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初民间流传“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李世民是如何应对流言的?

唐初民间流传“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李世民是如何应对流言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499 更新时间:2024/1/3 14:37:11

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那么唐初民间流传“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李世民是如何应对流言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李世民的前半生过得顺风顺水,期间虽然也遇到过一些波折,但这些困难对他来说都不算什么事。可到了年近五旬时,糟心事却一桩接着一桩到来,其中最令他痛苦不堪的莫过于皇太子李承乾因策划谋反而遭到废黜。

李承乾倒台后,李世民并不怎么看好的皇九子、晋王李治在重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的支持下被册立为储君,皇位继承问题到此也算是告一段落。可是说巧不巧,李治被册立为太子后不久,天空中却出现了“太白昼见”的异象。李世民问太史令李淳风这是怎么回事,李淳风说:“太白昼见,女主昌。”

李世民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自然不担心什么女主不女主的。可李治文文弱弱,一副怕老婆的样子,李世民对这个儿子还真是不怎么放心。更令李世民感到不安的是,“太白昼见”异象发生后不久,长安街头便出现了“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流言,这简直是赤裸裸地宣布,唐王朝的第三代继承人会把江山搞丢。

儿子不争气,李世民这个做老子也只能多费点心神。不过出于重男轻女思想,他始终不相信“女主武王”会是个女人,所以李世民的怀疑目标仍是从与“武”字相关的男人身上入手。经过一番苦苦搜寻,他终于锁定了目标——时任唐朝左武卫将军的李君羡

李君羡也是唐朝开国功臣之一,官拜左武卫将军,掌管玄武门宿卫,赐爵武连县公。此外,李君羡还是洺州武安县人。一口气下来,四个“武”字与他相关。不过身为一名武官,身兼多个“武”字标签也算正常。更何况李君羡是个大老爷们,怎么都跟女主扯不上关系。所以最初李世民也没觉得李君羡有什么问题。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李世民在宫里赐宴,邀请的都是当时在京城的武官。席间为了助兴,大家就开始玩“真心话,大冒险”,约定输的人都要报上自己的小名,无论是阿猫还是阿狗都要如实说出。轮到李君羡时,他颇难为情地说出了自己的小名叫“五娘”。虽然大家的小名都不怎么好听,但李君羡这么一个七尺男儿却有这样娘里娘气的小名,还是惹得众人的哄堂大笑,宴席气氛一下子被推上了高潮。

然而坐在御座上的李世民却像是被什么东西击中一样,李君羡的出身、职务、工作性质等相关资料瞬间都浮上了他的脑海。民间流言中所说的“女主武王”似乎跟李君羡完全对得上号。难道说这位取着女性化小名的玄武门守将,就是“太白昼见”中预示的李唐王朝终结者吗?

宫宴过后没几天,李世民便找了个借口将李君羡解除武职,外放到华州担任刺史。不久,朝廷里有人弹劾李君羡“与妖人交通,谋不轨”。这里所谓的“妖人”其实就是华州当地一个修炼辟谷术的普通布衣,李君羡到华州后与其交好。这种事情比比皆是,连李世民自己在晚年都迷信一个来自天竺婆罗门“法师”的仙丹。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就是这点鸡毛蒜皮的事情却被拿来大做文章,结果李君羡被判定图谋不轨的罪名处斩,全家被抄没。

四十多年后,当初“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谶言最终应验,女皇武则天君临天下。李君羡的后人向新皇帝申冤鸣屈,武则天也正好想借此事证明自己是天命所归,于是下诏恢复李君羡的名誉,追赠左骁卫大将军、太州刺史、武昌郡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雍正皇帝真的是个很残酷的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雍正皇帝为什么被骂的那么惨,雍正皇帝是怎么驾崩的,乾隆皇帝是哪里人

    雍正皇帝是清朝第五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雍正上位后残酷对待兄弟加政敌允禩、允禟等,不但把侮辱性的词语改成他们的名字,还将他们幽禁致死,据说允禟在被幽禁期间还备受雍正亲信的折磨。除主要政敌允禩、允禟外,雍正还将多位兄弟囚禁关押,由此,雍正变成了人们口中对兄弟们最

  • 李世民在柏壁之战中的表现怎么样?最后是如何获胜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世民窦建德虎牢关之战,李世民西河之战,战神李世民

    柏壁之战是发生在武德二年秦王李世民与北方割据势力刘武周、宋金刚之间的一场战役,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公元619年十月,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传入长安。李渊起兵的老巢,山西太原地区,竟然被北方的刘武周攻陷了。这个消息,对于当时刚刚建立一年的唐朝来说,无疑是一声惊雷。而山西地区的变故,也

  • 夷陵之战陆逊怎么战败刘备的(夷陵之战陆逊没有救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db:关键词]

    从公元21年冬季开始,吴、蜀双方对峙了七八个月,蜀军一直找不到机会同吴军决战。天气一天天热起来,大江南北暑气蒸人,蜀军士兵个个叫苦,斗志也逐渐涣散了。刘备没有办法,只得把驻扎在山谷里的军队开到谷外,把江面上的军队移到陆地,把军营驻扎在深山密林里,依傍溪涧,结营四十多个。刘备决定暂时休整军队,待到秋后

  • 孙权对陆逊(夷陵之战陆逊用了什么计策)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db:关键词]

    夷陵之战被蜀国大军围困,陆逊为何不发兵救援孙桓?孙桓是东吴的宗亲身处险境,诸将都主张救援,陆逊为何不去救援呢?我们依据正史来分析下!孙桓是东吴孙权的宗亲,也是一位擅长领兵的优秀将领孙桓是孙河(与孙坚是同族子弟)的第三子,孙桓长相仪表堂堂,器怀聪朗,读书博学强记,被孙权称赞为”宗室颜渊”,是东吴年轻二

  • 刘备和陆逊之战(刘备为何在夷陵之战中败给陆逊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db:关键词]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挥兵攻打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一面向曹魏称臣,一面任命陆逊为总

  • 陆逊诸葛亮赵云(陆逊为何不追击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db:关键词]

    在《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个情节,就是在夷陵之战末期,刘备被陆逊以火攻打败,被迫撤回西川。东吴的将士在陆逊的率领下,一路追杀刘备。可是到了白帝城附近,突然遇到了蜀军的一位白袍老将。这位白袍老将威不可当,一枪就把不可一世的吴军将领朱然刺于马下。陆逊见此情景,便率领吴军回去了。这位白袍老将是谁?就是当年在

  • 陆逊朱恒全宗打败了谁(陆逊和朱恒打败了魏国哪一个将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db:关键词]

    三国时期孙权是三方势力中最后称帝的,而且令孙权有称帝资本的一战,就是石亭之战,东吴用计,引诱曹休率大军南下,陆逊率部合围曹军,斩获万余,粮草辎重无数,曹魏也是在此战之后20余年没有发动对东吴的大规模征讨,孙权在外部环境稳定后,次年决定称帝。值得探讨的是,在石亭之战中,吴将朱桓曾建议陆逊,派兵断绝曹休

  • 孙权和陆逊有仇吗(孙权为什么恨陆逊)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db:关键词]

    在陈寿的三国志中,除了三国的君主之外,将相大臣们一般都是几个人物合为一卷,但是却只有诸葛亮和陆逊两人各独占一卷,可见陆迅在三国史上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陆逊作为江东四英将之一,曾因火烧刘备的七百里连营而声名远扬。孙权与陆逊是一对相知相得数十年,配合默契,留下许多佳话易事的君臣,然而陆逊在人生最辉煌的时

  • 李严作为刘备的托孤大臣,为何会被贬?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临死前在哪里托孤,刘璋的部下有哪些投降了刘备,刘备临终托孤

    李严作为刘备的托孤大臣,为何会被贬?发生了什么?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李严,后改名李平,字正方,南阳人。李严在早年间是郡中的专职吏员,之后被调任到郡中各县任职,建安十三年曹操亲率大军南征荆州,短短三月间,荆州的主要郡就落入曹操手中。 不失马,不失兵,不用箭的情况下曹操就顺利了占据了荆州。在曹操进

  • 刘如意:深受汉高祖刘邦的喜爱,最后却死于非命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邦的儿子如意怎么样,刘邦太子是不是刘如意,刘邦为什么怕吕后

    刘邦建立汉朝后,与臣子们约定:非刘姓不封王,他的八个儿子,除了刘盈被立为太子,其余七人均被封王。其中曾有三人先后被封为赵王,但这三人的结局都不太好。今天我们先来说说赵隐王刘如意的故事。刘如意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三子,他的母亲是刘邦宠姬戚夫人。刘邦非常宠爱戚夫人,因此刘如意从小也很受宠,五岁受封代王,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