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鳌拜和索额图本质上是一样的 康熙为什么说索额图是大清第一罪人

鳌拜和索额图本质上是一样的 康熙为什么说索额图是大清第一罪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469 更新时间:2023/12/27 3:34:57

你真的了解索额图康熙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鳌拜、索额图,他们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权而不乱,权而不奸,就是非奸臣,非乱臣,只是权臣。对于大清王朝,鳌拜、索额图从未想过背叛,更未想过要改朝换代,他们只是贪恋权力,却不是想占据权力。青年时代,鳌拜就随康熙的祖父皇太极南征北战,开疆扩土,攻察哈尔、征朝鲜、战辽东、克皮岛、打锦州,战功卓著,尤其是克皮岛一战,在明军的狂轰滥炸下,清军逐渐不敌时,鳌拜身先士卒,凭借着血肉之躯,直面明军的炮火,奋勇冲杀,从而让已呈现溃败之势的清军,重新燃起希望,跟随其冲杀,继而扭转乾坤,攻克皮岛,一举解决了威胁着清军后方的毛文龙军,为接下来影响后金国运的松锦之战的进行解决了后顾之忧。

对清朝的建立,鳌拜绝对是居功至伟的!他的奋勇搏杀,身先士卒,每次都能在战场上将陷入颓势的清军的士气重新拉回,好比松锦之战,在清军右翼失利,清军阵脚大乱时,鳌拜奋勇冲杀,就瞬间重振了清军的士气,在他的率领下,清军不但挽回颓势,还五战连捷。

同时,对于康熙来说,鳌拜不但是大清的功臣,还是他的功臣!想当年,皇太极骤然驾崩时,因未能留下遗诏,致使多尔衮跳出来与皇太极一脉争夺皇位,若不是鳌拜等两黄旗将领的誓死抗争,甚至不惜与多尔衮兵戎相见,恐怕皇太极一脉早就失去了皇位的继承权,如此也就轮不到康熙坐上这个位置!

鳌拜,对皇太极那绝对是忠心耿耿,矢志不渝的,与多尔衮誓死抗争时,鳌拜说的这段话:“我吃的是先帝的饭,穿的是先帝的衣,先帝对我的栽培之恩有如天高海深。若不立先帝之子,我宁可从死先帝于地下”,任谁听到都会感动得一塌糊涂。之后,皇太极九子福临(顺治)即位称帝,鳌拜对他也是矢志不渝的,即使纵然三次被多尔衮论死,他也未曾想过要背叛顺治。

顺治登基之初,因其年幼,在豪格与多尔衮的相互妥协下,朝中原有两位辅佐大臣,一位是隶属于豪格派系的郑亲王济尔哈朗,另一位就是多尔衮,两方相互牵制,谁也动不了谁,形成了一个相对平衡的局面。但是,在1647年这个平衡却被打破,济尔哈朗政斗失败,被多尔衮以建筑府第逾制为由,罢免辅政之职。随着济尔哈朗的失势,多尔衮一家独大,逐渐掌控住朝政大权。

多尔衮掌权后,党同伐异,擅权自重。他首先打击的就是当年与他争位及反对他称帝那些人,这其中就包括鳌拜。鳌拜本是皇太极一脉的坚定拥护者,多尔衮掌权后,在谭泰等人皆选择转投多尔衮时,鳌拜依旧是坚定不移地站在顺治这边,因此是遭到多尔衮残酷打压,曾三次被其论死,若非他劳苦功高,在军中颇有威望,多尔衮怕杀掉他会引起朝野动荡,恐怕早就将他处死。

正是鳌拜这般誓死不渝,对顺治的死忠,顺治亲政后,才将他视为自己的股肱之臣,信赖有加,并在驾崩前,遗诏鳌拜为四大辅政大臣之一,辅佐康熙处理朝政。

或许是因被多尔衮打压得太久,三次被论死的经历,让鳌拜开始在乎权力,生性高傲的他,不愿再过被人随意欺压,而自己却毫无反抗之力的日子,因此当鳌拜骤然间做上了可随意打压他人的辅佐大臣后,他开始留恋、贪恋权力,为了牢牢控制住这个权力,也为了不再被其他人随意压制,鳌拜变得疯狂起来。

此时的鳌拜虽对康熙依旧保持着君臣之别,但对于与自己同殿为臣的同僚却是极尽打压,甚至是诛杀。如费扬古之子倭赫,因在御前对鳌拜不敬,就被鳌拜以倭赫等人擅骑御马、取御用弓矢射鹿之罪名将其处死。

鳌拜的专权擅政,自然引起14岁,且已亲政的康熙的不难。历来没有哪位皇帝希望自己的权力被臣子所掌,即使明知他非乱臣贼子,也不愿。

君就是君,臣就是臣,君主永远不会任由臣子跃居自己之上,由此,鳌拜这等权臣自然被康熙所不容。康熙要想真正亲政,要想掌控皇权,鳌拜这钉子就必须要拔掉,只有鳌拜失权,康熙才能得权。

如此,这才有了后来康熙擒鳌拜,夺权之举!当然,鳌拜毕竟不是乱臣贼子,康熙也知道,因此当鳌拜被擒获之后,康熙并没有杀他,只是将他囚禁家中。1713年,康熙更是认定“我朝从征效力大臣中,莫过于鳌拜巴图鲁者,鳌拜功劳显着,应给世职”,下旨追赐鳌拜一等阿思哈尼哈番世职,而从康熙追赐鳌拜世职这件事,可以看出在康熙眼里,鳌拜并非是有罪之人,只是有些贪恋权力而已,对他却并没有构成什么威胁。

同鳌拜一样,索额图亦也是如此,他并非是什么乱臣贼子,更非是奸佞之臣,他只是一个权臣。但与鳌拜不一样的是,索额图能成为权臣,靠的不是誓死不渝的忠心,也不是什么开国之功,而是康熙的赏识,正是在康熙的提拔下,索额图才能成为权倾一时的“辅弼重臣”。

可以这么说,索额图就是康熙用心培养出来的权臣。想想看,当你知道,自己用心培养出来的亲信,在自己还没死之前,就投靠了自己的儿子,用自己给他的权力,来为他的上位铺平道路,而罔顾自己的存在,试问谁不生气,谁不愤怒呢?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这就好比你精心饲养了十几年的狗,突然有一天反咬你一口。这个打击对向来自认自己御人之术很是高超的康熙来说,绝对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康熙一直以来都认为索额图是自己绝对的亲信,是自己的肱骨之臣,他曾盛赞索额图是“辅弼重臣,勤敏练达,自用兵以来,翼赞筹划,克合机宜”,为此是赋予他重权,让他官居文官之首,又是统领后宫防卫力量。

可是,让康熙万万没到的是,索额图这位自己最信任的臣子,会背叛自己,转投太子胤礽阵营,为他出谋划策,是巴不得自己早点死,让胤礽早点继承自己的皇位,丝毫不念自己对他的信任与提拔之恩。

想想看,索额图此举对康熙的伤害有多大?索额图的背叛,转投太子胤礽阵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让天下人认为太子胤礽要比他康熙更加值得辅佐,因为在天下人眼里,作为康熙最信任的肱骨之臣索额图都选择辅佐胤礽,这就说明康熙已经不行了,胤礽当立。

你说,康熙怎能不愤怒呢?在康熙看来,我那么信任你索额图,给你索额图作为臣子所能享受到最顶级的荣华富贵,可是到头来,你却背叛我,去辅佐我的儿子来争夺这皇位,这置我于何地?让我的脸面往那搁啊!

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康熙为何会说索额图是“本朝第一罪人”,因为在康熙看来,是他让自己的脸面尽失,是他让自己的信任付之东流,是他让自己被天下人所耻笑,所以若他不是本朝第一罪人,谁才是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唐朝最显赫的武将世家,揭秘薛家将的建立与衰落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上唐朝薛家结局,历史上薛刚反唐的故事是真实的吗,民国最显赫的世家

    唐朝以武立国,其武功远超北宋,但与北宋相比,唐朝似乎没有多少武将世家。比如说北宋有杨家将、折家将、曹家将、种家将,但唐朝似乎只有一个薛家将。其实历史上薛家将非常显赫,其经历也比北宋的更加传奇,从救唐朝皇帝,到举兵反唐,最后被唐朝封王,家族繁盛二百年之久!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

  • 后唐明宗李嗣源在历史上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后晋高祖石敬瑭,李嗣源当了多久皇帝,后梁皇帝

    五代十国时期,群雄并起,其实在这个动乱的年代,还是出现了不少贤明的皇帝,比如说后唐明宗李嗣源、后周世宗柴荣等。李嗣源虽然不如柴荣出名,但他也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他一生的经历堪称是一部传奇,只可惜最终黯然收场。那么后唐明宗李嗣源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

  • 司马徽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一直能独善其身?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司马相如是谁的儿子,司马徽的徒弟都有谁,三国水镜先生是什么人

    对司马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给三国时期的谋士们进行一个排位,第一名你会选择谁?也许无外乎在诸葛亮、周瑜、司马懿、陆逊等人物中间寻找了。但事实上,却有一位把所有事情往外推,自己什么都不沾的“谋士”,近来被人认为是最厉害的谋士,他就是司马徽。那么,为什么会有人

  • 张飞抢走夏侯渊的侄女 夏侯家为何没有报复张飞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夏侯惇和夏侯渊什么关系,夏侯渊夏侯惇是兄弟吗,张飞厚葬夏侯渊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张飞和夏侯氏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做张飞的媳妇也是一种幸运其实这个13岁的夏侯小萝莉并不是夏侯渊的孙女,而是他的侄女,据《魏略》所载:初,建安五年,时霸从妹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采,为张飞所得。飞知其良家女,遂以为妻。通过记载可见张飞应是夏侯渊的侄女婿,而

  • 击破金军三十万的书生将军,虞允文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绩和苏定方谁厉害,宋史虞允文传,金军战斗力

    1217年,金宣宗派人到南宋督促岁币,结果遭到拒绝,金朝以此为借口,发动对南宋的战争。当时金朝因蒙古的打击,丧失了大片领土,只剩下河南、山东一隅之地,于是想通过攻打实力孱弱的南宋,来获取生存空间。但金朝万万没有想到,他们的数十万大军会被一介书生击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

  • 吴军能大败楚军,提出奇袭想法的为何不是伍子胥而是孙武?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东吴夺取荆州最大失误,孙武救过伍子胥吗,吴军和赵亮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孙武的故事。春秋末期,吴国从公元前522年伍子胥的到来开始,虽然害死了大智大勇的庆忌,却在后来建立了整个春秋都数一数二的姑苏城,发展军工武器,发现孙武并让其训练出一支海军陆战队,其意义类似于大秦商鞅变法,

  • 康熙废除太子之后 康熙为什么还要再立一次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上康熙为什么废太子,康熙第二次废太子的原因,康熙皇帝的太子为什么被废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废太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因为政治需要。康熙第一次废除胤礽,主要因三件事:比如,大阿哥胤諟在当时向康熙报告了胤礽几个罪状:苛刻对待贵族。贪污截留蒙古贵族朝贡的礼品。当时康熙没有追究废太子,但显然是相信大阿哥的。2、不悌。康熙47年出巡时,十八阿哥病死

  • 南宋词人陈允平,他的仕途之路有多坎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仕途坎坷的意思,陈允平的诗,仕途坎坷的人

    对陈允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人们知道,古时科考是文人们寻求出路的最主要途径。所谓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龙门翻身。十数年的刻苦读书,也只是为了科举成名,让人生得以步入仕途光宗耀祖。这是众多学子们的共同心愿。从宋代时起,科考受到极力重视,文人成为朝堂主要的权力执行者,

  • 掘墓鞭尸的伍子胥是怎么如何找到楚平王的墓?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伍子胥后人,伍子胥掘墓鞭尸民愤,伍子胥掘墓鞭尸的故事

    每当一提起伍子胥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冤有头,债有主,楚平王虽然已死,但他的墓还在。想到这里,伍子胥起身对吴王阖闾说:“请大王允许我挖开楚平王的墓地,砍了他的头颅,以平息我心头之恨。”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联合蔡国和唐国打败楚国,占领了郢都。他大宴群臣,论功

  • 从龙功臣的陈平备受器重,为何周勃却一直被排挤?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邦和周勃的关系,汉文帝周勃,史记周勃世家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周勃的故事。自古以来,功高震主的将领就很少能够善终。但同样是功臣,待遇也会有很大的差距。比如同样是扶汉文帝上位的功臣,陈平就能屹立不倒,而周勃却屡遭打压。为何两人会出现这么大的差距呢?小编今天就来给大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