公仪,河内修武人也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张范

    张范,字公仪,河内修武人也。太傅袁隗欲以女妻范,范辞不受。性恬静乐道,忽于荣利,征命无所就。弟承,字公先,亦知名,以方正征,拜议郎,迁伊阙都尉。董卓作乱,承欲合徒众与天下共诛卓。承弟昭时为议郎,适从长安来,谓承曰:“今欲诛卓,众寡不敌,且起一朝之谋,战阡陌之民,士不素抚,兵不练习,难以成功。卓阻兵而

  • 张仪为什么要劝说魏襄王?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魏襄王,战国

    张仪劝说魏襄王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卫国国君再次把自己的爵位由侯降到君。秦国进攻韩国,夺取鄢陵。三年(癸卯,公元前318年)宋国国君开始称王。秦国在鱼大败韩国军队,杀死八万人,于浊泽俘虏韩军大将和申差。各国震惊。张仪劝说魏襄王道:“魏国地方不满千里,士兵不足三十万,地势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