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康熙一辈子最爱这女人:为何却不能娶她

康熙一辈子最爱这女人:为何却不能娶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757 更新时间:2023/12/14 16:16:43

少年康熙雄姿英发、玉树临风,是很多女子心目中最佳的择偶对象,但是由于他特殊的身份地位,让很多女子夜夜守空房,她们都希望得到皇帝的临幸。

但是对康熙而言,他的政治生涯是很值得后人肯定的,在位60年,什麽样的风风雨雨没经历过!可是他的“私生活”却是不那么令人满意的,留下了不少的遗憾。

孝庄是康熙的祖母,因为康熙的生母去世的很早,所以他是在祖母的呵护下长大的,自然而然,依赖心理也就比较强了。他的老师是魏承谟—一位汉人,一开始他拒绝汉人做自己的老师(就因为他是汉人)。

网络配图

有一次,康熙得了一种病,宫里的御医都诊断不出来究竟是什麽病,可巧,这时候宫里来了一位孤女,还说自己认得这是什麽病,说:“这是天花,每个人一生只会得一次,挺过去之后便不会得第二次了,”孝庄和顺治帝对她的话将信将疑,如果信了她的话,又害怕会害了(玄烨),如果不相信她的话,玄烨可能就一命呜呼了!

所以此时的孝庄管不了那么多了,为了救下玄烨,她允许孤女(苏麻)为玄烨治病。苏麻是一个善良体贴的姑娘,她小心地照顾康熙,接连守了他三夜,玄烨也很“给力”,去鬼门关走了一遭又被苏麻给拉了回来。

孝庄为了感谢苏麻,就把她留在自己的身边,当作自己的贴身丫头,还交给了她一件大差事:“以后她要把玄烨像亲弟弟一样对待,好好地照顾她,好好地疼爱她”,苏麻牢记老祖宗(孝庄)的话,一心一意的服侍玄烨,有个啥头疼脑热的,她都会陪在他的身边,说句实话啊,苏麻真的是一位“好姐姐”!

就这样十几年过去了,玄烨顺利登基亲政了,到了结婚的年纪,我们都知道,在古代皇家的生育问题是很重要的,皇帝的妃子必须是大家闺秀或皇族后裔,这麽做的原因是要保证皇家血统的纯正!

可以这麽说,孝庄是看着苏麻和玄烨长大的,他们两人有什么话都给对方说,渐渐的,玄烨长大了,也懂得了男女之情,他对苏麻的姐弟情宜变成了男女之情,喜欢她但又尊重她,不想人为的强迫她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网络配图

但是康熙心里清楚,此时的苏麻心里只有李光地,李光地是大清有名的才子,有一次,他进宫面见康熙和苏麻一见钟情,但他毕竟是个文人,很多事不能在朝堂上说明的。恰好,他为朝廷立了大功,康熙为了奖赏他,允许他向自己提出一个要求,只要他能提得出来,康熙就一定能满足他。

就在这个时候,李光地还是说不出口“她想向皇帝要了苏麻”,因为他知道皇帝也喜欢苏麻,他怎么能够和皇帝抢女人呢!就这样,一段大好姻缘“泡汤了”,从此以后,苏麻的心也死了,康熙很生气,孝庄也很生气,于是就逼着苏麻穿上嫁衣。苏麻为了守护坚贞的爱情,她觉定出家,孝庄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伤心,康熙就再也没有强迫她做什麽了。

康熙为了传宗接代,为了朝廷,也不得已做了无奈的选择,纳索额图的女儿赫舍里为皇后,婚后二人的感情逐渐升温,赫舍里为康熙生下了一位皇子,也就是下一代君。由于她难产,胤礽一生下来就被立为太子!

又过了几年,康熙已经是儿孙满堂了,这时候的苏麻还是康熙的贴身丫鬟,照顾了他大半辈子,当了他大半辈子的姐姐。为了歼灭葛尔丹康熙御驾亲征,在这期间,朝廷内部也发生了不少事情,皇太子居然要谋反,索额图也在沿途安排了杀手,准备杀掉康熙,让太子提前登基,君临天下。

网络配图

不幸的是,康熙远征途中得了一场大病,军旅生活艰苦,又没有良药,康熙的病越来越严重,只能回朝廷搬救兵,去请太医前来救治。李光地深之康熙最挂念的人就是苏麻,所以就去拜访了苏麻大姑姑,在他的再三恳求下,苏麻就以书信的方式向远征在外的康熙“表白”了!

苏麻暗恋了康熙几十年,她也不想做他的姐姐,也想一辈子呆在他身边。但是她不能,并非因为她是一个孤女配不上康熙,恰恰相反,她为了康熙的帝业,放弃了自己最爱的男人,一辈子与古佛清灯作伴!

为了大清,她牺牲了一辈子的幸福!令人遗憾的是,康熙并没有收到那份“情书”,因为苏麻把它给烧了。康熙的一生是辉煌的,是璀璨的,但又是遗憾的,他输给了一个这辈子他最爱的女人—苏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道光的这份遗诏 道出了清朝灭亡真正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康有为坑光绪帝,嘉庆皇帝没留遗诏吗,反清复明最后成功了吗

    道光在六十九岁时,肺病加重,御医们无力回天。公历1850年2月25日的中午,道光帝逝世于圆明园的慎德堂,这位一辈子碌碌无为的皇帝终于寿终正寝了。《清史稿》称“宣宗春秋已高,方有疾,居丧哀毁,三十年正月崩”。既然皇帝死了,那么就要有新接任的君主,其实道光皇帝早在五年前就做出了这个决定,按照清朝当时秘密

  • 武则天退位后,姚崇为何痛哭?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则天退位后没人动她,武则天是自己退位的吗,武则天为什么退位了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姚崇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705年正月22日,武周宰相张柬之联合桓彦范、桓彦范、敬晖、袁恕己四位大臣,发动政变,冀图胁迫年迈的武则天退位,拥太子李显称帝,恢复大唐江山。由于筹划周全,政变进展得非常顺利,张柬之先是宣称武则天男宠——麟台监张易之、司仆卿张昌宗谋反

  • 河西四汉将之一:揭秘赵良栋的生平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韦小宝赵副将,汉代河西四都,鹿鼎记赵良栋哪一集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赵良栋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电视剧《鹿鼎记》中有一位将军叫赵良栋,历史上确实有这个人。他是康熙时期的名将,也是河西四汉将之一。但是赵良栋这个人有一个问题,他总是夸耀他自己的战功,康熙对此非常不满,于是没有奖赏他,但是加封了他的部将,结果赵良栋负气称病辞职回

  • 述律平为何会被称为断腕皇后?看看她纠缠的皇权以及母性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述律平,辽国皇后述律平,断腕皇后为什么要断自己的手腕

    述律平为何会被称为断腕皇后,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似乎在每一个男权为主的朝代,总是有那么几个不甘于屈服于男权对女性的狭隘的定义,靠着自己的野心,智谋,才略,勇气,甚至是手腕,心计,在男权为主的社会里也要杀出一条血路,掌握核心的权力,登上权力的顶峰,在一定的时间内

  • 魏忠贤只是一个小小的太监 他为什么能和明朝生死挂钩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太监魏忠贤,魏忠贤为什么不谋反,明朝大太监列表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明朝和魏忠贤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中国历史上,每朝每代几乎都有几个能够一手遮天的太监,比如秦朝的赵高,汉朝的十常侍,唐朝的李辅国,宋朝的童贯、明朝的刘瑾、清朝的李莲英等等。这些太监,在后世,都是人人唾骂的对象,然而,在明朝,却出现了这样一位太监,评价出现了两个

  • 萧燕燕敢重用耶律休哥,背后有哪些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辽太后,萧燕燕,萧燕燕与韩德让的关系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耶律休哥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辽太宗之后的三位皇帝,都是通过争夺皇位而登基称帝的。而同为辽国宗室成员的耶律休哥,却深得辽国几代君王重用,包括萧燕燕。正像电视剧《燕云台》中所演绎的一样,耶律休哥英勇神武,因此受到辽景宗、萧燕燕、辽圣宗的信任和重用。他们为什么

  • 秦始皇嬴政除了荆轲的刺杀,他的一生还有多少次刺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荆轲为什么帮太子丹刺秦王,秦始皇嬴政是谁的儿子,秦始皇嬴政的一生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除了荆轲刺秦王,秦始皇一生还遇到过几次刺杀?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嬴政奋六世之余烈,横扫六合八荒。他是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他率领千军万马四处扩张到一统天下,秦朝自然是欣欣向荣了,可是六国的贵族却恨死了嬴政,所以都想着去刺杀嬴政。于是嬴

  • 王龁是什么人?隐藏在白起光芒下的秦国宿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消逝的光芒灯塔下的隐藏入口,秦国将军王龁,消逝的光芒隐藏图纸

    你真的了解国宿将王龁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王龁(?-公元前244年),亦作王齮,号信梁,战国末期秦国将领,王龁经历三代秦王,为秦国宿将。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白起为上将军,王龁为副将,大败赵国。公元前259年,夺取赵国的武安和皮牢。公元前258年,代替王陵统军围攻赵都邯郸

  • 诸葛亮的身份就是汉献帝吗 这种说法有没有依据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献帝诸葛亮真的是一个人吗,诸葛亮与刘协巧合,诸葛亮与汉献帝是同一个人吗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和汉献帝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诸葛亮,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助刘备建立蜀汉之政权。后辅佐刘禅,数次北伐中原,后病死于五丈原。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精神为后世所敬仰。刘协,汉王朝最后一位皇帝,是为汉献帝也。其一生坎坷,先后成为董卓、李傕郭汜、曹操之傀儡,虽为

  • 吴三桂为何要杀绝南明?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吴三桂为什么要杀死明朝皇帝,吴三桂是哪里人死在什么地方,不杀永历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吴三桂。明朝末年,内忧外患,崇祯年间天下大饥,百姓民不聊生,义军席卷北方;同时关外的女真人建立后金政权,在辽东攻城略地,和明朝打得不可开交。天灾人祸的重压之下,大明王朝风雨飘摇。1644年,明军将领孙传庭在潼关大败,闯军势如破竹一路攻下北京,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