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段誉:他是否算是好皇帝?

历史上真实的段誉:他是否算是好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828 更新时间:2023/12/29 10:19:30

段正严(1083年—1176年),又名段和誉,大理国第十六位皇帝,在位长达39年。他在位期间“勤于政事”“爱民用贤、思揽政权”,后因诸子内争外叛,禅位为僧,高寿94岁而终。

青衫磊落险峰行,玉壁月华明。马疾香幽,崖高人远,微步毂纹生。谁家子弟谁家院,无计悔多情。虎啸龙吟,换巢鸾凤,剑气碧烟横。这是金庸《天龙八部》中描写的段誉:帅气,多情,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最近又有一则新闻,说段誉后人展示“一阳指”,甚至点翻了美国大兵。很多网友纷纷留言,说段誉只是金庸在《天龙八部》中虚构的人物,何来后人?实际上,金庸小说中的人物也并非完全虚构,据考证,《天龙八部》中段誉的原型就是文安帝段正淳之子,大理国第十六位皇帝——段正严(又名段和誉)。 有人疑问父子二人名字中都有一个“正”字,看上去更像是兄弟。事实上,在中国很多地方,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都流行父子联名制,也是为了表明血脉相连。

网络配图

段正严不但是大理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也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开了与中原宋朝的正式外交关系,维系了南方丝绸之路的畅通,保障了西南一带近40年的和平与繁荣。大理继承了唐代南诏的衣钵,建国时间比北宋还早23年。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在南诏国灭亡后的战乱中起兵,定都羊苴咩城(现云南大理古城),建立大理国,疆域大概是今天的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缅甸北部地区,以及老挝与越南的北部地区。

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并派大将王全斌率军征伐蜀地,消灭了后蜀政权,扫清了云南进入内地的障碍。大理国就派人至宋,表达友好之意。但宋朝对大理有防范之心,态度不冷不热。相传王全斌平蜀后,宋太祖赵匡胤还用玉斧在地图上划了一下大渡河,说:“大渡河之外不是我的地盘。”由是,“云南三百年不通中国,段氏得以睨临爨(音同窜)、僰(音同博)以长世焉。”从此两个政权也不以突破边界为要,形成了和平对立的局面。当时宋朝就有人评价说,这个策略使得大理国“欲寇不能,欲臣不得”,乃为“御戎之上策”。

大理国就在这样和平的环境下发展了百余年,始终雄霸西南。1083年,段正严出生。他还在牙牙学语时,就非常喜欢刀枪。7岁入学,老师是佛教天台宗的六铉大师以及妙澄大师。妙澄传授段正严六门妙法,“皆异术奇门”,颇像金庸小说中的“段家武学”。

虽然从小衣食无忧,还有名师传授,但段正严的少年时光却充满了险恶的政治斗争。他出生时,大理国皇帝是他的伯父——保定帝段正明,但实权却落在大理望族高智升、高升泰父子手中。1094年,段正明迫于高氏专权的压力,禅位为僧,大理国灭。高升泰取而代之建立大中国,段正严从皇族变为臣子。1096年,高升泰病逝,临终前迫于国内各部压力,嘱咐其子高泰明归政段氏,段正严之父段正淳随之被拥立为帝,复建大理国。段氏家族虽然重新掌权,但高姓贵族世袭为相,执政大理国,导致段姓有国无权,高姓有权无国的局面。1108年,国力衰退、瘟疫四起,加之高氏弄权,段正淳心灰意冷,无心治国,学哥哥避位为僧,传位于儿子段正严。

段正严继位不久就遇到了难题。1111年,大理国滇东乌蛮三十七部联合反叛,段正严令宰相高泰明前往平定。平叛后,高泰明又令其四子高明清镇守鄯阐府(现昆明),得以稳定局势。高家功高震主,不知收敛。据大理无为寺的《无为寺传灯录》记载,高泰明死后,其子高智昌和段正严饮酒,高智昌醉酒失言说:“如今皇帝本属我,是我父听阿爷言而让位段正淳。你段和誉当上皇帝,我就不服。”段正严听后,以忤逆罪流放高智昌。高智昌后在流放地因瘴疾而死,他的两个手下趁着段正严烧香拜佛之际想暗杀他,结果被俘。段正严念两人是忠义之士,并没有定罪,赦免了他们。后来,二人自尽,段正严还给他们建了义士冢,予以安葬。

网络配图

除了以德报怨,段正严还以仁慈治国,减轻徭役赋税。史料记载,段正严在位时,“勤于政事”“爱民用贤,思揽政权”“故远方慕之,悉来贡献”。段正严在外交上也显示出君王的智慧。北宋虽然经济发达,但因周边动荡,战争频繁,需要大量战马,无奈北方有辽、金、西夏的存在,只能依靠相对于和平的西南地区。大理从一开始就制定了与北宋联系的策略,到段正严时期更是如此。正是官方和民间的持续交往,从而发展了从先秦时期就有的南方丝绸之路,连通中原与今天的缅甸、印度等南亚、东南亚地区。

事实上,早在宋朝建国初期,大理国就多次向宋要求加封、通商,但宋朝总说疆土未平,灾害频发,册封之事得等到“治平”之时。到了段正严时期,他决定不再空等“治平”之时,而是主动出击。他物色外交精英,把他们派到宋朝寻找机会,最终在广州找到了广州观察使黄璘,给了他大量的金银珠宝,希望以他为桥梁,打通与宋朝上层的关系。1115年,黄璘上奏朝廷,说大理国“慕义怀来,愿为臣妾”。宋徽宗就诏黄璘置局于宾州(现广西南宁宾阳),“凡有奏请,皆俟进止”。1116年,段正严又派遣进奉使,带着贡马380匹及麝香、牛黄、细毡、珠宝等物品至宋朝入贡。1117年农历二月,大理使团到达京师,向宋徽宗进贡并献乐舞。宋徽宗十分高兴,厚赏了乐师段皓德。使团还带来了段正严的国书,表明了与宋朝保持和平、通贡经商并希望册封的愿望。宋徽宗见段正严言辞恳切,就封其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

大理国使团在北宋都城汴京住了两个月,充分领略到了这个大都市的繁华,不但有“船舻相衔,千里不绝”的热闹场面,更有“万花争出粉墙,细柳斜笼绮陌”的景象。1117年农历四月十二,使团启程回大理,宋徽宗特派使团随同前往,并颁赐日历一册,象征大理奉正朔、臣大宋。由于段正严的请封成功,宋朝与大理国的关系越发亲密,互通贸易日益频繁。宋朝所买的马匹大多都来自大理国。到了南宋时,广西一带买卖马匹最盛,经常每单以1500匹马为定额,每匹马价格在三四十两至六七十两,交易额常在7万两左右。1186年,大理国一次到广西卖马1000匹,随行人员就有6000多人。大理国出产如此众多的马匹也说明其生态良好,经济发展迅速,而每次随行多人,不但可以看出人民对贸易的迫切,也可知当时已经形成了一种贸易链条。

网络配图

除了马匹和茶、丝绸、瓷器的贸易,大理国的使臣以及商人还注意采购宋朝的书籍。如1103年,大理国的使臣就入宋求“经书六十九家,药书六十二本”;1173年,大理国使臣在横山寨(现广西田东县)贸易时向宋朝提出了一长串的购买书单。因为受到从中原迁徙而来的族群以及中原王朝的持续影响,大理国的汉化程度很深。大理的官方通用文字是汉字,很多保存至今的大理汉文碑刻、诗文文辞隽雅;一些制度也是仿照中原王朝的制度,如六曹制度,即模仿唐朝的六部制度;大理政权的最高统治者也称为皇帝,并有庙号和谥号;大理也开科取士,并设儒官、读儒书。如今,我们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还能看到大理与宋朝关系友好的见证,那是一部绀泥纸金书《维摩诘经》,是1118年宋朝使团完成册封返回宋朝时,段正严特地赠送的。

在段正严的努力下,南方丝绸之路在一段时间里得到了复苏,汉民族与西南少数民族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大大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在金庸的小说中,段誉从小笃信佛法、精晓园艺、精通棋术,是个彬彬有礼的贵族。而在历史上,段正严也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史书记载他“善书荷花,喜琴,著有《玉荷诗笺》四卷,《琴谱》一卷,遗曲三首”。

大理国全国尊崇佛教,上至国君,下至庶民均以出家为荣。“以佛治国”的思想在政治制度上也有着充分的体现,比如各级官员都必须“通释习儒”,即通晓佛学的义理又熟悉四书五经。在大理王朝22代国王中,先后有10个国王当了和尚,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而从小跟随大师学佛的段正严,最终也和伯父、父亲一样,禅位出家。靖康之乱后,宋朝日渐式微,段正严与宋王朝的关系也渐行渐远。到了他的执政末期,段氏家族与高氏家族在王位的问题上产生分歧,导致大理诸王子的内争外叛,致使大理国政局陷入混乱。段正严心力憔悴,公元1147年,为缓和各方矛盾,他主动将帝位传予儿子段正兴,自己去无为寺削发出家了。之后,段正严长期在大理崇圣寺等佛寺修行,法名广弘。1176年,段正严以94岁高龄而终,庙号宪宗,谥号宣仁皇帝,史称大理宣仁帝。

网络配图

段正严的时代,是一个巨变的时代,他见证了宋朝由北宋到南宋转变的过程,也看到了周边各种势力的此消彼长。他依据形势寻找与宋朝高层交往的缝隙,最终达成了几代人寻求册封的愿望,从而保持了南方丝绸之路的畅通。这些举措保持了西南地区对中原的向心力,为日后的大一统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位历史上真实的“段誉”,虽然少了一份江湖儿女的豪情与传奇,却有着一代明君的韬略与睿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假如不杀魏忠贤 明朝崇祯皇帝还能翻盘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上真实的魏忠贤,崇祯杀了魏忠贤明朝就灭了,崇祯为什么能扳倒魏忠贤

    明熹宗临死前曾专门叮嘱崇祯说,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那么,假如不杀魏忠贤,崇祯皇帝还能翻盘吗?比起不顾实际情况、只会空谈妄言进攻收复辽东的东林党人,魏忠贤高明得多。网络配图明朝输在建国之初的小农体制上,作为一个大一统帝国,财政能力孱弱。政令的执行需要财政的支持,无论救灾还

  • 揭秘汉高祖高皇帝刘邦如何屌丝逆袭成霸业?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武帝是刘邦的什么人,刘邦创建大汉王朝,刘邦汉高祖还是汉高帝

    汉太祖高刘邦出生于农家,原本只是一个市井小混混,后来做到沛县亭长,而后一路飙升,在楚汉战争中打败项羽成为一代霸主一统天下。刘邦的成名路活脱脱的一部现代屌丝逆袭奋斗史啊,到底他是如何做到小人物逆袭打败高富帅,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呢?网络配图首先我觉得要归功于他的善于用人。一个国家的强大绝不可能仅靠

  • 朱元璋历史上的真面目:画像为何是猪脑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代的猪叫什么,雍正的头颅之谜,朱元璋画像的故事

    在现有的历史影像资料中,保存着明太祖朱元璋的两种画像。一种,相貌英俊、生龙活虎;另一种,则是猪头短颈、长相滑稽。其实,丑与俊的画像,都是官方认可的做法,最起码,朱元璋早就一清二楚。外界非常疑惑,难道朱元璋的确长相难看吗?莫非史书当中的记载,高度美化了吗?后世人很想弄明白,这位大明的“开国皇帝”,究竟

  • 最喜欢玩的皇帝 最终因为玩儿的过火而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乾隆最喜欢的妃子是哪个,没有污点的皇帝,除了当皇帝

    如果说历史上那个皇帝最能折腾,那么一定是朱厚照,他也被当做是历史上昏君的代表。但是实际上朱厚照是非常聪明的,他也是明白事理的,但是因为他自己的个性,所以被历史认为是昏君的典型。朱厚照从小就非常聪明,他的父亲就他这一个儿子,所以就把他当做掌上明珠,他喜欢骑射,他的父亲就希望将他培养成朱元璋一样的皇帝,

  • 虽为女人却权比宰相 长袖善舞却终难逃诛劫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没有实权的宰相,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上官婉儿原本是官三代,她祖父上官仪是唐高宗时候的宰相,因为重男轻女思想做怪,看不惯武则天专权擅政,冲动之下起草了废后诏书,被武则天以谋反罪处死。受祖父牵连,当时还在襁褓之中的婉儿,随母亲一起被配没掖庭(掖庭,宫中旁舍,宫女居住的地方)。虽然身为婢女,可天姿聪颖的婉儿,在母亲郑氏的教导下,出落得冰雪聪

  • 真实的魏武帝曹操:狡诈却不失为汉末能臣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魏延真的谋反了吗,魏武帝是指谁,汉献帝为什么那么无能

    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

  • 从女奴到皇后:大汉贤后卫子夫的情场奋斗史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上卫子夫画像,秀木成林皇子妃奋斗史,卫子夫是贤后吗

    俗话说“江山代有才人出”。继馆陶公主给弟弟推荐美女巩固地位之后,刘彻的姐姐平阳公主也有样学样,在做同样的打算。更何况她推荐美女的理由比姑妈要“光明正大”得多:皇帝无子女,他现有的后妃都没出息。网络配图平阳公主的丈夫是汉初名相曹参的曾孙曹寿,封平阳侯。由于弟媳陈娇悍妒,平阳公主不便照搬姑妈的老办法到后

  • 他杀死爱妻霸占曹操的女人是史上最可恶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丕娶了汉献帝的两个女儿吗,一个嫁了三个皇帝的女人,历史上抢儿子老婆的皇帝

    曹操曾言"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言下之意是把篡汉的任务交给儿子了。曹丕果然不负父望,曹操死去不久便把汉献帝赶下了台。这事情还得从曹操打张绣、袁氏开始。网络配图曹操收复张绣宛城,纳得张绣婶婶导致其又叛,爱将典韦、侄儿曹安民被杀,曹丕独自骑马溜走。这个在曹丕的《典论》里有说道,但曹操娶人妻的行为却潜

  • 以一人敌一国:李鸿章的另一场战争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如何正确评价李鸿章,李鸿章在甲午中日战争的举措,李鸿章和甲午战争

    以一人敌一国。这大概是对李鸿章与甲午战争最准确的评论。甲午战败,李鸿章失去权力,也失去了北洋海军;对于晚清,30年自强运动,至此,全盘破产。对于这个国家,这是真正的惨败。这大概是对李鸿章与甲午战争最准确的评论。甲午战败,李鸿章失去权力,也失去了北洋海军;对于晚清,30年自强运动,至此,全盘破产。对于

  • 史上最不务正业的英雄:鲁肃曾是败家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鲁肃是老实人吗,如果鲁肃不死,西晋灭亡司马有多惨

    要说到不务正业,我们先要看什么算得上正业,在漫长的中国社会,读书人的正业,就是金榜题名了,或者叫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历史的长河已经奔走了几千年,但现在的社会正业,我们没有看到丝毫改变,中国人还依旧在走着几千前的老路。当然,正业还有一个共性,就是周围的人群的认可和赞许。而历史的英雄们,可能对这些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