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杨是谁?他最后选择造反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刘杨是谁?他最后选择造反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591 更新时间:2023/12/19 3:42:43

刘杨。汉朝宗室,汉景帝刘七代孙,真定共王刘普之子,光武郭皇后郭圣通舅舅。建武二年(26年),真定王刘杨因为企图谋反而被汉将耿纯斩杀。刘杨是刘秀早期的天使投资人,在其危难之际带兵投靠,使刘秀得以迅速夺取河北,为东汉以后统一天下打下了良好根基。为了巩固双方的关系,刘杨还把外甥女郭圣通嫁给了刘秀。既然刘杨与刘秀关系如此亲密,那他为何还要背叛东汉呢?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一,西汉宗室

刘杨出身汉朝宗室,为真定王刘普之子。绥和二年(前7年),刘普病逝,刘杨于是袭爵成为真定王。此时汉朝大权逐渐落入外戚王莽手中,但刘杨只是一个无兵无权的藩王,自然对此无可奈何。

二,新朝平民

始建国元年(9年),王莽篡汉建新,西汉灭亡。随后王莽鉴于周朝天子称王,臣下封王是僭越,于是废除王爵并将其改为公爵。然后真定王刘杨就降爵为公,成了新朝的真定公。

始建国二年(10年),王莽废除原汉朝宗室的爵位,刘杨由此沦为平民。虽然史书并未记载刘杨对自己爵位被废的态度,但他内心应该是对此十分不满的,只不过自己势单力孤,只得保持隐忍。

新朝末年天下大乱,赤眉军、绿林军相继起兵反新。刘杨凭着家族在老家真定的影响力招兵买马,很快就将部队扩张到十万人。此时刘杨可能是认为天下形势未定,加之自身实力有限,所以并没有称帝,而是选择保境安民。

三,助力刘秀

更始元年十月(23年11月),更始帝刘玄带领绿林军推翻新朝,派破虏将军刘秀招抚河北。刘秀到邯郸与同为汉朝宗室的刘林会面,拒绝了刘林的水淹赤眉军之计。十二月(24年1月),冒充汉朝宗室的王郎在刘林的扶持下于邯郸称帝,立即派人追捕刘秀。刘秀无奈,只得逃到信都避难。

时真定王刘扬起兵以附王郎,众十余万,世祖遣植说扬,扬乃降。世祖因留真定,纳郭后,后即扬之甥也,故以此结之。(后汉书·刘植传)

刘杨见河北各地大都归附王郎,于是表示支持王郎政权。刘秀见刘杨兵强马壮,是决定河北局势的重要力量,于是派部下刘植前往游说。刘秀与刘杨都是汉景帝的直系后裔,按辈分来算的话,刘秀是刘杨的堂叔。可刘秀为了获得刘杨的支持,娶了刘杨的外甥女郭圣通为妻。

刘杨转投势单力弱的刘秀原因不明,可能是因为更始帝推翻新朝,成为名义上的天下共主,拥有很高的合法性。然后刘秀就在刘杨的助力下大败王郎,控制了河北地区。随后刘秀乘胜南进,夺取了洛阳。建武元年六月己未(25年8月5日),刘秀在洛阳称帝,建立东汉。随后赤眉军攻入长安,推翻了更始政权。

四,谋反被杀

时真定王刘扬复造作谶记云:“赤九之后,瘿扬为主。”扬病瘿,欲以惑,与绵曼贼交通。(后汉书·耿纯传)

刘杨见曾经穷途末路的刘秀都能称帝,自己也是威震一方的诸侯,便有了称帝的野心。然后刘杨就和弟弟临邑侯刘让、堂兄刘细联络,商议背叛刘秀。恰好刘杨的脖子上长了一个瘤子,为了蛊惑人心,就散播“刘秀之后,瘿扬为主”的传言。

建武二年(26年),刘秀派骑都尉陈副、游击将军邓隆前往真定,征召刘杨入朝。刘杨担心刘秀是要逮捕自己,于是谎称有病,还拒绝让陈副、邓隆入城。刘秀于是又派高阳侯耿纯慰抚河北,嘱咐他见机行事,找机会除掉刘杨。耿纯与陈副、邓隆会面,一起住在真定城外的驿站。

刘杨认为耿纯的母亲是真定王一系后裔,那他会因为亲戚关系而支持自己,便请求与他见面,好借机刺探刘秀虚实。耿纯为了骗刘杨出城,好借机除掉他,于是回复说:“我奉皇命慰劳各地王侯牧守,所以不能先去见你。如果你想见我,那就出城与我会面。”

纯从吏士百余骑与副、隆会元氏,俱至真定,止传舍……时扬弟临邑侯让及从兄细各拥兵万余人,扬自恃众强而纯意安静,即从官属诣之,兄弟并将轻兵在门外。扬入见纯,纯接以礼敬,因延请其兄弟,皆入,乃闭郃悉诛之(后汉书·耿纯传)

刘杨认为自己与刘让、刘细有兵数万,而耿纯一行不过只有百人,那他一定不敢杀自己,便同意了耿纯所说。然后刘杨、刘让、刘细三兄弟就到了城外驿站,与耿纯相见,结果三人一进驿站,就立即被耿纯杀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司马懿既然已经识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 司马懿为何还要退兵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空城计诸葛亮,诸葛亮为何能让司马懿退兵,司马懿空城计故意中计

    司马懿早已看出了空城计,为何还要撤军,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时局动荡、群雄割据的三国时期,涌现了不少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和让人敬佩的能人异士。在三国时期最让人崇拜的谋士当中,除了诸葛亮以外,司马懿肯定是榜上有名的。司马懿不仅智谋顶尖、善于权变,还

  • 荀彧在死后是什么待遇?是哪位皇帝追赠的他?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慈禧与光绪皇帝关系,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哪个效果好,乾隆皇帝

    荀彧是东汉末年政治家、战略家,曹操同意北方是的首席谋臣和功臣。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荀彧被称为汉之张良,由此可见,在曹操征战天下的过程中,荀彧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然而,在曹操称“魏公”的问题上,荀彧投了反对票,于是,被曹操所厌恶。最后不容,在曹操进军濡须

  • 玄武门之变的发生真的是李世民铤而走险的想法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多大,玄武门之变疑点,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带了多少人

    玄武门之变的发生真的是李世民铤而走险的想法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发生的玄武门之变,是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多年争夺皇位继承权较量的最终结果,是唐朝初年一次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玄武门之变发生在唐高祖武德九年,此前,皇太子李建成和秦

  • 历史上真实的逍遥津大战是怎么回事?张辽的表现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张辽威震逍遥津是真的吗,三国演义威震逍遥津是哪一集,三国演义中谁败走逍遥津

    历史上真实的逍遥津大战是怎么回事?张辽的表现怎么样?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在冷兵器时代,因为大家打仗主要靠肉搏,作战半径有限。所以在真正的战场上,就算是人多的一方,往往也会受战场地理原因限制,无法全部出战。这就导致在冷兵器时代,如果某一方的军队,特别勇猛和

  • 高行周是谁?他的真实能力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周法高,高周来

    高行周,五代时期名将,出身边将世家。除了李存孝之外,再无对手。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演义中,王彦章与天下第一名枪高思继大战三百多个回合,不分胜负,后来用回马枪将高思继挑于马下。高思继死于王彦章之手,高思继的儿子高行周发誓要为父报仇,高行周武艺高强,不在其父之下

  • 刘琦是什么出身?他为何没能成为荆州牧?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琦刘备,刘表之子刘琦,刘琦与刘备什么关系

    刘琦是荆州牧刘表的长子,谏议大夫刘琮兄,母为陈氏,刘表初以刘琦的相貌与自己甚为相像,十分宠爱他。建安十三年(208年),荆州牧刘表去世,次子刘琮继任荆州牧。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一,汉朝宗室刘琦出身汉朝宗室,为北军中候刘表长子,所以自小就受到良好教育,很受其父喜爱。在刘

  • 李广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他的军事能力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广终身不能封侯的原因,李广为何难封侯,李广为何一生难以封侯

    李广是西汉时期的名将、民族英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唐人王勃对李广的哀叹!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李广在军事生涯的中后期确实经常打败仗,全是在汉武帝时期,不是他的运气不好,也不是他的军事指挥能力差,而是他适合防守战术,不适合进攻战术,并且,李广打仗太过于个人英雄主义,只能打小规

  • 张杨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杨图片,张杨杨,张杨的意思

    张杨,字稚叔,云中人,汉末群雄之一,割据河内。。汉献帝因为李傕、郭汜叛乱而流落到河东,张杨带兵来到安邑,被封为安国将军、晋阳侯。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建安元年(196年),河内太守张杨主动带兵护送汉献帝到洛阳,修缮了洛阳宫殿让皇帝居住。既然张杨两次抢在曹操与袁绍

  • 王菱:曾与李隆基患难与共,最后为何被废黜?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隆基晚年凄凉,李隆基的儿子李瑁最后怎么样了

    大家都知道唐玄宗李隆基缔造了开元盛世,让唐朝国力达到鼎盛。然而却鲜有人知,在这份盛唐大业中,其实还有唐玄宗的发妻王氏的功劳。王氏的字号不详,正史中并未记载她的名字,野史中说她叫王菱,本文就借用王菱这个名字。王菱出身豪门望族太原王氏,她的父亲王仁皎早年应征入伍,官至同州参军、晋州司兵参军,后授甘泉府果

  • 古代皇帝的正配妻子为什么叫做皇后 后宫是皇后说了算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一生只有一个皇后的皇上,只娶了一个皇后的皇帝,中国古代皇帝老婆有几种

    古代皇帝的老婆为什么叫做皇后,皇后的权力很大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作为古代封建王朝,帝国最高统治者的正配妻子,也就是皇后。在古代王权当中,是独大的,任何人都不能和天子平起平坐,所以天子的配偶不可以取齐的谐音妻,所以只能叫后。在正史的历史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