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于谦在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功绩?为何没有什么名气?

于谦在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功绩?为何没有什么名气?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627 更新时间:2024/1/20 12:45:00

于谦在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功绩?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这句话里面有两个英杰,一个是于谦,这里这个于谦不是抽烟喝酒烫头的那个于谦,而是明朝的于忠肃,另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岳飞。日月双悬于氏庙,其意思就是于谦的功绩可于日月同辉;乾坤半壁岳家祠,其意思就是岳飞保住了宋朝半壁江山。但是这两位的结局都一样,一个是莫须有,另一个就是意有之。同样都是冤案,于谦比岳飞的功劳大,也和岳飞同样冤,为什么于谦的名气就不如岳飞?我们先且看看二人的功绩,然后再分析一下原因。

岳飞自幼好武艺,曾经拜周同学习骑射,后拜陈广学习刀枪,不满二十岁就能挽弓三百宋斤,武艺一县无敌。之后宋朝招募敢死士,岳飞应召入伍,成为敢死士中的一名分队长。赵构开河北兵马大元帅府的时候,岳飞也随着部队划分为大元帅府管辖,之后就开始再战争中磨砺自己。靖康之难之后,赵构就跑到南方建立南宋,岳飞仍旧坚持北伐。

不过岳飞在战乱时期也拉起了一支部队,也就是岳家军。因为勤加训练,所以其部队战斗力不可小觑。岳飞第一次北伐的时候首富了襄阳六郡,并且几百了杨幺等人,名扬洞庭。虽然之后岳飞北伐也取得了一些战果,但是因为频繁干涉赵构选继承人造成君臣嫌隙。这就注定了岳飞的结局,一个统兵将军三番五次干涉皇帝立储,自古就是掉脑袋的事。

苗刘兵变、淮西兵变,这两件事让赵构变得十分敏感。岳飞在经过这些事情之后仍旧不改,照样激怒赵构,外加上秦桧等人在中间添油加醋,赵构终于下定决心铲除岳飞。绍兴和议的时候,赵构卸掉岳飞的兵权,并且将其冤杀。这个冤杀的理由也非常有意思,那就是莫须有。莫须有是天下奇冤,是前不见古人的罪名。但是之后于谦的罪名和岳飞的几乎如出一辙,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力挽狂澜于忠肃

于谦年幼的时候非常敬佩文天祥的气节,而且还非常有学问,这两种性格就早就了于谦之后的命运。八岁时,一老人对着他说:“红孩儿,骑黑马游街。”于谦直截了当的回道:“赤帝子,斩白蛇当道。”且不说于谦这么小就有这样的反应能力,就于谦这下联就足够霸气。永乐十九年,于谦考取进士,从此踏上仕途。

于谦真正发挥其实力的时候是北京保卫战前期,当时明英宗被俘,明朝精锐几乎全军覆没,敌寇挥师南下,北京城上下惶恐。徐有贞等人以星象变化为由建议南迁,于谦斩钉截铁得说道:“所有建议南迁的人都应当斩首!”由于于谦力主抗战怒斥南迁,吏部尚书王直、内阁学士陈循、郕王朱祁钰等人鼎立支持,最后防守政策拍板下来,南迁的声音减少了很多。之后铲除王振余党、拥立朱祁钰为帝、部署北京九门,北京保卫战开始打响。

由于于谦部署得当,明朝打赢了北京保卫战,避免明朝提前进入南明时期,一举为明朝续命上百年。但是之后朱祁钰病死,明英宗发动夺门之变,于谦被斩首示众。审判于谦罪名的时候,当时怎么都找不到罪名,结果徐有贞直言:“虽无显迹,意有之。”看看,这个词汇比莫须有更不要脸,莫须有还是有一点疑问的语气,但是一个意有之就直接定义了人家,凭此岂能服众。对于于谦之死,史书记载为:天下冤之。一个力挽狂澜之人竟死于此,莫大的冤屈。

岳飞北伐并没有成功,反而是含恨而终。于谦是成功打赢北京保卫战,其功绩要比岳飞大。但是岳飞的孙子写了一本《金佗粹编》,把岳飞的事情有声有色的描述了一番,而相反于谦的孙子就不如岳飞的孙子,所以于谦的名气要比岳飞的名气低。最关键之后明清两朝都在宣传岳飞的功绩,上到史书下到评书,都把岳飞捧的非常高。而于谦就没有这个待遇了,很多人了解于谦都是通过“德云社”才了解到有这么一个同名同姓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朝最''吝啬''的户部尚书,夏原吉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夏原吉,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明朝的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的壮举,但是在明朝,却有人坚决的反对朱棣继续实行。因为郑和下西洋的多次实施,甚至动摇了大明王朝的根基,使得原本富庶的大明,变得经济衰退。第一次提出这个说法的人,是大明王朝的翰林院文官。在公元

  • 宋恭帝赵㬎,3岁登基,5岁国家灭亡,一生传奇又坎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宋恭帝赵㬎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相信了解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皇帝这个职位是古代众人梦寐以求的目的,如果某个人成为了皇帝,那么他将拥有全天下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想当皇帝的原因。但其实皇帝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事情,在南宋时期,就出现了一位非常年幼的皇帝。他

  • 罪臣之后的解忧公主,她这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解忧公主传奇的一生,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解忧公主是谁?单看名字就很好听,像是一位聪明贤惠的公主,其实并不仅仅如此,她这一生为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国家的发展也是功劳很大。唯一不幸的就是,她的出生就被钉上了一个符号——罪臣之后。解忧公主生在元狩二年,这是一个

  • 张煌言是什么来历?岳飞、于谦齐名,抗击清朝二十多年的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张煌言的文章。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末期的最后两个王朝,明和清之间的是非恩怨一直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和争论。作为人们讨论的热点之一,明末抗清斗争当中的人物和事件自然也时常被提起。在众多抗清名将当中,有的像卢象升、黄得功这样力战而死;也有的像史可法、李定国这样坚决抗争到底,

  • 陈庆之时什么人?身体文弱,拉不开弓的他是怎么成为战神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陈庆之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提起历史上的“战神”,很多人会想到项羽、韩信、关羽、岳飞等,这些人物要么以武力著称,要么以权谋决胜,要么以忠义名世,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的故事经过后世的不断演义和加工,在民间的知名度都很大,以至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 萧皇后五十多岁的她,为什么还能迷倒唐太宗呢?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萧皇后,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看过《隋唐英雄传》的朋友们一定知道,萧皇后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甚至一口气,都能让隋炀帝魂不守舍,隋炀帝那么好色的一个人,跟好多妃子眉来眼去,但是从始至终宠爱的只有萧皇后一个人。后世更有人说萧皇后先后迷倒了五个皇帝,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其实,萧皇后并没有那么多,其他的

  • 汉献帝如果没有禅让皇位给曹丕的话 曹丕又会怎么对待他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丕篡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早在衣带诏事件后,汉献帝就已经沦为一个彻彻底底的光杆皇帝,到曹丕即位时,汉献帝不仅失去了权力,也失去了民心。所以,只要曹丕下定了“篡汉”的决心,无论汉献帝是否答应禅让,都改变不了汉朝“名亡实也亡”的结局。汉献帝

  • 雍正登基之后,他的权谋之臣邬思道为什么会离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邬思道作为雍正的谋臣,为何却在雍正登基后匆匆离去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众所周知,每一位帝王的登基路上都充满了鲜血与尸骨,雍正帝的登基路更是不必多说,九子夺嫡的故事一直为众人所津津乐道,雍正帝最终得以登基,离不开身边幕僚的出谋划策,那么作为胤禛的首席幕僚,邬思道在

  • 刘裕篡位夺取司马家族的政权后 刘裕又是如何对待司马家族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刘裕篡位后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265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给他,随后正式登基称帝,灭魏立晋。但是他在上位后并没有赶尽杀绝,而是善待了曹奂,将曹奂封为陈留王,食邑万户,可以使用天子旌旗,备五时副车,行魏国正朔,上书不称臣,受诏不拜的待遇。但是风水轮流转,到了公元

  • 皇太极原本和崇祯和谈的 崇祯为什么不同意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皇太极和崇祯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时间定格在为1642年,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刚和清朝进行了一场大决战。松锦之战,时任蓟辽总督,崇祯皇帝的股肱之臣洪承畴率13万明军成仁(后才知降清)、祖大寿降清、卢象升战死、孙承宗殉国,偌大的辽东,松山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