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洪秀全为啥向杨秀清下跪?因东王有特异功能

洪秀全为啥向杨秀清下跪?因东王有特异功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153 更新时间:2024/3/3 1:41:06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境内发动起义,之后建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在永安分封诸王。在太平天国征战初期,人们常常会见到奇怪的一幕,那就是天王洪秀全时不时的要给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下跪,聆听他俩的训话,有时候洪秀全甚至要挨骂,挨打。按道理讲,洪秀全自称天父次子,杨秀清是老三,萧朝贵是老四,怎么哥哥给兄弟下跪了呢?其实这里面有一段鲜为人知的隐情。

网络配图

这事还得从洪秀全起家开始,众所周知,洪秀全原是广东的落地秀才,后来得到一本《劝世良言》,研读后创建“拜上帝教”。他自称是上帝次子,因此在他前面还有“天父”、“天兄”两位“顶头上司”。洪秀全与好友冯云山最初在广东传教,但没取得什么成果。后来两人转战地瘠民穷、剥削严酷的广西地区,拜上帝教一下子得到了下层百姓的广泛支持。

1847年,冯云山因率领“拜上帝教”捣毁庙宇,得罪当地官绅,被逮捕入狱。洪秀全返回广东,组织人员营救。在此期间,群龙无首的“拜上帝教”人心浮动,甚至有随时散伙的危险,此时杨秀清挺身而出,发挥了他的“特异功能”。在一次集会上,杨秀清突然口吐白沫,跌倒在地,浑身颤抖,之后从地上站了起来,声音全变。

杨秀清宣称自己是“天父”下凡,并告诫教众们要团结一致,一起收拾“清妖”,建立人间小天堂。后来萧朝贵也犯了“毛病”,和杨秀清如出一辙,自称“天兄”下凡,安慰广大教众,两人就这样把原本涣散的拜上帝教的信徒凝聚到了一起。

网络配图

之后冯云山出狱,洪秀全也返回广西,但“天父”、“天兄”下凡的事实已成,洪、冯两人对杨、萧的伎俩心知肚明,但也没有点破。一旦点破两人,就相当于否定拜上帝教,否定洪秀全的权威。也正是因为杨、萧两人的“特异功能”,所以他俩的地位一下子超过了洪秀全的铁哥们、“拜上帝教”元老级人物冯云山。

永安封王后,杨秀清被封为东王,节制其他诸王,担任左辅正军师,统领太平天国全军。在转战过程中,杨秀清又多次借“天父下凡”向全军传达必胜信念,将全军的意志和力量发挥到极致。洪秀全为了平衡势力,将自己的亲妹妹洪宣娇嫁给萧朝贵,以加强自己的实力,但不想萧朝贵在转战过程中,中炮身亡,老友冯云山也在之前牺牲。

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杨秀清虽然出身贫寒,但治军理政确实能力非凡,就连当时清朝官方都对他评价极高:“其法至严,凡有失利取败,违令私财,重则立斩,轻者责降,不敢徇情,略无姑息。有功亦破格升迁,赏不逾时,而骜不驯之徒,遂群焉俯首,甘心服役,至身临矢石而不惴,膏涂草野而无悔矣。”

网络配图

常言道“一山难容二虎”,有“天父”这块金字招牌在手,杨秀清后来越加放肆,竟然公开杖责洪秀全,两人的矛盾逐渐激化。后来洪秀全利用诸王之间的矛盾,用韦昌辉除掉杨秀清,之后又用石达开除掉韦昌辉。经过这场变动后,太平天国彻底走向衰落。在今天看来,洪、杨利用宗教的行为颇为可笑,但旧式的农民战争就是这样,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所以不可能取得最终胜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史上姑嫂及母女共侍一夫的和亲皇后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在各个时期和亲的公主数不胜数,她们在历史的进程中都起到了完成使命的作用。而“和亲皇后”却只有一个,那就是隋炀帝的萧皇后。能象萧皇后那样数经改朝换代,总伴君王之侧的女人却是寥寥无几。她曾经当了隋炀帝的皇后、宇文化及的淑妃、窦建德的宠妾、两代突厥番王的王妃,最后又成了唐太宗李世民后宫中的昭容。萧皇

  • 他投降蜀国后九伐中原 直到死前都在尽忠阿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228年,也即建兴六年,彼时的蜀汉丞相开始了第一次北伐进程。对于诸葛亮的这次北伐,尽管打下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都在不久后又叛汉附魏,但是,凭借着一番计谋收获的姜维,却是后诸葛亮时代北伐的中坚旗帜。进一步来说,尽管姜维的九伐中原没有取得多大的功劳,但是对于诸葛亮攻势防御战略的继承,却在一定程度上

  • 中国历史上唯一被青楼女推上龙椅的唐朝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27岁之前,颍王李瀍一直兢兢业业地做王爷,尽情地骑马游乐、求仙炼丹,过着极为快乐逍遥的生活。一次外出游乐时,李瀍在邯郸结识了一位王姓妓女,此女不仅艳惊四座,而且歌舞俱佳,李瀍当即决定为她赎身,然后带回王府。就在他们安享王府生活的时候,大唐帝国的时局却因为立嗣一事而一波三折。当时在位的唐文宗是一位勤劳

  • 帝王故事之唐朝李世民晚年奢华荒淫的帝王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又听说民间流传的《秘记》上说,"唐三世以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唐太宗李世民二十八岁登基,在位二十三年,他接受了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与民休养生息,使社会逐渐安定下来,国势空前强盛,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时期。 但是,在他作了十几年皇帝之后,过惯了安逸享乐的生活,渐渐地也趋向了奢侈腐化。

  • 周幽王与宠妃褒姒:烽火戏诸侯时她为何不笑?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褒姒为什么不笑?后人往往只知道这不笑的结果,却从不知不笑的原因。这与一个女人的品质无关,其实想一想就会明白,她嫁给幽王时,周幽王已经是有了一个成年儿子的老年人,她怎么笑得出来。褒姒,西周幽王的宠妃,生卒年不详。西周的都城在镐京,就是现在的陕西长安县西北。褒人所献,姓姒,故称为褒姒。古褒国人。褒国立国

  • 他是媲美霍去病的匈奴克星 最后竟被国君斩杀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刘邦建立汉朝后,匈奴一直威胁着西汉的发展。直到汉武帝时期,前有大将军卫青,后有大司马霍去病,二者一道成为汉朝抗击匈奴的主要功臣。尤其是少年英雄霍去病,第一次征讨匈奴竟然只带了800骁骑,却取得了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的傲人战绩。网络配图而早在霍去病之前的战国时期,赵国也有一位将领被

  • 为什么是刘邦得天下而不是项羽?竟是为这个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汉高祖刘邦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他能平定天下,取得巨大的成就,固然有很多原因,比如他善于用人等等,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为人大度,心胸豁达,颇有雅量。雍齿是刘邦的同乡好友,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但是,雍齿是个卑鄙小人,曾多次陷害刘邦,有一次差点让刘邦送了命。刘邦非常讨厌他,多次在公开场合点名批评他。网

  • 明皇族人口数量:朱元璋百万子孙可悲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在“制度”决定之下,皇族们展开了激烈的生殖竞赛。到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孙已繁衍至100万人之多。作为大明王朝最大的既得利益集团,皇族确实是“最幸福”的群体。但李自成兵锋所至,朱姓王爷几乎没有人能活下来。明皇族两百多年的狂欢宴席,原来不是免费的……网络配图朱元璋鼓励后代多生育 明末皇族子孙近百万人朱元

  • 贵为皇帝 道光帝为何连碗片儿汤都吃不上?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道光在中国历史上是最勤俭节约的皇帝了,据史料上说,道光做皇帝三十年,宫内的开支,每年不超过二十万两(慈禧太后每天的开支就将近一千两),弄得内务府堂司各官穷得要死,手下的人更是一点油水都没有,大家都怨声载道。不过,道光的节约效果也未必显著。《清稗类钞》里说,宣宗曾经有件黑狐端罩,衬缎稍为大了点,道光便

  • 汉朝一皇帝竟好美男:赏给男宠铜山铸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原本孤苦无依的窦皇后忽然平地里冒出了两个正当壮年的兄弟,颇令吃够了吕氏外戚苦头的文臣武将们起鸡皮疙瘩,惟恐大汉朝冒出一家暴发户外戚,比吕家更不知起倒。于是他们先下手为强,由绛侯、灌将军等出面向文帝进谏,说窦氏兄弟出身寒微,不懂礼仪也没有学问,所以不宜封授官职,只好做富贵闲人,而且还要选择一些有操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