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生宦海沉浮:揭狄仁杰不同寻常的晚年

一生宦海沉浮:揭狄仁杰不同寻常的晚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465 更新时间:2024/2/6 5:40:28

晚年的狄仁杰,既要一如既往地效忠女皇武则天,又肩负着唐室中兴的重任。他清楚地看到,徐敬业兄弟、琅邪王李冲、越王李贞先后起兵反武,但均被剿灭,告密之风盛行,周兴、来俊臣等酷吏,掌管制狱,杀戮大量李唐宗室,而武周的势力正如日中天一样强大。唐室复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唐室复兴需要一场政变,但时机并不是现在,也并不具备必不可少的条件,它需要隐而不发,韬光养晦,坐待良机。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恪尽职守,全力辅佐武则天的同时,又不遗余力促成武周政权回归,为唐室复兴做好铺垫。

非常时期,狄仁杰的晚年,注定是不同寻常的晚年。

686年,56岁的狄仁杰出任宁州刺史。当时宁州为各民族杂居之地,狄仁杰体察民情,抚和戎夏,妥善处理各民族之间关系,人心笃定,内外相安。

687年,擢升为工部侍郎的狄仁杰,充江南巡抚使,针对当时吴、楚多淫词的弊俗,奏请焚毁祠庙1700余所,唯留四祠,减轻了江南人民的负担。

网络配图

688年,武则天授仁杰为豫州刺史,当时的豫州正值越王李贞、琅玡王李冲等“讨武”兵败之后。镇压叛乱的当朝宰相张光辅率兵30万,扩大矛盾,贪功抢掠,以查寻李贞党徒为名,四处抄家,抓捕无辜,连坐者六七百家,籍没者5000余口。一时间冤狱甚起,受害者无数。刚刚到任的狄仁杰,看到哀鸿遍野,民不聊生,遂一面给冤屈死囚开释刑具,一面秘奏武后。明言原案“诖误”,请求武氏“仁恤”武则天深知狄仁杰以国为重,所奏无虚,遂下诏改杀为流,全部流放丰州。

仁杰的才干与名望,逐渐得到武则天的赞赏和信任。691年九月,62岁的狄仁杰第一次被任命为宰相。狄仁杰官居宰相,参与朝政之时,也正是武承嗣显赫一时,踌躇满志之日。他认为狄仁杰将是他被立为皇嗣的障碍之一,就勾结酷吏来俊臣诬告狄仁杰等大臣谋反,将他们逮捕下狱。狄仁杰运用自己的机智才谋,死里逃生,真相大白,武则天却不肯完全为他平反昭雪,贬他到彭泽去担任一个小小的县令。赴任当年,彭泽干旱无雨,营佃失时,百姓无粮可食,狄仁杰上奏疏要求朝廷发散赈济,免除租赋,救民于饥馑之中。

696年十月,契丹攻陷冀州,河北震动。为了稳定局势,武则天起用狄仁杰为与冀州相邻的魏州刺史。狄仁杰到职后,号召百姓返田耕作。契丹部闻之引众北归,使魏州避免了一次灾难。

狄仁杰勤政惠民,每任一职,都心系民生,社会声望不断提高,武则天对他越来越倚重。697年十月,67岁的狄仁杰被武则天招回朝中,恢复了宰相职务,成为辅佐武则天掌握国家大权的左右手,参与一系列重大决策。此时,狄仁杰已年老体衰,健康每况愈下,但他深感个人责任的重大,仍然尽心竭力,身体力行,直至鞠躬尽瘁。

98年,突厥南下骚扰河北,掳掠抢杀。任河北道安抚大使狄仁杰,面对战乱后的凋残景象,采取四条措施:

网络配图

(一)、上疏请求赦免河北诸州,一无所问,使被突厥驱逼行役的无辜百姓乐于回乡生产。

(二)、散粮运以赈贫乏。

(三)、修驿路以济旋师。

(四)、严禁部下侵扰百姓,犯者必斩。很快恢复了河北的安定

武则天老了,想立侄子武三思为储,以继承她辛苦创下的伟业。狄仁杰犯颜直谏:“我看天底下的老百姓并没有忘记唐皇室的恩德。比如匈奴进犯边境,皇上您下令叫梁王武三思到市面上去招募勇士,梁王招了一个多月也没招满一千人。您又令庐陵王李显代替梁王武三思,庐陵王不到十天就招到了五万之众。如今要立太子,非李显不可!”武则天听后十分气愤,只得罢议。武则天病了,狄仁杰瞅准机会,再次进谏:“您若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李显是您的儿子,那么您百年之后,仍可在太庙里享受李氏后人的祭祀,这个荣耀是无穷无尽的。

反过来,您若立侄儿梁王武三思为太子,可从来就没有听说过侄儿当上皇帝后,会把姑妈供奉在太庙里的,您也就没有资格再在太庙里享受后人的祭祀了。”狄仁杰的这番话说中了武则天的痛处,然而到手的李家天下又要还回去,武则天心有不甘。她嘴硬地斥责狄仁杰道:“立谁不立谁这是我家里的事,你就不要来掺和了!”狄仁杰沉着地应答道:“皇上就像是人的脑袋,而臣子们就像是人的手脚一样,本来就是不可分的,何况我还身居宰相之位,像立太子这样的大事,我敢不闻不问吗?”武则天终于感悟,派徐彦伯到房州将庐陵王李显迎回,并立他为太子。

有一次,武则天要求狄仁杰推荐将相人才,狄仁杰说:“荆州长史张柬之,是个将相之才,七十多了,但一直不得志。陛下如果重用他,他一定会感恩戴德,为陛下效力。”武则天于是将张柬之调为洛州司马。过了一段时间,武则天又要求狄仁杰推荐人才,狄仁杰说:“前荐张柬之,尚未用也。”武则天回答说:“我不是将张柬之提拔了吗?”狄仁杰说:“臣所荐者可为宰相,非司马也。”于是,武则天又将张柬之调升为秋官侍郎,又过了一个时期,位升宰相,此外,狄仁杰还先后举荐了桓彦范窦怀贞敬晖姚崇等数十位忠贞廉洁、精明干练的官员。武则天将他们委以重任,他们坚守道德节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网络配图

700年,武则天欲造浮屠大像,预计费用多达数百万,宫不能足,于是诏令天下僧尼日施钱以助。70岁的狄仁杰卧病在床,上疏谏曰:“如来设教,以慈悲为主。岂欲劳人,以在虚饰?”“比来水旱不节,当今边境未宁。若费官财,又尽人力,一隅有难,将何以救之?”武则天接受了他的建议罢免了其役。后来武则天欲造大佛,预计费用数百万,狄仁杰闻讯,仍上疏谏阻才罢免这劳民伤财的工程。

705年,81岁的武则天病重,已是强弩之末,时机到了,宰相张柬之联合了桓彦范、崔玄、袁恕己、敬晖等人,发动了宫廷政变,将李显推上皇位,完成了所谓的“唐室中兴”,避免了武则天身后可能出现的政局混乱。

这段盛事,距离狄仁杰去世刚好五年。

我的晚年我做主,正是狄仁杰晚年的最好诠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开闯王李自成和崇祯帝互断龙脉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明皇族朱氏的龙脉之说,据《朱元璋系年要目》介绍,朱元璋祖居江苏省句容县通德乡朱家巷。元朝初期,为了逃避官府的苦役,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就携带全家老小,逃到泗州、盱眙一带,居住在古泗州城北13里的孙家岗。王文禄《龙兴寺记》记载着这样一个传说:杨家墩家有个洼窝,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经常卧于其处。有一次,

  • 曹操竟霸占了关羽心爱的女人:怎么回事呢?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关云长处了武功盖世,义薄云天的形象外,好像还给别人一种不近女色,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印象。其实关羽也是有七情六欲的,只不过他比较长情专一,更可怜的是他喜欢的女人,还被曹操霸占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网络配图关羽在跟随刘备打仗的时候,是喜欢过一个女人,但是被曹操给霸占了,这件事就记载在《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

  • 揭秘李夫人的儿子昌邑哀王刘髆是自然死亡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昌邑哀王刘髆是汉武帝刘彻的第五个儿子,他的母亲就是那位有着倾国倾城之貌的李夫人。不过历史上对刘髆的记载少之又少,连他在哪年出生的都不得而知。但他有两个比较出名的舅舅,一个是西汉时期著名的音乐家李延年,另一个就是贰师将军李广利。图片来源于网络刘髆在天汉四年被封为昌邑王,建都昌邑,就这样开始了他的侯王生

  • 三国史上五大顶尖防御名将:霍峻抗一年之久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将才辈出的年代,我们常常把焦点放在了那些明星上将的身上,常常会忽略一些出场次数不多,但能力也很出众的将才。其中有几个人非常值得我们注意,或许他们不如吕布,关羽等猛将,但是他们的贡献是非常大,甚至分别让诸葛亮,周瑜,孙策等当世名将吃了不少苦头,甚至毫无办法。那么他们到底是谁呢?网络配图曹魏的杂号将

  • 三国英年早逝的六大谋略家:鬼才郭嘉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英才辈出,文臣如云,武将如雨,袁绍和曹操的争霸,刘备和孙权的争雄,归根结底是人才和资源的战争。其中有着无数的智者或谋士,推动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前进。然而有一些谋略级人物,却天妒英才,英年早逝,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让我们盘点三国英年早逝的谋略级五大人物。网络配图 top6 马良马良(187-22

  • 慈禧半月奢靡生活花费得以一条巡洋舰来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慈禧是大家所熟知的人物。清朝中后期大清皇权的掌权人。光绪皇帝不过成为一个傀儡政权,可以说全完有慈禧“垂帘听政”。这里小编要说的不是她的政坛活动,而是关于她奢靡的后宫私人生活。网络配图中国人在吃上是非常讲究的。慈禧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奢侈太后。光她的炊事班就有100多间,厨师队伍上百人。关于慈禧一年吃1

  • 努尔哈赤的儿子多铎率性而为从此得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这个人的命运走向,有很多有才干的人,却因为性格脾性的原因而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清朝初年努尔哈赤的儿子多铎就是典型的例子。网络配图1清太祖生子十六人,名声显著者当是几个嫡福晋所生的儿子。若按嫡子齿序,第十五子多铎为幼子。太祖驾崩前,也作了安排,让多铎掌最精锐、最强大的正黄旗。

  • 清府混乱局面:督抚东南互保不理会朝廷命令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朝廷向后转,昏招迭出,但各地督抚却对此意见不统一,尤其是南方的督抚,他们不同意朝廷不由分说地跟西方决裂。到了义和团运动后期,清政府已经出现了很大的混乱局面,而就在这个时候,“东南互保”出现了。网络配图我们过去对东南互保评价很低,认为是一帮投降派督抚没有执行中央的命令。现在感觉研究有些解冻,对东南互保

  • 朱元璋如果不杀功臣会怎样?明朝更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是史上出了名的杀人魔,一生杀人无数,这其中就包括帮他打天下的功勋大臣。但反过来推理,如果朱元璋不杀这些有功之臣会出现什么状况呢?洪武十三年和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借着“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屠杀了一大批功臣宿将。网络配图尽管《明史》对胡惟庸和蓝玉作了区别处理,将胡惟庸列入了奸臣传而蓝玉没有列入,

  • 爷爷继承了孙子的皇位?奇葩争夺者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封建帝制在我国沿袭了千载,统治者为了不落人话柄,维护皇权稳固,帝王心术最是在意皇权的合法性与正当性,至少表面要做到如此。当然,千年的历史不乏有奇葩的存在,居然有人为了篡权枉顾人伦,谋篡自己孙子辈的皇位,此事也成了我国皇位继承史中最罕见的一幕。那么,这位奇葩的皇权争夺者究竟是谁?下面就和小编一探究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