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廷玉晚年是真的糊涂还是装糊涂?以“讨赏赐”得罪乾隆

张廷玉晚年是真的糊涂还是装糊涂?以“讨赏赐”得罪乾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017 更新时间:2024/1/16 7:59:50

众所周知张廷玉是三朝元老,聪慧至极竟然在老年时期“犯糊涂”,一改往日的谦卑,不断讨赏,触怒圣颜,那么这样一个聪明人,他晚年是真的糊涂还是装糊涂?

01

1672年,张廷玉出生于安徽的一个官宦之家,父亲张英康熙时期的宰相。虽说张廷玉出身高贵,可在他的身上丝毫没有公子哥的纨绔,反而非常努力,28岁时就已经中了进士,在翰林院任职。

父亲是当朝宰相,自己又有真才实干,张廷玉的仕途自然是平步青云,在父亲的提携下,张廷玉很快便得到了康熙的赏识,成为康熙帝的心腹。1722年,康熙去世的时候,张廷玉已经做到了吏部侍郎的位置。

众所周知,康熙去世之后,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九子夺嫡”事件,在这场血腥的争斗中,雍正成为最后的赢家,顺利登基,而张廷玉的人生也随着雍正的登基,达到了巅峰。这也间接证明了“站队”的重要性,九子夺嫡之时,张廷玉就很明确地站在雍正这一边,因此雍正登基后,也格外重用张廷玉。

02

1729年,雍正设立军机处,张廷玉被破格提拔为军机大臣,这对于一位汉人来说无疑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事实证明,张廷玉的确有足够的能力,雍正在位期间,他协助雍正制定了很多制度,对稳定大清江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735年,雍正病危,临死时还特地留下了一道让张廷玉配享太庙的旨意,此时的张廷玉风光无两,位极人臣。

清朝是满人的天下,能配享太庙的也都是为清朝作出巨大贡献的满人,作为汉人的张廷玉,能够获此殊荣足以见得他在雍正心目中的地位。但是,雍正也不是完全信任张廷玉的,作为帝王,他必须为清朝的江山考虑,因此雍正花了些心思,将张廷玉和自己的“死对头”鄂尔泰同时任命为顾命大臣,为的就是让他们相互制约。

历史迈入乾隆时期,张廷玉依旧被重用,还被乾隆任命为“太傅”,专门辅导自己的孩子,同时也重用鄂尔泰,始终让他们二人的势力维持在相对平衡的状态。鄂尔泰因病去世后,乾隆又提拔了一位满人制约张廷玉。

但是,此时的张廷玉已经年迈,不知为何,一向谦卑的张廷玉竟然张狂了起来,贪婪地有些肆无忌惮。不断地以“配享太庙”的由头和乾隆讨要赏赐,这也让乾隆很是不爽,于是,便给他下了一道圣旨:“卿受两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将来配享太庙。”这也是记录在《清史稿》中的一段文字。

面对这道圣旨,张廷玉丝毫没有改变,甚至变本加厉,让乾隆写一封保证书。然而,令乾隆恼火的是,在把保证书交到张廷玉手中之后,他竟然没有亲自谢恩,而是打发儿子前往宫中谢恩。在乾隆看来,这是对他极大的不尊,于是一怒之下,便削去了张廷玉的爵位。

03

原以为张廷玉会就此消停,但没想到一年后,张廷玉又进宫请命:臣年事已高,想告老还乡,安享晚年。这让乾隆皇帝忍无可忍,不仅同意了他辞官,同时还将他配享太庙的殊荣一并剥夺了。

5年后,84岁的张廷玉在老家去世。在张廷玉去世后,乾隆还是下了一道让张廷玉配享太庙的圣旨,这又是为什么呢?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张廷玉的高明之处。我们知道,张廷玉的一生,做过很多官,很多人都忽略了他最初的官职——翰林院。在清朝,翰林院是负责编修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的地方,在这里,张廷玉还完成了自己的著作——《明史》。

既然能把《明史》创作出来,那么,张廷玉对张居正的经历势必了如指掌,张居正的下场如此,他又如何能不为自己做打算呢?他深知,皇家的权威不容有一丝侵犯,甚至可以说他们只要感到了威胁,就会毫不犹豫地除掉他,更有甚者连同自己的家人也会跟着遭殃。

张廷玉知道,要想自保,就只能自己亲手毁掉自己的名节,让自己成功脱离权力中心,在清朝,皇帝都特别注重遗训,乾隆这个人又自视甚高,怎么可能不按雍正的遗训办事呢?因此用“配享太庙”这件事自污才是最合适的,既让自己脱险,又能配享太庙,这才是张廷玉的高明之处。

结语

虽说张廷玉最后的5年时间里,看似凄惨无比,既没有官职也没有爵位,甚至还被收回了配享太庙的殊荣,奋斗了一生,什么都没有留下。但实际上他死后,什么都有了,配享太庙这个结果就是他最想要的。如果不是他的精心谋划,在生命的最后这5年时间里,他或许不会平安度过,甚至是如履薄冰,一个不小心就会将自己苦心经营了一辈子的功名全部毁掉。张廷玉选择用“配享太庙”这件事来自污,不仅护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还达到了自己配享太庙的愿望,实在令人称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福王朱常洵最后到底是什么结局?真的被做成了福禄酒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福王朱常洵,明朝福王朱常洵是怎样一个人,朱常洛当了多久的皇帝

    朱常洵是朱翊钧第三子,颇受父亲明神宗喜爱,万历二十九年被册封为福王。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公元1641年,明崇祯14年,李自成率领麾下的农民起义军借明朝官军的经略重心暂时放在关外清朝以及在湖广、四川流窜作战的张献忠身上时,再次侵犯河南,并一举攻破重镇洛阳。明朝在洛阳封藩的崇祯皇帝亲

  • 雍正赐死年羹尧后 雍正又是怎么对待他的80个妻妾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雍正为什么处理年羹尧,年羹尧是雍正的门人吗,雍正给年羹尧的圣旨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年羹尧死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九重三殿谁为友,皓月清风作契交。”——雍正《花下偶成》近年来,《甄嬛传》因为妆造细致、剧情精彩而被很多人封为宫廷剧经典。其中由蒋欣饰演的华妃更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及此就不得不提到她的哥哥年羹尧,众所

  • 王同皎是什么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神龙元年,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发动兵变,逼迫女皇帝武则天退位,复辟唐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王同皎,河南安阳人,出身琅琊王氏。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琅琊王氏在古代是一个相当牛掰的超级世家。历史上著名的书圣王羲之,便是出身琅琊王氏。琅琊王氏传承千年,尤其是在东晋时代

  • 刘邦不愧为一代帝王,临终前的三大举措保住大汉江山407年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晚年的无奈,一代帝王定数刘邦歌词,汉高祖刘邦去世后继承帝位的是谁

    汉朝是个传奇,第一寿命最长,第二影响非常大,第三疆域非常辽阔,通西域,开拓岭南,而且一切都要归功于开国帝王刘邦,他临终前的三大举措保住大汉江山407年。作为开国君王的刘邦,一生过得其实并不轻松。早年混迹乡间,做个流氓无赖,中年奋起造反,经过数年争斗成了天下之主。当了天下之主之后,刘邦依旧不得清闲。无

  • 如果诸葛亮没有病逝,他会选择夺取蜀汉政权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喜欢三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有句俗话叫做“南诸葛,北司马”,说的是诸葛家族和司马家族,两大的家族的代表人物就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和曹魏辅政大臣司马懿。其中,诸葛亮在刘备死后呕

  • 陈亨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陈伯亨,李亨泉

    陈亨跟随朱元璋起兵以及徐达北征,屡立战功,是明朝开国名将。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建文四年,朱棣在南京即位称帝,大肆分封文武众臣。当时大将陈亨早已身亡,于是被朱棣追封为泾国公。陈亨在靖难之役后才投靠朱棣,效力仅一年就病亡。那陈亨立了什么功劳,朱棣要封他为公爵呢一,

  • 赵括的父亲赵奢是如何成为战国名将的?有哪些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括儿子,战国赵括是怎么一个故事,赵王为什么要用赵括

    历史上山东六国的八大名将分别是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那么赵括的父亲赵奢是如何成为战国名将的?有哪些战绩?一首先,根据《战国策》等史料的记载,赵奢主要生活在赵武灵王、赵惠文王、赵孝成王时期,享年约50余岁。赵奢曾对赵国平原君赵胜提过,自己曾经来到燕国,并得到燕国君主的信任,被

  • 刘永是什么来历?蜀汉灭亡后他去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之蜀汉一统,三国之蜀汉再起刘谌,三国演义刘封为什么不帮关羽

    刘永是什么来历?蜀汉灭亡后他去了哪里?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永,字公寿,涿郡涿县人,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蜀汉后主刘禅之弟。刘备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在汉末三国乱世中,他力量相对较弱,又无稳定的根据地,一直处于颠沛流离的境地。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他穷其一生

  • 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他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时期是 个诸侯争霸的乱世,能在其中脱颖而出并取得霸主地位的诸侯,自然有着不凡之处。其中,在短短几年就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的晋文公,无疑是非常强大的。晋文公之所以能取得卓越成就,离不开他流亡十九年的经历。晋文公,姬姓,名重耳,他的父亲是晋献公诡诸,母亲是狐姬。重耳自幼苦读诗书,为人谦善,喜好结

  • 司马懿已经识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 司马懿为什么不选择攻城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空城计司马懿是不是故意放走诸葛亮,诸葛亮为何能让司马懿退兵,诸葛亮的故事空城计

    司马懿既然识破了空城计,司马懿最后为何还要撤兵?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街亭失守后,诸葛亮带着两千多人在面对司马懿的十五万大军,当时为了掩护蜀汉大部队撤离,诸葛亮身边的大将也是抽调走了。在诸葛亮面对来势汹汹的魏军时,诸葛亮决定赌一把,料定司马懿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