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战略家苏秦的合纵张仪的连横是如何操作的

战略家苏秦的合纵张仪的连横是如何操作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219 更新时间:2024/1/20 4:00:02

战国是个大国兼并小国,强国兼并弱国的一个鱼肉强食的时代,倘若你没有能力,那么最后只有死路一条。不过即便是弱的国家,也不愿意坐以待毙,而是采取了当时应运而生的合纵之术。联合众多弱国,共同抵抗一个强大的大国。正所谓一物降一物,自然有针对合纵之术的方法,那就是连横。弱国通过依附于一个强大的国家,消灭其他的弱国。不过合纵和连横更像是太极八卦里的阴阳,双方是时常相互转化的。

而战国时期运用合纵和连横之术最为出名的两个人就是苏秦张仪。虽然讲过考古学家对古墓出土的文物经过分析后发现,苏秦年龄要远远小于张仪,所以就不会像后来史书上说的那样二人是同一时期游说各国的。不过二人在合纵连横上的较量,即便是隔越了时空,也能碰撞出火花,为后人津津乐道。

对于张仪最为成功的一次连横战略,就是他拆散了齐国和楚国之间的合纵之势。张仪收买了楚国贵族,从而成功用巧言骗取了楚怀王的信任,只是楚怀王被秦国许诺的六百里土地诱惑,而同齐国断绝关系。后发现中计后的楚怀王发动了对秦国的战争,然而敌不过秦国,反被侵占了汉中。后来齐国也加入了秦国的联盟中,攻占了楚国的大都,楚国自此一蹶不振。

苏秦最为成功的一次合纵,是成功联合东面五国,共同攻打秦国。当时齐国和秦国在东西各自称帝,天下诸侯无不被这两国震慑。不过苏秦劝齐王主动去掉帝王,齐闵王采纳了。如此天下的矛头直指秦国,五国联合攻打秦国,逼迫秦王废帝,并退还攻占的赵国和魏国的一些土地。

苏秦张仪谁厉害

苏秦和张仪哪个人更为厉害,世人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张仪的能力比苏秦强,有人认为苏秦相比张仪,苏秦更厉害,也有人认为两者没有谁比谁厉害,对于两者来说,双方都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认为张仪比苏秦厉害的人这么想的:早年两人都在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在那时苏秦就自认才学上比不上张仪。在张仪学成之后还未被重用时,苏秦还出于自己的六国合纵计划以及惜才之意用故意侮辱的手段激发他的斗志,张仪在苏秦的刺激之下选择了前往符合他要求的秦国,为秦王效力。在秦国,张仪得到了秦王的重用,成为了秦国的宰相。在秦多年,张仪积极为秦王出谋划策,为秦国将来统一天下付出了一定的贡献。

认为苏秦比张仪厉害的人的想法是这样的:苏秦将较弱的燕国作为靠山和平台来施行合纵策略,施展才能,并且最后成就了一番事业。而与苏秦相比,张仪虽也作出了一番大事业,但是他的靠山秦国要比燕国强大得多。这么看来,苏秦开了弱国也有外交的神话,相对而言,苏秦比张仪厉害。

觉得两人同样厉害的人则认为两人一人实行合纵,一人实行连横,都在纵横之术方面有所成就。苏秦六国合纵计划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张仪,而张仪成功投靠秦国也不能否认没有苏秦的因素。从成果来看,张仪瓦解了六国联盟,为秦国统一天下添砖加瓦,更胜苏秦一筹,而如果从功名成就上来看,苏秦身拜六国相位,比张仪更为让人震撼以及敬佩。

苏秦怎么死的

苏秦在经历失败和碰壁之后,终于通过他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成功,受到了六国君主的重用,执掌六国相印。然而如此成功的苏秦最终在齐国被人刺杀而受到致命伤害,临死前为了抓住刺客,建议齐王对他以谋乱罪判处车裂的刑罚,最终苏秦被五马分尸而死。

苏秦身居高位,享尽荣华富贵,却没想到的是在他权势巅峰时期做了一件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他与燕文侯的夫人,也就是燕国的王太后发生了关系。这件事被传得沸沸扬扬,在被当时的燕易王知道后,苏秦害怕自己会因与王太后发生关系的事而被杀害,就向燕易王请愿前往齐国,自愿去齐国担当燕国的间谍。燕易王同意了苏秦的想法,于是,苏秦就以得罪了燕王的借口跑到了齐国做客卿。

齐宣王去世后,新王继位后,众多齐国大夫想要跟苏秦争夺新王的宠信,于是就派人去刺杀苏秦,导致苏秦重伤而逃。之后在齐王抓不到凶手的情况下,苏秦建议以他在齐国谋乱的罪名将他在热闹的街市中执行车裂刑罚,为了获取奖赏,凶手会自己露面,这样就能抓到刺杀他的凶手。齐王采纳了苏秦的方法,果真抓到了刺客,并杀了他为苏秦报仇。苏秦在这件事发挥了自己身为谋略家的风范,也显示了他自身的谋略。在自己受到致命伤之后,没有慌张,没有想着能否被治愈,反而镇定地想出利用自己的死亡来为自己报仇的方法。不可谓不让人震惊和敬佩。

标签: 苏秦张仪

更多文章

  • 揭秘战国纵横家张仪是如何瓦解六国合纵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仪

    张仪入秦,一年以后,即周显王四十一年(公元前328年),秦惠王命张仪同公子华率军进攻魏国,大败魏军。然而,军事上的胜利并没有使秦惠王忘乎所以,对于六国诸侯联盟所造成的威胁,使他深感不安,梦寐以求地想拆散联盟。一天,秦惠王向众臣询问拆散联盟之计。一位大臣马上进谏:“联盟是赵国开头的,大王应先攻打赵国。

  • 秦相著名大臣张仪:一张利嘴平天下的纵横家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张仪

    张仪(?-前309年)(一说前310年逝世),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张仪村人,魏国贵族后裔,本姓魏后改姓张。战国时,列国林立,诸侯争霸,割据战争频繁。各诸侯国在外交和军事上,纷纷采取“合纵连横”的策略。或“合众弱以攻一强”,防止强国的兼并,或“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达到兼并土地的目的。张仪正是

  • 苏秦张仪谁厉害 战国苏秦有多少才能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苏秦张仪

    苏秦和张仪哪个人更为厉害,世人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张仪的能力比苏秦强,有人认为苏秦相比张仪,苏秦更厉害,也有人认为两者没有谁比谁厉害,对于两者来说,双方都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张仪人物像认为张仪比苏秦厉害的人这么想的:早年两人都在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在那时苏秦就自认才学上比不上张仪。在张仪学成之后还未

  • 《谋圣鬼谷子》张仪的老师是鬼谷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谋圣鬼谷子

    《谋圣鬼谷子》是一部大型历史古装剧,剧中鬼谷子神通广大,徒弟也不少。秦相张仪“连横”策略为秦国拉来了很多的盟友,虽然战国时候,谁咬谁一口还说不准,但是张仪作为一个能言善辩的辩手,他能够在其他两国甚至几国达成和平协议的时候,说服其中一方甚至几方都违背盟约亲近秦国,这是很困难的。这种说服统治者更改国家策

  • 战国说客双雄之张仪:是四方奔走的战国“辩论家”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仪

    电视剧《芈月传》中的张仪这个形象相对于芈八子和黄歇来说,史实的成分更多一些。这大概是因为张仪的生平在史书中记载较多而且有足够的传奇戏剧性,所以编剧对这个人物的故事设计在大的框架上没有太多虚构,只是增添了一些细节而已。本期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曹丽芳为你解读《芈月传》中的人物——张仪。《史

  • 中国古代最可悲的君王 竟三次被张仪欺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最可悲的君王,楚怀王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问鼎争霸,人杰纵横捭阖,这是一个不进则退的大争之世,在这个山崩谷凸、瓦釜雷鸣的年代,涌现出了一批驰骋风云的英杰,同时大浪淘沙也淘汰了不少庸碌之辈!其中最让人可悲可叹的当属楚怀王了!楚怀王,是君王的谥号,是君王死后世人对他生前功过荣辱的论断,通过他的谥号“怀”,我们就能看出世人对他的

  • 张范文言文原文译文,张范,字公仪,河内修武人也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张范

    张范,字公仪,河内修武人也。太傅袁隗欲以女妻范,范辞不受。性恬静乐道,忽于荣利,征命无所就。弟承,字公先,亦知名,以方正征,拜议郎,迁伊阙都尉。董卓作乱,承欲合徒众与天下共诛卓。承弟昭时为议郎,适从长安来,谓承曰:“今欲诛卓,众寡不敌,且起一朝之谋,战阡陌之民,士不素抚,兵不练习,难以成功。卓阻兵而

  • 张仪为什么要劝说魏襄王?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魏襄王,战国

    张仪劝说魏襄王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卫国国君再次把自己的爵位由侯降到君。秦国进攻韩国,夺取鄢陵。三年(癸卯,公元前318年)宋国国君开始称王。秦国在鱼大败韩国军队,杀死八万人,于浊泽俘虏韩军大将和申差。各国震惊。张仪劝说魏襄王道:“魏国地方不满千里,士兵不足三十万,地势四

  • 商鞅,张仪、范睢、吕不韦为秦国奉献一生为什么没有好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朝,吕不韦

    商鞅,张仪、范睢、吕不韦为秦国奉献一生为什么没有好下场?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秦朝的前身,只是一个小小的西陲弱国,秦国没有高贵的先祖、没有富庶的土地、没有安定的环境,但能跻身前列,在战国后期成为“虎狼之国”,其余山东六国皆不敢小觑,依靠的不仅是秦国国君的励精图治,还有贤臣良将的忠心陪伴,而为秦国

  • “一口倾国”的张仪是怎么一步步社会底层走向将相公卿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国,张仪

    “一口倾国”的张仪是怎么一步步社会底层走向将相公卿的?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知道,战国时期群雄逐鹿,除了有兵家中的孙膑、庞涓和田忌等人的精彩亮相,还有能言善辩的纵横家们的粉墨登场。纵横家乃谋圣鬼谷子所创立的学术流派,但在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指的是一个独特的谋士群体,称得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