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群评价郭嘉(陈群为什么说郭嘉行为不检点)

陈群评价郭嘉(陈群为什么说郭嘉行为不检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312 更新时间:2024/1/18 19:57:11

在了解三国历史的时候,很多朋友可能回发现一件事情,就是曹操最信任的谋士郭嘉总是会遭到另一位重臣陈群的检举。我们知道,陈群就是九品中正制和《魏律》的主要创始人,想必应该是一个正直中正的人,他检举的罪名大约都是一些行为不端正、不像君子之类的。那么,他检举郭嘉是这样的罪名吗?为什么,难带郭嘉真的做过什么行为不检的事情吗?

郭嘉,是曹操最欣赏、最信赖的谋士之一。他跟随曹操擒吕布、破袁绍、斩袁谭、定乌丸一路南征北战,屡献奇策。在曹操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可谓是劳苦功高。遗憾的是这位军事奇才仅仅在曹营效力了十一年后就英年早逝。难怪曹操撕心裂肺的哭喊出“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曹操身边的大红人,却屡屡被陈群当廷检举“不治行检”。那么这郭嘉到底是犯了什么事,让人家陈群非跟他死磕到底呢?

陈群是建安三年吕布兵败后归属曹操的,给他委任的官职是:司空西曹掾属。用现在的职位等级衡量就是:曹操内府里的人力资源部副部长。理所当然,监督、考核干部的品行、业绩是他权利范围内的职责。而郭嘉是建安元年经荀彧推荐,弃袁绍投曹操,到建安十二年病故。理论上这两个人共事的时间不过八年,却让陈群对郭嘉有了这么深的成见,说他“不治行检”。

如果仅仅从这四个字字面理解来看,就是行为不检点的意思。但也恰恰是这样的理解,使后人只要提起郭嘉在生活方面的形象就成了:酗酒话多还爱撩妹,生活作风不好。这里我们就不多介绍了,对三国人物背后的故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薇信公众号三国故事的后台直接回复人物名字查看。

翻看陈寿的《三国志》以及裴松之的作注,基本上找不到有关郭嘉生活方面的评述,这其中可能会有三种情况:

1、史料不全,确实找不到相关的例证。《三国志》虽以言辞简约著称,但也留下了史料欠缺的遗憾。

2、事关帝王隐私,不足为外人道,不能写。《三国志》尊魏为正朔,当然要考虑到这个问题。曹操和郭嘉的关系非常好,“行同骑乘,坐共幄席”。而曹公的爱好是什么,想必世人皆知,郭嘉真的和曹操干过些什么,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不是所有史官都会像太史公那样愤世嫉俗什么都敢写。

3、芝麻小事,不足道哉。因为陈群数次当廷检举郭嘉,郭嘉的表现则是“嘉意自若”,而曹操的反应更是出乎意料“太祖愈益重之”。

然而这对君臣绝非是:一个肆意纵容下属而另一个则恃宠而骄。郭嘉是个军事奇才不假,但是他给曹操制定的策略都建立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下:完全参透对手的性格。在当时通讯极不发达的环境里,可以说,郭嘉看人的本事已经高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三征吕布直言“吕布有勇无谋……陈宫有智而迟……进急攻之,布可拔也。”黎阳击败袁氏兄弟后,在是否继续进攻的问题上,又进言“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官渡之战众臣都反对曹操东征刘备,唯有郭嘉明白刘备是真正的人杰,必早图之而坚决支持曹操。

标签: [db:关键词]

更多文章

  • 陈群投诉郭嘉(陈群评价郭嘉)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db:关键词]

    郭嘉这个人,在三国时期是一个话题人物,对于郭嘉的评价,在今天一般都是两个极端,一方认为郭嘉是天纵之才,有经天纬地之能,更有“郭嘉不死,卧龙不出”法,这种说法有点夸大其词了,郭嘉死的时候都38了,还没有什么成就,如果真谈到英年早逝,恐怕周瑜才是真的名符其实。另一种说法是郭嘉什么本事都没有,就一个什么《

  • 郭嘉什么时候投靠曹操(郭嘉何时投靠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db:关键词]

    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郭嘉是曹操麾下第一谋士,他在曹操心里的地位,可能还要略高于荀彧。对此,南宋时期文学家陈亮曾表示:“以成魏之霸业者,(程)昱、(郭)嘉之谋为多,而曹公尤痛惜嘉之死也。”虽然郭嘉的功劳,不是最大的,但是,曹操对于郭嘉的离去,却是最为伤心的,这凸显出了郭嘉在曹操心目中的独特地位。不过,

  • 郭嘉不检点是什么意思(郭嘉私生活如何不检点)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db:关键词]

    郭嘉是一个东汉人,他是一个谋士,原本他是在袁绍手下工作,后来转去投靠曹操。在历史上郭嘉是一个出色的谋士,他在追随袁绍的时候发现袁绍难成大业,所以才转去投靠曹操。郭嘉足智多谋,才华横溢,曹操对其极为赞赏也极为信任。但天妒英才,郭嘉的英年早逝导致他没能被人们铭记。郭嘉在他的少年时期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

  • 李林甫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下场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林甫,李林甫传,李林甫结局

    李林甫是唐朝时期的宗室与宰相,出身于唐朝宗室郇王房。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提到李林甫这个人,很多人可能下意识就会想到‘口蜜腹剑’这个成语。的确,历史上真实的李林甫,确实不是什么好人,算是一个有名的大奸臣。当政十九年,在位期间为了排斥异己,打压政敌,做了很多的事情

  • 嘉庆资质平庸 乾隆最后为何还要传位给他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乾隆为什么选嘉庆作为接班人,平庸的皇帝,嘉庆很仁慈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乾隆传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1796年嘉庆登基称帝,而乾隆在宣布永琰为嗣皇帝后,不顾自己年迈亲自带嘉庆去天津蓟州朱华山祭拜一个孩子,还要嘉庆这个正儿八经的皇帝给这个早早夭折的孩子行君臣大礼。这个早早夭折的孩子不是别人,正是嘉庆的一位兄长,而且是乾隆与富察皇

  • 郭子仪之所以被称为最完美的将军,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郭子仪后代谁最厉害,郭子仪地位

    郭子仪是唐朝时期的中兴名将、政治家与军事家,郭敬之之子,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历史上真实的郭子仪,有四个字的评价,应该是最为中肯的。再造大唐。如果没有郭子仪的话,唐朝可能真的一百多年就打住了。而且再之后,中国极有可能再次进入东晋十六国那种状态。外围的回纥、吐蕃,会顺势进攻

  • 杨嗣昌是如何解决明末时期无兵无饷的情况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末三饷,明朝杨嗣昌,兵饷

    杨嗣昌是明朝末年时期的大臣与诗人,晚年号苦庵,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明朝末年,大明王朝受困于关外和关内两处战场无法自拔,关外的清军时不时进关劫掠,关内的农民军屡剿不灭。中央朝廷财政崩溃,整个北方都被打成一片空地。崇祯不断的更换内阁大臣,寄希望于新人能有新的战略高招,能将大明朝这架破

  • 吴质是谁?他与曹真之间的关系为何如此之差?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休曹真什么关系,曹仁和曹真,曹丕吴质

    吴质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曹魏大臣,与司马懿、陈群、朱铄一起被称做曹丕的“四友”。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魏文帝曹丕有四位好友,曹丕与他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同时,他们也是曹丕的重要智囊。这四个人,分别是陈群、司马懿、吴质和朱铄,他们并称曹丕“四友”。陈群和

  • 历史上李自成在迎战吴三桂之前做了哪些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自成吴三桂谁可恶,清朝李自成哪里人简介,李闯王的历史

    李自成是明末时期的农民起义领袖,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明朝崇祯17年3月,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终于进入了明朝的首都北京城,崇祯皇帝自杀。李自成进北京后,檄文周边,山东、天津、山海关都表示愿意投降。特别是山海关吴三桂,李自成写亲笔信劝他归降,吴三桂在仔细考虑过后也同意效力

  • 曹操突袭荆州之后,刘备为何不肚子逃亡而是带着百姓一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备如果取了荆州,荆州不是刘备打下来的怎么成借的,刘备借荆州

    刘备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之后,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老百姓之所以要跟着刘备一起跑,主要是因为刘备宣传得好,让老百姓误以为曹操会屠城,如果留下就是必死。但实际上,就算这些百姓真的留下,曹操也根本不会杀他们。要想说清楚这事,我们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