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白起对秦国有着重大的作用 秦昭襄王为什么不重用反而是杀了他

白起对秦国有着重大的作用 秦昭襄王为什么不重用反而是杀了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01 更新时间:2024/2/17 20:57:12

很多人都不了解白起被赐死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古人想要从政一般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勤勤恳恳读书,经过很多年的学习,逐渐进入朝堂上,二是投笔从戎,进入军队,在每一场战争中积累经验,渐渐崭露头角,利用军功进入朝堂。这两种方式是平民百姓入仕途的主要手段了,至于贵族什么靠关系、走门路取得的机会,那咱们就另当别论了。

白起是如何从平民成为战国四名将之首的?

说起战国时期的名将,战神白起一定是排在首位的,白起出生在一个平民百姓之家,从小他很喜欢兵法书籍,而且熟知兵法、研究军事案例,并一直加强自己的军事练习,一直加强锻炼身体。

说起白起的崛起,其实依赖于当时战火纷飞、诸侯争霸的年代。因为当时并没有建立大一统王朝,每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就要不断建立军功,以军功受爵是秦朝的特色,因为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军事战争的胜利,而且还有利于稳定社会、避免阶级矛盾,给每一个人公平的机会。正是这样的社会环境,为白起的崛起创造了一定的条件,白起逐渐展露头角。

当时秦国魏冉主政,魏冉看中了白起的军事能力,就向秦昭襄王推荐了白起。因为魏冉是秦昭襄王的舅舅,而且魏冉也是秦朝的重臣,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有魏冉做担保,秦昭襄王便任命白起为将军。

白起也是不负所望,在韩魏联军攻打秦国之际,凭借沉稳冷静的思考,最终灭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人,因此在秦国名声大噪。

后来白起率领将士们一路夺城池、杀敌人、占领地,一路高歌猛进,展示着自己的军事能力。

对于秦昭襄王而言,白起这样战功赫赫的重臣,对秦朝是有着重大作用的,那么为何秦昭襄王不但没有重用白起,反而杀了他呢?

从长平之战到邯郸之战间,白起与秦昭襄王之间发生的矛盾

在长平之战中,白起率领的军队重创了赵括的军队,赵国损失了将近四十万大军,白起深知想要灭亡赵国,只有乘胜追击,不给敌人一丝一毫的喘息机会,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于是派遣随从回去朝廷,向秦昭襄王上报自己的想法,当时秦昭襄王听从丞相范雎的建议,考虑到长平一战秦国也是损失了三十万大军,想要调整一下,准备过后再战。

消息回到了前方白起处,白起自然很生气,因为秦昭襄王不像白起一样征战数年,白起知道如果这次一旦放过赵国,那么这将增加秦国兼并赵国的难度,但是白起又不能不听秦昭襄王的命令,最后还是放过了赵国。而白起也因为这件事一病不起,对秦昭襄王也很失望。

在赵国得到喘气后,秦军已经错过了最佳战机,这个时候秦昭襄王觉得军队休整的差不多了,于是对赵国发动邯郸之战,但是赵国也是吸取了长平之战的教训,决定派遣大将廉颇上阵,廉颇的军事才能因为指挥赵国军队得当,迫使秦朝节节败退,秦昭襄王不得不紧急让白起赶赴战场,便派人去请白起。

白起预料到了这一仗秦朝必输无疑,于是白起借口生病,一直推脱,不肯去战场。秦昭襄王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判断失误,导致邯郸之战失败了,但是白起不肯给面子,自己已经派人去请了,而白起却蹬鼻子上脸,完全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秦昭襄王很生气,而这就是秦昭襄王想要除掉白起的导火索。

秦昭襄王重用小人范雎,对白起进行政治构陷,最终害死了白起

秦昭襄王其实是帝王中比较逗逼的一位,尽管秦昭襄王在位将近六十年,在位期间秦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这些功劳大都跟他没有什么关系。

秦昭襄王在位前四十年,都是由魏冉主政,军事上由白起负责,秦昭襄王就是一个傀儡。

秦昭襄王亲政是因为听从了在魏国混不下去的小人范雎的计策,在昭襄王亲政后,范雎也成为丞相了,但是白起是范雎必须要扳倒的对象。

白起是范雎推荐的,代表着范雎和白起一定是对立的,在白起风生水起的时候,范雎的风头几乎都被白起抢走了,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范雎也是很嫉妒,也是很害怕白起强壮起来,自己的地位和权力会动摇。

所以范雎就会在秦昭襄王耳边,经常吹耳边风,像长平之战没有乘胜追击也是因为范雎的建议,最后秦昭襄王想要杀掉白起,范雎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白起经过多年征战,他的能力、名声,已经明显超越了秦昭襄王。尤其是诸侯争霸的时代,有军功就可以赢得很多很多,不仅仅是地位、财富,还有名声、尊敬。而白起的能力其实已经到了功高盖主的地步了,这其实是每一个君主的大忌,而白起最后被杀也是有一部分功高震主的地步。

纵观历史,很多重臣的结局都是因为功高震主,像明朝蓝玉案、清朝年羹案一样,因为能力太过出众,所以才引来了杀身之祸,这其实也不能怪他们。

所以,不管白起是多大了,他的影响一直存在。秦昭襄王为了稳定朝纲、稳定统治,不得不杀掉白起,只是有时候很可怜白起,因为白起并没有什么过错,只是因为秦昭襄王的猜忌和范雎的陷害,就葬送了一代名将。

总结:

像白起这样优秀的将领,没有死在战场,而是以这样的方式惨死,更证明秦昭襄王驭人能力不行,因为驾驭不了,只能将其杀死。

标签: 白起秦国

更多文章

  • 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的白起,最后还是没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白起,秦朝

    你真的了解白起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白起,一生之中毫无败绩,为秦国占领了大片的土地,铸就了自己的赫赫威名,但是秦王最后却逼迫他自杀,这是为什么呢?小编分析有这几个原因有的人会说是秦王卸磨杀驴,害怕白起的实力影响到自己,但为什么那些和白起齐名的将军都安然无恙呢?况且白起也活不

  • 白起已经时日无多,为什么秦昭襄王还要下旨赐死他?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国,白起,秦昭襄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白起已经时日无多,为什么秦昭襄王还要下旨赐死他?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周赧王五十八年(西历公元前257年),一代战神白起落下了帷幕——秦昭襄王赐死白起。此时,白起已经七十多岁了,按照现代的观念来看,七十多岁算是高龄,而在古代,白起活到这把年纪,已经属于时日无多了。那么

  • 赵括真的是被冤枉的“战神”吗?白起是怎么战胜赵括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国,白起,赵括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长平之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长平之战是战国影响深远的一场大战,战国格局因此而改变。长平之战成就俩人的名声,一个是人屠武安君白起,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一个成为战神,一个则被订上耻辱柱。现在流行翻案,白起这人战绩太过显赫,有点黑不动,于是开始打赵括

  • 白起杀人无数最后被赐死,为何却能流芳百世?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国,白起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名将白起的悲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清代诗人赵艳雪,在《悼金夫人》一诗中叹道:“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意思是说,红颜多薄命,像名将一样,很难寿终正寝。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名将难以善终大约是公认的事实——如廉颇因权力倾轧被闲置,韩信因贪心不足

  • 长平之战后白起想乘胜追击秦王不肯,一年后秦军大败白起却被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春秋战国,白起

    白起的悲惨人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长平之战,白起迅速作出部署,司马梗北上攻打赵国旧都晋阳,王龁东进攻打赵国要塞武安,准备一举灭亡赵国。可惜秦国相国范雎却害怕武安君的功绩超过自己,反对继续攻打赵国。赵孝成王居然亲自奔赴秦国都城咸阳,去游说秦昭襄王停止进攻赵

  • 长平之战白起为什么要坑死四十万赵军 养不起只是其中一点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白起,赵军

    还不知道:白起坑死赵军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长平之战遗址,位于山西省晋城高平市东西梁山之间丹河附近河谷地带。现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范围广阔,西起骷髅山、马鞍壑,东到鸿家沟、邢村,宽约1

  • 秦国的名将除了白起还有哪些?盘点秦国的十大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国,白起,蒙恬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国的名将除了白起还有哪些?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战国后期,秦国传到赢政这一代时已具备了统一天下的实力。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秦终于开启了扫灭6国的模式,并且最终建立了秦王朝。春秋时期,秦并不是最强的诸侯国,但却硬是笑到了最后。在春秋战国前后几百

  • 历史上战无不胜的五大战神!除了白起还有哪几个?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春秋战国,吴起,白起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历史上战无不胜的五大战神!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第一名 孙武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孙武经吴国重

  • “怏怏”是什么意思?白起和韩信都因这两个字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朝,白起,韩信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怏怏”的相关故事介绍,欢迎阅读哦~正所谓“将军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自古以来,能征惯战的大将往往没有好下场。飞鸟尽,良弓藏。他们出众的军事才能对于敌人来说,是唯恐避之不及的长枪;但对于君王来说,他们的才能着实让人如芒在背,就如潜藏于暗处的匕首。在后

  • 白起被宋太祖踢出武庙十哲?背后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太祖,宋朝

    对宋太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庙全称武成王庙,前身是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设立的太公尚父庙,主祭周朝吕尚,即姜子牙。在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唐肃宗尊吕尚为“武成王”,武庙正式出现。武庙与文庙的规格是对应的,在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唐玄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