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用“纸上谈兵”形容赵括真的合适吗?白起提起他都恨得牙痒痒!

用“纸上谈兵”形容赵括真的合适吗?白起提起他都恨得牙痒痒!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471 更新时间:2023/12/19 12:31:38

用“纸上谈兵”形容赵括真的合适吗?白起提起他都恨得牙痒痒!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纸上谈兵"这个成语耐人寻味。根据考古发现,纸张虽然在战国时期便已经出现,但并未被广泛的接受和应用。直到东汉蔡伦改进技术,发明用纤维废料经特殊工序制成的"蔡侯纸",人们才慢慢用起纸来。

直到魏晋时期,纸才终于被广泛使用,"洛阳纸贵"的典故也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这样看来,"纸上谈兵"的典故应当不会早于魏晋。毕竟在这之前,这一成语可能就要改称"简上谈兵"、"竹上谈兵"或"帛上谈兵"了。

有人认为,纸上谈兵可能来源于宋朝爱国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名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而最贴近纸上谈兵四字的则是明初文人刘三吾在《湘南杂咏》中写就的"鄂垣仅有湘南地,朝野犹夸纸上兵"一句,由此看来,纸上谈兵虽写的是战国人物和故事,但这一成语的诞生年代或许与战国相隔很远。这也说明,成语的诞生多有强加附会的意思。

"纸上谈兵"意为空谈理论,难以解决实际问题,其衍生缘于战国时期一场著名的战役——长平之战。

秦赵两国交锋,赵国将领名将廉颇来取守城战略招至赵王不满,临阵换帅。将名将廉颇改为熟读兵书的赵括,赵括为名将赵奢之子,但其名声却正好相反。赵奢以军事能力卓越而闻名,赵括却因打输长平之战,致使赵国国力一落千丈而被加上"纸上谈兵"的嘲讽。

然而,这场事关两国长期发展综合国力的战役,之所以败真的只怪赵括吗?赵括为什么会输?他真的是一个庸才吗?

首先,一起了解一下"纸上谈兵""长平之战"的背景。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秦国为了争夺上党地区而与赵国爆发冲突,秦国的左庶长王龁攻打赵国,而赵军主将廉颇则固守不出。

其实,面对气势汹汹的秦军,廉颇筑起高墙,消耗对手的战术是十分成功的。然而这样的一种战术,对本国的国力同样是一种考验。战争后期,赵国向他国借粮,说明缺粮,难以久持。赵向秦求和但未果说明赵王急于结束战争,赵王对廉颇作战方式不满。秦国丞相范雎在赵国散步谣言说:"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

赵孝成王果然相信,便改派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为主将,统率赵国军队。

这时,赵国丞相蔺相如劝谏道:"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就是说,赵括能够通晓父亲赵奢的兵书战法,却不能够对之进行理解和变通。

不过,急于求胜的赵孝成王可不管这一点,他执意以赵括为将,并让其主动出击。

蔺相如认为赵括虽然自幼学习兵法,对行军作战之事信手拈来。但他骄傲自矜,认为全天下没有人能够在打仗这方面胜过他。他曾经和父亲赵奢谈论军事,赵奢虽然没有问题能难倒他,但却并不认为儿子是真正的领兵有方。

赵括的母亲询问赵奢原因,他回答:"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赵括确实很有天分,但他自我感觉太过于良好,把战争想得过于简单。赵奢敏锐地预见到如果有一天他真的领兵打仗,会导致赵军的失利。

赵孝成王是一位非常有意思的君王,毛遂说他不能领兵,赵孝成王非要他领兵,导致兵败毛遂羞愧自尽。赵括爹妈都说赵括不行,赵孝成王非要赵括领兵,识人确实特别。

赵国换将,秦国呢?秦国也换了将。秦国开始的将是王龁,这大约是赵王敢换将的原因之一,可能认为秦国并没有把主力放入战争。然而秦国却悄悄把主将换成了白起,白起一生无败绩,军事能力了得,就是廉颇和赵奢也未必能赢他。赵括作为军事小白,碰上这么一个对手也是无奈。秦国当时将十五岁的男孩都纳入战争,是举全国之力对付战役。反观赵国,赵王和秦王对峙三年,却未积极争取支援。

不过,赵还是投入了约四十五万兵马,也下了本钱。秦投入了多少众说纷纭,有说五十万,六十万,一百万。但无论是哪个,都比赵国多。

赵括到达战场,一改原本的指令,率领兵士主动出击。而秦军刚刚到来的上将军白起早已做好准备,他先是佯败,将赵括吸引得全力追击,然后又派出一支部队迂回到赵军后方,对其形成包围态势。随后,白起以骑兵将其分割开来,使其相互孤立,陷入慌乱。

最后,白起又将赵军的粮道切断。这一连串的计策让根本没有领兵经验的赵括无暇应对,只好先全力防守。

四十多天后,赵军因为饥饿而战力大减,士卒离心。于是赵括孤注一掷,率领精锐冲杀,最终被射杀。史载:"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

赵输了,但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赵败了,但秦的损失也很大,赵括打不过白起,但也没让白起好过。

赵括军事能力如何,史书无更多记录。但就结果来说,他在赵不具备优势的情况下打到白起都恨得牙痒,大约不是个只知道理论不懂得实践的人。白起说的"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大约也是对长平之战感触太深。

标签: 春秋战国

更多文章

  • 秦国最长寿的丞相,身兼楚、魏王室血脉,还是战神白起的伯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春秋战国

    秦国最长寿的丞相,身兼楚、魏王室血脉,还是战神白起的伯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穰侯魏冉提起秦国历任丞相,通常我们所熟悉的吕不韦、李斯都是秦始皇时期的人物,然而在他们二人之前,有一位丞相称得上最“长寿”,当然这里的长寿并非指寿命,而是在位时间。他曾5次出任秦国的丞相,总计

  • 白起为秦国歼灭百万敌军,秦昭王为何还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春秋战国

    白起为秦国歼灭百万敌军,秦昭王为何还要杀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秦国征伐四方的过程中,诞生出许多将星,而白起无疑是极其闪耀的一颗。白起被誉为战神,他曾坑杀数十万降卒,斩杀近百万敌军,然而古往今来却有无数人对他崇拜至极。白起有许多外号,军神、恶魔、杀神、屠夫,所有的外号

  • 白起对秦国有着重大的作用 秦昭襄王为什么不重用反而是杀了他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白起,秦国

    很多人都不了解白起被赐死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古人想要从政一般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勤勤恳恳读书,经过很多年的学习,逐渐进入朝堂上,二是投笔从戎,进入军队,在每一场战争中积累经验,渐渐崭露头角,利用军功进入朝堂。这两种方式是平民百姓入仕途的主要手段了,至于贵族什么靠关系、走

  • 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的白起,最后还是没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白起,秦朝

    你真的了解白起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白起,一生之中毫无败绩,为秦国占领了大片的土地,铸就了自己的赫赫威名,但是秦王最后却逼迫他自杀,这是为什么呢?小编分析有这几个原因有的人会说是秦王卸磨杀驴,害怕白起的实力影响到自己,但为什么那些和白起齐名的将军都安然无恙呢?况且白起也活不

  • 白起已经时日无多,为什么秦昭襄王还要下旨赐死他?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国,白起,秦昭襄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白起已经时日无多,为什么秦昭襄王还要下旨赐死他?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周赧王五十八年(西历公元前257年),一代战神白起落下了帷幕——秦昭襄王赐死白起。此时,白起已经七十多岁了,按照现代的观念来看,七十多岁算是高龄,而在古代,白起活到这把年纪,已经属于时日无多了。那么

  • 赵括真的是被冤枉的“战神”吗?白起是怎么战胜赵括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国,白起,赵括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长平之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长平之战是战国影响深远的一场大战,战国格局因此而改变。长平之战成就俩人的名声,一个是人屠武安君白起,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一个成为战神,一个则被订上耻辱柱。现在流行翻案,白起这人战绩太过显赫,有点黑不动,于是开始打赵括

  • 白起杀人无数最后被赐死,为何却能流芳百世?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国,白起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名将白起的悲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清代诗人赵艳雪,在《悼金夫人》一诗中叹道:“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意思是说,红颜多薄命,像名将一样,很难寿终正寝。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名将难以善终大约是公认的事实——如廉颇因权力倾轧被闲置,韩信因贪心不足

  • 长平之战后白起想乘胜追击秦王不肯,一年后秦军大败白起却被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春秋战国,白起

    白起的悲惨人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长平之战,白起迅速作出部署,司马梗北上攻打赵国旧都晋阳,王龁东进攻打赵国要塞武安,准备一举灭亡赵国。可惜秦国相国范雎却害怕武安君的功绩超过自己,反对继续攻打赵国。赵孝成王居然亲自奔赴秦国都城咸阳,去游说秦昭襄王停止进攻赵

  • 长平之战白起为什么要坑死四十万赵军 养不起只是其中一点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白起,赵军

    还不知道:白起坑死赵军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长平之战遗址,位于山西省晋城高平市东西梁山之间丹河附近河谷地带。现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范围广阔,西起骷髅山、马鞍壑,东到鸿家沟、邢村,宽约1

  • 秦国的名将除了白起还有哪些?盘点秦国的十大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国,白起,蒙恬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国的名将除了白起还有哪些?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战国后期,秦国传到赢政这一代时已具备了统一天下的实力。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秦终于开启了扫灭6国的模式,并且最终建立了秦王朝。春秋时期,秦并不是最强的诸侯国,但却硬是笑到了最后。在春秋战国前后几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