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完颜陈和尚是什么人?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完颜陈和尚是什么人?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95 更新时间:2024/1/20 9:32:25

完颜陈和尚是金末名将。贞祐初,为蒙古军所俘,年后逃归金朝,任宣差提控。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

正大五年(1228年),金将完颜陈和尚以四百骑兵大败八千元军,赢得了金元大战中金军的第一次大胜。那为完颜陈和尚没能击败元朝,避免金朝的灭亡呢

一,出身宗室

完颜陈和尚出身金朝皇族,为萧完颜秉德之后,阶州同知完颜乞哥之子。贞祐二年(1214年),元军大举伐金,陈和尚因此被元军掳走。元军大帅见陈和尚长得仪表堂堂,又特别聪明,因此对他十分喜爱,让他留在自己身边当了侍从。陈和尚顾念老母尚在,于是假意表示屈服,在元军大帅面前勤勤恳恳,很快就赢得了信任。

二,效力金朝

贞祐三年(1215年),完颜陈和尚见元军大帅对他已经放松了警惕,于是借口思母心切,请求回乡探望母亲。元军大帅同意,派了两名士兵跟随陈和尚回家。陈和尚便与堂兄完颜斜烈合谋杀死那两名士卒,带着母亲乘马南逃。元军大帅听说陈和尚逃走,急忙派兵追赶。陈和尚因此带着母亲与堂兄走小道南逃,途中马匹丢失,他就与堂兄推着小车带母亲南行,这才逃回金朝控制区。

金宣宗听说了完颜陈和尚与完颜斜烈的事迹,对二人十分钦佩,于是任命斜烈为都统,陈和尚为奉御。陈和尚喜好读书,因此经常在闲暇之余用功学习,因此被宫中之人称为秀才。后来斜烈升任元帅,就上书朝廷把陈和尚调到自己身边效力。陈和尚因此以宣差提控的身份跟随斜烈,还其谋士王渥学习经史。很快在王渥的教导下,陈和尚熟悉《孝经》、《论语》、《左传》等书籍,逐渐成长为一代儒将。

三,蒙冤入狱

正大二年(1225年),完颜陈和尚随完颜斜烈前往镇守方城,助他处理军中事务。一天,太和与葛宜翁互相斗殴,谁也不服谁,便来帅府申诉。由于斜烈患病,陈和尚于是处理了此事。陈和尚发现错在葛宜翁,于是下令仗责。结果葛宜翁性情暴烈,不堪受辱而活活气死。

葛宜翁临死之前嘱咐妻子一定要向陈和尚报仇,为自己雪耻。葛宜翁之妻因此向朝廷告状,污蔑陈和尚挟私报复,故意逼死葛宜翁,还在皇城外的龙津桥南堆上柴草,声称朝廷要是不惩罚陈和尚,自己就点火自杀,以死向丈夫谢罪。朝廷只得逮捕陈和尚,关入大牢。

中都士人认为陈和尚身居高位,必定是倚仗权势,随意专断而害死葛宜翁,因此向金哀宗请求处死陈和尚。金哀宗面对元朝入侵,正要倚重完颜斜烈,因此没有答复。陈和尚则在狱中收集书籍,继续学习。正大三年(1226年),斜烈病好去朝见皇帝,金哀宗见他身形消瘦,知道他是为陈和尚担心,想要赦免陈和尚,但因百官反对而作罢。

四,抗击元军

不久完颜斜烈病逝,金哀宗立即派人去赦免完颜陈和尚,还对他说:“你兄长走了,我失去一位名将。现在我因为你兄长的原因赦免你,一定会有人说朕徇私枉法。现在你要拼死为大金效力,争取建立大功,以使世人知道我不是随便赦免你。”陈和尚听了十分感动,边哭边拜,发誓誓死效忠大金。

正大四年(1227年),陈和尚升任忠孝军提控。忠孝军由回纥、女真、羌人等部组成,凶狠骄横,难以驾驭。陈和尚则将忠孝军管理的纪律严明,骁勇善战,行动迅速,成为金军中最有战斗力的部队。

正大五年(1228年),金元爆发大昌原之战。陈和尚担任金军先锋,率领四百骑兵大败八千元军,使得金军士气大振。金哀宗见金元大战二十年来金军第一次取得大胜,十分高兴,封陈和尚为定远大将军、平凉府判官、世袭谋克。此后陈和尚率军接连取得卫州之战、倒回谷之战的胜利,成为威震天下的名将。

五,不降被杀

正大九年(1232年),金军在三峰山之战惨败,完颜陈和尚只得逃到钧州避难。不久元军攻破钧州,陈和尚为了死得明明白白,避免别人认为他贪生怕死,于是主动让元军俘虏。元军于是押陈和尚去见主将,要他投降。陈和尚宁死不降,元军于是将他残忍杀害。事后元军主将佩服陈和尚的忠勇,向天祈祷说:“好男儿,他日再生,一定要让我得到。”

总的来说完颜陈和尚多次击败元军,为金末第一猛将。但金朝主力早在金元战争中损失惨重,且金朝已经走向衰落,因此陈和尚无力扭转金衰元兴的大局,自然不能挽救金朝的灭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在三国曹魏政权中,谥号为愍侯的武将都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曹魏是三国时期的割据政权之一,也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三国时期,曹魏政权中,有三位愍侯,一般文臣或者武将死后,有功勋的,都会有谥号,除非有罪的没有。愍的意思是指忧患、痛心的事,引申义是爱抚,抚养。在谥号中,愍主要表达同情,一般来说,“在国逢难曰愍,佐国逢难曰

  • 清朝没有太子这个位置 皇帝的位置是如何继承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太子继承皇位,清朝为什么不是嫡长子继承皇位,清朝为什么没有太子

    对清朝太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中国古代帝王制社会时期,皇位的归属一直都是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在中国的绝大多数朝代中,都是依靠“太子制度”来明确皇位继承人的,这一制度到了明朝也发展得较为完善。但在皇权发展到巅峰的清朝,却只有两名皇子被明确立为太子。剩下的皇位继

  • 杨一清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杨一清,杨一青

    杨一清是明朝时期的名臣,号邃庵、石淙、三南居士,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杨一清(1454年12月24日—1530年9月5日)是明朝有数的名臣之一,他从明成化皇帝时期以进士身份入仕,一直到嘉靖皇帝时期被政敌气死,历经四朝,被誉为“出将入相,文德武功”,这个

  • 武则天退位前为何把江山还给李家 武则天是不是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武则天为什么不把天下传给武家,李世民为什么不杀武则天,武则天的男宠

    对武则天还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的长河还在滚滚向前。在我们逐渐前行的过程中,我们并没有忘记历史,而是时时回顾历史。毕竟,我们国家的历史是非常宝贵的。不仅我国比较重视,就连国外的人也对我国的历史非常钦佩。就像在我国古代一样,虽然有过那么多

  • 荀彧为什么会忧郁而死呢(荀彧何时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db:关键词]

    东汉末期的士子荀彧有“王佐之才”,在他的一生中,帮助曹操出谋划策,制定正确的方针和战略路线,成为曹操统一北方政权的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被曹操称之为“吾之子房”。然而,最后却“亡身殉节”!成为了东汉末年士族阶级的时代性悲剧。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在少年时期就颇负盛名,被南阳名士何颙盛赞为“王佐之才

  • 荀彧为何和曹操闹翻(荀彧跟曹操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db:关键词]

    先说家族势力和外来政权的斗争。这个问题在曹魏东吴季汉都存在,而三个势力中的二把手的处境很有趣:刘备这边,诸葛亮是外来势力,从隆中对就打算拿荆、益二州,在蜀地对益州派的压制是很严苛的,是和一把手利益最为一致的一个。陆逊就比较惨,属于本土势力,上面还是孙权这种专于玩弄权术的主子,帮别人卖命还要被打压,到

  • 荀彧为何和曹操闹翻(荀彧曹操为什么翻脸)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db:关键词]

    曹操最喜欢的谋臣当属郭嘉。在赤壁之败之后,他还痛惜郭嘉的早逝。而除郭嘉之外,曹操最厉害的谋臣当属荀彧。与郭嘉不同,曹郭二人是君臣,而荀彧和曹操则更像是一对老朋友。然而,最后这对老朋友却反目成仇,导致了一大悲剧。世人对荀彧日后的评价十分高,不仅仅在于他的智谋,更在于他的品德。就连日后的司马懿都评价道,

  • 荀彧为什么后面不支持曹操(荀彧不让曹操称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db:关键词]

    荀彧一直以来,那都是曹操的臣子,根本算不上什么汉臣。所以他一生的谋划,也都是为曹操做打算,压根就没有为恢复大汉江山设想过。可是荀彧晚年为什么又反对曹操称王了呢?难道他是在维护大汉江山吗?当然不是,一辈子都在为曹操谋划,凭什么到了晚年,要维护从来没给他发过工资的大汉江山呢?荀彧从一开始就知道曹操的野心

  • 荀彧和曹丕(曹植对荀彧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db:关键词]

    曹操有20多个儿子,但是随着长子曹昂和最受他宠爱的儿子曹冲去世之后,太子之争基本上就是曹丕和曹植之争了,双方各有支持者,明确支持曹丕的有曹休、曹真、夏侯尚等宗室以及崔琰、贾诩、司马懿、陈群、毛玠等重臣,明确支持曹植的有杨修、曹洪、丁仪等人,其他大部分人至少表面上保持中立,不过有一个人的态度却值得一说

  • 杨仪最后为何会落得一个自尽的下场?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杨仪之死,杨广之死的原因,张仪最后是什么下场

    杨仪最后为何会落得一个自尽的下场?发生了什么?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杨仪,字威公,襄阳人。杨仪在早年间一直在荆州刺史傅群手下担任主簿,建安二十二年杨仪离开了傅群前往投奔关羽。关羽刺史担任襄阳太守一职,之后关羽将杨仪任命为功曹,话让他作为信使派他去面见刘备。一番交谈下