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22岁就当了太后的佟佳氏,为什么反而早早逝世了?

22岁就当了太后的佟佳氏,为什么反而早早逝世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218 更新时间:2024/1/10 22:08:10

按道理来说,太后享有天下的供奉,锦衣玉食,金尊玉贵,那么22岁就当了太后的佟佳氏,为什么反而早早逝世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你是不是怀有身孕了?”孝庄看到前来请安的庶妃佟氏,腰间好像是一条龙盘着,感到非常的惊讶,便问佟氏是不是怀有身孕了?佟氏回答是。孝庄对身边的人说:“我在怀福临的时候也有这样类似的征兆,如今佟妃怀孕了,必定生下一位有福气的皇子!”

果然如孝庄所料,佟氏在生皇子的时候,确实有祥瑞的征兆。皇子的出生让这个年仅15岁的庶妃佟氏终于松了一口气,毕竟在后宫之中有一位皇子,才能有依靠。

佟氏所生的皇子便是顺治帝第三子玄烨,未来的康熙皇帝。其实康熙的生母出身并不高,是辽东汉人佟养真的孙女,佟养真在太祖努尔哈赤攻占抚顺城以后,便率领全家归顺了努尔哈赤。

孝庄太后曾下严旨:凡是缠足的女子一律不得入宫为妃!

而佟氏之所以能有参加选秀的资格,是因为她的叔祖佟养性得到了太宗皇太极的重用,让其负责汉军旗,佟氏的父亲佟图赖被封为正蓝旗固山额真,并且在皇太极与顺治帝两朝立下战功。

佟氏虽是汉人,但既然入了汉军旗,便是旗人。作为旗人佟氏是不需要缠足的,所以便有了机会得以入宫为妃。我们都知道顺治帝宠爱董鄂妃,其他的妃嫔都不放在眼里。不过很幸运的事佟氏入宫的时候,顺治帝正在准备废后(第一位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事情,还不认识董鄂氏

对顺治帝而言,只要不是来自蒙古科尔沁草原的女子,都可以宠幸;所以佟氏也算是“抓住了合适的时间入了宫”,得到顺治帝顿时间的宠爱,得以怀孕生下皇三子玄烨。

其实佟氏即便是生下皇子,也不得顺治帝宠爱,一个小小庶妃所生的儿子自然也不受宠。因为之后的时间里顺治帝所有的爱,都在董鄂妃还有他的皇四子身上。

不过佟氏很懂得权谋,既然顺治帝不宠爱自己,便想办法去得到孝庄太后的喜爱。而且孝庄很喜欢佟氏所生的皇三子玄烨,让自己最信任的侍女苏麻喇姑亲自教玄烨学习满文,并且在玄烨得天花的时候亲自照顾。

佟氏在顺治一朝一直算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角色,若不是自己的儿子玄烨得以8岁登基称帝,或许佟氏并不会在历史上留下太多的痕迹。

但佟氏确实如孝庄太后所言,生了一个有福气的儿子,自己真正的“母凭子贵”成为圣母皇太后,而玄烨的嫡母孝惠章皇后则是被尊为母后皇太后

按理说佟氏做了皇太后也该享清福了,但可惜的是她在皇太后的位置上还没坐热,便病逝了,只有24岁而已。关于佟氏的死因并没有详细的记载,所以便有人怀疑:真的是孝庄留子去母吗?

康熙年仅8岁登基,顺治帝为康熙留下四位顾命大臣。康熙想要将自己的皇位坐稳当了,除了依靠自己的二哥裕亲王福全还有五弟常宁外,最有可能依靠的便是生母佟氏的娘家。

若康熙真的重用佟氏一族的话,必然很容易造成外戚专权的局面;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出现,孝庄“防患于未然”,提前将康熙的生母除掉。

不过这仅仅是我们的一种猜测而已,还没有具体的资料能证明。

佟氏死后,康熙追封生母为“孝康皇后”。因为佟氏在顺治朝时只是一个身份低微的庶妃,牌位不能入太庙,而且打算将佟氏葬入妃陵,而不是与顺治帝“帝后合葬”一处。

毕竟此时的康熙只有10岁,并没有掌握实权,什么事情都需要四位辅政大臣来决定。等康熙除掉鳌拜亲政以后,将生母佟氏的娘家由正蓝旗抬旗到正红旗;后来因为大舅舅佟国纲战死沙场,康熙又将佟氏一族抬旗到了满洲镶黄旗。

康熙将自己生母的谥号中加上了“章”字,便是我们熟知的“孝康章皇后”;佟氏的牌位也被供奉到了太庙的中暖阁之中。

而且康熙生母的佟氏,也被称为是佟佳氏,佟佳氏一族正式成为满洲贵族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有了“佟半朝”之称。

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可以说是幸运的:虽然出身并不高,但是生了一个好儿子,不仅自己得以与顺治帝合葬,牌位供奉到中暖阁之中,得后世祭拜;自己的娘家也因为自己生了一个好儿子,开始得到重用,提高了母族的地位。

但她确实也是不幸的:年仅14岁入宫,虽得到短暂的宠幸得以生下一个儿子,但是顺治帝并不宠爱自己;好不容易在后宫之中苦熬了八年,荣升为太后,但并没有享福便病逝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事变过了多久之后,李世民才登基称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玄武门事变过了多久之后,李世民才登基称帝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玄武门事变大事已定,李渊成年的儿子只剩下李世民一个。而李渊已经六十岁了,来不及再培养八岁或更小的继承人。所以,李世民的太子之位,是“实至名归”。玄武门事变发生在武德九

  • 朱元璋铸造有多少块免死金牌 朱元璋都给了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杀免死金牌,明朝免死金牌,朱元璋免死金牌两张

    还不知道:朱元璋一共铸了多少块免死金牌?都给了谁?后来有人用过吗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一共铸了大约三十多块铁券,具体数字我们很难查验。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这些铁券无一例外都是那些跟着朱元璋打江山后的奖励,获得这些奖励的人大多数是淮西帮将领。这些免死铁券的目的

  • 古代知县和县令仅仅一字之差 两者有什么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县令与县尉,古代的知县是什么意思,知县大还是知府大

    对“知县”和“县令”有何不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装电视剧中,大都会引入一个知县的角色,这个角色要么作为反派和主角斗智斗勇,要么起到了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如果作为正派,则会通过自己铁面无私的形象彰显正义。但是细心的影迷会发现一点,那就是在电视剧中会出现“知县”

  • 刘杨是谁?他最后选择造反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反水和刘小怂,打死杨靖宇的凶手

    刘杨。汉朝宗室,汉景帝刘启七代孙,真定共王刘普之子,光武郭皇后郭圣通舅舅。建武二年(26年),真定王刘杨因为企图谋反而被汉将耿纯斩杀。刘杨是刘秀早期的天使投资人,在其危难之际带兵投靠,使刘秀得以迅速夺取河北,为东汉以后统一天下打下了良好根基。为了巩固双方的关系,刘杨还把外甥女郭圣通嫁给了刘秀。既然刘

  • 司马懿既然已经识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 司马懿为何还要退兵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空城计诸葛亮,诸葛亮为何能让司马懿退兵,司马懿空城计故意中计

    司马懿早已看出了空城计,为何还要撤军,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时局动荡、群雄割据的三国时期,涌现了不少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和让人敬佩的能人异士。在三国时期最让人崇拜的谋士当中,除了诸葛亮以外,司马懿肯定是榜上有名的。司马懿不仅智谋顶尖、善于权变,还

  • 荀彧在死后是什么待遇?是哪位皇帝追赠的他?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慈禧与光绪皇帝关系,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哪个效果好,乾隆皇帝

    荀彧是东汉末年政治家、战略家,曹操同意北方是的首席谋臣和功臣。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荀彧被称为汉之张良,由此可见,在曹操征战天下的过程中,荀彧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然而,在曹操称“魏公”的问题上,荀彧投了反对票,于是,被曹操所厌恶。最后不容,在曹操进军濡须

  • 玄武门之变的发生真的是李世民铤而走险的想法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多大,玄武门之变疑点,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带了多少人

    玄武门之变的发生真的是李世民铤而走险的想法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发生的玄武门之变,是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多年争夺皇位继承权较量的最终结果,是唐朝初年一次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玄武门之变发生在唐高祖武德九年,此前,皇太子李建成和秦

  • 历史上真实的逍遥津大战是怎么回事?张辽的表现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张辽威震逍遥津是真的吗,三国演义威震逍遥津是哪一集,三国演义中谁败走逍遥津

    历史上真实的逍遥津大战是怎么回事?张辽的表现怎么样?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在冷兵器时代,因为大家打仗主要靠肉搏,作战半径有限。所以在真正的战场上,就算是人多的一方,往往也会受战场地理原因限制,无法全部出战。这就导致在冷兵器时代,如果某一方的军队,特别勇猛和

  • 高行周是谁?他的真实能力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周法高,高周来

    高行周,五代时期名将,出身边将世家。除了李存孝之外,再无对手。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演义中,王彦章与天下第一名枪高思继大战三百多个回合,不分胜负,后来用回马枪将高思继挑于马下。高思继死于王彦章之手,高思继的儿子高行周发誓要为父报仇,高行周武艺高强,不在其父之下

  • 刘琦是什么出身?他为何没能成为荆州牧?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琦刘备,刘表之子刘琦,刘琦与刘备什么关系

    刘琦是荆州牧刘表的长子,谏议大夫刘琮兄,母为陈氏,刘表初以刘琦的相貌与自己甚为相像,十分宠爱他。建安十三年(208年),荆州牧刘表去世,次子刘琮继任荆州牧。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一,汉朝宗室刘琦出身汉朝宗室,为北军中候刘表长子,所以自小就受到良好教育,很受其父喜爱。在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